新编__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
《新编__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__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1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全操作规程手册00九年七月二十三日安全操作规程手册第一章基本规定(6)第二章主要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起重吊装工安全操作规程(7)起重指挥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11)起重吊装辅助安全操作规程 (11)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2)工地搬运工安全操作规程(12)木工安全操作规程(13)钢筋工安全操作规程(14)碎安全操作规程(含碎搅拌司机)(15)电安全操作规程 (17)电焊安全操作规程(19)气焊安全操作规程(20)钳安全操作规程(21)钏!安全操作规程(22)机床工安全操作规程(22)动机械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25)起重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26 )运输车辆司机安全操作规程(28)机械维修工安全
2、操作规程(29)张拉压浆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30)仓库作业安全操作规程(30)石专瓦工安全操作规程(31)抹灰工安全操作规程(31)泥水(砌筑)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1)建筑油漆工安全操作规程(33)普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4)中小机械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34 )第三章主要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挖掘机安全操作规程 (36)单斗挖掘机安全操作规程(38)推土机安全操作规程(40)装载机安全操作规程(42)压路机安全操作规程(43)振动压路机安全操作规程(43)平地机压路机安全操作规程(44)千斤顶安全操作规程(45)起重吊装设备安全注意事项(45)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46)履带起重机安全
3、操作规程(48)汽车式和轮胎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49)桥式、龙门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50)拼装式起重机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52)浮运式起重船安全操作规程(53)架桥机安全操作规程(54)电动葫芦安全操作规程(56)卷扬机安全操作规程(56)汽车一般安全技术要求 (57)载重汽车安全操作规程 (59)皮带输送机安全操作规程(60)混凝土搅拌输送车安全操作规程(60)空气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61)发电机安全操作规程 (63)变压器安全操作规程(64)电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66)混凝土输送泵安全操作规程(67)混凝土搅拌机安全操作规程(68)插入式振动器安全操作规程(69)泥浆搅拌机安全操作
4、规程(70)泥浆泵安全操作规程(70)潜水泵安全操作规程(71)高压油泵安全操作规程(72)附着式、平板式振动器安全操作规程(73)液压滑升设备安全操作规程(74)钢筋调直切断机安全操作规程(75)钢筋切断机安全操作规程 (75)钢筋弯曲机安全操作规程 (76)剪板机安全操作规程(76)卷板机安全操作规程(77)剪冲机安全操作规程(77)电动空气锤安全操作规程(78)点焊机安全操作规程(79)对焊机安全操作规程(80)焊、割设备一般安全规定(81)气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82)SH30型钻机安全操作规程(85)钻探作业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86)震动打桩机安全操作规程(87)大型回转式钻机安全操作
5、规程(88)冲击式钻机安全操作规程(90)振动沉拔桩机安全操作规程(92)螺旋钻机安全操作规程 (93)锚杆支护安全操作规程(94)木工圆锯机安全操作规程(95)平面刨(手压刨)安全操作规程 (96)压刨床(单面和多面)安全操作规程 (97)车床安全操作规程(98)钻床(立钻和摇臂钻床)安全操作规程 (100)刨床安全操作规程 (101)金属锯床安全操作规程 (101)摩擦压机安全操作规程(102)万能材料试验机安全操作规程(102)烘箱安全操作规程 (103)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 (103)机动翻斗车安全操作规程(104)井点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105)强夯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105)蛙
6、式打夯机安全操作规程(106)磨石机安全操作规程(107)手拉葫芦安全操作规程(108)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08)电气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09)沥青洒布机安全操作规程 (110)物料提升机安全操作规程 (112)混凝土路面切缝机安全操作规程 (113)叉车安全操作规程 (113)铲运机安全操作规程 (115)破碎机安全操作规程 (116)行车安全操作规程 (117)场内车辆安全操作规程 (118)砂浆搅拌机安全操作规程 (119)混凝土喷射机 (119)混凝土振动台(120)喷浆机(121)高压无气喷涂机 (121)第四章其他安全操作规程吊篮安全操作规程 (123)金属扣件双排脚手架搭设安
7、全操作规程(124)金属扣件双排钢管脚手架拆除安全生产操作规程(124)钢筋冷拉、张拉安全操作规程(125)预应钢绞线拉伸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26)预应张拉施工安全操作规程(127)施工电梯安全操作规程(12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操作规程 (131)人工挖孔桩安全操作规程(132)人工回填土安全操作规程(132)预制梁板安装安全操作规程(133)伐树、拆除构筑物安全操作规程(134)路基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135)第五章 地质勘探安全操作规程(节选)钻探工程安全操作规程(136)钻探工程特别提示(139)第六章锅炉、压容器安全操作规程锅炉安全操作规程(140)压容器安全操作规程(140)第七
8、章爆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爆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43)隧道钻爆法掘进施工安全操作规程(144)第八章特殊季节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雨季施工安全技术规程(153)冬季施工安全技术规程(153)高温季节施工安全技术规程(153)夜间施工安全技术规程(153)第九章边通车边施工地段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边通车、边施工地段的交通安全管理规定(154)第十章施工现场常用安全规定安全生产八大纪律(155)十项女全措施(156)登高作业“六不准” (156)电焊“十不焊” (156)起重吊装“十不吊” (156)施工现场十大安全禁令(157)库房管理“十不准” (157)车辆驾驶“五严禁”、“十不准” (157)隧道施工
9、安全措施20条 (158)第十一章厨房安全操作守则及厨房防火制度厨房安全操作守则(160)厨房防火制度 (161)第一章基本规定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条例,体现“以人为本”的安全原则,保障人身、设备及施工安全,特 制定本规程;2、安全技术规程主要包括工种、机械(设备)和施工作业等部分, 根据公司性质及工程施工特点本规程分为主要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 和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二)两部分,未及部分 按相关行业规定的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执行;3、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本岗位和所操作机械设备的安全操 作规程,熟悉相关行业规定的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10、遵章守纪,服从指 挥,规范作业;4、施工中采用新技术、新艺、新材料或新设备时,必须制定相应 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5、施工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再教育,特种作业 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核后,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6、特种设备必须进行定期检验检测,获得检验检测合格证后再投入 使用,任何情况下必须保证安全设施和附件的齐全、灵敏、可靠;7、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包括后勤人员,都应能够正确佩戴和使用有关 劳动防护用品;8、同一作业区域内有两个以上的单位或不同专业交叉作业时,应明 确各自责任,统一指挥生产安全工作。第二章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起重吊装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一般要求:1、熟识
11、和掌握装吊一般知识及作业对象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操作规程, 并经培训教育考试合格,持有安全操作合格者,方可独立操作。2、检查作业场所的环境、安全设施等,确认符合有关安全规定,方可进 行作业。作业时,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 全带、手套、救生衣等。3、掌握和检查所使用工具、设备的性能,确认是否完好,方可使用。4、检查作业场所的电气设施是否符合安全用电规定,夜间作业是否有足 够的照明和安全电压工作灯。5、尽量避开双层作业,确属无法避开时,应对下层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确认完善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6、在使用起重机械作业时,应严格遵守有关机械的安全操作规定,不得 要求司机违章起吊。
12、7、钢结构拼装遇到螺栓孔错位时,应用尖头工具校正孔位,严禁用手指 头在孔内探摸,以防挤伤。二、起重作业1、起吊重物件时,应确认所起吊物件的实际重量,如不明确时,应经操 作者或技术人员计算确定。2、栓挂吊具时,应按物件的重心,确定栓挂吊具的位置;用两支点或交 叉起吊时,吊钩处千斤绳、卡环、起重钢丝绳等,均应符合起重作业安全 规定。3、吊具栓挂应牢靠,吊钩应封钩,以防在起吊过程中钢丝绳滑脱;捆扎 有棱角或利口的物件时,钢丝绳与物件的接触处 应垫以麻袋、橡胶等物; 起吊长、大物件时,应栓溜绳。4、起吊细长杆件的吊点位置,应经计算确定,凡沿长度方向重量均等的 细长物件吊点栓挂位置可参照以下规定办理;(
13、1)单支点起吊时,吊点距被吊杆件一端全杆长的0.3倍处。(2)双支点起吊时,吊点距被吊杆件端部的距离为0.21乘杆件全长。(3)如选用单、双支点起吊,超过物件强度和刚度的允许值或不能保证 起吊安全时,应由技术人员计算确定其起吊支点数和吊点位置。5、物件起吊时,先将物件提升离地面1020cm,经检查确认无异常现象 时,方可继续提升。6、放置物件时,应缓慢下降,确认物件放置平稳牢靠,方可松钩,以免 物件倾斜翻倒伤人。7、起吊物件时,作业人员不得在已受力索具附近停留,特别不能停留在 受力索具的内侧。8、起重作业时,应由技术熟练、懂得起重机械性能的人担任指挥信号, 指挥时应站在能够照顾到全面工作的地点
14、,所发信号应实现统,并做到 准确、宏亮和清楚。9、起重作业时,司机应听从信号员的指挥,禁止其他人员与司机谈话或 随意指挥,如发现起吊不良时,必须通过信号指挥员处理,有紧急情况除 外。10、起吊物件时,起重臂回转所涉及区域内和重物的下方,严禁站人,不 准靠近被吊物件和将头部伸进起吊物下方观察情况也禁止站在起吊物件 上。11、起吊物件时,应保持垂直起吊,严禁用吊钩在倾斜的方向拖拉或斜吊 物件,禁止吊拨埋在地下或地面上重量不明的物件。12、起吊物件旋转时,应将工作物提升到距离所能遇到的障碍物0.5m以 上为宜。13、起吊物件应使用交互捻制交绕的钢丝绳,钢丝绳如有扭结、变形、断 丝、锈蚀等异常现象,应
15、及时降低使用标准或报废。卡环应使其长度方向 受力,抽销卡环应预防销子滑脱,有缺陷的卡环严禁使用。14、当使用设有大小钩的起重机时,大小钩不得同时各自起吊物件。15、当用两台以上起重机同吊一物件时,事前应制定详细的技术措施,并 交底,必须在施工负责大的统一指挥下进行,起重量分配应明确,不得超 过单机允许重量的80除起重时应密切配合,动作协调。16、起重机在架空高压线路附近进行作业,其臂杆、钢丝绳、起吊物等与 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规定距离,如不能保持这个距离,则必须停 电或设置好隔离设施后,方可工作。如在雨天工作时,距离还应当加大。 三、起重工具1、根据起重量和施工安全要求选用千斤顶,使用前
16、应了解其性能和操作 方法,经试顶确认良好,方可使用。2、千斤顶应安放在有足够承载能力而又稳定的地面或建筑物上。上、下 接触面之间,应垫以木板或麻袋等防滑材料。3、千斤顶的放置,应对正被顶物件的中心位置,当同时使用二台以上的 千斤顶进行操作时,不得超过允许承载能力的80临须使各台千斤顶受 的合力作用线与被顶工作物中心吻合,以防千斤顶负重后发生倾斜。4、千斤顶安置好后,应将物件稍微顶起,确认无异常时,方可继续起顶。5、千斤顶工作时,不得超过额定高度,随着物件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支承 垫块,物件下降时,应边落边抽出支承垫块,严禁一次抽出多块。垫块每 次加抽不宜超过23cm,千斤顶每次起落完毕后,应立即旋
17、紧保险箍。6、千斤顶起落时,必须缓慢的进行,几台千斤顶同时起落时,必须保持 同步均匀起落,不可一个快个慢。7、当起顶又长又高的工作物件时,应在两端交替起落,即一端垫实和两 侧支承牢靠后,在另一端起落。严禁两端同时起落,以防顶翻工作物而发 生事故。8、千斤顶工作时,应由专人观察压表的工作情况,如发现压值突然 增大时,要立即停止作业,待查明原因,处理好后,方可继续作业。9、卷扬机安装应牢固平稳,方向正确,并符合设计。如底部用螺栓或电 焊连接时,螺栓应上足拧紧,电焊质量应良好,采用地垄等方式固定卷扬 机时,地垄受的拉要有符合规定的安全系数,并捆扎牢靠,方向顺直。 使用时须严格执行卷扬机安全操作规程的
18、规定。io、用电动卷扬机起重时,应指定司机和信号员(指装吊操作的卷扬 机),并经安全技术和安全操作培训,方可上岗操作,但不得随意更换司 机和信号员。11、卷扬机的钢丝绳“打梢”时,宜使用链条或钢丝绳,应按规定打好扣 或上紧夹头,“打梢”人员必须站在钢丝绳余段的外边,距卷筒米以上 为宜。12、卷扬机卷筒上的钢丝绳,应依次靠近,排列整齐,留在卷筒上的钢丝 绳不得少于3圈,卷扬机卷绕钢丝绳时,不得用手引导,严禁人员在绳旁 停留或跨越正在工作的钢丝绳。13、滑车、吊钩应根据起重量选用,无重量标志的滑车、吊钩应经计算或 试验确定,并要符合规定的安全系数。14、滑车、吊钩使用前,应检查轮轴、钩环、撑架、轮
19、槽、拉板、吊钩等 有无裂纹或损伤,配件是否齐全转动部分是否灵活,确认完好方可使用, 吊钩如有永久裂纹或变形时,应当更换。15、滑车、吊钩固定的位置应牢固可靠,方向正确、吊具拴挂好后应封钩。16、在使用两轮以上的滑车时,滑轮间的几根钢丝绳必须彼此平行,不得 有扭转的情况,钢丝绳进出滑车的两面要作明显标记,便于观察滑轮的转 动方向和转速的情况,以防各滑轮的转动方向不一致,造成绳子扭转,磨 损钢丝绳和消耗拉。17、起吊物件时,待物件提高1020cm,暂停起吊,检查滑车,钢丝绳是 否塞牙、跳槽等,确认无异常方可继续起吊。18、应根据物件的重量选用倒链滑车,使用前应检查轮轴、吊钩、链条、 大小滑轮等是否
20、良好,转动部分是否灵活,确认完好,方可使用。19、倒链滑车栓挂点应兼顾,并捆扎牢靠,吊钩应封钩,起吊物件时,应 先缓慢收紧吊具,待物件稍离地面并经检查确认无异常,方可继续起吊。 20、用倒链滑车起吊物件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适当的位置,脚不得伸入被 吊物件垂直下方,严禁将头伸入被吊物件的下方观察情况。21、不得用倒链滑车吊钩斜拉、斜吊物件,也不得起吊重量不明的物件。 22、绑扎扒杆所用的木料,应根据起重量大小选用,事先要详细检查,如 有大的木节、伤痕、木纹扭曲等不得使用。一般情况下圆木大小的直径以 225cm为宜。23、人字扒杆顶端交叉处根据起重量不同要求,用符合规格的钢丝绳捆绑 牢靠:扒杆下部系
21、以绊脚绳,并用木楔垫平扒杆脚,扒杆上应每隔30 40cm钉以木条或绊脚绳,便于作业人员上、下。24、扒杆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试吊,确认扒杆、地垄、缆风绳、卷扬机的 等无异常,方可使用。25、人字扒杆顶端,应拴好缆风绳,缆风绳应成4560角,如吊重 量较大时,可在后缆风绳中间加一副滑车组,用以调正扒杆的前倾角度。 26、钢丝绳、卡环的使用,按出厂的规格说明书,无规格说明书的钢丝绳, 应做拉力强度试验确定合格,方可使用。27、根据起吊物件的重量选用钢丝绳和卡环,使用前宜经计算决定。钢丝 绳的允许承载可用下面的简单公式来确定:钢丝绳的允许承载力=直径(毫米)x直径(毫米)x4. 5 (公斤)28、钢丝
22、绳的报废断丝标准和磨损,应符合规定要求,起吊重的结构或重 大部件时,宜使用新钢丝绳。29、钢丝绳在编结成绳套时,编结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该绳直径的1.5 倍且不得短于30cm,用绳卡连接时,必须选择与钢丝绳直径相匹配的卡 子,卡子数量和间隔距离,应根据不同钢丝绳直径按规定使用。30、钢丝绳禁止与带电的金属(包括电线、电焊钳)相碰,以防烧断。起重指挥人员安全操作规程1、指挥人员应由技术熟练、懂得起重机械性能的人员担任。指挥时应站 在能够照顾到全面工作的地点,所发信号应事先统,并做到准确、宏亮 和清楚。2、指挥人员使用手势信号以本人的手心、手指或手臂表示吊钩、吊臂和 机械移动的运动方向。3、指挥人员
23、不能同时看清司机和负载时,必须增设中间指挥人员以便逐 级传递信号,当发现错信号时,应立即发出停止信号。4、在开始起吊负载时,应先用“微动”信号指挥,待负载离开地面 100-200mm稳妥后,再用正常速度指挥。必要时在负载降落前,也应使用 “微动”信号指挥。5、指挥人员阴天应佩戴鲜明的标志,如标有“指挥”字样的臂章、特殊 颜色的安全帽、工作服等。6、指挥人员所戴手套的手心和手臂要易于辨别。、司机必须听从指挥人员指挥,当指挥信号不明时。司机应发出“重复” 信号询问,明确指挥意图后,方可开车。8、指挥人员应站在使司机能看清信号的位置上。当跟随负载运行指挥时, 应随时指挥负载避开人员和障碍物。9、负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编 _ 安全技术 操作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