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满井游记》教学设计.docx
《2022《满井游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满井游记》教学设计.docx(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满井游记教学设计满井游记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满井游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满井游记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分析满井游记是三年制初中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自读的记游小品。本文描写北国早春气象,作者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既能传山水景物之神,又处处洋溢着作者悠然神往的情感,写出了一个南方人眼中的“北国之春”。可以说是游记的典范。本文文字简练,描写生动,尤其是独特的比喻,更为文章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二、教学对象分
2、析本设计施教的对象是初中三年级的盲生。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水平,对春天的词语、文章都有一定的积累。对文言文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因为盲文是拼音文字,没有字形的区别、音调的标注又少,所以盲生学习文言文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三、教学理念1、根据盲生的认知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盲生因视觉缺陷,很难感知本文描绘的山媚、水明等特点。为了加深学生对山媚、水明的理解,采用了对比阅读的方法,同时利用音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他们的电脑操作水平,我采用“学案导学式”。课下学生在网络的帮助下,根据老师提供的学案,进行
3、自主学习、分工合作,即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3、“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春的资料,便于学生更多地了解春天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自主分析,老师的引导,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文章的意境美。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理解作者写景的特点,学习赏景技巧;2、能力目标,重视诵读,力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技巧,增强自身写作能力;3、德育目标,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景色,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
4、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初步学会观赏景物的方法。 难点: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六、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电脑及多媒体设备、教材、软件Flash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学案一)1、检查读课文的情况。结合注释,扫清文字障碍。2、作者及背景简介3、游记的特点4、学生质问疑难(二)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补充词语、难句1、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三)翻译全文(四)理清课文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五)学习课文第一段(六)作业:1、熟读全文,将第二段改写成现代文。2、搜集有关于春天的资料。第二课时
5、课文研习(一)情景导入 感知春天“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山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绵绵的春泥?”春天就是利用这般的神奇,吸引了无数作家深情的笔触。(二)片段赏析 品味春天1、感知春天。通过真实画面,感受情境氛围(该画面展示的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配音乐,低视生可以通过看,全盲生通过听来感知)第一, 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由发言,说说对该动画的了解,先请低视生讲,盲生其次,最后教师补充。第二,由此引导学生描绘第二段中的早春郊游图,感受作者是如何将静态的画面动化起来。第三,比较春岳阳楼记醉翁亭
6、记。加深学生的理解。春: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岳阳楼记: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2、品味春天,把握景物特征第一、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第二、文中哪写内容给你的印象最深,试着说明?第三、找出
7、春中类似的表达方式,比较异同。如: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第四、结合课文和搜集的资料,用简单的话语描述一下春天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样子的?(可以根据能力和喜好自由选择其一,或自行设计题目。)3、整体回顾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再次回顾全文,归纳景点,理清层次,对文章有个整体印象。(三)能力训练 精彩展台1、提供音乐素材(班得瑞one day in spring)让学生练习配乐朗诵。 第一、我要听范读第二、我要听背景音乐第三、我要听同学的朗读2、如果你带领老师同学们,去游览满井这里的春景,那么你会怎样向我们介绍这里美丽的景色呢?(即兴演讲)(四)课堂总结 激发
8、情感当你乘一架缠满青藤的秋千,荡漾在迷人的春色里,感受着春的气息,吮吸着淡淡的花草清香,欣赏着青山碧水的娇柔美丽,你能不感谢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这一切吗?当然,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不只是春天的葳蕤,还有些天的辉煌,秋天的丰饶,冬天的圣洁。我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寻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韵致,寻觅“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空灵,寻觅“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的意境。我们还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聆听清风喁喁私语,聆听松涛娓娓吟唱,聆听蛐蛐儿细细鸣叫,聆听山林中鸟儿欢啼?所以,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去热爱大自然,珍爱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去拥抱大自然吧!(五)调控评价 布置作业1、整理出自己的导游词。发布到
9、校园博客上。2、阅读书籍,查询网络,搜集有关“春”的作品,制作成简单的网站或其它电子作品。八、教学反思关于文言文的教学我认为既要秉承传统的教学方法又要有所创新。由于盲文是拼音文字,很难区别字形、字义,盲生学习文言文难度较大,为此我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方法。1、以诵读为主本课难读、难懂的词语较多,盲生理解课文的难度较大。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范读,听录音读,师生齐读等方式使盲生熟读课文,在读中训练语感,在议中析,逐层深入,课文的内容与意志随之溶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2、对比分析有关文中的“山、水”的描写,作者用了两个精妙的比喻,盲生由于缺乏视觉形象,很难理解这两个比喻。我借朱自清春中类似的
10、比喻进行对比分析,如“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和“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让盲生感受到山的娇媚。不足之处:1、盲生因视觉障碍,脑海中很难形成对景物的形象感知,结果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透彻,生成的问题不多,而且所提的问题相对来说较简单。2、面对学生的不太投入,我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充分,语言缺乏鼓动性,评价力度不不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认真研究盲生的认知特点,继续努力探索教学方法,使自己做得更好。满井游记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2、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
11、寄情山水的意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自主预习一、导语二、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三、作者及背景简介1、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有袁中郎集。2、游记,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
12、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3、写作背景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4、学生齐声朗读课文。合作交流11、朗读课文第一段。2、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冻风时作: 。 局促 。驰行 。 辄 。3、译文。4、问题探究。(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2)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
13、?第l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作用是: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合作交流21指名诵读第2自然段。2重点词语解释。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润;滋润,润湿。于时冰皮始解:于时,在这时。冰皮,河床上结冰的表面。泼色乍明:波色:水波的颜色。乍;初:始。鳞浪层层:鳞浪,像鱼鳞似的浪纹。晶晶然如镜之新开:晶晶然,亮晶晶的。然,形容词词尾。新开,刚打开j娟然如拭:娟然,美好的样子。如倩女之hui面而髻鬟之始掠也:hui面,洗脸。掠,梳掠。柔梢披风:披风,在风中散开。披,分开,散开。浅鬣寸许:浅嫩的麦苗
14、高一寸左右。鬣,兽颈上的鬃毛,这里形容麦苗。泉而茗:用泉水煮茶喝。泉,用泉煮。茗,泡茶喝。泉、茗名词活用为动词。而歌者:端起酒杯唱歌的。,酒杯,名词用为动词,端起酒杯。红装而蹇者:蹇,本文跛足的,引申为驴,用作动词,骑驴。凡曝沙之鸟:瀑,晒太阳。曝沙,在沙滩上晒太阳。呷浪之鳞:呷,吸而饮。鳞,借代鱼。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毛羽鳞鬣,鸟的羽毛,鱼鳞鱼鳍。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未始,未尝。3、译文。4、第2自然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鹄;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
15、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精读品析1、指名诵读第3自然段。2、重点词语解释。夫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潇然,心中没有牵挂的样子。惟此官也:此官,当时作者任顺行府儒学教授,是个闲职。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恶能无纪:恶,安、怎么。无纪,没有记游的文章。 五、集体朗读,思考讨论(投影。)3、译文。4第3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
16、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从这次出游他认识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春,是因为自己局促一室之内,而实际上春已降临人间。这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表现。这就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5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讨论明确,归纳要点:(1)若脱笼之鹄:以人比物(把人比作物)。(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
17、匣也:以物比物。(3)如倩女之酿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人(把物比作人)。(4)麦田浅鬣寸许:以物比物。6、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拓展延伸阅读下文,完成510题。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 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1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逃脱笼子的天鹅。(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2.本段所写的时间、地点是 .廿二日、满井 。3.文中哪些语句写出天稍和这一特点?土膏微润;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柳条将舒未舒寸许。4.文中准确地描写出作者心情的句子是 若脱笼之鹄 。5.从文中找出写水、山的比喻句。晶晶然匣也;如倩女始掠也6.文中写了哪些人?哪句话描绘了鱼、鸟的神情?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悠然自得
19、,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满井游记教学设计3满井游记是文言文单元的一篇游记。本文描写了早春二月作者游览京郊满井的景色以及作者出游时喜悦的心情,既做到传山水景物之神,又处处洋溢着作者悠然神往的情感,可以说是游记的典范。本文文字简练,描写生动,尤其是独特的比喻,更为文章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本文教学我采取让学生在第一课时自读课文并解释课文、朗读课文等内容;在第二课时分析课文,如: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色?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写的?景物有哪些特点?等内容,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自主分析课文的方法。关于文言文的教学,我个人认为既要选择性地继承传统的教学方法,又要有所创新。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读、议、析。在读
20、中训练语感,培养语感后来议,在议中析,逐层深入。有关文中的“山、水”的描写,作者用了两个精妙的比喻,但这两个比喻比较难懂。我请同学联系他们在物理课上所学的“光的反射”知识来分析“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这个比喻句,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顺理成章。整个教学环节都是以我校的“三三六”教学模式为依托来进行的,整个课堂上从听、读、议、析中都突显了新授课的几个环节。在这节课上,我也有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在“议”的这个环节当中,我对学生的引导不够深入,结果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透彻,生成的问题并不多。还有就是本节课有前紧后松的感觉,前面的几个环节,进行的比较紧凑,后面的小组合作翻译阶段进行的就不是很好了
21、,特别是小组合作时,总觉得有些同学没有参与进去,好像一开始合作学习,就与他们无关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注意这些细节的,继续努力探索教学方法,使自己做得更好。满井游记教学设计4了解这篇游记描写的北方初春景物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体会白描手法和比喻的运用。学习并归纳文言虚词“之”的用法。疏通文意,积累语汇。生字的识记;作者写景中表达的情感。一课时。一、题目满井,明清时期北京东北郊外的一个游览地。袁宏道于万历二十年中进士,但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万历二十六年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受予顺天府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
22、,本文就写于这年的春天。二、作者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人。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三、生字燕(yn) 廿(nin) 砾(l) 鹄(h) 娟(jun) 鬣(li) 茗(mng) 蹇(jin) 呷(xi) 浃(ji) 曝(p)通假字:堕,通“隳”四、读课文,疏通课文,列出疑难句,师生合作解决东风时作:作,起。土膏微润:膏,肥沃。娟然如拭:娟然,美好的样子。泉而茗者:茗,茶。这里名词用作动词,品茶。未知之:不知道这情况。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恶能无纪?恶能,怎能。纪,纪事。五、赏析研讨1、开头怎样描写北国早春的特点?这样写的作用?“余寒尤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满井游记 2022 游记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