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雾凇》优秀教案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雾凇》优秀教案3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雾凇优秀教案3篇雾凇优秀教案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雾凇优秀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雾凇优秀教案 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公开课教案一、揭示课题1、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揭题。寒冷的冬天,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 二、观看雾凇的投影片。观看投影片,自主谈
2、感受。提出自身不懂的或想搞明白的问题生边听边思:你知道了什么?1、你看了有什么感受?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三、初读课文1、录音范读课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2、交流。3、自学课文。大地冰封 十里长堤 俗称凝结 摄氏 零下 淹没模糊 雾凇 缀满 镀上缭绕 琼枝玉树(4)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4、检查自学效果。(1) 生字词正音。(2) 解释词语。(3) 指导读长句。四、再读质疑五、指导写字1、自身设法记忆字形,有困难的做上记号。2、交流记忆有困难的生字。3、指导书写。自主交流,说明理由,调动参与的积极性。4、誊写生字词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
3、成的原因以和雾凇的奇异景象。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教具 投影第2课时公开课教案一、导入新课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集中注意激发情感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气而美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观察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 (出示第二
4、句话)练习感情朗读(自读、指名读)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 (师板书:奇观)齐说:奇观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配乐感情朗读)三、精读第二自然段读到这里,老师想起了上节课同学们提的问题,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地读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划划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的理解。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随机出示投影片)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师相机板书:水
5、汽遇冷凝结2、出示“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符合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符合条件“遇冷”)4、出示:“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了。” 谈谈你的体会。指名说(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三个叠词说明雾越来越浓,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针、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来)有感情的朗读。a. 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与原句比较)指导朗读b. 指导“最初逐渐最后”指导朗读。指导背诵。过渡: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6、四、讲读第三自然段过渡: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你也来赞美一下吧!朗读课文,观察插图,说说自身看到的或想到的景象 (指名说)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指导朗读)练习读准诗句,理解诗句意思五、指导赏读背诵课文虽然很短,但却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那就请大家选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自由准备、自我推荐六、评“最佳小导游”谁愿意当个小导游,带着游客们边游览,边介绍呢?(评一个“最佳导游”,奖
7、励)七、总结全文,安排作业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假如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板书设计22 雾凇 (奇观)水汽遇冷凝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教学反思(第一课时)课文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由于雾凇离我们南方的学生生活较远,在教学中我以“读”为主线,落实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在教
8、学活动中,将“读”的联系贯穿在整个过程,通过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等活动环节,学生由“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会读课文”,经历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培养了良好的语感,也感悟了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和道理。为了让学生读懂课文,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读的方法:1、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雾凇美景,边读边感悟。2、自读质疑,小组交流。3、品词、品句,配上动作体会朗读。雾凇优秀教案 篇2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体会作者描述之精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雾凇形成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齐读课题。2、读准下列
9、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凝结 洁白 晶莹 银光 闪烁俗称 最初 摄氏度3、读好句子: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4、导入:通过初读,我们知道,吉林雾凇同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我国四大自然景观。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映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齐读句子。理解“奇观”:“观”在字典上有三种解释:这里应选哪一种?(映示)观:看;景象或样子;对事物的观点,看法。那么,“奇观”是什么意思呢?二、精读第一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课文中哪些描写体现了雾凇景象之奇特的。(在关键词下面加圆点)2、讨论交流:读了这段
10、话,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雾凇景象之奇特的?卡片出示:洁白晶莹银光闪烁(指导朗读)映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指名读,齐读。3、除了从色彩、光泽这两方面写出了雾凇的美丽动人之外,最后一段还用一个词写了它的姿态呢。快速读一读,找出是哪个词?卡片出示:千姿百态(指导朗读)“千姿百态”形容什么?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众多的姿态,边看边想像。看完后说一说。(录像显示几组雾凇的画面)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姿态?它们像什么?说话训练:吉林雾凇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真是千姿百态!4、小结:吉林雾凇真是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板书:
11、奇观5、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自然段。三、精读第二自然段。1、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哪一句话概括地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交流,映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件?板书:(严寒季节)雾气雾凇(饱和)遇冷2、读了这句话,你产生了哪些疑问?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映示:雾气是从哪里来的?雾凇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雾气遇冷后会有什么变化?雾凇形成是有先后顺序的,文章能不能按上面这样的顺序来写?请你想一想,再重新排列。雾凇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雾气是从哪里来的?雾气遇冷后会有什么变化?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12、4、带着上述问题,边读课文边思考,然后小组讨论。5、你们读懂了什么?雾气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当年12月至第二年”或“严寒季节”。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是怎样写“严寒季节”的?(“三九严寒”、“大地冰封”)雾气是从哪里来的?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指名朗读。当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这雾气有什么变化?映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觉得这雾气怎么样?(浓)是的,雾气非常浓,达到了饱和的状
13、态,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涌向弥漫)再齐读这句话。引读:这时,树木被雾气渐渐地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呢?映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齐读。小结:这个过程就叫“凝结”。板书:凝结再读这句话。雾气是怎样镀在松针、柳枝上的?圈出有关的词语。“慢慢地”写出了什么?(凝结的速度慢)指名读句。“轻轻地”写出了什么?(样子轻,无声无息)女声读句。“一层又一层地”说明什么?(雾气不断,逐步结成)齐读。假如把这三层意思用三句话来写: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这蒸腾的雾气,轻轻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14、指名读。你感觉怎么样?作者只用一句话,把雾气凝结时的情形写得既具体生动,又十分精炼。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齐读。6、至此,雾凇已形成了,文章可以告一段落了,可是,作者又连着写道谁来读一下这段的最后一句话?(映示)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儿,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这句话写出了什么?进一步说明了上一句中的哪个词?指名朗读。7、这段话具体地叙述了雾凇的形成过程。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印象,请观看录像。8、小结:雾凇形成的过程也是那样的奇特。齐读第二自然段。四、精读第三自然段。1、 录像显示画面:雾凇的全景特写。2、 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站在松花江畔,观赏着这美丽的雾凇奇观,你会如何赞叹?(学
15、生谈感想)3、那么,松花江畔的人们是怎样赞叹的呢?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映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们见过梨花吗?什么颜色?联系课文想想:这里的“梨花”比喻什么呢?此时此刻,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树在一夜之间,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般美丽。人们看到这美丽奇特的景观,怎能不由衷地发出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齐读最后一段。五、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欣赏了雾凇奇特的景象,而且了解了雾凇形成的过程。吉林雾凇真是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六、小练笔。以下两题任选一题:1、 以“雾凇景观千姿百态”为中心句写一段话。板书设计:凝结严寒季节
16、 雾气雾凇(饱和)遇冷奇观雾凇优秀教案 篇3一、导入揭题同学们都知道冬天最冷是在什么时候呢?(三九时节),是啊,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我国的吉林呀更是冷到了零下30摄氏度左右,但那儿的雾凇却以“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而闻名全国。今天就让我们与导游一起走进吉林去欣赏雾凇。二、课件出示雾凇图,欣赏美景,说说你的感受。三、研读第一段:1、课文中又是怎样说的?自由读,抓住文中的词说说自己的感悟。2、全班交流(板书:洁白晶莹,缀满,银光闪烁)3、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读、齐读)四、学习第二段:1、导入:多么美丽的、奇特的景象,可是你知道为什么会有雾凇呢?2、单击:出示思考题:1)、同学们,你知
17、道为什么会有雾凇吗?2)、你明白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吗?3、单击1:先听导游如何介绍的。然后读读课文,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会有雾凇?4、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5、讨论思考2:先读读课文,用“先再然后”的句式说说雾凇的形成过程。6、有感情地练读、指名读、评读这一段。五、导读第三段:1、(单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板书:千姿百态,琼枝玉树)2、你们还想赞叹它吗?六、实践活动1、“千崖冰玉里,万峰水晶中”,吉林雾凇以其仪态万千、独具风韵的美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现在谁愿意做个小导游,介绍一下吉林的奇观。2、小组内先准备,然后选派代表来讲,我们还要评出最佳期导游呢!(学生作小导游)二、总结三、作业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8页 共18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