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峡》教学设计.docx
《2022《三峡》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三峡》教学设计.docx(9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三峡教学设计三峡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三峡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三峡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文意。2.反复诵读,欣赏三峡的优美风光,品位语言的精妙。3.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诵读的习惯,形成诵读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多遍不同形式的读,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难点:培养诵读的习惯,形成诵读的能力。教学设想:始终以“读”贯穿全过程,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如默读、齐读、品读句段等,在读中完成教学目
2、标,加深文本印象,力求当堂能背诵。教学过程:一、 析字义,赏三峡。汉字是表义文字,每个汉字都有着丰富的内涵,比如“峡”字,从字面上看,你看到了什么?(山)往深里想,你联想到峡中还有什么?(水)对,词典上解释: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之为“峡”。所以,我们如果来欣赏“峡”就不仅要品它的山,还要读它的水。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中国的峡中极品长江三峡。(板书题目及作者)二、走近作者及作品。(学生齐读书下注解)同学们,郦道元因一部水经注而出名,水经注因为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地理价值而被后世称颂。这节课我们不仅要了解长江三峡的地貌特征,还要欣赏三峡语言的魅力。三、熟读课文,理解文意。一读课文,正字音。前两组齐读至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后两组接着读完。要求读得准,听要听得清。听出学同朗读中的错误,读完后,帮他指出来。二读课文,准确停顿。老师范读一遍,学生认真听把自己把握不准的停顿在听老师读是做上批注。学生再自由读2遍,然后请一名同学展示一下,老师做评价。三读课文,译三峡。单排向后转,组成四人学习小组,再读课文,并借助课下注释和相关资料把课文通顺地译成现代文。重要的词作出批注,有疑问出做出标记,六分钟后教师通过小检测,查看对课文的翻译是否到位。(出示)准确译,我能行!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沿溯阻绝。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四、分段朗读,欣赏三峡的优美风光。四读课文,知
4、三峡。男生读写山和夏水的层次,女生读春冬和秋景的句子。比比看谁更能读出三峡的特征来,读完老师评价。通过朗读,你能告诉大家你觉得三峡怎样的地貌特征了吗?(黑板上列出问题,学生发言,并上黑板展示)怎样的山 绵长、高峻夏水有什么特征 水急、水量大春冬景色如何 清静、幽美、趣味无穷秋景给你什么感觉 凄凉、肃杀五读课文,赏三峡。了解了三峡的地貌特征,着仅是撩开了三峡面纱的一角,要想深入的感受三峡无穷的魅力,就需要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做到:声音洪亮圆润;停顿有序,重音准确;倾注自己的感情;语速适中)学生自由品读,然后把你认为读的最好的句子,读出来与大家共同欣赏。五、品位语言的精妙。从修辞、色彩、观察
5、角度、准确精炼的语言等角度品味课文,在书上批注自己的理解和赏析,然后展示。六、熟读成诵,记三峡。美丽的三峡风光,我们先睹为快;美妙的课文语言,我们也先赏为快,下面让我们先背为快,让着一切美好沉淀成为我们自身文化修养的一部分。1.学生看着黑板上的板书行文层次和内容,自由背诵。2.和老师同步背,老师只强调关键字,词。3.学生齐背。七、结束学习,布置作业。同学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不但掌握了学习内容还能准确地背诵全文,真棒!语文素养的提升在课堂更在课外,今天老师给大家再布置两个作业:1、把文章变为一篇优美的现代文。2、阅读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和余秋雨的三峡。三峡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初步感
6、受三峡的自然风光,体验课文所表达的情感。2、学习积累语言。设计指导思想:主体、开放、个性,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课前准备:音乐渲染气氛。播放三峡,我的家乡教学过程 :一、揭题1、快乐地读课题。(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欢快的歌曲,三峡,我的家乡,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三峡风光的课文。2、了解课题。(1)猜一猜:你知道三峡在哪儿吗?三峡这名字是怎么来的?(2)出示示意图,知道三峡的地理位置和名字来历。长江三峡全长193公里。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所以称它为三峡。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设计意图:加强语文学科与音乐、常识等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二、通读假如,让你搭上
7、作者的船去游览长江三峡,你会喜欢上那儿吗?为什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学生读书。反馈,随机正音。板书:山奇水急船险神女峰的传说设计意图:创设教学大背景,尊重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三、读悟:(一)、(赏读山)1、神女峰只是长江三峡万重山中的其中一座,那就让我们先来欣赏描写山这部分的内容。请大家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从什么地方能看出三峡的好奇?在有关的词句上圈圈、划划、点点。反复地读,结合自己圈划的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和同学交流交流。2、学生读读、说说、充分展开过程。教师参与其中帮助与引导,和学生共同学习。(1)重点交流,反复读悟:(读和说)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出示
8、画面和文字)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缠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座山峰一个模样!(出示画面和文字)(这三个有的可以怎样读啊?指生读-评价:为什么读的这么慢啊?还可以怎么读?为什么?)3、是啊,我们读书就得这样,要读出自己的感受。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第二段,想想三峡的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指生读。师生评议。4、听同学们读的那么有滋有味,我的嗓子又有点痒痒的了,我也来试试吧。不过,我可不用看书,请每位同学当评委。教师随着音乐范背第二节。5、学生自由背诵,指名背诵(可配乐)(二)赏读水和船下面的水和船两个自然段,请同学们自选一段,像刚才一样,一边读一边圈圈点点,
9、读出自己的理解,结合圈点的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最后再反复读读,还可以试着背背。随机指导朗读。(1)学生自主选择朗读内容,不由教师指定。(2)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不做过细的技巧指导。(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象展示,进一步加深感受。)设计意图:以人为本,让学生有自由的选择权和充分的自主权;注重读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运用。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和主体的教学模式。游览到这儿,我们已经深深领略到了长江三峡的无限风光:山奇水急船好险,怪不得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出示句子并朗读)让我们也来深深地赞叹一声四、小结:是啊,美丽的景色总是让人神采飞扬,所以,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
10、都为三峡那壮丽的景色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前不久我们刚刚学过李白的一首诗早发白帝城,一起来背背。李白在诗中表达了对长江三峡美丽景色的赞美,抒发了自己欢快的心情。带着这样的感觉,让我们一起再来美美地读读课文1-5自然段。五、推荐一首词:忆三峡长江美,最美是三峡。山奇水急风光好,船行浪尖别样险。能不爱三峡?六、课堂作业1、背诵课文中写山、水、船的其中一段。2、摘录课文中描写山、水、船的词句。3、用简笔画画一幅百里三峡图七、实践作业 。1、回家把你心中的三峡风光介绍给自己的亲朋好友。2、搜集长江三峡的图片资料、神话故事或赞美三峡的歌曲,两周后在大阅读课上举行话说三峡主题活动。三峡教学设计3设计理念:通过
11、学习歌曲,引领学生感受西部粗狂、纯朴的音乐特点,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歌曲演唱方面,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视谱的锻炼,并通过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教材分析: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是一首具有船工号子风格的歌曲,号子是民歌的一种题材类别,是人们从事劳动时演唱的歌曲,节奏感强,便于演唱。歌曲为羽调式,由两个乐段组成,每个乐段每个乐段由一个乐句的衬词和两个乐句组成,歌词与旋律采用了号子常用的一字一音结合方法,节奏感强,唱起来流畅上口。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性格比较活泼,接受能力也教强,有一定的表演欲,音乐基本功较为扎实,但在歌唱方面气息音准还有待提高,在情感表达方面稍有欠缺。因此我在教学中牢牢把握住情感这条
12、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感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性。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体验音乐亲切、活泼的特点,激起学习音乐的兴趣能准确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在歌声中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以聆听、默唱、模唱的方法唱会、唱准歌曲;通过在小组讨论、交流、探究等方法,了解学习中的问题,以不同的形式演唱、表现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3、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了解和音乐相关的文化:知道三峡的地理位置、优美的风光巩固音乐知识:休止符、反复记号的正确使用。教学重难点:准确、有感情
13、的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学准备:钢琴磁带三峡的相关资料课时分配: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师生互问好:二、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长江之歌2、语言导入: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呢?学生:今天,老师带你们旅游让歌声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吧!闭上眼睛一起出发!三、 学习新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1、初听歌曲:播放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A、老师:歌声把我们带到哪里去了?学生:B、老师:你眼中的三峡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C、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学生说,老师板书课题:三峡的孩子爱三峡2、复听歌曲:带着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学习的歌曲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吗?学生:
14、3、按节奏朗读歌词:4、老师范唱:老师想把这首歌曲献给你们,请你们听一听,老师是怎样演唱的?唱歌一定要保持端正的姿势、积极地表情、声音自然优美、气息流畅、口型圆润。5、学生张口默唱:老师:老师知道同学特别聪明,我先请你们自己试着唱一唱,请用张口默唱的方法进行,用你的眼神、你的表情告诉我你在用心歌唱。6、学生跟琴用“LA”模唱7、唱歌词:请同学们填上歌词跟琴歌唱吧!讨论:你在歌唱中有什么困难吗?8、处理歌曲:9、巩固歌曲:接龙、对唱四、拓展延伸:1、老师:同学们学得很棒!我们能不能以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呢?小组讨论:学生展示:2、师生共同齐唱并以舞蹈的形式表现歌曲。五、师总结下课三峡教学设计
15、4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的基础较好,能按照老师要求做到预习,理解能力较强,本班为课改年级,通过一年的训练,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课堂表现活跃,能与教师密切配合,学生之间能相互合作。这是设计本课教学活动的基本思路。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2).把握本文的景物描写特点,感受三峡的自然美.2.能力目标.(1).重视诵读训练,提高文言文的诵读和翻译能力.(2).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意境及作者情感.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2、重视朗读训练.3
16、、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读-译-思-用-背四、教学媒体:投影仪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音(投影)阙(qu)叠嶂(zhng)曦(x)月沿溯(s)飞漱(sh)属(zh)引(三)运用竞赛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1、疏通文意。2、竞赛辨明词义(投影)(1)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空缺);哀转久绝(通“啭”声音转折)(2)古今异义:夏水襄陵(襄:冲上);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实在)(3)一词多义: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如果)(4)重点词语重岩叠嶂(像屏障一样
17、的高山)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衬托夏水顺流行船之快)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清荣峻茂(清:指水;荣:指树;峻:指山;茂:指草)哀转久绝(绝:消失)3、相互质疑(四)指导朗读:读出节奏注意: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沿/溯/阻绝。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清/荣/峻/茂5、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争取背诵。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三峡奇景。1、师: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
18、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三峡.2、学生结合注释1了解水经注.3、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教师用投影片更正字音.4、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5、男女生竞赛,检查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情况。6、学生相互质疑。7、教师范读8、学生齐读。9、教师指示节奏。10、学生再读课文,抽读。11、教师布置作业。六、教学反思:学生课前预习较充分,竞赛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方式应一直贯彻下去。部分学生在朗读节奏停顿上,能力较差。而课标要求程度,故应加强学生朗读指导。(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二)、想像三峡壮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
19、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布局的巧妙。第一段:山:两岸连山,隐天蔽日高峻美第二段:夏水:夏水襄陵,乘奔御风奔放美第三段:春冬之景:素湍绿潭,悬泉瀑布,清荣峻茂清幽美第四段:秋峡: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凄婉美小结:本文先写山,再写水,抓住景物特征,以不同季节表现三峡的美景。(三)体会作者情感和情景交融的写法第一段:想像群山连绵,高耸入云的三峡美景(高峻美)第二段:想像江水浩荡,日行千里的画面,感受其奔放美。第三段:想像三峡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幽美。第四段:感受秋峡萧瑟凄凉的氛围。(四)揣摩语言,品味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投影仪显示文句)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0、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明确:1、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2、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动静结合,色彩各异。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3、既从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手法多变,摇曳多姿。(五)根据图片,描绘美景(六)提示性背诵(七)布置作业:与早发白帝城诗文对读。(八)总结全文1、学生可读可背课文。2、学生分组交流,每组负责一个语段,然后再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3、学生分组读课文,读出情感。前三段
21、学生应读出赞美语气,但语气有所不同,最后一段读出悲凉的气氛:1段:语气稍高昂,语速中。2段:语速加快,突出江水日行千里的奔放美。3段:语气舒缓,语速稍慢。4段:语气稍低沉,语速稍慢。4、师生共同品味写景的妙处。5、据教师出示的三峡图片用语言加以描绘(要求用上文中词语)教师先作示范,学生写作后全班交流。6、教师根据课文分析提示性让学生背诵。7、教师布置作业8、教师总结:郦道元用文字描绘三峡,科学家用智慧改造三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同学们也会在三峡壮丽的历史画卷上添上精彩的一笔,努力吧!教学反思:课文用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故研讨语言是本文的重点。我在设计时灵机一动,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峡 2022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