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题库.docx





《2022年山东省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东省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题库.docx(1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山东省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则与标准考试题库、单选题1 .某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向外散发恶臭气体,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下 列关于该设施无组织恶臭污染物达标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A、恶臭污染物浓度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B、恶臭污染物浓度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量标准值 C、恶臭污染物排放量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D、恶臭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答案:A解析: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标准实施内容包括: 排污单位排放(包括泄漏和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污染物,
2、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 监测点(无其他干扰因素)的一次最大监测值(包括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 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排污单位经烟气排气筒(高度在15m以上)排放的 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 单位经排水排出并散发的恶臭污染物和臭气浓度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 界标准值。2 .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新建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焚烧炉排气 筒周围半径200m内有建筑物时,排气筒高度必须高出最高建筑物 m以上。A、5B、6C、8D、10答案:A解析: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排气筒高度除须 遵守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
3、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5m以上,不能达到 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3 .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应当采取。A、风险评估B、风险管控C、修复措施D、阻断措施答案:A解析: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 00-2018),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是指在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建设用 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等于或者低于该值的,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可以忽略;超过该 值的,对人体健康可能存在风险,应当开展进步的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 具体污染范围和风险水平。4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不属于
4、风险识别范围。2010 年真题A、公用工程系统B、环境风险水平C、工程环保设施D、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答案:B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规定,风险识 别内容主要包括:物质危险性识别,包括主要原辅材料、燃料、中间产品、副 产品、最终产品、污染物、火灾和爆炸伴生/次生物等。生产系统危险性识别, 包括主要生产装运设施、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环境保护设施等。危险物质 向环境转移的途径识别,包括分析危险物质特性及可能的环境风险类型,识别危 险物质影响环境的途径,分析可能影响的环境敏感目标。5 .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关 于生
5、活垃圾焚烧厂排放控制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可进入危险废物填埋场处置B、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可进入危险废物填埋场处置C、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与焚烧炉渣均可进入水泥窑处理D、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与焚烧炉渣均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答案:B解析: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与焚烧炉渣应分别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生活垃圾 焚烧飞灰应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如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应满足生活垃 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要求;如进入水泥窑处置,应满 足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的要求。B项,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是一般固体废物,不可进入危险废物填埋场
6、。6 .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不包括0。A、风险识别B、源项分析C、后果计算D、风险预测答案:D解析: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风险识别、源项分析、 后果计算、风险计算 和评价以及风险管理。7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除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和封场 后的维护与管理外,其部分规定也适用于()的建设、运行。A、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B、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厂C、生活垃圾焚烧场D、生活垃圾堆肥场答案:A解析: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适用于生活垃圾填 埋场建设、运行和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该标准部 分规定
7、也适用于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建设、运行。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下列关于户外声传播衰减的说法, 正确的是A、屏障引起的衰减与声波频率无关B、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与声波频率无关C、距声源较近处可忽略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D、无限长线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大于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 答案:A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HJ2. 4-2009)中指出,户外声源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引起声级衰减的主要因素有:几何发散引起的衰减(包括反射 体引起的修正)、 屏障引起的衰减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 绿化林带以及气象条件引起的附加衰减等。9 . (2018年)根据建
8、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 作等级划分依据不包括。A建设项目特点B相关法律法规C、项目建设周期D环境功能区划答案:C解析:按建设项目的特点、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 环境功能区划等划分各环境要素 各专题评价工作等级。具体由环境要素或专题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10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情景中,属于建设项 目生产运行阶段重点预测的情景是()。2018年真题A非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B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C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D、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答案:C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 1-2016),
9、环境 影响预测与评价应重点预测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等情 况的环境影响。11 .某无指向性球形声源半径r=2m,距声源外表面1m处的A声级为LA,声源A 声功率级为LAw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关于该声源源强表 达量大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v LALAwBv LALAwCv LA=LAwDv LA与LAw大小关系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 4-2009)的规定,点声 源以球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辐射声波的声压幅值与声波传播距离(r)成 反比。如果已知点声源的A声功率级(LAw),且声源处于自由声场,则等效公 式为 LA
10、(r) =LAW-20lg (r) 一 11,即 LAw = LA (r) +20lg (r) +11 J如果 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则等效公式为LA (r) =LAW201g (r) -8,即LAw = L A (r) +201g (r) +8。由此可知,LALAw12 . (2017年)下列污染物中,排放管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A水泥窑排放的氮氧化物B、火电厂输煤系统排放的颗粒物D、石化企业艺加热炉排放的颗粒物答案:B解析:水泥窑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电厂输煤系统排放执行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铅冶炼执行铅、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石化企业艺加热炉执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
11、排放标准。13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不包 括。A、影响预防B、影响最小化C、全面修复补救D、影响避让答案:D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4)1环境影响 减缓对策和措施包括:影响预防,对策和措施可从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建 议发布的管理规章和制度、划定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设定环境准入条件、建立 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案等方面提出;影响最小化,对策和措施可从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和污染控制设施建设方案、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等方面提出; +考生笔记分享用软件考,对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修复补救,主要包括生态修 复与建设、生态补偿、环境治
12、理、清洁能源与资源替代等措施。14 .下列不属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内容的是。A、识别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装置和设施B、识别建设项目在建设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可能的地下水污染途径C、识别建设项目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因子D、水文、地质条件答案:D解析: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内容主要包括:识别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装置和 设施(位置、规模、材质等)及建设项目在建设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可能的 地下水污染途径;识别建设项目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因子。15 .某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则一地下水环境,该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量不得少 于()。A
13、v 1个B、3个C、5个D、7个答案:B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级评 价项目潜水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个,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 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35个。原则上建设项目场地上游和两侧的地下水水 质监测点均不得少于1个,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 得少于3个。16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保证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 效性,每日至少应有0的采样时间。A、20hB、18hC、16hD、12h答案:A解析: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为保证可吸入颗粒物PM1 0日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
14、,每日至少应有20个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 间。17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属于二级评价项目在生产运 行阶段应提出的环境监测计划的有。A、污染源监测计划B、环境质量监测计划C、替代源的削减方案D、区域污染源的削减方案答案:A解析:二级评价项目按HJ819的要求,提出项目在生产运行阶段的污染源监测计 划。18 .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可分为。A、施工期和运行期B、运行近期、中期、远期C、运行期和竣工期D、施工期和竣工期答案:A解析: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可分为施工期、运行期两个时段评价。建设 项目运行期声环境评价时段分为:固定声源,将固定声源投产运行后作为环境 影响评价
15、时段。流动声源,将工程预测的代表性时段(一般分为运行近期、 中 期 远期)分别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19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 可不包括()A、规划分析B公众参与C环境经济损益分析D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答案:C解析: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规划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 评价;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规划方 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公 众参与;评价结论;?附必要的表征规划发展目标 规模、布局、结构 建设 时序以及表征规划涉及的资源与环境的图 表和文件,给出环境现状调查范围 监测点位分
16、布等图件。20 . (2017年)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污染物中,不属于燃煤 锅炉要求控制污染物项目的是。A颗粒物B二氧化硫D、铅及其化合物答案:D解析:表1在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维位污染物項目限值污如融燃烧瞒炉燃油納炉然气据炉粒粒物806030爛囱.二紙化y4005500,300100亂貝化物400400400汞及其化合物0.05-烟气累度(林格曼黑度.级)11烟部21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关于PM2.524h平均浓度值数据有效性的说法, 正确的是。A、每日至少有12h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B、每日至少有18h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C、每日至少有20h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D
17、、每日至少有22h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答案:C解析:二氧化硫(S02)、二氧化氮(N02)、一氧化碳(C0)、颗粒物(粒径 10um)、细颗粒物(粒径W2.5um)、氮氧化物(NOx)浓度值数据有效性的最 低要求为:每日至少有20h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22 .某厂污水排入未设置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受纳水体为川类地表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其污水排放应执行的标准是0。A、禁排B、级标准C、二级标准D、三级标准答案:B解析: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标准分级为:排入GB3838 -2002III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1997中二类海 域的
18、污水,执行级标准;排入GB38382002中IVV类水域和排入GB3097 19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 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排入未设置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 的污水,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和“” 的规定。23 .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污染物项目不包括()。A、烟(粉)尘B、S02C、NOxD、汞答案:C解析: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规定的污染物项目 包括:分时段的10类19种业炉窑烟(粉)尘浓度、烟气黑度、 6种有害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或排放限值)和无组织排放烟(粉
19、)尘的最高允许浓度、各种业炉窑的二氧化硫、氟及其化合物、铅、汞、 被及其化合物、沥青油烟等 有害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4 .公开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包括规划概况、规划的主要环境影响、 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 评价结论。A、规划分析B、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C、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D、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答案:B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4)1对可能造 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应当公开征求有关单位、 专家和公众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公开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包 括:规划概况、 规划的主要环境影响、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
20、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 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评价结论。2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不包括。A、总银B、总镉C、总锌D、总铅解析: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有:总汞、 烷基汞、总镉、总铭、六价铭总碑、总铅、总银、苯并a花、总钺、总银、 总a放射性、总B放射性。总锌属于第二类污染物。26 .某企业生产车间生产周期为10h,排放含碑废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关于污染物控制方式及采样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2018年真题A、在企业总排放口采样,每4h采样一次B、在企业总排放口采样,每2h采样一次C、在生产车间排放口采样,每4h采样一次D、在生产车间
21、排放口采样,每2h采样一次答案:C解析: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碑为第一类污染物。对于 第一类污染物,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业污水按生产周期确 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每2h采样一次;生产周期大于8h的,每 4h采样一次;24h不少于2次,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日均值计算。27 .排入河流的点源两排放口的间距较近时,可以简化为个,其位置假设在。, 其排放量为两者之和。A、排污量较大的排放口B、两排放口之间C、任意个排放口D、排污量较小的排放口答案:B 解析:对于点源排放口位置的处理,包括:排入河流、 大湖(库)的两个排放 的间距较小时,可以简化为个排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2022 山东省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标准 考试 题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