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doc
《上海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市上海市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卷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卷 B B 卷含答案卷含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化学课堂上,有些同学只喜欢观看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这种兴趣属于()。A.感知兴趣B.操作兴趣C.探究兴趣D.创造兴趣【答案】A2、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指南是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有关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的辅导用书。指南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实验室规则、实验操作要求、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B.简要说明常见仪器、试剂、重要装置的用途、性能、操作与使用要求、简单维修方法等
2、C.对具体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D.对撰写实验报告和科学探究活动报告的指导【答案】B3、初中阶段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高中阶段又有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节课程的学习,许多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初中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但到了高中,由于理解力增强,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理解很深,这种迁移现象是()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答案】A4、某化学教师十分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及学习方法的教学。这位教师遵循的学习理论是()。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C.认知同化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答案】B5、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只滴加氨水鉴别 NaCl、AlCl3、MgCl2
3、、Na2SO4 四种溶液B.将 NH4Cl 溶液蒸干制备 NH4C1 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答案】D6、X、Y、Z、W、R 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由 X 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Z 与 W 同主族,Y、Z、W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 R 元素的核外电子数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WXYZB.均能形成氢化物,且 R 的氢化物最稳定C.最高正价均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R 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答案】D7、在“中和滴定”一节课中,教师首先讲述中和滴定原理,接着进
4、行规范的演示,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地完成某一动作,借以形成中和滴定的技能、技巧。该教学片段中没有体现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演示法C.参观一调查法D.练习法【答案】C8、学生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教师会结合初中学过的四大反应类型的特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其中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A.反证B.归纳C.比较D.分析【答案】C9、从知识分类来看,配平离子方程式属于()。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理论性知识C.化学技能性知识D.化学情意性知识【答案】C10、STS 思想的实质是()A.人文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B.科学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C.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D.人
5、文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答案】C11、根据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分类,实验可以分为()。A.B.C.D.全部都是【答案】B12、某教师在“金属资源的保护”的教学中。这样导入课题:“家里用的铁制水壶和铝制水壶坏了以后不用了,放置在一个角落里,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现象?你怎样保护你骑的自行车,防止其生锈?”该教师采用的导入方法是()。A.实物导入B.旧知导入C.直接导入D.社会导入【答案】D13、教师在讲授“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因而可用于灭火”这一内容时根据的思想是()。A.物质性质决定用途B.定性与定量的关系C.一般与特殊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答案】A1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
6、正确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在 CO 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的颜色由红色变黑色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答案】D15、下列直链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A.C5H12B.C5H110HC.C5HloD.C4H802【答案】A16、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0.1mol/LAlCl3 溶液中:K+、H+、NO3-、SO42-B.能与 Al 反应生成 H2 的溶液:NH4+、Ca2+、NO3-、Cl-C.能使 pH 试纸呈深红色的溶液:Fe3+、Cl-、Ba
7、2+、I-、SCN-D.Kw/c(OH-)=110-12mol/L 的无色溶液中:Na+、HCO3-、Cl-、K+【答案】A17、课程改革要求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化学课程内容,初中化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A.B.C.D.【答案】C18、石油运输方便,能量密度高,因此是最重要的运输驱动能源。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是可再生能源B.石油中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C.在炼制过程中,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密度不同,将它们分离D.石油易燃,提炼石油时不能加热【答案】B19、下列属于化学概念的是()。A.溶解度B.加热操作C.质量守恒定律D.氧气的性质【答案】A2
8、0、在“制取氧气”教学中。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A.旧知导入B.实验导入C.问题导入D.直接导人【答案】A21、化学实验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照实验主体的不同,可分为()。A.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B.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C.基本操作实验、物质制备实验和物质性质实验D.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答案】B22、初中阶段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高中阶段又有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节课程的学习,许多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初中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但到了高中,由于理解力增强,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理解很深,这种迁移现象是()A.顺向迁
9、移B.逆向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答案】A2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应该体现(),这是由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特点决定的。A.实用性B.理论性C.基础性D.探究性【答案】C24、化学课堂上,有些同学只喜欢观看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这种兴趣属于()。A.感知兴趣B.操作兴趣C.探究兴趣D.创造兴趣【答案】A2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玻璃钢B.黄铜C.生铁D.硬铝【答案】A26、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性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A.讨论谈话法B.演示观察法C.启发讲授法D.实验探究法【答案】B2
10、7、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 l869 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Mendeleev)首创的他将当时已知的 63 种元素依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雏形。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某学生总结元素周期表的四个特征: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 18 种元素;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碱金属元素是指 IA 族的所有的元素。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答案
11、】C28、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是()。A.组织教学B.导入新课C.讲授新课D.总结练习【答案】C29、下列分子中,不属于 SP3 不等性杂化的分子是()。A.CH4B.NH3C.BF3D.CO2【答案】D30、通过高中化学选修课程化学原理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B.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C.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D.在理论分析
12、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答案】D31、下列不属于高中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性质的是()。A.知识的启蒙性B.学生的主体性C.模块的选择性D.知识的多样性【答案】A32、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A.化学教材B.化学教学实践C.化学教师D.化学教学系统【答案】D33、用来表示试题作为测试工具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A34、下列过程放出热量的是()A.液氨气化B.钠与水反应C.碳酸钙分解D.化学键的断裂【答案】B35、下列每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A.NaCl、HCl、NaOHB.Cl2、Na2S、SO2C.
13、HBr、CO2、CS2D.Na2O2、H2O2、O3【答案】C36、下列方法和策略中,不属于组织、指导讨论活动的是()。A.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讨论问题B.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选择、加工C.做好自学指导,通过学案等途径提出自学要解决的问题D.预测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意见、疑难或障碍【答案】C37、下列有关教学内容选取和组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教科书内容是教学内容组织和选取的重要参考B.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必须与教科书保持一致C.教学内容的选取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在教科书的基础上做适当的调整D.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答案】B38、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的
14、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反应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A.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B.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C.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D.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答案】D3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酸雨的主要成分B.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铜电路板【答案】A40、建立真实、有感染力的化学事件或问题基础上的教学是()。A.支架式教学B.情境式教学C.探究式教学D.启发式教学【答案】B4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主要有以下步聚:A.cbadefB.dacfbeC.badcfeD.cbadfe【答案】D42、学生是课程的主体
15、,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不属于学情分析内容的是()。A.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B.分析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中的未知知识C.分析学生如何来进行学习D.分析学生的兴趣及性格【答案】D43、某学生在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这一部分的学习时,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正确地闻气味。该学生运用的主要学习策略是()。A.多重联系策略B.多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C.练习反馈策略D.元认知策略【答案】B44、我国新一轮课改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提倡()A.接受式学习B.探索式学习C.研究性学习D.自主学习【
16、答案】D4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A.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答案】D4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浓度偏低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 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答案】A47、CO 分子的偶极矩较小,几乎为零,是因为()。A.碳和氧的电负性差值小B.碳原子存在孤对电子C.氧原
17、子是配健电子对接受体D.氧原子既吸引键电子对、又是配健电子对的给予体,使氧原子略带正电荷【答案】D48、某教师为了验证翻转课堂的效果。选择了一个班级进行了化学翻转课堂,同时选择另一个平行班级进行化学系统授课,一个学期后进行比较验收成果。这个教师的教研方法是()。A.文献法B.练习法C.演示法D.实验法【答案】D49、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要关注哪项内容?()A.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B.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发展C.关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D.关心自然【答案】D5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棉花、羊毛、醋酸纤维均属于天然纤维,
18、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皮革鞣制过程中使用的 K2Cr2O7 会使蛋白质发生盐析C.福尔马林可防腐,可用它保存海鲜产品D.液态油通过催化加氢可制得人造脂肪【答案】D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某教师在讲解“甲烷的取代反应”时,基本上按下列几步讲述:第一步,导入:刚才我们学习了甲烷的物理性质和燃烧反应,下面我们来学习甲烷的一种特殊反应取代反应。第二步,实验:教师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过程,自己做了一遍实验,然后让学生大概看了一下实验结果,教师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第三步,讲解:教师照着教材上口述一遍取代反应的概念。紧接着按照教案中准备的例题,解题步骤口述、照抄给学生,完成例题教学。第四步
19、,练习:让全部学生做一道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第五步,小结:教师把本节内容重复性地做了一个小结。问题:(1)请用新课程理念对本节课的课堂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评价。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实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10 分)(2)针对现行化学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主要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10 分)【答案】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已有经验,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具有基于课程标
20、准、教材和教学设计知识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教学情境的功能。(2)简述可采用哪些形式创设教学情境。【答案】(1)激发学习情感;促进知识迁移;发展探究能力;培养合作意识;提升合作素养。(2)利用实验,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化学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化学史和科技成果创设教学情境;从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点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学生的认知矛盾创设教学情境。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有位化学教师在进行高一化学 1(必修)“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教学时,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金属钠从煤油中取出,用小刀切去表层,再将绿豆粒大小的钠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然后,教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市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考试 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