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云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云南省云南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清高孤傲,自命不凡”,最容易在()亲子关系的家庭出现。A.民主型B.专制型C.独断型D.放任型【答案】D2、维生素按照其溶解性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下列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A.维生素 AB.维生素 B1C.维生素 CD.维生素 B2【答案】A3、承运人在运输过程中应当携带A.运输证明B.运输证明副本C.运输证明正本D.运输证明复印件【答案】B4、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我国幼儿园的教育内容
2、应该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五大领域。A.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C.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D.健康语言艺术科学社会【答案】B5、对幼儿园泥工活动的指导中,哪一种行为是正确的?()A.泥工活动安排在一年四季都是非常适宜的B.泥工的技能比较难,因此应该手把手地教孩子C.让孩子在创造活动中探索泥工塑造的基本规律D.当儿童做完泥工后,把儿童作品用的泥立即重新和在一起【答案】C6、家庭访问中的入园(所)后家访分为(?)。A.常规性家访和交流家访B.常规性家访和重点家访C.普通家访和重点家访D.交流家访和普通家访【答案】B7、“发展儿童的好奇心”这一目标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
3、育目标体系中的()。A.知识方面B.方法方面C.情感个性方面D.技能方面【答案】C8、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幼儿园的行政事务主要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督、评估和指导。幼儿园的师资培训、审定、考核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幼儿园实行(),负责幼儿园的全面工作。A.政府负责制B.教育部门负责制C.法人负责制D.园长负责制【答案】D9、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是()。A.铁B.锌C.碘D.钙【答案】C10、婴幼儿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其主要致病因素是()。A.学校教育因素B.社会环境因素C.生物学因素D.饮食因素【答案】C11、()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A.裴斯泰洛齐B.洛克
4、C.夸美纽斯D.卢梭【答案】B12、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的起源有不同的主张,其中属于对生物起源说的理论解释的是()。A.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B.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C.教育起源于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D.教育起源于劳动【答案】A13、回家后,晶晶把在幼儿园学到的歌唱给父母听。这种心理现象是()。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答案】D14、“宝宝糖糖”是()。A.简单句B.单词句C.复合句D.电报句【答案】D15、幼儿园教育要与()岁幼儿的保育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A.03B.13C.36D.25【答案】C16、在学前教育中进行行动研究的主
5、要目的是()。A.发现学前教育规律B.解决学前教育实践问题C.解释学前教育现象D.构建学前教育理论【答案】B17、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对儿童学习技能的重要作用。A.遗传因素B.教育因素C.环境因素D.生理成熟【答案】D18、广义的游戏环境指游戏活动得以实施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理环境和()。A.精神环境B.室内环境C.户外环境D.心理环境【答案】A19、幼儿知道凡是刚从锅里“蒸”出来的东西都是热的,这种认识获得是通过()。A.感知B.记忆C.想象D.思维【答案】D20、沙眼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空气传播B.饮食传播C.接触传播D.虫媒传播【答案】C21、世界上第一本
6、学前教育专著()。A.洛克教育漫话B.夸美纽斯母育学校C.赫尔巴赫普通教育学D.卢梭爱弥儿【答案】B22、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A.与生俱来的B.由遗传素质决定的C.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D.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答案】D23、所谓()是现实允许的教育条件下幼儿德、智、体各方面尽可能的发展,但并不要求各方面发展到相同程度,即允许有差异。A.全面发展B.差异发展C.共同发展D.个性发展【答案】A24、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好孩子。”他说:“不,我是坏孩子。”这说明这个孩子处于()。A.关键期B.敏感期C.最佳期D.危机期【答案】D25、格塞尔认为支配幼儿心理发展的两个因素是().A
7、.成熟和实践B.实践和学习C.成熟和学习D.成长和学习【答案】C26、到 2020 年,我国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学率和学前三年毛人学率应分别达到()。A.74%,50.9%B.95%,70%C.85%,60%D.95%,60%【答案】B27、上课时,个别幼儿喊口渴要喝水,老师的正确做法是()。A.立即让该幼儿离座去喝水B.让该幼儿坚持到下课C.批评后再让其喝水D.停止教育活动,督促所有幼儿喝水【答案】A28、婴幼儿喜欢成人的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A.生理性需要B.情绪表达性需要C.自我调节性需要D.社会性需要【答案】D29、认知发展理论发生认识论是()提出的。A.格
8、赛尔B.华生C.班杜拉D.皮亚杰【答案】D30、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感知觉”活动的是()。A.“真香!”B.“我要吃!”C.“这是什么?”D.“这儿有个苹果”【答案】D31、教师通过实物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该教师运用了()。A.观察法B.演示法C.示范法D.范例法【答案】B32、幼儿阶段开始出现书面言语的发展,其书面言语发展的重点是()。A.识字B.写字C.阅读D.写作【答案】A33、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中发生的。A.游戏情境B.语言情境C.社会情境D.家庭情境【答案】A34、有“中国幼儿教育之父”称号的近代
9、幼儿教育家是()A.张雪门B.陶行知C.蔡元培D.陈鹤琴【答案】D35、可用来解释儿童因为经常观看电视上的暴力镜头,攻击性行为增加了的现象的是()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D.负强化【答案】B36、关于创造性游戏与规则性游戏的共同点和区别,说法不正确的是()A.创造性游戏的规则是显性的、单一化的B.活动的主体都是幼儿C.幼儿在规则性游戏中所运用的经验是已经内化为幼儿自身经验体系中的经验D.两种类型的游戏都能让幼儿获得愉快的体验【答案】A37、婴儿的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于()A.23 个月B.34 个月C.45 个月D.56 个月【答案】C38、埃里克森认为幼儿在三至六七岁之间处于人生发展
10、的阶段是()A.主动感对内疚感B.勤奋感对自卑感C.信任对怀疑D.自主对羞怯【答案】A39、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的是()。A.幼儿园教育纲要B.幼儿园工作规程C.幼儿园工作暂行管理条例D.未成年人保护法【答案】B40、儿童的社会性交往大多是在游戏情境中发生的,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水平最高的是()。A.合作游戏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D.角色游戏【答案】A41、有的幼儿表现出对表演的兴趣,而有的幼儿表现出对画画的兴趣,这体现的是幼儿个性结构()的差异。A.个性倾向性系统B.自我意识系统C.个性心理系统D.自我评价系统【答案】A42、()是一个人所特有的较稳定的心理
11、活动的动力特征。A.需要B.动机C.气质D.性格【答案】C43、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个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是()A.视觉敏度B.颜色视觉C.精细视觉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A44、下列关于游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B.游戏以想象为条件,没有想象无法进行游戏C.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模仿生活中的行为规则,但无法将这些规则迁移到现实生活中D.合作性游戏是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水平最高的形式【答案】C45、幼儿难以理解反话的含义,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A.双关性B.形象性C.表面性D.绝对性【答案】C46、幼儿开始学跳舞时
12、,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A.稳定性比较差B.范围比较小C.转移能力有限D.分配能力较差【答案】B47、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的行为都会有相似的表现。这是个性的()A.整体性B.独特性C.稳定性D.社会性【答案】C48、儿童在 23 岁时,掌握代名词“我”,标志着儿童()。A.自我评价的萌芽B.自我体验的萌芽C.自我控制的萌芽D.自我意识的萌芽【答案】D49、皮疹呈心性分布(即躯干多,面部,四肢较少,手掌,脚掌更少)的疾病是()A.麻疹B.水痘C.手足口D.猩红热【答案】B50、四角向中心折及变化是()的折纸教育活动内容。A.学前
13、班B.幼儿园大班C.幼儿园中班D.幼儿园小班【答案】B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材料:3 岁的阳阳,从小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刚上幼儿园时,奶奶每次送他到幼儿园准备离开时,阳阳总是又哭又闹。当奶奶的身影消失后,阳阳很快就平静下来,并能与小朋友们高兴地玩。由于担心奶奶每次走后又折返回来,阳阳再次看到奶奶时,又立刻抓住奶奶的手,哭泣起来问题 1简答题阳阳的行为反映了幼儿情绪的哪些特点?问题 2简答题阳阳奶奶的担心是否必要?教师该如何引导?【答案】11.情绪易冲动。儿童常处于激动状态,情绪强烈,很难自制,年龄越小,这种冲动越明显。2.情绪的不稳定性。儿童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容易变化,表现为两
14、种对立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互相转换,这与他们易受情境的影响有关。3.情绪的外漏性。幼儿初期的情绪完全表露于外,几乎不加控制或掩饰。材料中阳阳每天去幼儿园,奶奶走后情绪平静下来,奶奶折返回来后又阳阳又哭起来,反应了幼儿情绪易冲动性、不稳定性、外漏性。2 阳阳奶奶的担心没有必要。1.创造良好的情绪环境。家庭和幼儿园在儿童成长中要为儿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儿童的教育中要保持和谐、耐心的气氛,这就有利于儿童放松情绪。2.家长和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和教师对儿童的教育和心理发展十分重要,成人愉悦的情绪能够感染儿童,让儿童以快乐的心情成长,培养儿童积极的情绪。3.鼓励肯定和引导。对儿童情绪的积极肯定和
15、鼓励,会增强儿童的自信心。4.帮助幼儿控制情绪。转移法对 4 岁以后的幼儿,当他处于情绪困扰之中时,可以用精神而非物质的方法转移。冷却法二、材料:佳佳今年 4 岁,是个非常听话的小女孩。可是有一天吃午饭时,由于心爱的小狗不见了,佳佳哭了很久。起初妈妈还耐心地劝她,可后来妈妈有些不耐烦了,就说:“你再哭,小狗就永远也不回来了!”佳佳一听,越哭越凶,使平时一向认为佳佳是个乖女孩的妈妈觉得无法理解了。问题 1简答题问题:请根据这一案例分析幼儿理解的特点。【答案】【答案要点】1.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较低,所以主要靠直接理解。随着言语的发展,知识经验的不断增加,加之以正确的教育,幼儿的理解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16、。幼儿对事物的理解有以下发展趋势:(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事物,发展到依靠语言说明来理解(3)从对事物作简单、表面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较复杂、较深刻的含义(4)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2.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材料中小女孩佳佳,她对于她的小狗再也回不来了感到非常难过,这体现了幼儿的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也就是说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而不是从客观的问题出发。三、兰兰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次,她拿起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想画小猫咪。”先画了猫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2023 教师资格 幼儿 知识 能力 题库 答案 基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