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八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doc





《【部编版】2019八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2019八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快乐学习,快乐测试!快乐学习,快乐测试!1学校 班级 姓名_ 考号_装订线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第三单元检测试卷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第三单元检测试卷时间:时间:15015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150150 分分( (其中卷面书写占其中卷面书写占 5 5 分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 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驿外断桥边,_。(陆游卜算子咏梅) 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挥手自兹去,_。(李白送友人) 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青青子佩,_。(子衿) 小石潭记中直接写出潭水特征的
2、语句是:_。 (2)默写关雎的前四句。 _,_。 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 分) 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横交错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悄然睁开一粒粒 紫红色看似 xng 忪的叶芽。不久,那些叶芽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 得 A._(乱七八糟 密密麻麻 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 y 的苍翠,连一片 金黄阳光也 B._(泻 漏 坠)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而从叶缝间掉落下 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悄然( ) xng( )忪
3、 摇 y(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它的正确写法是“_” 。(2 分) (3)文中横线处应填写的恰当词语分别是:A._,B._。(2 分) (4)这段文字运用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积蓄一冬力量的葡萄藤在初 春时节生命苏醒的状态。(2 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 分) (1)傅雷家书中傅雷写第一封家书的目的是( ) A告之家里情况 B劝慰儿子正确对待情绪消沉 C提醒儿子加强学习 D提醒儿子在取得成功时要保持谦卑、不惧孤独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在铁路就要修完时,无情的_和_最 终夺去了他的战斗力。 4近日,某班级开展了“古诗
4、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2 分) (1)【写寄语】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4 分)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你能聆听水 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_;你能欣赏花的姿容:_, 有的灿烂盛开。(2)【谈看法】小琪在活动中听到同桌明明抱怨古诗文那么难学,现在又不写古诗文,没有必要学。 对此你该怎样劝说他改变这种想法?(4 分)_ _ _ (3)【留感悟】某同学在活动结束后写下了自己的感悟,其中有两处错误,请改正。(4 分) 【A】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本次活动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发展营造了“诵读国学经典,积 淀文化底蕴”的书香
5、氛围, 【B】从而提高了全校学生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A】处画线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正确的改法应为: _。(2 分) 【B】处画线句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改为“_”。(2 分) 二、阅读(5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3 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 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
6、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 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 (1)缘溪行_ (2)落英缤纷_ (3)鸡犬相闻_ (4)遂与
7、外人间隔_ (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 6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_ _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_ 7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初极狭,才通人”一句在文中的作用。(2 分)_ _ 8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刘子骥是否多余?为什么?(2 分)_ _快乐学习,快乐测试!快乐学习,快乐测试!2_ 二(14 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8、,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 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节选自小石潭记)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如鸣珮环_ (2)心乐之_ (3)皆若空游无所依_ (4)俶尔远逝_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_ _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_ _ 11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_”和 “_”两个句子得到印证。(2 分) 12文中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点面结合。如写石:“_”是面, “为 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 “
9、下见小潭”是近。动静结 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 “_”是动。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 写_,实为写_,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4 分) 三(14 分) 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 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石青 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 端,左手抚鲁直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2019 年级 语文 期末 复习 第三 单元 检测 试卷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