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A. 19世纪20年代以前B. 19世纪80年代C. 20世纪20年代以前D. 20世纪80年代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杳法3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A.教学工具B.教学环境C.教学设施D.教学媒体4 .60年代初,()发起课程改革运动,门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垂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通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A.布鲁纳B.桑代克C.皮
2、亚杰D.廖世承5 .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6 .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心理学D.信息论7 .心理学作为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年。A. 1879B. 1897C. 1789D. 17988 .()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A.主动性研究8 .反思性研究C.合作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9 .调杳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是()。A.测
3、验法B.问卷法C.观察法D.谈话法10 .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种方法是()。A.观察法B.谈话法C.实验法D.问卷法二、多项选择题1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如何学B.如何教C.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D.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E.如何管理学生3 .教行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A.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D.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疾病E.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4 .学生这一因素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
4、程().A.群体差异B.年龄差异C.性别差异D.学习方式差异E.个体差异5 .心理学研究的具体任务包括()。A.描述和测量B.解释和说明C.预测和控制D.探索和发现三、填空题1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2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环境两部分,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和社会文化背景等.3 .布鲁纳在1994年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4 .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时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5
5、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种。四、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2.学习过程3.自然实验法4.教学过程五、简答题简述教师在学与教过程中的地位。六、论述题试述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一、单项选择题1. C解析略。2. B解析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中可看出该研究方法为观察法.3. D解析教学媒体是教学中具有独特意义的因素,是教学内容的载体。4. A解析成熟时期西方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5. C解析教学环境关系到学生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对学生认知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它是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畴。6. A解析在成熟时期,人本主义掀起了一场教
6、育改革运动。7. A解析1879年w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一事件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8. B解析四方面有各自的研究范畴,主动性研究是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过程:反恩性研究是研究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合作性研究是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学与教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社会文化研究是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9. A解析测验法是调杳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10. C解析略。二、多项选择题1. ABCDE解析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主要包括五种要素,分别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2. ABC解析%3. ABCE解析教育心理
7、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中主要体现为梢助教师了解问题、预测干预学生,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和为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方向。4. AE解析J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它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即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属于群体差异,而学习方式的差异属于个体差异。5. ABC|解析卜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质和规律。具体来说,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三个方面.三、填空题1.教材课程2.社会3.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4.评价/反思过程5.应用四、名词解释1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教育心
8、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我们通常所说的是狭义的教育心理学,它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学是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 .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3 .自然实验法:就是在自然的情况下即教育情境下创设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研究的方法。4 .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五、简答题答案要点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学校教育需要
9、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这一要索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这是教师心理研究的主要问题。六、论述题答案耍点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个蜿蜒曲折的过程,从最初的被附庸于普通心理学或被融合于发展心理学,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乂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这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这一时期特点:著作内容
10、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40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等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这时期的特点:出版节目的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内容大多取自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等各科心理学。只有学习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
11、可以说,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3)成熟时期(2()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变化.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60年代初,由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美国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研究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条件做了大量的研究。(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
12、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随着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加之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刻影响,人们对学习的概念的理解发生很大变化,对学习和教学过程及其条件也研究得越来越深入细致,教育心理研究越来越注重为教学实践服务,发展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模式。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十几年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此外,80年代后期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第二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典型真题评析:1 .人格的核心是()。(2007年)A.性格B.气质C.风格D.理想【评析】答案为A。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七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13、.此题旨在考查人格与性格的区别。2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1115岁的儿童思维己超越对具体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2008年4月)A.感知运动阶段8 .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评析】答案为D。此题旨在考杏认知阶段理论的年龄阶段。1115岁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同步模拟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对心理发展变化的顺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项是().A.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B.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C.从认识客体的内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外部本质演变D.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2 .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
14、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A.差异性B.顺序性和定向性C.不平衡性D.连续性和阶段性3 .初中阶段学生记忆力的发展()。A.是稳定时期B.是最佳时期C.是较慢时期D,已开始有所卜.降4 .从气质类型角度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属典型的()。A.抑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胆汁质5 .在以口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中,()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A.自我控制B.自我评价C.自我体验D.自我认识6 .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了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O。A.冲动型B
15、.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7 .少年期指()。A. 3岁6、7岁B. 11、12岁14、15岁C. 6、7岁11、12岁D. 14、15岁25岁8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A.比纳西孟量表8 .斯坦福一比纳量表C.比纳推孟量表D.书克斯勒量表9 .下列时“关键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个固定的短暂时期10 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C.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能证实关键期的存在D.在发展的关键期间,如果能在一定时间内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就会促使英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10.研究
16、材料表明,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在()。A.初中一年级B.初中二年级C.初中三年级D.高中一、二年级二、多项选择题1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进程不同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2 .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智商分数差异E.同龄团体差异3 .以下属了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是()。A.场独立与场依存B.独立型和顺从型C.沉思型与冲动型D.辐合型与发放型E.外倾型与内倾型4 .对于性格的特
17、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以卜.几个方面进行分析()。A.性格的社会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意志特征E.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5 .下列选项是对皮亚杰个体思维发展理论的叙述和评价,其中正确是()。A.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图式或认知结构B.图式或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C.皮亚杰将思维发展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的顺序是:感知一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D.现在有些心理学家对皮亚杰的思维发展理论的某些观点存在质疑E.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三、填空题1 .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2 .心理
18、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3 .区别冲动与沉思认知方式的标准是反应时间与。4 .埃里克森提出了,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5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其心理成分包括:认识成分、成分和意志成分。6 .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差异。7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分。8 .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9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和两个维度。10 .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11 .美国等人提倡程序教学,依靠教学机器或程序化教科?呈现学习程序,使学生循序
19、个别学习。12 .白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如自尊、1*1爱、1*1豪、自卑及自暴白弃等。四、名词解释1 .心理发展2.人格3.最近发展区4.关键期五、简答题2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3 .论述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4 .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5 .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六、论述题1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有哪些?2 .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 C解析卜心理发展有一定方向和先后顺序。在认识客体时,是从外部现象向内部本质演变.因此c 项错误。2. B解析略。3. B解析中学生记忆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青少年时期的记忆力是人生中记忆力的最佳时期。4. A解析
20、心理学上将气质类型分为抑郁质、粘液质、多血质和胆汁质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属于典型的抑郁质.故选A。5. AI解析由心理学常识可知,在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中,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B、C、D项表述不正确,故选A。6. A解析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沉思型认知方式。题干所指的是冲动型认知方式。7. B解析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8. Bf解析世界I: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9. B解析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心理的
21、发展存在关键期,这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种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但关键期并不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10. B解析心理学研究表明,初: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从此开始,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二、多项选择题1. ABCE解析心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见大纲中心理发展特征的论述。2. ABC解析群体差异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性别、年龄、种族等的差异.智商分数与同龄团体的差异属个体差异。3. ACD解析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外倾型与内
22、倾型,独立型与顺从型是属于性格差异。4. BCDE解析时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意志特征。5. ABDE解析略。三、填空题1 .社会自我2.青春期3.精确性4.自我同一性5.情感6.类型7.自我体验8.认知能力差异9.纵向横向10.性格11.斯金纳12.情感体验四、名词解释2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3 .人格: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4 .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心理学 同步 训练 模拟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