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中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_刘燕.doc
《澳中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_刘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澳中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_刘燕.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8 卷 第 5 期 Vol 8, No 5 2011 年 10 月 Journal of Schooling Studies Oct 2011 澳 中 教 师 评 价 指 标 体 系比 较 研 究 刘 燕 ( 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62) 摘 要: 本文就澳大利亚与我国教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比较,对两国的相通之处和各自关 ; , 注的重点予以探讨 并进一步分析澳大利亚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 以期对我国教师评价指 标体系的科学构建和完善有所借鉴 关键词: 中国; 澳大利亚; 教师评价;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0 058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
2、05 2232( 2011) 05 0081 06 什么是指标 ? 从评价学的观点来看 , 指标是一 多所公立学校 , 在校生 75 万 , 教师 46000 名 。 以新 种具体的 、 可测量的 、 行为化的评价准则 , 是根据可 测或可观察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 , 它对于评价 活动 起着统揽全局的作用 。 指标体系是教师评价 标准的载体和具体体现 。 具体而言 , 广义的教师评 价指标体系不仅包括评价指标 , 而且还包括相应的 权系数设定和相关的量化方法 , 狭义的教师评价指 标体系是指一系列具有紧密联系的指标 , 它是综合 反映教师评价主要内 容的集合体 。 总体而 言 , 教 师评价
3、指标体系由一系列具体的 、 可测量的 、 行为化 和操作化的指标构成 , 这些指标是对教师教育教学 工作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 , 也是对其进行调节的准 则和参照 。 基于教师在一个国家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 20 世 纪 80 年代开始 澳大利亚政府便 倡导教师和教育者 , 应了解和明确高效教师的能力范畴 。 澳大利亚教育 部更是于 2003 年 11 月正式颁布了全国教师专业标 准 。 该标准框架的基本理念包括 “促成高质量的教 学 、 提升教师的职业期望和专业成就 、 促进对教师专 业发展理解的一致性 、 促进国内各州的教育合作和 分享 从而全面评估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 ”。 基于 此 ,
4、澳大利亚新威尔士州教师协会于 2005 年制定了 适用于本州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专业标准 。 新南威尔士州 ( New South Wales , NSW, 以下简 称新州 ) 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 , 是澳大利亚人口最 稠密的州 素有经济 , “第一州 ”的美称 。 新州公立教 育系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中小学教育系统 , 有 2200 1 2 3 4 5 州为例 , 无疑有助于我们对澳大利亚教师专业标准 作更进一步的了解 , 更期对我国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的科学构建和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一 、 澳大利亚教师评价一 、 二级指 标与中 国教师评价一级指标比较 回顾澳大利亚的教师评价制度 , 在过
5、去的一百 年中 , 该国家一致 实行的是教师督 查的评价制度 。 但是 , 自 从三十年前教师督查被取消之后 , 在很长的 一段时期内 , 大多数澳大利亚的中小学教师很少受 到来自外界的关于其教学活动的详细审查和评价 。 近年来 , 澳大利亚在教师评价领域中最重要的 变化就是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了教师评价 。 其中最主 要的评价方式有两种 : 一是在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下 实施的主要由校长负责的 “教师绩效评价 ”项目 , 该 项目现在已经在澳大利亚几乎所有州的公私立学校 得到广泛的实施 ; 二是 “教师注册协会 ”评价项目 , 即教师在各州陆续成立的 “教师注册协会 ”申请注 册 , 并接受这些团体
6、的评价 。 伊利莎白 ( Elizabeth Kleinhenz ) 和劳伦斯 ( Lawrence Ingvarson) 在 澳大 利亚中小学 教师评价 : 理想与现 实 中阐释 了教学 专业标准在教师评价中的作用 , “教学专业 标准基 于研究的基础与良好实践 , 能够阐明对教师认知与 行为的期望 , 并描述教师的不同教学水平 ”。 基于 此 , 下面笔者拟从新州的教师专业标准出发 , 管中窥 收稿日期: 2011 06 27 : “ ”( : 2008 BJY007) 。 基金项目 上海市哲社课题 教师评价标准指标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 编号 的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刘燕 , 华东师范大
7、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硕士 研究生 。 E mail: triumph1986 126 com 6 7 82 , 。 基 础 教 育 。 , 豹 以便我们了解新州教师评价的相关内容 本州的教学专业标准 , 本文在此标准基础上 对有 、 教师质量问题始终 需要教师评价制度作为保 关条文进行梳理 拟将新州教师评价体系的一级 二 障 。 新州教师协会为确 保新州所有教师 的教学质 量 ,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 于 2005 年制定了适用于 级及三级指标做如下归纳 ( 见表 1) 。 表 1 澳大利亚新威尔士州教师评价标准 一级指标 1 1 二级指标 教师 知道他们的 学科 , 1 1 1 1 1
8、2 学科教学知识 ; ; 三级指标 教学内容 并知 道 怎样 将 1 1 3 教育学的相关知识 ; 这些内容教给学生 1 2 1 1 4 1 2 1 了解新州的课程要求 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 。 , 1 专业知识 教师 要了解自己 的学 生并知道学生是如何学习 教师要认识并尊重 学生 的文化 差异 信仰不同 理解这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 ; 1 2 2 民 族多 样性以 及宗 教 ; 2 专业实践 的 2 1 教师 能够为学生 制定 有效的学 习 计划 、 评估 怎 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 2 2 教师 能够与学生 进行 有效的沟通 2 3 教师 恰当地运用 班级 管理技能创设并维系安全
9、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 3 1 教师 能够不断地 提高 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实 践 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1 2 3 掌握有关学生学习方法方面的知识 ; 1 2 4 了解学生的兴趣 、 能力以及先行知识对学习的影响 ; 1 2 5 教师还应 运用 有效 的教 学策 略以 实 现不 同学 生 的学 习需 要 。 2 1 1 教师要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 , 设计教学 方案 , 选择并组织 课 堂教学内容 , 适 当地选择 、 利用与开发各种学习资源进行教学 ; 2 1 2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 并将评价结果 实时反馈给 学生 , 关 注学生的进步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作记录 ; 2 1
10、 3 将学生的学习情况报告给学生及其监护人 ; 2 1 4 对教学方案进行自我评估 , 自我反思 , 以改进以后的教学 。 2 2 1 教师能够有效地与学生沟通 , 积极参与班级讨论 ; 2 2 2 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 ; 2 2 3 恰当使用各种教学策略 。 2 3 1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种相互尊重的融 洽的学习氛围 ; 2 3 2 尊重学生的不同思想 ,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价值 ; 2 3 3 教师要既有序又有效地管理课堂活动 ; 2 3 4 教师要有效地管理学生的行为 , 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 2 3 5 确保学生的安全 。 3 1 1 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与反思 ; 3
11、 1 2 致力于自身的专业 发展 , 并 积极 帮助同 伴获 得专业 上的 提 升 ; 3 1 3 积极促进专业共同体的形成 。 3 专业责任 32 教师 积极参与各 种活 3 2 1 教师应该与学生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积极沟通 ; 动 , 是他 们 专业 共 同体 和 3 2 2 让父母或法定监护人融入教育的过程 ; 更广阔的社区的成员 3 2 3 协作 ; 3 2 4 积极构建家校合 作新 形式 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 , 促成 学校 、 家 庭 、 社区三 者有 效 资料来源 : NSW Institut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12、 http: / /www nswteachers nsw edu au /Main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html 2002 12 , 年 月 我国教育部颁发了 关于积极推 两国在教师评价一级指标的概括性上存在明显的差 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 以下简称 通知 ) , 通知 中提出了 我国的教师评 价标准 。 本文对 通知 中的有关条文进行梳理 , 将我国教师 评价体系的一 、 二级指标归纳如下 ( 见表 2) 。 通过两张表对比我们可以发现 : 从内容表述上 , 异 。 由于澳大利亚新州教师协会从三大领域七大专 业要素来评价教师在四个不
13、同阶段的专业发展 , 因 此具有很高的概括性 。 我国在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 一级指标中列了四项评价要求 , 即 : 职业道德 、 了解 和尊重学生 、 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及交流与反 刘 燕 澳 中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表 2 中国教师评价标准 83 1 职业道德 一级指标 1 1 志存高远 , 爱国敬业 ; 1 2 为人师表 , 教书育人 ; 1 3 严谨笃学 , 与时俱进 ; 二级指标 2 了解和尊重学生 1 4 热爱教育事业 , 热爱学生 ; 1 5 积极上进 乐于奉献 , ; 1 6 公正 诚恳 、 , 具有健康心态和 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2 1 能全面了解 研究 、 、 评价学
14、生 ; 2 2 尊重学生 关注个体差异 , ; 2 3 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学习 ; 2 4 形成相互激励 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 ; 2 5 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 。 3 1 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 确定教学目标 ; 3 1 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 。 3 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4 交流与反思 3 3 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 , 设计教学 方案 , 使 之适合于 学生的经 验 、 兴趣 、 知识水平 、 理解能力和其他能力 ; 3 4 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环境 ; 3 5 为学生提供讨论 、 质疑 、 探究 、 合作 、 交流的机会 ; 3 6 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 4 1 积极
15、 主动与学生 、 、 家长 同事 、 、 学校领导进行交流和沟通 ; 4 2 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 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 , 并制定改进计划 ; 4 3 求真务实 勇于创新 , , 严谨自律 热爱学习 , 。 。 资料来源 : 教育部 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 制度改革的通知 , 。 ( 教基 2002 1 26 号 ) 思 相比澳大利亚 我国评价指标体系在一级指标 下比较 上的表述更为具体 , 如将要求教师进行 “教学方案 的设计与实 施 ”纳入 了一级 指标 。 但 我们不 难发 现 , 尽管澳大利亚选择了专业知识 、 专业实践以及专 业责任三个维度作为评价教师的一级指标 , 但是澳 中
16、对 “教师评价评什么 ”的方向是一致的 , 都十分重 视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 、 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 教师道德 ( 品质的 ) 建设 。 进一步从内容上分析 , 我们发现两国评价所关 注的焦点不同 。 澳大利亚将专业知识列为一级指标 的第一项 , 而在我国教师 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中却 没有明确指出要评价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 。 究其原 因 ,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曾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提 出 , 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质 量 , 因此 , 联邦教育部于 2001 年发布了教师教育方 面的重要文件 21 世纪的教师 联邦政府教师质 量行动 。 而教师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 专业
17、知识的掌握与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 通过整理与比较 , 我们发现澳大利亚教师评价 的二级指标与中国教师评价的一级指标在内容表述 的概括性上更为一致 , 现将澳大利亚教师评价体系 的二级指标与中国教师评价体 系的一级指标作出如 通过比较澳大利亚教师评价体系的二级指标与 我国教师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 , 我们发现两国存在 以下共同关注的内容 : 首先 , 在对待学生方面 , 都强 调要了解学生 , 尊重学生 。 澳大利亚在 “专业知识 ” 的第二项指标中 提出要 “了解学 生以及 学生的 学 习 ”, 我国也在一级指标的第二项中提出 “了解和尊 重学生 ”; 其次 , 两国都强调教师要进行教学方案的
18、 设计 , 并进行实践反思 。 澳大利亚在 “专业实践 ”的 二级指标中 要求 “制定学习计划 , 有效评估 学生的 学习 ”, 我国也在一级指标的第三项中提出要 进行 “教学方 案的设计和实施 ”。 除此之外 , 在澳大利亚教师评价的二级指标与 我国教师评价的一级指标中 , 还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 澳大利亚更重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 体现在 “教师能够为学生制 定有效的学习计划 , 评估怎样 的学习才是有效的 ”, “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地 沟通 ”以及 “教师恰当的运用班级管理技能 创设并 维系安全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氛围 ”这三项二级指 标上 。 从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对教师需要获得
19、的教 学实践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 从教学计划的制定 到班级如何管理 , 都有具体需要达到的目标 。 中国 84 , 基 “ 础 教 育 , “ 也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 具体体现在 。 , 教 师应对学生 评价所做的具体要求 , 即 对学 生的学 , 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的一级指标上 但 是 单从 习进行评价 并将评价结果实时反馈给学生 关注学 指标的数量上来讲 , 我们明显能够看出两国在重视 教学实践能力问题上的差异 。 从具体内容的表述上 看 , 也存在一些不同 澳大利亚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 具体围绕教师如何 “提高学生的学习 ”, 同时也要求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 而我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评价 指标体系 比较 研究 刘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