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资)课程学习指导书.docx
《政治经济学(资)课程学习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资)课程学习指导书.doc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执代逐福数育it 川 i fZhemgzhou University政治经济学(资)课程 学 习 指 导 书作者:经济学教研室编2002年3月绪 论2第一章社会生产3第二章社会再生产6第三章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经济形式9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内容和特征14第五章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19第六章剩余价值的分配23第七章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29第八章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31第九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33第十章 当代资本的国际化35第十一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40第十二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43参考书目45绪 论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理解政治经 济学对
2、象是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了解物质资料生产,生产和生产 关系的相互关系,明确这门科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把握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重点和难点:1、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2、经济规律、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经济活动的专门学科,是人类社会科学文化普遍发展基础上 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作为门独立的学科,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 逐步形成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第一个学派是重商主义.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 济学的科学成果,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彻底改造了它,建立起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使政治经济学成为门真正的科学。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一
3、)生产方式1 .生产方式是生产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2 .生产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3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二)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和上层建筑1 .生产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关系.生产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会反作用 于生产。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关系。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任务1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是指这门学说的理论体系是反映定阶级的意志和要求, 为定阶级利益服务的。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3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运动的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的特点。经济规律的类型。经济规
4、律体系和基本经济规律。四、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2 .科学的抽象法.3.逻辑和历史相统的方法。五、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复习思考题、基本概念生产方式、生产、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经济规律二、问答题1、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什么是生产和生产关系?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4、什么是经济规律?为什么说经济规律是客观的?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第一章社会生产目的和要求:本章通过对社会生产过程一般的分析,使学生了解社会生产的 构成要素和主要过程,以及支配任何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重点和难点:社会生产
5、的普遍规律。第一节 社会生产的构成要素、生产和需要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人们按照预定目标改变物质形式,使自然界适应自己需要 的过程。人类对物质财富的需要决定了物质生产的必要性。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劳动过程,它是社 会生产的物质过程,另一方面则是人与人发生关系的社会过程。二、生产的物质过程1 .物质资料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2 .生产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在生产中,人的因素起着根本作用。3 .生产要素按照一定方式和方法组织在起而形成的有机体系便称劳动组织。三、生产的社会过程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即私有制和公有制。生
6、产过程中的耗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生产资料的耗费;另一部分是劳动的 支出,即活劳动的耗费.第二节社会生产的总过程、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基本环节1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不断连续运动、不断重复进行、不断 更新的过程。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 联系的基本环节,是由这四个环节所组成的辩证运动的过程,从而也就使人们在社会 生产总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的关系。2 .分配、交换和消费分别各有两种规定.(D关于分配的两种规定:(2)关于交换的两种规定:(3)关于消费的两种规定:二、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辩证关系辩证关系表现在,一方面,
7、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起着主导作用,另一方面, 分配、交换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影响制约着生产的发展变化。生产决定分配表现生产决定交换表现生产决定交换表现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也具有反作用。第三节 社会生产的规模和效率、影响社会生产规模的基本因素社会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财富,叫做社会总产品。(一)自然条件(二)生产资料的状况(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四)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劳动时间是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时间,是决定社会生产规模的重要因 素。劳动强度是指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消耗劳动的程度。(五)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六)生产
8、中的社会关系生产中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是影响社会生产规模的个重要因素。二、社会分和生产的社会化社会分工是指生产者固定地从事某种生产活动的社会劳动组织形式。分产生于 生产组织规模的扩大和许多劳动者在同一个生产过程中的简单协作劳动。分使生产 成为种社会化的生产。三、提高物质资料生产的效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复习思考题一、基本概念物质资料生产、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生产资料、社会总产品、社会 分、劳动强度、劳动生产率。二、问答题1、物质资料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是什么?2、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3、为什么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4、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辩证关系。5、影响社
9、会生产规模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为什么提高物质资料生产的效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第二章社会再生产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内容,生产各产业 部门间的比例关系;社会生产和需要的总量平衡、社会生产规模与环境的协调、社会 生产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协调。重点和难点: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为依据,理解运用于以社会化生产为 基础的切社会形态的社会再生产运动的般规律。第一节生产和再生产、再生产的含义1 .生产是指劳动与生产资料采取定方式进行结合创造出某种物质产品或提供 某种劳务以满足人类自身某种需要的过程。生产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过程就是再生 产过程。2 .再生产有两种不同形式,个
10、别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3 .社会再生产的内容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再生产和社会生产关系再生产三 者的统。二、再生产的类型1 .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2 .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3 .扩大再生产是简单再生产发展的客观趋势和结果。4 .在实际经济工作中处理二者的相互关系。三、扩大再生产的模式1 .扩大再生产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2 .内含的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技术进步、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善、活劳动效率和生 产资料效率的提高,扩大生产规模的再生产。3 .两种模式不同的扩大再生产相互不能替代,但也不能截然分开,而是经常结合 在起的。4 .社会再生产的
11、两种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变化的。第二节 社会再生产中的比例关系、社会劳动总量按比例分配规律1.社会劳动总量是指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所能提供的活劳 动和物化劳动的总量,在商品经济社会里表现为能够提供的商品总量和劳动总量。2,在任何社会都要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3 .社会劳动总量在各个生产部门间按比例分配规律要求的实现在不同的社会经济 条件下,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是不同的。取决的因素。二、社会生产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关系1,产业部门4 .社会分的发展始终是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表现5 . (1)马克思根据社会总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划分为生产资料
12、和消费资料两大 部类。(2)人们把两大部类具体化为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农业、业、运输业、商业等产 业部门和采用农、轻、重产业部门划分。(3)将人们的社会活动划分为物质生产活动和 非物质生产活动。(4)联合国和西方各国为了统世界各国的产业分类而制定的标准产 业分类。(5)全部经济活动按照客观序列与内在联系的三次产业分类。(6)按照生产要 素密集度为准则将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第三节 社会再生产中的总量关系一、社会生产和需要的总量平衡1 .社会生产总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是指一年)能够提供的最 终产品总量和劳务总量。社会需求总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
13、时期内(一般是指 年)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需要总量。2 .社会生产总量与社会需要总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3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条件在不同的情况下是各不相同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般公式是: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消费需求+储蓄即投资需求=储蓄这平衡公式实现的条件。二、社会生产规模与环境的协调1 .社会生产规模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一是指个别生产单位,个别企业生产规 模,另个是指社会生产整体规模。2 .企业生产规模是指劳动资料、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在企业里集中的程度。根据集 中的程度不同,把企业划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规模经济效益递增形成的原因。
14、3 .社会生产整体规模是指个国家或地区各个产业部门生产发展规模的有机综合 总体。4.社会生产规模大小与其存在的环境关系极为密切,必须保持与环境相协调。三、社会生产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协调人口规模是指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拥有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总称。社会再生 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的再生产的统。两种再生产相协调,就能既促进社会生产 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又能促进人的生活水平和素质的提高,两种再生产比例失调, 则会延缓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复习思考题、基本概念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内含的扩大再生产、产业部门、 一般分工、特殊分、社会内部分、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企业生产规模
15、、社 会生产整体规模二、问答题1、为什么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处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 生产的关系?2、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含扩大再生产各自的优点是什么?如何处理内含和外延的 扩大再生产的关系?3、任何社会都要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是什么?4、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5、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条件?6、如何协调社会生产规模与环境?第三章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经济形式目的和要求:本章通过分析商品经济的般特征,使学生了解商品经济的质 的规定性: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与本质;价值规律的内 容和作用。重点和难点:商品价值的决定,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第一节社会
16、经济运行的各种形式、生产关系适合生产水平的规律1 .生产和生产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生产决定生产关系, 另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2 .生产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其,有什么样的生产,就要求有什 么样的生产关系。其二,生产的发展变化,会引起生产关系的相应变化。3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的性质时,它会促进生 产的发展;当生产关系落后于或超越于生产水平时,就会束缚,阻碍生产的发 展。4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水平的规律正是反映了生产关系同生产之间的本质联 系,体现着生产关系和生产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性。二、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不同社会形式1 .劳动
17、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是由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所决定的。2 .原始社会劳动者是在低层次上实现了同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31封建社会4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三、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自然经济(二)商品经济1 .商品经济是种生产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社会经济关系商品化的经济形式。2 .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3 .商品经济是个历史范畴。(三)商品经济的未来趋势第二节商品和货币、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一)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1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有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2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质和量。商品的质是指 商品具有的
18、不同使用价值,或是同一商品具有多种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是种使用价值同另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4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 .商品的二重属性,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的反映。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 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 自然的关系,是永恒的范畴;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2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 会属性,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实体,是个 历史的范畴。3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关系。4
19、.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的意义。(三)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1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照私人打算和私 人利益进行的劳动。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是作为社会总劳动 的有机构成部分的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矛盾.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二、商品的价值量(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 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
20、时间。(二)劳动的复杂程度与商品的价值量简单劳动是指那些事先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每个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 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那些需要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才能从事的劳动。商品价 值量是由简单劳动决定的,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加倍。(三)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单位商品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 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 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形成的价值量是不变的。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有个别 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不变。三、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本质商品二因素有二种表现形式:商
21、品的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是指商品物理的、化学 的自然形式;商品价值形式,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交换价值。一切商品都用货 币形式来表现,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是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和它相交 换的另一种商品上。它和最初的商品交换相适应。简单价值形式的表现形式是:一只绵羊=二把斧子等式左边的绵羊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等式右边的斧子处在等价形式,它们所处 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对立统一关系。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等价形式就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其特 点有三(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就是种商
22、品的价值表现在其他系列商品上,一种商 品有了许多简单价值表现。它的表现形式是: =50斤谷或=40尺布或只绵羊 =2把斧子或=5分黄金或 只绵羊或5分黄金=或其他种种商品=丿一般价值形式的特点(四)货币形式货币形式是指用某种商品固定地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形式上。它的表现形式是:50斤谷=或40尺布=或2把斧子=5分黄金或只绵羊=或其他种种商品=丿货币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其不同的是黄金处于固定地充当其 他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地位。货币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是用金属货币来表现自己的价值.货币的起源及本质.四、货币的职能及其形式的演变(一)货币的取能1、价值尺度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经济学 课程 学习 指导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