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财政政策实施路径分析(2021年).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我国财政政策实施路径分析(2021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我国财政政策实施路径分析(2021年).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正文目录一、赤字设定体现积极财政取向4四、五、广义预算赤字略高去年实际5广义预算支出增速温和回落6更加关注隐性债务10仍然注重定向调控12图表目录图表1中国赤字安排隐含的名义GDP通常低于实际情况4图表2 以往年份GDP增速目标通常超额完成5图表3 2021年“三本账”和“四本账”预算收入变化较大6图表4 2021年广义赤字预算安排与2020年实际广义赤字相当6图表5 1万亿特别国债流转过程中存在重复计算7图表6 2021年广义预算支出增速继续温和回落7图表7 2021年广义财政支出力度仍高于2019年8图表8 2018年以来减税降费取得显著成效8图表9 2018年以来减税降费持续推进9图表1
2、0盘活存量资金帮助平衡财政收支缺口9图表112017年中央掀起一轮严控隐性债务增量行动10图表122021年实现绝对意义上政府降杠杆难度较大11图表132020年政府部门显性杠杆率快速上升11图表14债务付息在中央政府支出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12图表152020年财政直达资金主要用于六稳、六保12图表162021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连续第二年负增长13图表172021年财政支出继续向民生倾斜13图表182020年财政加大卫生和社保就业支出14图表192021财政工作重点支持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产业升级、生态建设15图表202021预算草案目标向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民生性支出倾斜152021年3
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通过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2020年 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其中披露了 2020年财政资金各科 目的收支、调转情况,以及2021年财政收支预算的详细信息,借此可更好地把握2021年财政政策的 变化和方向。本文研究了 2021年中国财政的广义预算赤字和广义支出规模变化,对近期激起千层浪的“政府杠杆率要 有所降低行了扼要剖析,并梳理了今年财政支出注重定向调控的特点。我们认为 2021年财政政策 以积极姿态向常态回归;对隐性债务风险的关注提升,隐性债务监管进一步强化可能是降低政府杠杆率的 主抓手;通过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扩
4、围 中央本级支出持续负增长 继续加大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 持力度,进一步强化了财政政策的“定向调控 精准调控”。- 赤字设定体现积极财政取向2021年财政赤字安排隐含了较保守的名义GDP预期与政府工作报告实际GDL6%以上部)安排相 衔 接,且赤字率设定在2019和2020两年目标的平均值上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2021年一般公共 预算 拟安排赤字规模是3.57万亿,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为2019年2.8%和2020年3.6%的折中b据此计 算,2021年财政预算赤字隐含的名义GDP增速为9.8%。这体现了政府工作报告对2021年实 际 GDP6%”以上的预期目标,但显著低于目前市
5、场对2021年中国实际GDP增速的预期。由于去年超 低基数, 目前市场对今年实际GDP增速预期在8.8% ,而对CPI和PPI预期分别在1.5%和3% ,按照2 :1权重,对应的GDP平减指数约为2% ,由此计算2021年名义GDP增速约为10.8% ,比财政赤字所隐含 的名义GDP增速要高1个百分点。不过从历史上看,每年赤字安排隐含的名义GDP增速往往偏低(因为多数年份都超额完成增长目标); 且按照目前市场预期的名义GDP增速计算今年赤字率也不会明显低于32%(说明赤字率设定体现 了基本的政策取向)。正如李克强总理在两会后答记者问中所指出的,今年之所以将实际GDP增速目标仅设定为“6%以上”
6、,主要 出于三重考虑:一是,随着中国的GDP总量持续扩大,目前6%的增速目标已经不低;二是,引导 大家将注意力放在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三是,为了与今后目标平稳衔接,不宜 大起大落。 总体上,这体现了宏观政策的连续性”,而这种连续性在赤字率设定上也是一脉相承的。在经济恢复性增 长的情况下,以超过3%的赤字率设定保持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形象。中国赤字安排隐含的名义GDP通常低于实际情况图表2 以往年份GDP增速目标通常超额完成政府预期目标:GDP:同比GDP:不变价伺比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二、广义预算赤字略高去年实际2020年中国财政收支相比预算,超收少支”,导
7、致广义赤字仅使用了预算安排的78%。2020年财政所预 设的支持力度较大,广义预算赤字为11.2万亿,包括:狭义赤字3.76万亿、地方专项债3.75万亿、一般公共预算中的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2.7万亿、特别国债1万亿。但是,由于中国经济超预期复苏,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这三本账的实际收入均高于预算收入,尤其是 政府性基金收入比预算高出1.2万亿。而三本账的实际支出均低于预算支出,尤其是政府性基金支出比预 算少了0.8万亿。也就是说,2020年仅政府性基金所使用的赤字就比预算少了2万 亿(对应于地方专项 债的使用很可能是不充分的,这也是2021年年没有再提前
8、下发专项债额度的原因卜具体地,2020年一 般公共预算实际收支差额为6.27万亿,政府性基金预算实际收支差额2.45万亿,合计为8.72万亿,比 预算安排的广义赤字少了2.5万亿。李克强总理今年两会后答记者问时提至IJ ,由于去年政府采取的政策 “规模、力度是合理的,准备的储备政策后来也没有用”。这从2020年财政的多收少支中得到鲜明体现。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社保基金预算收入相比于2020年执行数变彳匕较 大,主要是去年国有企业利润上缴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及政府性基金少支,造成基数蛮匕7 )2021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在2020年大增38%的基础上,依然保持了 11.2
9、%的两位数增长。这主要是 因为2020年政府性基金实际支出不及预算安排,形成了较低基数。2 ) 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 入大幅减少18.9%,主要系2020年加大国有企业利润上缴力度,202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执行 数大增20.3% ,带来去年高基数。3 ) 2021年社保基金预算收入比2020年大增23.7% ,主要因为 2020年的低基数。出于在新冠疫情期间为企业减负的需要,2020年实行了社保费阶段性减免,社保基 金收入中的保险费收入相较于2019年下降了 18.8%。图表32021年“三本账”和“四本账”预算收入变化较大单位:亿元2020预算数2020执行数 2020年执行-预
10、算 2021预算数 2021预算/2020执行一本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0270182895T1976508.1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785024558822622501201.80%二本账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14469348912043945271.10%政府性基预算金支出126124117999B12513126611.2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63847781403877-18.90%三本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615254426484.10%社保基金预算收入772877211651728918123.70%四本账社保基金预算支出82284788353449864139.60%202
11、1年广义预算赤字略高于2020年实际使用的广义赤字规模。今年的广义预算赤字安排包括:狭义 赤字3.57万亿、地方专项债3.65万亿、一般公共预算中的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1.68万亿,合 计为8.9万亿,比2020年广义预算赤字减少2.3万亿,比2020年广义实际赤字略微增加2000亿。 其中,主要是特别国债不再发行,减少1万亿;一般公共预算中的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可理解为跨 周期调节的蓄水池”)减少约1万亿;而在狭义赤字和地方专项债上仅有略微下调。可见2021年广义预算赤字,退坡” ,主要体现在特别国债和调入资金上,这也是地方专项债和狭义赤字安排高 于市场预期的主要原因。图表42021年
12、广义赤字预算安排与2020年实际广义赤字相当三 广义预算支出增速温和回落我们将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两本账的支出加总,可以衡量广义财政支出。需要注意的是, 2020年发行特别国债,其在财政账本里的流转过程如下:收入端,10000亿特别国债作为中央政府性基 金收入;支出端,7000亿作为对地方政府性基金的转移支付,然后由地方政府性基金再调入地方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3000亿调入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再由中央转移支付给地方。最终,特别国债从“政府性 基金预算”进入了“一般公共预算”,通过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在这个过程里,造成1万亿特别国债在政府性基金预算
13、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里各计 算了一次。因此,在计算广义财政支出时,需要剔除掉这一重复计算。图表51万亿特别国债流转过程中存在重复计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00亿抗疫保就业民生、市场主体等调入17000亿;(估算)支出7000亿我们将近年来中国广义财政支出的预算数与上年实际值做同比,计算财政支出安排的增长情况。结果是 2020年和2021年广义预算支出相比上年实际财政支出的增速均温和下降。2021年,这一增速为 7.9% ,低于2018-2020年。这体现经济恢复性增长情况下财政政策从危机应对模式回归常态模式图表62021年广义预算支出增速继续温和回落我们再采用另一指标,以广义预算支出
14、占当年财政赤字隐含的名义GDP的比重,来衡量财政的积极程 度。可见2021年财政政策相较2020年积极程度有所下降但仍高于2019年。图表72021年广义财政支出力度仍高于2019年%37353331292725_ 28.211,广义财政支出/财政赤字隐含的名义GDP34.834.034.232031.331.531.631.4iiiiiiilll12131415161718192021以同样方法计算近年来广义财政收入增速,可看到2018年减税降费持续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 政府启动了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减税降费目标从上年的5700亿直接增至1.1万亿,2019年进一 步上升到2万亿
15、,2020年增至2.5万亿。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至2019年,中国 宏观税负(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分别为17.47%、17.35%、17.01%和 16.02% , 2020年进一步降至15.2% ,比“十二五”末2015年的18.13%降低近3个百分点。这反映在广义财政收入增速持续慢于广义财政支出增速上。2021年广义财政预算收入增速为5.7%,持平 于2018年、且仍低于广义预算支出增速2.2个百分点,意味着减税降费的政策导向仍在持续。今年政府 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
16、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 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2018年以来减税降费取得显著成效图表92018年以来减税降费持续推进年份主要减税降费措施20181)完善增值税制度,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 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等;2)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调整优化税率结构,在此基础上 研究制定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等;3)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 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等;4)调整完善进出口税收政策,分两批对4000多项产品提高出口退税率并简化退税率
17、 结构;5)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停征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工本费等一批行政事业性收 费等20191)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2 )实施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6%降至13% ,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从10%降至9% ; 3 )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2020在实施降低增值税税率、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降低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性政 策的基础上,根据应对疫情的需要,新出台实施7批28项减税降费政策,及时推出免 征中小微企业社保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和部分行业增值税等阶段性措施20211 )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我国 财政政策 实施 路径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