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真菌的教案.docx





《2021年真菌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真菌的教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真菌的教案1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4、说明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5、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交往的能力。6、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二、重点和难点重点: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难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三、课前准备教师:自制课件示发酵作用的原理(细菌和真菌促进淀粉的分解);日常生活中的发酵食品(啤酒、豆豉、面包、馒
2、头等)。学生:观察发酵现象;探究食物保鲜方法;收集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及原理;调查了解本地区人们在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方面的有关资料。四、课时分配两课时五、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课互相讨论,积极发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提问:细菌和真菌能够危害动植物和人的健康,使食品腐败变质,它污的存在对人类有没有益处呢?讲授新课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肯定同学们的回答,引出新课内容。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各小组展示课前做的观察实验,并介绍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瓶中的液体不断有气泡冒出,使瘪的气球胀大。提问:为什么会有气泡冒出呢?仔细观看,认真分析,得出结论。
3、阅读教材,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思考题。请同学们展示课前做的观察实验。提问: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提示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发酵。你能解释这一过程吗?演示课件:示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甜酒品尝会同学们互相品尝、交流经验,互相说制作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出示掰开的面包、馒头很松软。这些小孔就是二氧化碳形成的,可我们为什么没有吃到酒味呢?请思考课本第一题。肯定学生的回答,及时补充。品尝、评价、鼓励。第二课时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展示实验结果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各小组积极讨论,互相补充归纳出保存食品的主要方法和原理,以及注意事项。了解防腐剂的使用及危害。列
4、举本地区人们保存食品的一些方法,如腌制品、感菜等,进一步思考:怎样保存更有利于健康?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请各小组展示“探究食物保鲜法”的实验结果。对学生进行鼓励,作出评价。提问:1、食品腐败的原因是什么?2、采用哪些方法能保鲜食品?指导同学观察课本“观察与思考”。结合已做好的探究实验和调查资料,讨论思考:1、图中有几种保存食品的方法?2、说出不同的方法依据什么原理?3、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食品腐败?针对本地区饮食习惯,引导同学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认真阅读,小组讨论。认同选择正确的用药方式。关注转基因技术在药品生产上的应用。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的社会价值。指导阅读
5、课本76页“抗生素今百昔”。请同学讨论课本75页练习第2题。指导学生代科学技术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向学生渗透STS教育。细菌和环境保护认真阅读,理解细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各小组交流调查的本市有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情况及垃圾处理情况。积极思考,纷纷献计献策。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提示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鼓励、支持学生的行为。2021年真菌的教案2【教学目标】1、尝试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作用,描述发酵作用的现象,推理总结发酵作用的实质;2、尝试利用发酵作用制作食品,举例说出发酵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举例说出其他细菌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3、说明食品的腐败原因和运用食品保鲜的
6、一般方法;4、举例说明人类对其他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尝试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作用,描述发酵作用的现象,说明食品的腐败原因和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2、难点:发酵作用的实质、举例说明发酵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课前准备】1、有关发酵实验错误操作的视频资料2、适合饮料瓶口大小的打孔橡皮塞,插入玻璃导气管;澄清石灰水3、学生制作的发酵面团、米酒或其他发酵食品。4、其他视频资料和图片【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教师:在学习前,同学们曾经进行了一次情感投票,大多数同学认为细菌和真菌对人类还是有很多用途的,那么大家可否推荐几种细菌和真菌,让我们把他们的名字公布在光荣榜上?学生:踊跃提
7、出各种细菌和真菌。(二)主要教学过程:教师: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做了很多事情。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先”,细菌真菌和食品的制作有很大关系。其中经常用到的是酵母菌。学生:展示利用酵母菌发酵作用吹起的气球。教师:我看到大家的气球都吹的很大呀,可是我的气球怎么吹不起来呢?一定是有什么地方出错误了。幸好我把我的操作过程录下来了,大家能帮助我找找错误吗?教师:(录像)首先将酵母菌放在玻璃杯里,倒入暖水瓶里的开水。学生:如果倒开水,酵母菌就烫死了。教师:同学们说的对。其实实验到这里就是继续做下去也没有用了,但是后面的操作过程还有一些错误,让我们继续找一找吧。(录像)将只加了水的酵母菌倒入饮料瓶,开始套气球。
8、学生:没放糖。教师:对,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需要糖作为营养物质。让我们继续找错误:(录像)将饮料瓶放在室外的窗台上(时值北京的冬天,冰还没化呢)学生:太冷了,冻冰了。教师:对,发酵作用需要一定的温度。所以老师的操作有三个错误,气球肯定是吹不起来了。大家有没有想过,把你们的气球吹起来的是什么气体呢?学生:(猜测)二氧化碳。教师:我们能不能想办法证明你的猜测呢?七年级时,我们曾经检验过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的。学生:用石灰水。教师:请一位同学用手捏紧饮料瓶,将饮料瓶中的气体通过玻璃管引导出来,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学生:石灰水变浑浊了。学生:瓶子里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教师:发酵作用需要活的酵母菌、适宜的温度和
9、营养物质,产生了二氧化碳,我们是不是能够推论出发酵作用其实就是酵母菌的什么生理作用呢?学生:呼吸作用。教师:发酵作用除了产生二氧化碳,还产生了别的物质吗?让我们闻一闻。学生:酒味。教师:对。我们的饮料瓶是密封的,里面氧气充足吗?学生:不充足。教师:酵母菌在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我们利用它的这个特性酿酒。有同学实验过吗?学生:展示自己酿制的米酒和果酒。教师: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酵母菌呼吸作用会产生什么呢?学生:展示添加了酵母菌的面团和没有酵母菌的面团。教师:面团为什么鼓起一个个小泡泡?学生:产生了二氧化碳。教师:为什么摸起来和不加酵母菌的面团不一样?学生:产生了水。教师
10、:对。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我们用它的这种特性来制作松软的馒头、面包、蛋糕和饼干等。教师:想想家里的冰箱和橱柜,里面还有哪些食品是细菌、真菌帮助我们制作的呢?学生踊跃发言(教师配合出实物):酸奶、醋、酱油教师:我很喜欢吃的酱豆腐,也是由真菌帮助制造的。有人知道王致和酱豆腐的来历吗?学生:清朝咸丰年间,有一个卖豆腐的叫王致和,家里很穷。这天他豆腐没卖完,他就把剩下的豆腐放在坛子里,放了些盐哪、花椒什么的,打算泡一泡再捞出来晾成豆腐干。可是后来有事出门忘记了,等回家想起来,赶紧过去掀开坛子,一股臭气扑了出来。王致和想,坏了,这么多东西全糟蹋了,这可赔大发了。可他又舍不
11、得扔了,就伸手抓出了两块尝了尝。觉得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儿,还真好吃。他又把隔壁的几位老街坊都请了过来一块儿吃了起来,大伙儿都说味道不错。王致和因做臭豆腐出了名,后来一传十十传百,连宫里的慈禧太后也爱吃。于是王致和豆腐店的门匾上头就刻上了个龙头,这表示这家的东西是皇家享用的贡品。可是慈禧太后嫌臭豆腐这个名字太不雅,就给它起了个新名字叫青方。相对的,酱豆腐就被叫成红方。学生:我们去参观过王致和腐乳厂,他们把一块块的豆腐坯子放在专门的接种室里,呆几天后,豆腐坯子上就长满了霉菌,这种霉菌是专门培养的毛霉,很干净的。然后将长满白毛的豆腐坯浸泡到酱汁里入味,酱汁也是多种细菌和霉菌发酵成的,酱汁的红色也是一种
12、专门的红曲霉形成的。教师:我们为什么要让细菌和真菌帮我们制造食物呢?学生:好吃!教师:除了好吃以外,细菌和真菌可以改变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比如:牛奶是很有营养的,但是中国人有七成以上的成人喝牛奶反而不舒服,是因为中国人大多数都缺乏一种酶,所以消化不料牛奶里的乳糖。乳酸杆菌能够把乳糖变成分子比较小的乳酸,营养价值不仅没有降低,而且更容易消化。教师:有时细菌、真菌也会帮倒忙。这个苹果还能吃吗?学生:不能,烂掉了。教师:防止食物腐烂的方法都有哪些?你能举个例子吗?学生:放冰箱里一一冻的肉和鸡学生:真空包装一一烧鸡学生:巴斯德消毒法一一牛奶学生:用盐腌起来一一咸菜学生:干燥一一脱水蔬菜教师:大家对细菌和
13、真菌在食品制作、保存中的作用都有了新的理解,那么细菌和真菌在我们日常生活里还有其他作用吗?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好不好?2021年真菌的教案3一、教学目标1 .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 .列举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3 .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 .辩证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5 .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教学重点1 .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 .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的共生。三、教学难点1 .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 .列举它们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
14、与物质循环(腐生)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寄生)如:链球菌,各种癣,等3、与动植物共生(共生)如:地衣,根瘤等六、作业1、腐烂的水果往往散发出洒味,这主要是由什么菌引起的()a、霉菌b、蘑菇。、酵母菌d、甲烷杆菌2、引起人感染臂癣、甲癣、足癣的生物是一种微生物,这种微生物是()a、寄生虫b、真菌c、链球菌d、病毒3、饮用水是否符合标准,通常通过测定水中的数下列哪种菌群数来确定()a、酵母菌b、乳酸菌c、大肠杆菌d、霉菌2021年真菌的教案4一、教学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3、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学会与
15、人的合作与交流。4、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5、认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教材内容从宏观上介绍细菌和真菌的知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在培养基上区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认同细菌和真菌分布广,让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学习接种和对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体验与人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学习生物技术打下了基础。教育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了解身边的生活环境,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3、教学难点探究活动中各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做好观察记录。4、课时安排:一
16、课时三、教学准备变质的牛奶、米饭、长“毛”的馒头、长有木耳的树桩、蘑菇、足癣和背癣的图片、培养菌落实物、实物投影仪、琼脂、培养皿、烧杯、牛肉膏、蛋白胨、酒精灯、吸管、三脚架、无菌棉棒、镊子、放大镜。四、教学策略1、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可以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教师提问:“细菌和真菌是什么样的?它们生活在哪里?”“我是怎样知道细菌和真菌的存在的?”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细菌和真菌方面知识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食物变质、物品发霉等生活经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教师开门见山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有关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吗?由学生提出问题,从而进入新课。可以从生物的分类
17、引出细菌和真菌。学习菌落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并阅读相关内容,也可以展示不同形态菌落图片或课前培养好的菌落。关于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自学,也可以先行对各小组组长进行课前培训,让它们在课堂上演示讲解。在研究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时,教师可以利用课文创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也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经常活动的环境或接触的物体设计探究方案。在课堂上教师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设计方案,鼓励学生提出多种不同的方案,同时要建议全班各组选择的环境尽可能不同,以保证探究实验的结论更近事实。在实验结束后,要利用课上时间,让各小组交流对细菌和真菌分布特点的研究成
18、果,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综合课后练习,让学生认同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同其他生物一样也要一定的条件。本节教学建议以观察、自学讨论法为主,辅以讲授、演示、阅读等法。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2、案例设计思路从生活经验中提出质疑,引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真菌,学生从实物中获得有关真菌的感性认识,同时也产生认知矛盾:怎样才能看见细菌?激发兴趣,自然引出“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教师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因为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有意义。通过观察,使学生主动地获取有关细菌和真菌菌落分布特点的知识,使学生对细菌和
19、真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物、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教师通过质疑,鼓励学生围绕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进行探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提示帮助本组设计完善的方案,最后组织各小组汇报交流方案。五、案例教师通过展示变质的米饭、牛奶、长“毛”的馒头,提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的问题,从而导入新课。教师询问:对于细菌和真菌,你们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并进行归类,选择几个比较典型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内容。教师展示木耳、蘑菇、长“毛”的馒头,引导学生观察真菌。质疑:变质的米饭、牛奶是由细菌
20、引起的,而我们不能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细菌,应怎样才能让其露出“庐山真面目”呢?导入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学生阅读课本56页“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并指出注意事项:要对所用材料用高温灭菌。培养皿要冷却后再用,并且不要随意打开培养皿。接种时要用无菌棉棒,避免污染。要进行恒温培养。质疑:有关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同学们还有那些疑问?留给学生思考发言的时间。师生共同解决疑问。教师分发课前培养的菌落实物给各小组,学生自学课本55页最后一段到56页第一段。教师建议学生先看书后观察、讨论,知道如何区分细菌和真菌菌落。教师展示长霉的物体(面包、水果、
21、衣物),长有木耳的树桩,真菌寄生在人体皮肤表面使人得足癣、背癣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实物和图片思考讨论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在何处?学生观察、讨论并获得新知。质疑: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真菌和细菌?学生思考,得出结论,认同细菌和真菌分布广泛。教师质疑:细菌和真菌分布广泛,那么在哪种环境中会更多,哪中环境中会更少呢?请同学通过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得到答案。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教材57页的提示,指导学生选定自己想要检测的环境(建议学生选择自己经常活动的环境或经常接触的物体)设计探究方案。小组讨论完后,教师要组织各小组交流方案,相互完善,利用下一节课上时间交流研究成果。小结:通过本节课,同
22、学们学到了什么?2021年真菌的教案5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能力目标:1、运用制作及观察青霉、曲霉临时装片的技能。2、运用制作孢子印的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参观当地的食用菌养殖场,体验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2、通过真菌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问题。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3、观察能力的训练教学难点1、运用制作及观察青霉、曲霉临时装片的技能的培养2、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图示法、实验法四、教学准备用橘皮、馒头、面包片培养
23、青霉和曲霉,新鲜的蘑菇,几种食用或药用真菌,制作有关青霉、曲霉、蘑菇和酵母菌的结构 CAI课件,制作孢子印,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器材,制作孢子印的实验器材,一袋酵母,一个发酵的苹果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学生熟悉常见的真菌,展开话题,使学生进入“菌”的探究学习)师出示各种大型真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东西,大家看你认识这都是什么吗?生托起盘子介绍自己认识的各种真菌师:你最熟悉的其中的什么?生:蘑菇。师:你吃过或者听说过哪种蘑菇?生介绍自己吃过的蘑菇(二)新授:1、探究蘑菇(课间由班长带领学生在校园采蘑菇,上课交流收获。由此探究出蘑菇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方式,产生新的疑问:蘑菇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真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