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植物教案20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班科学植物教案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植物教案20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班科学植物教案20篇大班科学植物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植物教案20篇!(1)大班科学教案神奇中草药茶含反思活动目标:初步认识常用的中草药,知道它们可以用来泡茶治病强身健体。感受中国传统中医文化的神奇。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的植物材料准备:中草药图片重点:在植物中对中草药进行分类过程情境表演“医院”教师饰“病人”因咳嗽去看病,“病人”不能吃西药所以幼儿饰“医生”开了一贴中草药“川贝止咳露”,“病人”吃后好多了。小朋友,你们知道医生给我开的是什么?感知了解多亏医生给我开了中草药治好了我的病。今天还来了许多
2、中草药朋友,大家用自己的好办法也去认识认识它们吗?讨论讲述谁能告诉大家你认识哪些中草药朋友?(幼儿讲述,教师出示图片或实物)。你是怎么知道的?它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幼儿讨论,讲述)还有一些中草药我还不认识,它们又是谁?(教师出示幼儿没有讲到的,如金银花、天麻等)。原来,灵芝、人参、川贝、金银花等等这些神奇的中草药有的可以治病,有的可以滋补身体,用处真不小!这些中草药朋友还能泡成茶水,在日常生活中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哦。你们在家里有没有看到过这些中草药茶?这是用什么中草药泡出来的,喝了有什么功效?我们来选择一些适合家里人喝的中草药。释疑延伸这么有趣的中草药,大家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幼儿提问,讨
3、论解决)那我也要考考大家,你们知道什么人最早发现中草药?中草药还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医生的介绍吧!活动反思:科学研究应从幼儿身边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和常见事物,发现其中的趣味和奥妙,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本次活动从幼儿熟悉的几种常见中草药入手,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并通过参观实物、观看课件等多种形式,层层递进,让幼儿了解中草药的有关知识,从而达到活动目的。(2)大班科学游戏教案纸张大力士含反思活动目标:1、愿意积极想办法,让纸张站起来。2、通过实践,了解纸的承载力。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活动准备:操作卡若干、小筐、卡纸、记
4、号笔、若干本同样的书、双面胶。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今天有几位纸家族成员要来我们班做客,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它们想考考小朋友们,怎么样让它们站起来。二、引导幼儿积极动脑,想各种办法让纸站起来。1、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纸,请小朋友动手试一试。2、幼儿自由操作。3、请小朋友介绍自己的方法。三、幼儿猜测,实验站起来的纸能否承载书本。1、教师出示记录纸。2、猜一猜哪种折法放的书最多。3、教师提出要求。4、幼儿分组操作并记录。四、集体交流。教学反思: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
5、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3)大班科学领域教案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含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讨论,使幼儿知道树木的多种用途。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树对人,对环境的主要作用。3、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的感情。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活动准备:发动幼儿搜集关于树的多种用途的资料;录象资料。活动过程:1、教师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树的用途的一些知识。2、组织幼儿观看搜集到的一些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树各部分的作用。
6、教师小结:树根可以吸收、储藏水分和养分,抓住泥土,使树干牢固;树根可以雕刻成工艺品,有的可以入药、治病。树干能为树叶输送养分;树干可以做家具、工具、造纸,有的树干还有奇特的作用,如橡胶树的树干汁可以做胶鞋、轮胎。树叶可以给草食动物做食物,还可以遮阳、做书签、做肥料。果子可以吃,有的可以做肥皂、有的可以做药、有的可以做种子。3、引导幼儿讨论森林与人类、动物及环境的关系。(1)与动物的关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舒适的居住场所。(2)与人类的关系:调节温度,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药材、食物。(3)改善环境:防风固沙、防暑降温、减低风速、保持水土、净化污水、减少噪声等。4、组织幼儿观看录象,进一步了解树木
7、的作用。教学反思: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4)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爱护我们的地球含反思活动目标1.知道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2.初步了解地球目前所遭受的人为破坏及其严重后果。3.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4.进行环保宣传的行动。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
8、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材料准备1.爱护我们的地球PPT、水危机视频。2环保宣传签名海报。彩笔若干。3.供孩子分类的多种垃圾。4环保小卫士的爱心贴纸若干。活动过程:(一)欣赏地球美丽的风景。1、欣赏电动地球仪和地球上美丽风景的图片。2看了这些图片你感受到地球上那些地方是很美的?3观看课件,了解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二)继续观看课件,了解地球正在遭受的种种危害。1地球怎么了?(土地、森林、海洋的变化)2.生病的地球遇到的灾难。3是什么让地球变成这样的?了解各种污染给地球带来的变化。(光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动物被滥杀、垃圾污染、水污染)4.观看关于水污染的视频
9、。5.污染产生产生了地球的温室效应。(三)介绍日常生活回收垃圾的方法;1.可回收的。2.厨余垃圾的。3.有毒的。4其他垃圾。(四)接龙游戏:为地球治病的方法。小结:小朋友已经想出了许多治病的办法,需要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去注意做,才能让地球的病好得快点。我们还要再去找更多的好办法来帮住地球治病,让大家把地球的病一起治好,好吗?我提议我们的环保小卫士在爱护地球的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让更多的小朋友和大朋友都知道,也让他们一起来做环保的卫士吧!教学反思: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
10、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5)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拜访大树含反思活动领域:科学、语言活动目标:1.认识大树的不同部位;2.知道四季树木的变化。3.初步了解其特性。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活动准备:1.树叶、树枝、树皮、树根及不透明的袋子一个。2.音频材料散文落叶活动过程:1.问候引出课题;2.出示神秘笔袋,先让幼儿猜猜笔袋里面装有什么,然后叫几个小朋友上台展示出袋子里的东西;3.教师引导幼儿想想我们的身体各个部位相当于
11、大树的什么部位;4.幼儿表演大树;5.引入四季树叶的变化,带着问题欣赏散文落叶;6.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四季树叶都有什么变化;7.幼儿表演(把自己想象成一颗树)。活动延伸:1.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大树;2.家长可带幼儿去户外观察大树。教学反思:在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树,给孩子们展示个各种各样的树叶,让他们能大概得分清树叶的名称,知道树叶四季的变化,马路上的树和公园里的有什么不同,知道这些行道树的功能,并且扮演了各种树的姿态,及他们不同的造型,被人们当衣架晾衣服时的不开心,知道保护树木。(6)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活动目标:1.能识别植物“
12、身体”的各个部分,知道一般的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的。2.通过“拣菜”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3.体验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活动准备:1.集体活动前让幼儿出去观察多种植物,并对植物的“身体”有初步的感知。2.课件:一株黄豆的生长过程。3.部分植物、盛菜的篮子。4.植物“身体”各部分的分解图、白纸、胶水等。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师:这几天,你们去找植物了吗?一定看到了许多植物吧!谁来讲
13、给大家听听。(幼儿描述自己看到的植物。)师:你们讲得很精彩!自然界的植物可真是千奇百怪。师:(出示课件:一株黄豆苗)植物的身体也像人的身体一样,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你们知道这株黄豆苗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点击黄豆苗的各部分,逐一呈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将科学活动置于大自然的背景之中,扩展了幼儿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经历,促进了幼儿课前的观察和思考。由人的身体自然导入植物的“身体”,激发了幼儿思考的兴趣。多媒体的恰当使用,让幼儿对植物的“身体”一目了然。二、主动探究,自主建构。1.发现种子(幼儿自由观察、交谈,老师参与讨论。)师:这里有几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
14、种子。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它们分别是什么植物身体上的哪一部分?(提供实物:大蒜头、树叶、黄瓜、苹果、萝卜、花生、茄子、青椒等。)师:花生是植物的什么呢?(果实、种子)有些植物的果实就是种子。师:苹果是植物的什么呢?(果实)我们把它切开后会发现什么?(与幼儿一起切苹果)苹果里的籽就是种子。还有哪些植物果实里也有种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看哪些果实里有种子(老师将黄瓜、茄子、青椒等果实切开)。师:种子有什么用呢?这里有一颗黄豆种子,我们把它放在泥土里,看它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黄豆发芽、生长的过程)。2.了解植物身体的各部分(1)拼植物师:种子的本领真大。其实植物身体上的每一个部分都很重要。这里是几
15、种植物身体组成部分的图片,它们能拼成一株什么样的植物呢?(2)幼儿展示并介绍自己拼的植物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拼的是什么植物?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师:一般的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可也有一些植物不是这样的。如:竹子(放课件)有根、茎、叶、花,没有果实、种子。在自然界中,像竹子这样的植物还有很多。动脑想,动手拼,动口说,调动了幼儿多个感官的参与。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幼儿不仅对有关植物“身体”的知识形成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操作能力、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教师应用课件介绍特殊例子,给幼儿传达了科学、准确的知识。三、操作实践.加深认识。1.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参与讲评。师:我们知道了植物的身体
16、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你们知道哪些植物是可以吃的?吃的是它身体上的哪个部分?2.幼儿分小组拣菜,并互相交流。师:今天我们来帮厨房里的伯伯、阿姨拣菜。每一组的篮子里装有不同的蔬菜。大家先认一认,自己组里拣的是什么菜?再想一想,我们吃的是它的哪部分?把吃的部分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能吃的放到另一个篮子里。(给各小组分别提供:豆角、芹菜、菠菜、花菜。)3.各小组派一个代表上来介绍。在幼儿基本掌握了植物“身体”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让幼儿现场演练,提高了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培养了爱劳动意识,也让幼儿认识到植物与人的密切关系,感受到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四、拓展延伸师;小朋友真能干,很快就把菜拣好了,知道了植物的
17、哪些部分可以吃。其实,植物不仅给我们人类提供了美食和营养,还可以做成不同的物品呢!(出示蒲扇、根雕。)你们知道这两样物品分别是用植物的哪部分做的吗?师:只要留心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是由植物做成的。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一想,我们可以用活动区中的这些材料做出什么样又好看又好玩的东西呢?(活动区提供植物的叶子、种子等,让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暂时告一段落,但不意味着结束,活动室外才是幼儿学科学、用科学的广阔天地。进行课外拓展,对激发幼儿探完科学的兴趣和欲望定能产生积极的作用。教学反思: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
18、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7)大班科学领域教案种子宝宝有办法含反思教材简析:本活动是大班主题活动秋天的畅想中好吃的种子生成的子活动。开展本主题活动我带领小朋友走进田野,去认识多彩的秋天。他们看到了红红的野枸杞,飘飞的蒲公英小朋友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老师,枸杞为什么会长在这里?蒲公英要飞到哪里去呢,是飞到很远的地方去玩吗?明年它们会在长出来吗?可见幼儿对种子传播产生了探索的兴趣,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知识是在幼儿的探究之后,在幼儿交流讨论中形成的。所以教师应通过提供交流的平台,促进有效的互动,鼓励幼儿交流发现。由此我设计了种子宝宝有
19、办法这一活动,让幼儿探究种子是如何进行传播的。活动预设:1、使幼儿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2、能与同伴共同探究,用适当的方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3、培养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感情,产生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兴趣。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重点、难点:重点: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了解种子不同的传播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难点:引导幼儿在提问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讨论交流,在合作中探究。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我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关于种子的各种图片和资料,带领幼儿到野外实地观察体验,收集种子,丰富幼儿的前期经验。2.实物
20、准备:蒲公英,苍耳,莲蓬、放大镜,脸盆,水,这些实物可以让幼儿形象直观的了解探究的对象3.课件准备:自己提前制作设计理念:纲要指出: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本活动来源于幼儿兴趣发现,根据大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我引导幼儿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和讨论交流来进行学习的,为幼儿提供乡土生活的活动材料,让幼儿动手摆弄,去操作去寻找种子的各种传播途径。三个平行的小实验也将不断扩展幼儿对种子传播的认识,教师在引导幼儿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用观察法、操作法和交流讨论法,进
21、一步帮幼儿梳理思路,提升经验。设计思路:儿歌导入,激发兴趣-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苍耳的传播方式-莲子的传播方式-经验升华活动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活动开始,以蒲公英这首歌曲导入,歌词和优美的背景都是很好的切入点,同时声像结合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活动。教师引导,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蒲公英吧:小朋友们,请你轻轻地拿起桌上的蒲公英。二、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1、外形:仔细观察蒲公英的外形,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目的是让幼儿对蒲公英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2、种子特点:取一粒种子观察、讨论:蒲公英的种子有几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什么颜色的?
22、捏一捏,什么感觉?吹一吹这粒种子,想一想为什么它可以随风飘扬?师生一起交流总结出,种子长着白色的羽翼,这是它飞翔的工具。3、风力与远近:做实验,请一部分小朋友静静地拿好蒲公英,另一部分小朋友充当风的角色,分两次吹动蒲公英,第一次吹的时候,用力小一点,第二次吹的时候,用力使劲大一点,让幼儿观察蒲公英两次飘落的位置,在远近上的差别。教师在充分引导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总结:风越小,种子飞的越近。风越大,种子飞的越远。幼儿在实验中,形象的感知了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传播的,并且传播的远近与风力有关。三、苍耳的传播方式1、苍耳的形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为幼儿分发一些苍耳种子实物,让幼儿用眼睛看,用手摸去
23、感知苍耳,教师提问,当你摸苍耳时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发现有好多刺。2、苍耳的刺: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苍耳的刺。放大镜下,苍耳的刺是什么样子?引导幼儿主动交流,对苍耳的刺能做关键性性的描述-有个弯弯的钩。在看清楚小钩钩后,让幼儿快快动手,把苍耳放到你的衣服上吧,别让它掉下来呀。接下来问问幼儿它们为什么能够牢牢得黏在你们的衣服上呀?从而总结出:苍耳的刺像弯弯的小钩子一样紧紧抓在动物的毛上。3、苍耳的传播:以此为基础,思维拓展,种子依靠动物传播需要的条件。四、莲子的传播方式1、漂浮的莲蓬:教师设疑:你见过莲蓬吗,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由小朋友动手进行操作和观察,将莲蓬放到水盆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科学 植物 教案 2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