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原理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审计学原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学原理教案.docx(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开篇:课程内容介绍第一章概论引导案例:“4亿元投资审计教学目标:在简单了解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审计的定义、主体、分类,结合已经学过的会计知识,分析了解审计与会计的关系。教学重点:审计产生于发展的基础;主要历史事件;审计的定义及其理解;审计主体及其业务范围;审计的分类;审计与会计的关系。教学难点:审计的定义及其理解。教学方法:结合案例进行讲解。11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一)产生基础概括: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国土为国王所有,而由诸侯经营官厅审计的产生。合伙企业的出现一社会审计的产生;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科技的进步、企、事业单
2、位、行政管理机关规模的扩大内部审计的产生。(二)审计的三方关系人审计主体:审计行为的执行者,即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审计第一关系人审计组织或人员注册会计师。审计客体:审计行为的接受者,即被审计的资产代管或经营者审计第二关系人被审计者责任方。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依法授权或委托审计主体行使审计职责的单位或人员审计第三关系人财产所有者预期使用者。参见图1-1二、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审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六个阶段:西周初期初步形成阶段;秦汉时期最终确立阶段;隋唐至宋日臻健全阶段;元明清停滞不前阶段;中华民国不断演进阶段;新中国振兴阶段。西周初期国家财计机构分为两个系统:一是地官大司徒
3、系统,掌管财政收入;二是天官冢宰系统,掌管财政支出。天官所属中大夫司会,为计官之长,主天下之大计,分掌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全面核算,然司会又总司审计监督的大权,进行财政收支的审核和监督。周礼中记载:“凡上之用,财用,必考于司会。”即凡帝王所用的开支,也都要司会的检查,可见司会的权力很大。而且还说:“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即司会每旬、每月、每年都要对下级送上来的报告加以考核,以判断每一个地方官吏每月和每年所编制的报告是否真实、可靠,再由周王据以决定赏罚。这是西周内部审计的形成。我国政府审计的起源,基于西周的宰夫。周礼云:“宰夫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月终,则令正月要。旬终,则令
4、正日成。而考其治,治以不时举者,以告而诛之”,即年终、月终、旬终的财计报告先由宰夫命令督促各部门官吏整理上报,宰夫就地稽核,发现违法乱纪者,可越级向天官冢宰或周王报告,加以处罚。可见,宰夫是独立于财计部门之外的官职,标志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秦汉时期是我国审计的确立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辅佐政务,御史大夫为“三公”之一,掌管弹劾、纠察之权,专司监察全国的民政、财政以及财务审计事项。二是“上计”制度日趋完善。“上计”,就是皇帝亲自听取和审核各级地方官吏的财政会计报告,以决定赏罚的制度。三是审计地位提高,职权扩大。御史大夫不仅行使
5、政治、军事监察之权,还行使经济监督之权。但秦汉仍属于初步发展时期。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时期。隋开创一代新制,设置比部,掌管国家财计监督,行使审计职权。唐改设三省六部,六部之中,比部审计之权通达国家财经各领域,而且一直下伸到州、县。唐代的比部审查范围极广、项目众多,而且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较高的权威性。宋代审计司(院)的建立,是我国“审计”的正式命名。从此,“审计”一词便成为财政监督的专用名词,对后世中外审计建制具有深远的影响。元明清:虽有发展,但总体上是停滞不前。中华民国:1912年在国务院下设审计处,1914年北洋政府改为审计院,同年颁布了审计法。
6、1918年9月,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注册会计师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并于同年批准著名会计学家谢霖先生为中国的第一位注册会计师,谢霖创办的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也获准成立。国民党政府也于1928年颁布过审计法和实施细则,次年还颁布了审计组织法,注册会计师有审计、协审、稽查等职称。同时,随着我国资本主义公商业的发展,民间审计应运而生。1929年公司法的公布及后来关税法、破产法的实施,对职业会计师事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自30年代以后,在一些大城市中相继成立了会计师事务所,民间审计得到了发展。但因政治不稳,经济发展缓慢,审计工作一直没有长足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
7、国家没有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对企业的财税监督和货币管理,是通过不定期的会计检查进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适应这一需要,我国在1980年恢复和重建了注册会计师制度,财政部颁发了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政府审计1983年9月成立了我国政府审计的最高机关审计署,在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置各级审计机关。1985年8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1988年11月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1994年10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从法律上进一步确立了政府审计的地位,2006年作了较大修改。2000年1月8日,审计署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审计基本
8、准则,包括总则、一般准则、作业准则、报告准则、审计报告处理准则、附则。六章,四十七条。民间审计1980年恢复重建注册会计师制度,1981年1月1日在上海成立了恢复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后的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上海会计师事务所,此后在北京成立了中华、中信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其他地区也陆续建立。1985年注册会计师审计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86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民间审计的发展进入新阶段。199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实施(1993/10/31颁布),使注册会计师审计步入了法制轨道。2006年2月15日,发布新的“中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自200
9、7年1月1日施行。内部审计1984年在部门单位内部成立了审计机构,实行内部审计监督。1985年、1995年、2003年几次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从此内部审计得以蓬勃发展。至自2003年2008年陆续颁布实施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等,规范了内审工作,内部审计迅速发展。这样,我国形成了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体系。12审计的定义我国“审计”一词最早见于宋代的宋史。从词义解释。“审”为审查,“计”为会计账目,“审计”即审查会计账目。Audit一查账,兼有旁听之意。早期的审计主要以查错防弊为主要目的,现代审计其鉴证作用则更为
10、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科技学会发表的尽审计概念说明,定义为:“审计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审计: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和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依法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并提出结论的一种监督、鉴证和评价的活动。该定义可以从审计的特征、主体、客体、职能、依据等方面了解掌握。一、审计特征审计的基本特征1.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关键所在。一审计机构不隶属于任何部门。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2.权威性:
11、源于其独立性和依法执业。源于法律、审计准则等对其的约束。二、审计职能是指审计能够完成任务、发挥作用的内在功能。主要有:经济监督经济鉴证经济评价三、审计作用由审计的职能所决定。是审计实践中履行审计职能所产生的客观影响。包括:1 .制约性作用一制约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消极因素。2 .建设性作用一通过提出建议和意见,促进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水平与状况的改善与提高。四、审计对象:即审计客体,概括为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具体从范围、内容、载体上分析。五、审计主体即审计的执行者,包括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两个层次。13审计主体教学方法提示:“一、二”自学提问,“三”讲解。一、政府审计机关和人员1 .政府审计机关的模
12、式?一立法、司法、行政、独立。独立性和权威性最强的是立法型。2 .我国是哪种模式?一行政3 .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分为哪两个层次?(1)国家最高审计机关审计署,隶属于国务院。(2)地方审计机关,受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的双重领导,并对其负责和报告工作。二、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1 .内审机构设置的主要几种形式?2 .哪种更能够取得成效?答案:1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受本单位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裁领导;(2)受本单位总裁或总经理领导;(3)受本单位董事会领导或审计委员会领导。2 .从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看,领导层次越高,内部审计工作就越有成效。三、民间审计组织和人员民间
13、审计组织是指依法设立,接受委托从事鉴证业务、咨询等相关服务业务的专业中介组织。在我国主要指会计师事务所。(一)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1 .独资会计师事务所/个人会计师事务所由具有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个人独立开业,承担无限责任。2 .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是由两位或两位以上合伙人组成的合伙组织,合伙人以各自的财产对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3 .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由注册会计师认购会计师事务所股份,并以其所认购股份对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有限责任。4 .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特殊的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最明显的特征是合伙人只需承担有限责任。即无过失的合伙人对于其他合伙人的过失或不当执业行为以自己在
14、事务所的财产为限承担责任,不承担无限责任,除非该合伙人参与了过失或不当执业行为。知识链接:目前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德勤。(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审查企业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审计业务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出具有关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特殊目的审计业务)鉴证业务4审阅业务其他鉴证业务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系统鉴证等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代编财务信息相关服务业务:是非鉴定业务,包括税务服务-注会不能提出任何保证会计服务管理咨询等按照特殊编制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包括财务
15、报表特定项目、特定账户特殊目的的审计业务1或特定账户的特定内容;合同遵循情况;、简要财务报表。1 .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以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目的是增进某一鉴证对象信息的可信性。一般是收集证据f评价f出具报告。涉及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三方关系人。(1) 审计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综合使用审计方法,对所审计的历史财务信息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并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从正面发表意见。如财务报表审计。合理保证:是指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并对鉴证后的信息提供高水平保证。一审计业务有限保证:是
16、指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高于审计中可接受的低水平),对审阅后的信息提供低于高水平保证。一审阅业务绝对保证:100保证。不可能!(2)审阅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主要使用询问和分析程序,对所审阅的历史财务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有限保证,并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3)其他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的除了审计业务和审阅业务以外的鉴证业务。根据鉴证业务的性质和业务约定的要求,可能提供合理保证或有限保证。审计业务是注册会计师的法定业务,其他组织或个人不得承办。2 .相关服务业务:是非鉴证业务,包括: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代编财务信息、税务服务、会计服务和管理咨询等。相关
17、服务通常不像鉴证业务那样对注册会计师提出独立性要求。在提供相关服务时,注册会计师不能提供任何程度的保证,因为注册会计师不能给自己的行为做保证。(三)注册会计师自学:1.考试内容?2.执业资格的取得?考试条件:(1)高等专科以上学历;(2)会计或相关专业(审计、统计、经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4审计的分类一、基本分类(一)按审计主体分类国家审计V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二)按照审计目的和内容分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二、其他分类1 .按实施的时间不同: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期中和期末审计。2 .按审计的间隔周期分为:定期和不定期审计。3 .按范围不同:全面审计、局部审计、专项审计。4
18、 .按执行地点不同:就地审计、报送审计。5 .按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不同:内部审计、外部审计。6 .按审计是否具有强制性:强制(无选择)审计、委托(可选择)审计。7 .从审计工作的有偿性角度:有偿审计、无偿审计。15审计与会计的关系教学提示:自学、引导。联系:审计需要以会计资料为前提和基础。区别:产生的基础不同目的不同,方法不同职能不同本章重点强调1. 审计产生的基础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2. 审计的三方关系人是:审计人员、责任方、预期使用者;3. 我国的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产生于西周;民间审计产生于中华民国(最早16世纪意大利);4. 审计的定义;5. 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鉴证业务和相关服务业
19、务;6.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种类: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第二章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引导案例:德勤科龙事件教学目标:在了解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和法律责任。教学重点:执业准则体系;职业道德规范;法律责任的认定、类型、对策。教学难点:道德规范要求;法律责任的认定。教学方法:结合案例进行讲解。21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标准。本节核心: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参见图21一、审计准则体系包括:国家(政府)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二、注册会计师
20、执业准则体系(参见图2-1)(一)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各类业务所应遵循的行业标准。,十准则J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准则(审阅准则包括其他鉴证业务准则、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1.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准则(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鉴证业务基本准则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明确目标、要素,确定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和其他鉴证业务准则适用的鉴证业务类型。第二层次: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和其他鉴证业务准则。(1)审计准则:整个业务准则体系的核心。一用来规范注会执行历史财务信息(主要是财务报表)审计业务。(2)审阅准则:用来规范注会执行历史财务信息(主要是财务报表)审阅业务。(3)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用来
21、规范注会执行除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以外的非历史财务信息鉴证业务。2.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除鉴证业务以外的其他相关服务业务。(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是规范会计师事务所执行鉴证业务及相关服务业务时应遵守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约束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案例分析“长城事件”三、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南以执业准则为依据,对执业准则的细化、深化、具体化。22审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提示:侧重对条款的解释说明。 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具有善和恶、荣誉和耻辱,正义和非正义等概念,并逐渐
22、形成一定的习惯和传统,以指导或控制自己的行为。 职业道德是某一职业组织以公约、守则等形式公布的,其会员自愿接受的职业行为标准。 审计职业道德是审计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的一种职业行为规范,是对审计从业人员的道德意识、道德修养等所作的基本要求。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职业责任及职业行为的总称。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标准,它从职业道德角度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而不是直接指导执业。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关系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时,应当遵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职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审计学 原理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