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管理制度(共7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共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检验管理制度(共7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质量检验管理制度.目的对原料、辅料、成品及半成品进行检验,为生产出合格优质的产品提供保证。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2.范围适用于对生产所需的外购产品、过程产品和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对辅料的入厂检验,半成品的过程检验,成品的出厂检验。3.职责质管科是对产品特性实施监视和测量主要职能部门。4.程序4.1质管科根据检验标准明确检测点、抽样、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使用的检测设备等。4.2进货验证4.2.1对生产购进物资仓库保管员核对,确认原品名,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并通知检验员检验。必要时,由化验室采样进行微生物和理
2、化指标的检验。4.2.2检验员根据检验标准进行全数或抽样验证,并填写原料检验记录:产品的过程检验由各工序的品管员负责,按照工艺标准对其检验和监控将检验合格的半成品交付下道工序,不合格品另行堆放。a)检验合格。仓库办理入库手续并做好标识。b)检验不合格时,检验员在购进物资上加“不合格”标识,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4.2.3采购产品的验证方式验证方式可包括检验、测量、观察、工艺验证,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方式。4.3半成品的测量和监控4.3.1过程检验对设置检测点的工序,在做好自检自分后将产品放在待检区,检验员依据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对合格品,在半成品检验记录上盖检验员签字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对
3、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3.2互检下道工序操作者应对上道工序转来的产品进行互检,确认合格后方能继续生产,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4成品的测量和监控4.4.1操作者对完工后的成品进行自查,并整齐堆放在待检区,作好标记,附挂上待检标识。4.4.2检验员按产品检验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内容记录在相应的出厂检验记录中,并做好相应的标识。4.4.3成品进行包装后经抽检合格后由仓库保管员按检验员出具的包装生产流程卡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4.4.4所有成品出厂前须由品管部对其进行感官、理化、微生物项目的检测。产品的成品检验(出厂检验),由专职检验员负责,成品检
4、验员必须对产品过程检验和控制全面了解,确定无误再进行成品检验。4.5产品的检验记录4.5.1品管部应认真建立并保存好产品的检验记录,包括各种检测,这些记录应表明是否通过测量和控制,达到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所有记录应有授权检验人员的签字确认。4.5.2品管部是产品的质量检验和监督的专职机构,对原进厂,产品生产的过程检验以及产品入库、出厂全过程的质量检验负责,确实做到不合格原材料不进厂,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4.5.3检验包装物是否完好无损,不得有脏污和破损现象,有按不合格拒绝出厂。质量检验工作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及产品特征进行检验,生产过程各阶段的检
5、验须客观严肃,让加工人员对本工序的产品标准熟练掌握,保证本工序产品符合要求。4.5.4质量检验工作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及产品特征进行检验,生产过程各阶段的检验须客观严肃,让加工人员对本工序的产品标准熟练掌握,保证本工序产品符合要求。4.5.5专门的品管员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跟班检验,生产工人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专职检验人员严把质量关。5.相关文件5.1不合格品管理制度5.2检验规范6.质量记录原料检验记录半成品检验记录出厂检验原始记录出厂检验记录质量检验的主要管理制度收藏人:2016-04-20|阅:1转:27|质量检验的主要管理制度一、三检制:所谓三检制就
6、是实行操作者的自检、工人之间的互检和专职检验人员的专检相结合的一种检验制度。1.自检:自检就是生产者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技术标准自行进行检验,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这种检验充分体现了生产工人必须对自己生产产品的质量负责。通过自我检验,使生产者了解自己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并开动脑筋,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采取改进的措施,这也是工人参与质量管理的重要形式.2.互检:互检就是生产工人相互之间进行检验。互检主要有: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产品进行检验;小组质量员或班组长对本小组工人加工出来的产品进行抽检等。这种检验不仅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防止疏忽大意而造成成批地出现
7、废品,而已有利于搞好班组团结,加强工人之间良好的群体关系。3.专检:专检就是由专业检验人员进行的检验。专业检验是现代化大生产劳动分工的客观要求,它是互检和自检不能取代的。而且三检制必须以专业检验为主导,这是由于现代生产中,专职检验人员无论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工艺知识和检验技能,都比生产工人熟练,所用检测量仪也比较精密,检验结果比较靠,检验效率也比较高; 其次,由于生产工人有严格的生产定额,定额又同奖金挂钩,所以容易产生错检和漏检,有时,操作者的情绪也有影响。应当指出,ISO9000 系列国际标准把质量体系的“最终检验和试验”作为企业中一种重要的质量保证模式,对质量检验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二、
8、签名制:签名制是一种重要的技术责任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入库和出厂,每完成一道工序,改变产品的一种状态,包括进行检验和交接、存放和运输,责任者都应该在相关记录文件上签名,以示负责。特别是在成品出厂检验单上,检验员必须签名或加盖印章。操作者签名表示按规定要求完成了这套工序,检验者签名,表示该工序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标准,签名后的记录文件应妥为保存,以便以后参考。三、质量复查制:我国有些生产重要产品(特别是军工产品)的企业,为了保证交付产品的质量或参加试验的产品稳妥可靠,不带隐患,在产品检验入库后的出厂前,要请与产品有关的设计、生产、试验及技术部门的人员进行复查。查图纸、技术文件是否
9、有错,查检查结果是否正确,查有关技术或质量问题的处理是否合适。这种做法,对质量体系还不够健全的企业,还是十分有效的。四、追溯制:在生产过程中,每完成一个工序或一项工作,都要记录其检验结果及存在问题,记录操作者及检验者的姓名、时间、地点及情况分析,在适当的产品部位做出相应的质量状态标志。这些记录与带标志的产品同步流转。产品标志和留名制都是可追溯性的依据,在必要时,都可搞清责任者的姓名、时间和地点。职责分明,查处有据,可以大大加强员工的责任感。产品出厂时还同时附有跟踪卡,随产品一起流通,以便用户把产品在使用时所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反馈给生产者,这是企业进行质量改进的重要依据。追溯制有三种管理办法:1
10、.批次管理法根据零件、材料或特种工艺过程分别组成批次,记录批次号或序号,以及相应的工艺状态。在加工和组装过程中,要将批次号逐步依次传递或存档。2.日期管理法对于连续性生产过程、工艺稳定、价格较低的产品,可采用记录日历日期来追溯质量状态。3.连续序号管理法这种方法就是根据连续序号追溯产品的质量档案。五、质量统计和分析1.质量统计:质量的统计和分析是质量报告和信息反馈的基础,也是进行质量考核的依据。根据上级要求和企业质量状况,质量检验可提出质量考核指标建议,上级考核指标亦可由上级直接规定。车间生产计划部门应按月提供完成工时、产品数量、品种规格、零部件半成品完成数量等统计资料;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质量检
11、验结果及数据的统计、汇总,并按期向厂部和上级主管部门上报质量月报、季报和年报。质量检验部门还要提供其它各种质量情况的统计资料,质量统计资料一定要数据准确,分类整理,按规定项目和格式填写。2.质量指标:质量指标由于企业的产品和生产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通常应予考核的质量指标体系。A、一次合格率:其公式为:一次合格率=(下机合格数/下机总数)*100%合格率=(检验合格总数/检验合格总数+不良总数)*100%B、一次交收检验合格率:其计算公式为:一次交收检验合格率=(一次交检合格批次/产品交检总批数)* 100%C、开箱合格率:其计算公式为:开箱合格率=(开箱检验合格数/开箱检验总数)*1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检验 管理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