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教.docx
《电工电子技术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电子技术教.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模块一电路基础教案一、主题一安全用电教学课题课题1安全操作用电和电气灭火常识 课题2触电及触电急救技术理论学习 任务掌握实训室操作规程及安全用电的规定,树立安全 用电与规范操作的职业意识学习课时2实训训练 任务1 .通过模拟演示等教学手段,了解人体触电的类型及常见原因,掌握防止触电的 保护措施,了解触电现场的紧急处理措施;2 .通过模拟演示等教学手段,了解电气火灾的防范及扑救常识,能正确选择处理 方法学生 已知 已会 评价已 知1 .实训室操作规程2 .安全用电基本知识3 .规范操作职业意识已掌握程度描述: 100%080%-90% 60%-79% 口60% 以下已 会1、人体触电的类型及常见
2、原因2 .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及触电现场的紧急处理3 . 了解电气火灾的防范及正确处理电气火灾已掌握程度描述: 100%口80%-90% 60%-79% 口60% 以下理论 教学 要点 及教 学手 段教学要点:课题1安全操作用电及电气灭火常识一、电工实训室及工厂实习的安全操作规程1 .电工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2 .工厂实习的安全操作规程二、电气灭火常识1 .电气消防2 .预防电气火灾课题2触电及触电急救技术一、认识触电(单相、两相、跨步)二、触电预防与急救措施1 .触电预防2 .急救处理的基本步骤3 .实施触电急救的方法教学手段: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实训 教学 指导实训指导方法:1 .通过实地观
3、察电工实训室,了解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由生产实习学生代表描述工 厂实习的安全操作规程2 .模拟演示电气火灾现场,引导学生正确实施消防及预防电气火灾3 .模拟触电情节,引导学生认知触电及如何预防触电4 .运用教学假人指导学生实施触电急救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教学 后记二、主题二直流电路教学课题课题1电路理论学习 任务1 .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电位、电动势、电能、电功 率等常用物理量的概念:2 .能对直流电路的常用物理量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计算学习课时2实训训练 任务1 .通过拆装简易电器装置等实践活动,认识简单的实物电路,了解电路的基本组 成;2 .通过查阅电工手册及相关资料,会识读基本的电气符号
4、和简单的电路图;3 .能自己动手操作,安装简单电路学生 已知 已会 评价已 知1 .电路中常用物理量的理解2 .能简单的对常用物理量进行分析和计算已掌握程度描述: 100%80%-90% 60%-79% 口60% 以下已 会1 .会搭接简单电路,对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的理解2 .通过实际电路,能绘制原理图,并对电路中各常用 物理量作准确描述已掌握程度描述: 100%口 80% - 90% 60%-79% 口60% 以下理论 教学 要点 及教 学手 段教学要点:课题1电路一、认识电路1 .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2 .电路的组成3 .电路的工作状态4 .常用元件的符号 二、电路中常用的物理量1 .电流2
5、 .电压、电动势和电位3 .电功和电功率教学手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实训 教学 指导实训指导方法:1 .实际装接手电筒电路2 .根据实际电路描述电路组成并通过电路改变确定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3 .由实际电路分析引出电路的常用物理量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教学 后记教学课题课题2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理论学习 任务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能利用其对电路进行分析与计算学习课时2实训训练 任务1 .结合实物,了解电阻器和电位器的外形、结构、作月 的电阻,了解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和超导现象;2 .能区别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了解其在实际工作q耳、主要参数,会计算导体的典型应用;学生 已知 已会 评价已知i.会用电阻定律计算一
6、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2 .欧姆定律的概念3 .会用欧姆定律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4 .理解电源的外特性已掌握程度描述: 100%D80%-90% 60%-79% 口60% 以下已会1 .正确识别各种类型电阻器2 .会用欧姆定律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3 .会搭接实验电路,通过实验现象说明外电路电阻的 变化对电源端电压和电流的影响已掌握程度描述: 100%080%-90% 60%-79% 口60% 以下理论 教学 要点 及教 学手 段教学要点:课题2: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一、认识电阻器1 .固定电阻器2 .可变电阻器3 .特殊电阻器二、电阻器的主要参数1 .电阻与电阻率2 .电阻与温度的关系3 .超导现象
7、三、欧姆定律1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2 .全电路欧姆定律3 .电源的外特性4 .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教学手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 教学 指导实训指导方法:1 .观察电阻器实物,了解各种类型电阻器的外形、组成、标志及识读的方法2 .搭接实验电路,通过观察现象,对照理论知识,验证理论的真实性,从而加深对理论 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 后记教学课题课题3电阻的连接 实训2电阻的测量理论学习 任务1 .掌握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连接方式及电路特点2 .会计算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电压、 电流及电功率学习课时2实训训练 任务1 .万用表电阻挡使用方法2 .会用万用表测量电阻3 .
8、色环电阻的读法学生 已知 已会 评价已 知1 .掌握电阻串、并联和混联电路的连接方式2 .掌握电阻串、并联和混联电路的特点3 .会计算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电压、 电流及电功率已掌握程度描述: 100%C80%-90% 60%-79% 口60% 以下已 会1 .会根据电路特点搭接串、并、混联电路实物电路2 .会对简单的电阻混联电路进行等效变换3 .会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电阻4 .能对色环电阻进行识别已掌握程度描述: 100%口80%-90% 60%-79% 口60% 以下理论 教学 要点 及教 学手 段教学要点:课题3:电阻的连接一、电阻的串联 二、电阻的并联 三、电阻的混联 实训2电
9、阻的测量 一、用万用表电阻挡使用方法 二、用万用表电阻挡测电阻 三、色环电阻的读法 教学手段:采用积木式教学法实训 教学 指导实训指导方法:1 .万用表电阻挡使用方法2 .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步骤3 .万用表测电阻的注意事项4 .色环法读电阻的基本要求(基数+倍率)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后记教学课题课题4基尔霍夫定律实训1直流电路中电流、电位的测量理论学习 任务理解基尔霍夫定律,能应用KCL、KVL列出电路方程学习课时2实训训练 任务直流电路中电流、电位的测量学生 已知 已会 评价已知1 .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内容2 .基尔霍夫回路电压定律内容3、支路电流法内容及列式步骤已掌握程度描述: 100%C
10、80%-90% 60%-79% 口60% 以下已 会1、万用表的使用2、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与读数3、实验电路的搭接4、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电路中各点电位符合KVL定律、各 节点的电流符合KCL定律已掌握程度描述: 100%D80%-90% 60%-79% 口60% 以下理论 教学 要点 及教 学手 段教学要点:课题4:基尔霍夫定律一、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二、基尔霍夫回路电压定律三、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支路电流法实训1直流电路中电流、电位的测量一、搭接实训用电路二、学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三、正确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教学手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训 教学 指导实训指导方法:1.搭接实
11、训电路,电压表、电流表的接入法2、电压表、电流表挡位的选择3、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方法4、读出测量数据,分析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后记三、主题三电容、电感与电磁感应教学课题课题1电容课题2电感理论学习 任务1. 了解电容的概念、参数及标注2. 了解电感的概念学习课时2实训训练 任务1 .结合实物,了解实际电容元件,会识别不同类型的电容器,能判断其好坏,了 解其应用2 .结合实物,了解实际电感元件,会识别不同类型的电感器,能判断其好坏,了 解其应用学生 已知 已会 评价已 知1 .电容的概念、参数及标注方法2 .电感的概念已掌握程度描述: 100%口80%-90% 60%-79% 口
12、60% 以下已会1 .万用表的使用2 .电容器类型判别、识别不同类型的电容器3 .能用万用表判别较大容量电容器的质量4 .会识别不同类型电感器,并能判别其好坏已掌握程度描述: 100%080%-90% 60%-79% 口60% 以下理论 教学 要点 及教 学手 段教学要点:课题1:电容一、认识电容器1 .电容器的种类2 .检测电容器的好坏二、电容量1 .电容量的定义2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3 .电容器的标注课题2:电感认识电感器1 .电感器的种类2 .检测电感器的好坏教学手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实训 教学 指导实训指导方法:1 .识别不同类型的实际电容器2 .用万用表电阻挡检测较大容量电容器的质
13、量3 .识别不同类型的电感器4 .检测电感器的好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后记教学课题*课题3电磁感应理论学习 任务1 .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定律;2 .理解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学习课时2实训训练 任务观察电磁感应现象,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别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方向学生 已知 已会 评价已知1 .电磁感应现象2 .电磁感应定律3 .楞次定律内容4 .右手定则内容已掌握程度描述: 100%080%-90% 60%-79% 口60% 以下已 会1 .各电表的使用2 .电磁感应现象实验制作3 .会用楞次定律判别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4 .会用右手定则判别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已掌握程度描述: 100%口80
14、%-90% 60%-79% 口60% 以下理论 教学 要点 及教 学手 段教学要点:*课题3:电磁感应一、电磁感应现象二、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1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楞次定律、右手定则)2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教学手段:采用理实-体教学实训 教学 指导实训指导方法:1 .制作电磁感应实验装置2 .实验用电表的连接与选择3 .楞次定律运用演示4 .右手定则运用演示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后记四、主题四正弦交流电路教学课题课题1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实训3练习使用测电笔和钳形电流表理论学习 任务1 .掌握正弦交流电频率、角频率、周期的概念及其关系2 .掌握最大值、有效值的概念及其关系3 . 了解初
15、相位与相位差的概念,会进行同频率正弦量相位 的比较4 . 了解正弦量的矢量表示法,能进行正弦量解析式、波形 图、矢量图的相互转换学习课时2实训训练 任务1 .通过实验,观察交流电的产生,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过程,掌握交流电波形图2 .练习使用测电笔和钳形电流表学生 已知 已会 评价已知1 .正弦交流电频率、角频率、周期的概念及其关系2 .最大值、有效值的概念及其关系3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已掌握程度描述: 100%口80%-90% 60%-79% 口60% 以下已 会1 .正弦交流电产生过程及波形图画法2 .通过波形观察两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关系3 .会使用测电笔和钳形电流表已掌握程度描述: 1
16、00%口80%-90% 60%-79% 口60% 以下理论 教学 要点 及教 学手 段教学要点:课题1: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物理量一、正弦交流电的产生二、正弦交流电的基本参数1 .周期、频率和角频率2 .瞬时值、最大值与有效值3 .相位、初相位与相位差三、正弦交流电的相量图表示法实训3练习使用测电笔和钳形电流表一、练习使用测电笔二、练习使用钳形电流表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实训 教学 指导实训指导方法:1 .通过课件展示正弦交流电的产生过程2 .观察测电笔,了解测电笔的组成及原理3 .掌握测电表的使用要求,实际动手测试4 .观察钳形电流表外形,了解钳形电流表的基本工作原理5 .掌握钳形电流表的使
17、用要求,实际动手测试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教学 后记教学课题课题2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实训4单一参数交流电路的分析与测量理论学习 任务1 .理解电阻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了解其有功功率;2 .理解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了解其感抗、有功 功率和无功功率:3 .理解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了解其容抗、有功 功率和无功功率学习课时4实训训练 任务单一参数交流电路的分析与测量学生 已知 已会 评价已 知1 .电阻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功率计算2 .电感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关系,感抗、有功功率和无 功功率计算3 .电容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容抗、有功功率和无 功功率计算已掌握程度描述: 100%口8
18、0%-90% 60%-79% 口60% 以下已会1 .会使用正弦交流电源2 .三种单一参数交流电路的搭接3 .电路参数变化对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的影响已掌握程度描述: 100%C80%-90% 60%-79% 口60% 以下理论 教学 要点 及教 学手段教学要点:课题2: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一、纯电阻交流电路的分析1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2 .功率二、纯电感交流电路分析1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2 .功率三、纯电容交流电路的分析1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2 .功率实训4单一参数交流电路的分析与测量一、按原理图搭接实训电路二、观察电阻对交、直流电的阻碍作用三、观察电感线圈对交、直流电的阻碍作用 四、观察电
19、容器对交、直流电的阻碍作用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实训 教学 指导实训指导方法:1 .正弦交流电源的使用指导2 .电路搭接指导3 .电感元件的感抗受电源频率和自身电感量大小的影响4 .电容元件的容抗受电源频率和自身电容量大小的影响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教学 后记教学课题课题3 RL串联电路理论学习 任务1 .理解RL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了解电压三角形、阻抗三 角形的应用2 .理解电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3 .理解功率三角形和电路的功率因数,了解功率因数的意义4 . 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了解提高电路功率因数在实际 生产生活中的意义学习课时2实训训练 任务电阻、电感串联电路的测量学
20、生 已知 已会 评价已知1 . RL串联电路阻抗,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应用2 .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概念,功率 三角形、功率因数分析3 .感性负载提高功率因素的方法已掌握程度描述: 100%口80%-90%60%-79% 口60% 以下已 会1 .会通过双踪示波器观察波形及相位2 .会通过电压表、电流表读出电压、电流的大小3 .通过实验电路,能分析电压、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关 系,并能画出相量图已掌握程度描述: 100%C80%-90% 60%-79% 口60% 以下理论 教学 要点 及教 学手 段教学要点:课题3: RL串联电路一、RL串联电路的分析1 .电路电压与电流间的关系2
21、 .电路的阻抗关系3 . RL串联电路的功率关系二、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方法和意义1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实训5电阻、电感串联电路的测量一、实训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二、实训器材分发三、正确搭接电路,并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万用表、示波器等观察测试电路参 数及波形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实训 教学 指导实训指导方法:1 .使用双踪示波器观察交流电波形及相位2 .指导学生通过波形读数(周期或频率、幅值)3 .指导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工作4 .通过数据处理,分析电压、电流大小和相位关系并画出相量图 项目教学教学 后记教学课题课题4三相交流电路理论学习 任务1 . 了解三相正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工 电子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