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备考2019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7:记叙文阅读.docx
《语文版备考2019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7:记叙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备考2019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7:记叙文阅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版备考2019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7:记叙文阅读姓名:班级:成绩:窓旭修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现代文阅读(共16题;共282分)1. (15分)阅读文章,完成试题。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酒店,由于卖出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 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 5元钱。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 谁知,丈夫听,急得双脚直跳,抱头痛哭,说:唉!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信誉,只5元钱就卖掉了!”果 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后终于彻底破产。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
2、的时候,她悔恨地 流着泪说:“我明白了。”(1)从文中选个词作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2)填空。“物美价廉”的意思是:.从原文中找出“兴隆”的近义词:(3)妻子在临死前明白了什么,把妻子的话补充完整。2. (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动物的睡眠动物的睡眠是为了休息,但,不全是为了休息。夏天的夜晩,蝙蝠在院子里,在旷野上空,忽东忽西,忽高忽低地飞翔,它们边飞变捉虫子、夜蛾等飞虫吃。 可是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就用“睡眠”的办法来对付绝粮。冬天来临之前,蝙蝠成群地找个昏暗的山洞、屋檐集体睡觉。他们睡觉的方法很特别,双脚抓住岩石、木棍等 东西,成团成簇地倒挂着睡觉
3、。它昏昏沉沉一睡就是四五个月。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 伸伸懒腰,打打哈欠,开始新一年的生活。蝙蝠睡大觉是在冬天,所以管它叫“冬眠”。海参也有睡大觉的本市,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不是冬天,而是夏天。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海参靠海底的虫子生活。夏天到了,海面上风和日丽,气候炎热,在海底过冬的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了。 只会在海底蠕动的海参无法浮上海面追逐虫子,唯一的办法就是睡大觉。海参要睡多长时间呢? 一般地说,要睡四五个月。夏天过去了,冬天来临了,原来热烘烘的海面变得寒气袭人, 虫子们受不了,又回到海底过冬了。“粮食”来了,海参也醒过来了。因为海参睡眠的季节在夏天,所以叫“夏眠”。蜗
4、牛这动物更有意思,它动不动就关起门来睡大觉。冬天,它要“冬眠”;夏天不下雨,它要“夏眠”。要是 碰上了干旱的念头,二十个月不下雨,蜗牛就睡它二十个月。等到天气暖了又要下雨了,蜗牛才推开门,缓慢地伸 出身子,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逛,饱饱地吃顿。蜗牛真可称得上“瞌睡大王” 了。(1)照样子写词语。忽咼忽低热烘烘(2)根据文章第二自然段内容,用“之所以是因为”写句子。(3)短文讲了 的睡眠特点,分别是。3. (27分)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正月十五棒棒会正月十五棒棒会,是家乡纳西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据说棒棒会是交流竹木农具的盛会。热闹非凡,地方特色很 浓。今天的正月十五,一大早我就跟妈妈去逛街
5、。只见街头巷尾满是人,满是棒,满是花。我头扎进人群里,好 奇的东张西望。人们穿着传统的节日盛装,脸上带来幸福的笑容,在各种滩前细细地欣赏着、寻找着自己所爱之物。来到新街带,好个混棒的世界啊!长棍、短棒,粗中带细,细中有粗,扁的方的,长的短的,应有尽有;滩 内有滩,滩外有滩,热闹极了。听妈妈说,正月十五是春节的结束,也是春播的开始,家中炊具、农具,哪样也 离不开混帮。这不,满街的人有谁不在看棒,摸摸这根,看看滑不滑:压压那根,试试硬不硬;瞄瞄它,瞧瞧直不 直;掂掂它,枯枯中不中。少的拿着两三根,多的扛着一大捆。笑着,走着。继续朝前张望着老家古老的棒棒会,在党的民族自治政策的春风沐浴下,显示出生机
6、勃勃的活力。(1) “沐”字音序是,部首是。除了文中的“沐浴”,我还可以用“沐”字组成一个成语 0(2)找出五个四字词语是;、。(3)找出文句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写出喜欢的原因。(4)人们是怎样仔细挑选棒的?(5)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4. (23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散步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样。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 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7、。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 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 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 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 听我的。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 散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
8、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着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向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 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 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 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根据意思写词语。相信并佩服。1意见不一致。2形容水的明净。3(2)读句子,回答问题。“
9、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这里的“熬”为什么不能换成“度”?“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信服”能换成“同意”吗?为什么?(3)运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为什么“母亲本不愿意出来? ”后来为什么同意去散步?发生分歧时,为什么“我决定委屈儿子”?(4)选择。本文通过对一家人散步情形的描写()A .赞美了生机勃勃的春天。B .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好风气。C .渲染了一种对生命、对亲人朴素而真挚的爱。5. (1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奶奶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 开手。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
10、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 人为她开门。”听了这件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鼓起青包。我正 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 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 ”第三针果然成功了。那位护士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她连声说: “阿姨,真对不起。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 母亲用另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 的第一个患者。我
11、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 与幸福。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 些宽容和理解。(1)填上合适的量词。一 阿姨一 事一 气一 手 尊重一 患者(2)我会写出近义词。温暖鼓励宽容增加(3)母亲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 个患者。”“她”指的是谁。()A .护士B ,我,即作者(4)那位阿姨为奶奶推着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松开手”说明什么?()A ,说明阿姨很有耐心,也很有爱心。B .说明阿姨不着急,时间比较宽裕。C
12、 .说明阿姨比较有力气,能够多支撑一会。(5)本课讲的“将心比心”是什么意思?6.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秘密有一天,个当小学老师的朋友讲了一个贫穷小男孩的故事。小学生的作业本通常都是用得很快的,用不了多久就要买新的。没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有一次,所有 的同学都在操场上玩,只有他,嗫(ni。)嚅(ru)着走到讲台旁,仰着小小的脸,伸出小小的手,递给老师支 铅笔。他说:“老师,我想让您以后用铅笔给我判作业。这样,作业本用完了,我用橡皮一擦,就像新的样了。”当时老师注视着这个孩子的眼睛,他的脸特别圣洁。老师看着他,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老师拿过了那支铅笔, 说:“这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秘
13、密,我一定用只有我们俩能看清楚的符号来批改你的作业。”孩子特别开心。此后, 有好几个星期的时间,老师真的用铅笔给他批改作业,而且悄悄地告诉他:“如果你都做对了,老师只写上优秀 两个字,擦的时候也好擦了。”这样,孩子一直保持了优秀的成绩,老师和他一直共有着这个秘密。过了几个月,孩子的生日到了,老师买了整整100本小学生常用的作业本给他。老师说,这是对他作业一直优 秀的奖励。(1)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有疑义B ,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没有疑义C .只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2)短文第 和第 自然段围绕“秘密”具体写了一件事。(3)短文写了 与 之间的秘密。“
14、秘密”的内容是。(4)短文主要描写了小男孩的语言、和,表现了他是个的孩子。(5)想象小男孩长大以后又见到这位老师,他会说什么。(写几句连贯的话)7. (1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知了学飞传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一天它见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于是就请大雁教 它学飞,大雁高兴地答应了。学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知了很怕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大雁给它讲飞的 道理,它只听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 ”大雁教给它本领,它只试了几下,就自满地嚷道:“知了!知 了!”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方去了。知了想跟着大雁齐展翅高飞。可是它用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
15、离树梢。这时候,知了眼望着万里长空,只见大雁振翅远飞,真后悔啊!可是这时已经晚了,它只好叹着气说:“迟了! 迟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自满1羡慕2自由3后悔4(2)本文从知了求飞写到知了学飞,最后却没学会而后悔不已三个层次写出了知了学飞这件事情,你能从中 看出知了的优点和缺点么?(3)在文中找出知了不认真学飞的句子。(4)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个什么道理?8. (20分)阅读片段,回答问题。总起来说,事实证明,我当前的不幸处境,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可是,即使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 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
16、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现在我对于自己的处境已稍稍有了好感,不再整天把眼睛望着海面,等待有什么船来;我已经把这种心思丢在 边,开始一心一意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尽量改善自己的生活了。(1)鲁滨孙从不幸的处境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是什么?请用“”在文中标出。(2)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9. (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握住母亲的脚日本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家颇具实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人对这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 “你抱过你母亲的脚吗? ”年轻的大学生被主考的提问弄愣了,满脸(排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不过 有一个条件,
17、你(必须 必需)抱抱你母亲的脚。”青年红着脸走了。他闹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照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供他读完大学。青年大学生 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他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会是种什么样的滋味。青年回到家时,母亲还没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疲乏,今晩,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 轻轻按摩一番。母亲很晚了归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住母亲的脚。突然间,他发现 母亲的脚(竟 竞)然像木棒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脚拥在怀里
18、,久久不肯松手开。第二天,青年如约去了那家公司,心情(沉重 深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又是何等的(坚艰)难你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人只有理解母亲他可能善待自己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主考官旨在(考验 检验)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1)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标点。1(2)选择括号内正确的字和恰当的词语。(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互相依靠着过日子,彼此不能分离。1时刻牢记着。2能力出众。3(4)写出文中的个比喻句,然后再仿写个。(5)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10. (17分)现代文阅读读书胜过吃饭的人伟
19、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每天不忘记读书。他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爱读书。我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在流亡国外的旅途中,他的行囊总是鼓鼓的,人们还以为他是个富豪。谁知,行囊里装得最多的是出版的书。在伦敦时,他经常到英国博物馆的图书室里去读书。疲倦了,就伏在桌子上歇一会儿,醒来后又捧起了书本。有一次,孙中山发现自己吃饭的钱快用完了,些在伦敦的中国留学生知道后就凑了些钱给他。隔了几天,留 学生们去看他,一推门就看见满桌都是书。有人问他:“上次给你吃饭的钱大概都花在买书上了吧? ”孙中山笑着 点点头说:“是的,不过还留着一点儿,已经够吃饭了。”于是,大家都称孙中山是“读书胜过吃饭的人
20、”。(1)给下列字注上拼音。嗜囊歇(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流亡:嗜好:疲倦:(3)给下列字注上拼音。嗜囊歇(4)短文写了 先生的些琐事。他一生的嗜好,一是,是 (5)给下列字注上拼音。嗜囊歇(6)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流亡:嗜好:疲倦:(7)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流亡:嗜好:疲倦:(8)人们为什么称孙中山先生为“读书胜过吃饭的人”?(9)短文写了 先生的些琐事.他一生的嗜好,一是,是。(10)短文写了 先生的些琐事。他一生的嗜好,一是,二是(11)读了本文,你有什么启示?(12)人们为什么称孙中山先生为“读书胜过吃饭的人”?(13)人们为什么称孙中山先生为“读书胜过吃饭的人” ?(1
21、4)读了本文,你有什么启示?(15)读了本文,你有什么启示?(16)给下列字注上拼音。嗜1囊2歇3(17)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流亡:1嗜好:2(18)短文写了 1先生的些琐事。他一生的嗜好,是2 ,二是3。(19)人们为什么称孙中山先生为“读书胜过吃饭的人”?(20)读了本文,你有什么启示?11. (11分)课外阅读仙境伙伴们,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这真是奇妙的,令人神往的仙境。雾气弥漫在大地上,像层薄纱,把金 色的田野、沉甸甸的谷穗、远近的小村,都笼罩起来了。就在你面前的白云,像绸带飘舞着,缠绕在树丛间。这世 界仿佛是在幻觉中。你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吧,有点儿清凉,有点儿湿润。比起城市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版 备考 2019 年小升初 考试 语文 复习 专题 17 记叙文 阅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