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陶罐和铁罐教案范文九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2023年陶罐和铁罐教案范文九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陶罐和铁罐教案范文九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陶罐和铁罐教案范文九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一等奖)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1教学目的:1、认识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3、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陶罐和铁罐2、提问:什么叫罐?(口大肚子小的器皿)3、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之间的小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二)学生自读自悟课文1、读下列词语:奚落谦虚傲慢懦弱
2、轻蔑争辩恼怒相提并论和睦相处羞耻渣滓氧化无影无踪2、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3、思考:(1)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陶罐听了铁罐的话之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2)当陶罐被人们擦洗干净后他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5、全班讨论,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6、分角色朗读课文,同学评议,再选一组朗读。(三)教师小结同学们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终谦虚大度,宽容自尊,铁罐是傲慢轻蔑怒不可遏。我们应该向陶罐学习。思考: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四)全班讨论。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实践回答这个问题。(五)提问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国王御厨里自恃坚硬的铁罐看不起
3、陶罐。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2小学语文第七册其中一篇课外阅读课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学这则寓言,我们采取语文活动课的形式采进行。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不口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部不能骄傲自大,必须谦虚谨慎,怎样才能把这则寓言的寓意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使他们在学习、工作中明白人各有所长,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睦相处,共同为集体,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们采用话剧的手法把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表现出来,让学生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从中懂得道
4、理,受到教育。开门见山:讲台正中是公正人(老师),左边是陶罐的扮演者,右边是铁罐的扮演者,他们头上分别带着涂上彩色花纹的陶罐和铁罐的头饰(陶罐的神情是谦虚的,而铁罐表现出来的是一副骄傲的样子)。两旁坐着热情的观众。第一幕:铁罐奚落陶罐老师开场白: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铁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傲慢地问)陶罐:“不敢,铁罐兄弟。”(谦虚地回答)老师:“铁罐为什么敢这样问陶罐?”观众(1):“因为铁罐坚固,不怕碰撞,这也是铁罐的优越性。”观众(2):“铁罐认为陶罐经不起它的碰撞才敢这样问。”铁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轻
5、蔑的神气)陶罐:“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争辩说)我们生来就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铁罐:“住嘴”(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过不了几天,你就会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气势汹汹)陶罐:“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和颜悦色)铁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老师:“铁罐为什么看不起陶罐?越来越傲慢无理?”观众(3):“铁罐自以为不怕碰撞就了不起,盲目自大,说话尖刻,不尊重别人,更是没有正确评价自己。”老师:“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
6、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观众(4):“陶罐争辩,说明陶罐谦虚并不是懦弱。我们应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不能比长处斗自大。”老师:“从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什么?”观众(5):“铁罐蛮横无理,充分暴露了铁罐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别人长处的缺点。而陶罐谦虚但不懦弱,对铁罐的不讲道理,陶罐不再理会它了。”第二幕:世界的变化老师:(有感情地对白)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渣滓和尘土。(陶罐和铁罐坐下伏在桌子上)第三幕:陶罐和铁罐的变化老师: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只陶罐。
7、(用手拍拍陶罐)观众(6):“哟,这里头有一只罐子!”(表情惊讶地)(陶罐慢慢地站起来,弯着身子。)观众(7):“真的,一只陶罐?”(高兴得大声叫起来)老师:慢慢地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和它当年在御厨的时候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老师表演)观众(8):“多美的陶罐!”“小心点,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陶罐:(站起身)“谢谢你们!”(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老师: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地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不知道它在什么年代完全氧化了,早已无影无踪(铁罐取下头饰,回到观众席)。老师:“人
8、们为什么会找不到铁罐?”观众(9):“铁罐虽然不怕碰撞,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随着天气的变化,被氧化了。连痕迹都找不到了。”老师:“在这里。铁罐的下场和陶罐不朽的文物价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师总结:这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已经表演完毕,在此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扮演陶罐、铁罐的同学和部分观众的表演表示感谢,他们精彩的、惟妙惟肖的表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有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有什么感受。”(这时,同学们都热烈讨论,互相谈自己的感受。)大家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比人优越。也没有理由骄傲。比不上别人也不要
9、消沉,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社会作贡献。(请陶罐、铁罐的扮演者和部分同学谈体会。)陶罐扮演者:“我是一个谦虚而又不懦弱的陶罐的扮演者但在实际中我可不是一个谦虚的人。铁罐扮演者:“我是一个骄傲而又盲目自大的铁罐的扮演者。从这个角色中我感受到铁罐因为看不起别人的长处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而得了个可悲的下场希望自己在学习中不重蹈铁罐的覆辙。”同学:畅谈自己的体会。老师:这是一堂寓意深刻的思想教育课,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谈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谈改正的方向收到预期的效果。借语文活动课形式教学陶罐和铁罐小学四年级语文借语文活动课形式教学陶罐和铁罐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
10、处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3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已的短处。2.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意。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教师事先板书题目:陶罐和铁罐。教师指板书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读课题,想想: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讲的是陶罐和铁罐的故事。)二、初读课文,认识注音的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教师出示词卡,学生认读生字。御厨骄傲奚落谦虚懦弱轻蔑恼怒和睦相处吵羞耻流逝覆灭渣滓掘开哟朴素氧化3.就文中有的学过的字的读音反复读。傲慢争辩盛东西相提并论倒塌遗落荒凉惊讶价值兴奋立即4.读准下列多
11、音字,并组词:5.学生再读课文,读准字音。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从哪儿到哪儿写铁罐奚落陶罐的?(学生读后答道:从开始到“陶罐不再理会铁罐”。)又有哪几小段写许多年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不复存在了?(从“时间在流逝”到完。)所以这篇课文可分两段,哪两段?(学生再说一遍,加深印象。)2.学生读第一段,想: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只思考不回答)学生读第一段,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语言。(学生答教师板书)“敢碰吗?”这是铁罐怎样说的?(傲慢地说)什么是“傲慢”?(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这说明铁罐在向陶罐挑衅。教师指导读这句,读出傲慢的语气。问:铁罐见陶罐
12、不敢碰它,更加骄傲自大,它又说什么了?什么是“懦弱”?(软弱无能,不坚强。)这时它是怎样说的?(轻蔑地说)什么叫“轻蔑”?(轻视,小看,不放在眼里。)学生有语气地读这句。读出它自高自大来。教师问:当陶罐与它争辩时,它又说了什么?什么叫“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为什么铁罐说陶罐不能与它相提并论?铁罐还说总有一天要把陶罐碰成碎片,你们说铁罐怎样?(傲慢自大,无理取闹、蛮横无理。)教师指导学生读铁罐的话,读出它的恼羞成怒,蛮横无理来。教师说:铁罐不仅自高自大,看不起陶罐,而且还觉得和陶罐在一起感到羞耻,哪儿写着呢?请读一读(学生读)什么叫“羞耻”?(不光彩,不体面。)学
13、生有感情地读这段话。同学们看板书回答:铁罐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奚落陶罐的?3.对于铁罐的一次次奚落,陶罐又表现如何呢?学生读陶罐的话,回答,教师板书。“谦虚”什么意思?(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在文中找出它的反义词。(骄傲)读陶罐的第一次对话,读出谦虚的语气。面对铁罐的轻蔑,陶罐说什么了?争辩说明了什么?(说明陶罐不服气,申诉自己的理由。)读陶罐的话。提问:“陶罐的话说完了吗?那么,它还想说什么呢?”(学生发散思维想象回答。)对于铁罐的蛮横无理,陶罐仍很耐心,它说什么了?读“何必这样说呢?”这句话换个说法,但意思不变,应怎样说?(不必这样说)学生比较这两句,哪句最能表达感情?(第1句)这句是反
14、问句,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学生再读反问句。学生看板书回答: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无理是怎么说的?4.学生讨论:铁罐看不起陶罐,对吗?为什么?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5.教师提问: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陶罐和当年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而铁罐却被氧化,早已无影无踪了。)6.当人们把陶罐从土里掘出来时,它的心情怎样?(兴奋)它说什么了?从它的话里你觉得陶罐怎样?(很懂理知礼,并对铁罐很友好。)四、前后对比,揭示寓意1.学生看板书总结全文。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对别人要知礼懂理,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3.学生说寓意。
15、五、分角色朗读课文六、布置作业给父母讲这个小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4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9课:陶罐和铁罐。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教学步骤:(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二)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3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4学生讨论后明确:(1)铁罐看不起陶罐(19),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19课:陶罐和铁罐。(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1017)。(三)精读课文1自读19段,思考:铁罐
16、看不起陶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对比,陶罐是怎样的态度,试着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课文体现出来。2再读1017段,请用简单的字和词语概括出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3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全班交流,此时,教师恰当点、拨、抓重点词语和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四)品味含义1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2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五)重编故事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编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围绕这个意思去选材。(六)板书设计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5一、导入新课1、大家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两个新朋友,你们认识它吗?套管和铁
17、罐这个罐子的笔画比较多,那同学们如何记住它呢?(缸和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2、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效果1、生领读生字词。2、这个童话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三、学习新课1、师:这个故事非常精彩有趣,故事中有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1)指名读2-3这句话是谁说的?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2)师:铁罐是如何对待铁罐的呢?让时光倒流,让我们乘坐时光隧道回到许多年前的王室,来到国王的御厨。2、你找到了吗?铁罐是如何对待铁罐的呢?生:骄傲的铁罐看不起套管,常常奚落它。师:老师听到这样一词:奚落。那它是什么意
18、思呢?(讽刺、挖苦、讥笑)师:让我们继续往下读课文,相信你会进一步理解它的意思的。3、铁罐是如何奚落陶罐的呢?课文有很精彩的描写,请同学们自学1-9自然段,把铁罐奚落套管的话用画出来。读一读,看谁读得最棒!4交流。铁罐是如何奚落套管的呢?谁来读、1)、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2)、陶罐的语气应该怎么读?3)不看书读,加上你的神态好吗?4)真是一只( )的陶罐。5)齐读这一句话。2、师:铁罐不止一次奚落铁罐,请你们像刚才这样把铁罐奚落套管的句子找出来读给同桌听,每个同学都要读一读。读得同学要注意提示语,读出语气。听的同学要仔细听,帮助同桌读得更好。同桌交换读。铁罐还怎样奚落套管的?谁来读一读。生读这
19、一句还用傲慢的语气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师:铁罐兄弟!你现在是什么心情?你为什么一下子又变的恼怒了呢?师:同学们,套管说它确实不敢碰,这是不是懦弱呢?师:是的,这并不是懦弱,而是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套管的反驳让铁罐有点生气了。现在我来做铁罐,你们来当陶罐。读读课文的第5.6自然段。师生共读。师:那同学们思考一下,套管后面还会说些什么来反驳铁罐呢?师:铁罐还要怎么奚落套管?师:铁罐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为什么如此骄傲呢?师:忒管认为自己很坚硬(坚硬)这是它的长处(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人的短处。(边说边用箭头
20、标示)3.买你对铁罐一次又一次傲慢、蔑视、恼怒的奚落,陶罐是什么态度?(谦虚、友好、沉默等等)师:最后,陶罐不再理会铁罐,此时的沉默是不是懦弱?而是?(大度、友好、;心胸宽广)师:此时的沉默并不是软弱,而是心胸宽广,此时的沉默是金!4.分角色朗读课文童话故事中队陶罐和铁罐的语言和神态描写都非常生动,值得我们多读几遍,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等下我们找一个表现最好的小组展示他们小组的成果!5、许多年过去后的今天,陶罐是这样对待铁罐的:再度开头的段落:“我的兄弟铁罐闷得够受了。”现在再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想法?你想对陶罐兄弟说些什么呢?正因为陶罐懂得宽容,所以它才会说:(齐读句子)正因为
21、陶罐善良,所以它才会说:正因为陶罐心胸宽容,所以它才会说:知识拓展:读了这个童话故事,你认识到了怎样的陶罐,和怎样的铁罐?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作业: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感受一下我们这善良的陶罐和骄傲的铁罐!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6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的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体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陶罐 铁罐 教案 范文 教学 设计 一等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