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T 4357-2021 草原资源遥感调查技术规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pdf
《DB65∕T 4357-2021 草原资源遥感调查技术规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5∕T 4357-2021 草原资源遥感调查技术规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65.020.01 CCS B 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DB 65/T 4357-2021 草原资源遥感调查技术规程Technical standard for remote sensing survey of grassland resources 2021-05-27发布202108-01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 65/T 4357-2021 目可吕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l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提出。本文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与草原局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新疆维吾
2、尔自治区草原总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彭建、李刚勇、闰洋、穆晨、顾祥、闰凯、艾尔肯达吾提、孙强、张云玲、张楚捷、乌鲁木山布仁巴依尔、肖向华、凯撒米吉捷、张向向。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对本文件的修改意见建议,i青反馈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乌鲁木齐市新华南路167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乌鲁木齐市黑龙江路69号)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燕儿窝路618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电话:0991-4165377;传真:0991-2311250;邮编:8300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联系电话0991-4509
3、319;传真0991-5813240:邮编830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联系电话0991-8528856;传真0991一8535608;邮编830049DB 65/T 4357-2021 草原资源遥感调查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草原资源遥感调查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准备工作、遥感解译、地面调查、图斑判读、数据库与信息系统、检查验收、编制调查报告的任务、内容、技术、指标、流程、方法、质量控制等。本文件适用于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域草原资源调查。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目期的引用
4、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377 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CH/T 1015.2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数字高程模型(DEM)CH/T 9009.3-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3 术i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草原资源grasslandresource 在一定空间范围以内具有草原植被类型覆盖,并具有一定质量及面积分布的自然资源。3.2 草原样地sampleplot 草原类型、植物群落、
5、生态环境、利用方式及利用状况具有代表性的具体地段。3.3 草原样方samplequadrat 样地内具有一定面积的用于定性和定量描述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取样点。3.4 影像remotesensing images 通过遥感技术手段与系统平台获取的图像信息。3棍5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他ophotomap(DOM)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遥感影像,经几何配准、正射纠正、色彩调整与镶嵌,按草原区域剪裁生成的数字正射影像产品数据集。DB 65/丁4357-20214 总则4.1 调查任务4.1.1 利用遥感技术调查草原类型与分布状况。4.1.2 评价草原资源质量和草原生态状况。4.2 草原类
6、型划分包括天然草原与人工草地。4.3 调查尺度及空间坐标系4.3.1 基本调查单元以县级辖区草原为基本调查单元。4.3.2 制图比例尺制图以1:100000比例尺为主,草原植被分布类型相同的区域可采用1:100000、1:150000比例尺。4.3.3 空间坐标系和制图基本参数4.3.3.1 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4.3.3.2 不同数据格式、空间坐标系问应作必要转换。4.3.3.3 县(市级标准分幅图采用高斯一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制图精度按30或60分带。4.3.3.4 地面定位的误差10m,经纬度以(0 为单位,保留6个小数位。5 准备工作5.1 调查方案确定调查
7、的技术方法与工作规程、时间与经费安排、组织实施与风险控制措施、预期成果等。5.2 收集资料5.2.1 收集草原资源及其自然条件资料,重点是草原生态状况、类型、种类等资料。5.2.2 社会经济与草原生态保护性工程概况。5.2.3 国界和自治区、地、县(市)各级陆地分界线,以及县级政府勘定的乡镇(村)界线;地形地貌、土壤水文、规划等图件。纸质图件应进行扫描处理,并匹配准确空间坐标系统。5.2.4 己有遥感影像、矢量数据、地形图、相关专题图及成果。5.3 培训11调查人员对参加调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内容包括GPS导航定位、地形图识别、平台系统制图、遥感数据处理、影像吕视判读解译、草原类型判别、植物分
8、类、样地样方布设等。6 遥感解译6.1 正射影像2 DB 65月4357-20216.1.1 正射影像要求6.1.1.1 数字正射影像(以下称正射影像)的产品制作模式及基本技术指标按照CH/T9009.3规定执行,购置用于调查的正射影像时,应保证正射影像的技术一致性。6.1.1.2 遥感影像的获取时间应在近5年内,宜选择草原植被生长盛期获取的影像。6.1.1.3 遥感影像应不少于3个波段,各波段的几何纠正(配准)误差0.2mm,至少有1个可见光波段。6.1.1.4 原始影像全色波段(单波段)空间分辨率应运5m,多光谱波段应运10mo融合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不能小于全色波段空间分辨率。6.1.1.5
9、 影像镶嵌处理时,景与景接边之间应至少3个控制点,重叠区域不少于5%;无明显影像缺陷、噪声和变形:云、非常年积雪覆盖量应小于10%。6.1.1.6 影像拼接重叠区应进行必要的色度、亮度与饱和度调整。影像应清晰,色调均匀一致,接边限差符合要求;同时影像元数据完整。6.1.1.7 正射影像的几何纠正、配准和正射校正后地物平面位置误差、影像拼接误差应满足正射影像制作要求。6.1.2 影像彩色合成正射影像数据的色彩模式分为:黑白、RGB彩色2种。在正射影像进行目视判读过程中,可采用真彩色和假彩色(红外彩色)合成。6.2 建立地物解译标志6.2.1 对照正射影像纹理特征和实地踏勘情况,按照传感器类型、草
10、原物候期,分别建立基本调查单元范围内各草原类型遥感解译标志,分别基于其在影像上的形状、大小、色调、图案、纹理、地貌形态等特征,建立解译标志。6.2.2 草原地类中图斑的解译标志还可参考坡向、坡度、坡位、高程要素。如正射影像拼接相邻景存在明显色彩、亮度差异,应对景与景之间的解译标志进行调整。6.3 图斑勾绘6.3.1 基本要求6.3.1.1 草原图斑最小上图面积为图上15l11l1i,在正射影像上按照样地与解译标志勾绘图斑。6.3.1.2 各种界线与正射影像上同名地物的移位偏差图上运0.3mm,草原类型i闻界线图上1mmo 6.3.1.3 草原因斑面积保留小数点后五位。6.3.1.4 图斑使用统
11、一编号,编号12位,格式为G99999900001;其中第一位G表示草原,999999为图斑所在县级行政编码叮O0O0创1为图斑顺i帜院序编号,从00001开始。行政编码应按照G臼B/斤T22601 规定执行;图斑属性字段应包含有CYL、CYX,、T四BM盯J、CYD认、CYJ,分另别d表示草原属性草原类P革原型6.3.2 盟斑勾绘分割6.3.2.1 依照草原分布的地形特点、垂直带分布规律,按图上分布的几何特征勾绘分割草原图斑。6.3.2.2 可统一采用影像分类预判的方法,预判正射影像草原范醋,然后以目视解译方式勾绘草原图斑。6.3.2.3 县(市)级行政界线均应为图斑界线。3 08 65/T
12、 4357-2021 6.3.2.4 乡镇及乡镇以上所在地的城镇,应参考行政区划图、规划图、草场利用界线图,以目视解译方法逐个勾绘草原图斑。6.4 图幅接边分幅正射影像间和相邻行政区域间的图斑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接边处理:草原类型界线应连接处偏差图上小于1.0 mm时,两侧各调整一半相接,否则应实地核实后接边。6.5 图斑初步归类综合草原图斑的影像特征,参考地形图、历史己有成果图件等,初步划定每个图斑草原类型,形成初步判读图。6.6 补充无法获取正射影像的区域和正射影像有云覆盖不小于10%的区域,可使用与调查比例尺一致的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辅助预判,勾绘草原图斑。7 地面调查7.1 调查用具7.
13、1.1 准备调查所需的手持卫星定位设备、数码相机等信息采集设备。7.1.2 样方框、测绳、剪刀等取样工具。7.1.3 皮卷尺、3m-5 m钢卷尺、便携式电子秤或杆秤等量测工具。7.1盔4布袋、样品袋、标本夹等样品包装用品。7.1.5 调查表格、标签以及书写用笔等记录用具。7.1.6 遥感影像图、线路布置图、地形图等调查图件。7.1.7 车辆等交通工具。7.1.8 其他野外作业调查所需物资设备等。7.2 布设样地7.2.1 天然草原7.2.1.1 样地布设原则7.2.1.1.1 设置样地的图斑既要覆盖生态服务功能上有重要价值、面积分布广泛、资源典型的区域,反映主要草原类型随水热条件变化的趋势特征
14、,也要兼顾具有生产及经营利用的草原类型,空间分布上尽可能均匀。7.2.1.1.2 样地设置应在有草原覆盖的中心地带,草原类型必须有一致性,面积不应小于图斑面积的30%。7.2.1.1.3 不同程度退化、沙化和盐渍化的草原上可分别设置样地。7.2.1.1.4 利用方式及利用强度有明显差异的同类型草原,可分别设置样地。7.2.1.1.5 调查中尚存疑问的图斑,需要补充布设样地。7.2.1.2 样地布设与数量7.2.1.2.1 预判的不同草原类型,每个类型至少设置3个样地。7.2.1.2.2 预判相同草原类型图斑、不同光谱信息的影像,应分别布设样地;预判草原类型图斑相同、4 DB 65/丁4357-
15、2021相同光谱信息特征的影像,按照这些图斑的平均面积大小布设样地。7.2.2 人工草地73 地面调查时间地面调查应选择草原植被生长盛期时,本地多在7月至8月。7.4 祥地观测记录7.4.1 天然草原7.4.1.1 样地基本特征观测记录地理位置、调查时间、调查人、地形特征、土壤特征、地表特征、草地类型、植被外貌、利用方式、利用状况等,见附录A中表A.lo7.4.1.2 样方测定7.4.1.2.1 样方设置样方设置采用对角线法,若植被分布不均匀,采用Z字采样法。一类是中小草本及小半灌木样方:一类是以灌木为主的灌木及高大草本植物样方。7.4.1.2.2 测定方法在草原样地上采用样方框进行测定,测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5T 4357-2021 草原资源遥感调查技术规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B65 4357 2021 草原 资源 遥感 调查 技术规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