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脱贫事迹材料范文(通用7篇).docx





《扶贫脱贫事迹材料范文(通用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脱贫事迹材料范文(通用7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扶贫脱贫事迹材料范文(通用7篇)扶贫脱贫事迹材料篇1一、倾心尽力当好“引路人”,用真情实意让贫困群众立起脱贫志致富心。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XXX以“六月不知肉味”的执念熟练背诵十九大报告,升华了对全面建成小康奋斗目标的理解,坚定了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传播者、践行者的决心。一是宣贯惠民政策扶起脱贫“志”。在深入调查滇西南贫困群众的实际后,发现个别贫困群众存在“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现象,XXX先后在临沧市邦迈村组织了2场政策宣讲会,5次深入重点贫困户面对面讲解,把党的惠民扶贫好政策送进群众心坎里,立起贫困群众的脱贫志。得知村民李扎崩偏瘫多年,看着自己曾经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左腿
2、,XXX深刻感到身残致贫,最需要扶持的不是身体而是信心。为了让李扎崩重拾生活的信心,牢记习主席扶贫路上不拉一人的嘱托,XXX既向他耐心宣贯党的惠民政策、向他讲解身残志坚的道理,又协调各方给钱给物、培训养蜂技能,去年帮助他实现脱贫。村民们深深感叹“我们能够脱贫致富,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人民子弟兵!”二是破解发展瓶颈打通贫困“梗”。针对临沧市中山村贫困群众发展缺技能、致富缺出路的现实问题,XXX看在眼里、谋在心里。他主动与临沧市挂包单位协调,举办家政、电商、竹编、外出务工、蚕桑养殖、长寿仁豌豆和火镰菜种植等培训15期,培训897人次,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人均年收入提升2190元。村里耕地少、山林地多
3、,XXX主动联系镇农业农村站技术员,请他们帮助分析地质气候特性,充分利用占比近75%的林地,扶持村民种植板栗、桑葚、酸木瓜,发展经济林果,仅板栗种植就帮助村民增收150元。今年疫情期间,当XXX得知临沧市那招夹山村贫困户周文东无法外出务工,家里断了经济来源时,他当即想方设法托人送去了2000元现金和两只肥羊,打通了他生活的心“梗”。三是把准发展脉搏点准扶贫“穴”。多年来,对帮扶的贫困户,XXX坚持逐人逐户了解他们的所急、所需、所盼,并将调研情况汇总分析,因人而异,精准合理确定脱贫项目,制定脱贫措施。对有养殖条件的帮助扩大规模、有种植经验的指导精耕细作、有劳力资源的安排外出务工,部队帮扶与贫困群
4、众的一技之长紧密结合,使扶贫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具生命力。离保山驻地78公里外的横山村村民黄庆张,有在沿海大型生猪养殖基地打工的经验,回乡创业受挫、几近返贫,XXX积极协调帮助他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在崽猪喂养创收后,他自豪地讲“国龙兄弟既给我们盖好了猪圈,又让人教我们怎么养殖,让我们找到了发展致富的路、稳住了留下创业的心”。二、持续用力写好“致富经”,用真招实策让贫困群众踏上富裕路小康路。脱贫不是终点,帮扶群众永远在路上。XXX始终怀着对贫困群众亲人般的感情、对帮扶村寨家乡般的热爱,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一帮到底,想方设法让乡亲们脱贫摘帽奔小康。一是帮组织打造坚强堡垒。XXX积极推开部队与扶贫村党
5、支部“1+1”结对共建模式,探索形成“三帮三强”经验做法:帮书记强引领致富的头雁,常常与驻村干部一道手把手帮着村支书学制度、学政策、学管理,对口帮扶的6个村支书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明显提升,XXX被亲切地称为扶贫的“兵支书”;帮支委强团结致富的功能,主动加入扶贫微信群、开培训视频会,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参观旅史馆,提升村支部脱贫致富使命感、荣誉感;帮党员强带头致富的示范,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贫困村党员精心准备了习主席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组织与英模连队党员骨干座谈交流,强化他们脱贫打头阵、致富当先锋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帮设施夯实致富基础。“留田村,烂泥沟,春季烂泥难行走,夏季脏水
6、满地流,菜烂地里没人收”。桂林市留田村在部队靶场旁边、三面环山,唯一一条通向外界的路还坑坑洼洼,严重制约了留田村的经济发展。要想富,先修路。为了打通留田村致富路上的“血栓”,XXX在部队积极帮扶的基础上,还主动协调兴安县民营企业家唐修涛,募集到10万元和300吨水泥,修通了长3公里、宽5米的水泥路,为留田村115户556人夯实了发展的基础。2018年,XXX走访挂钩帮扶的桂林市李家村贫困户时,群众反映进村道路狭长曲折,常有夜行骑车群众跌倒摔伤、野狗乱窜咬伤群众等危险情况发生,部队随即投入30万元实施道路“亮化”工程,照亮了宁静的村庄,更照亮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三是帮教育阻断贫困传递。2016
7、年,XXX在桂林市临桂三中进行国防教育时,得知部分贫困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武侠小说,追求物质享受,忧心忡忡、夜不能寐。第二天,XXX就着手为学校购置20万元健身器材,并协调部队官兵“一对一”指导帮带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提升文化学习成绩,强化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自觉。临沧市双江县千蚌完小是远近闻名的留守儿童小学,近年来XXX带领单位拿出数万元为学校购置教学设备、文体器材,每年雷打不动组织驻训官兵与学校共建联欢,让留守学生感受部队温暖,增强学习的动力和兴趣。8年来,XXX个人先后资助和救济过的学生达30人,其中不少已经返乡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三、集智聚力打好“组合拳”,用真功实力
8、让贫困群众收获满满幸福感。扶贫帮困“授人鱼”获短利,“授人渔”收长效。为从根子上打破帮扶村的贫困现状,XXX坚持分户施策与整村推进相结合、就业扶贫与产业帮扶相结合,通过系统体系的帮扶措施,努力让贫困群众致富的道路走得更坚实更长远。一是想方设法帮就业。家住桂林市周家村的文代生下半身肌肉萎缩,家庭重担都落在妻子身上,一家人日子紧巴巴的。XXX得知情况后,马上送去2000元慰问金,积极协调职业技术学校给他传授电子元件手工制作技能,并通过企业全部回收电子元件实现创收。同时,XXX还积极为他妻子联系保洁工作,帮助其一家人的月收入提高了近3000元。这只是XXX帮扶贫困群众就业的一个缩影。8年来,XXX利
9、用军地双拥共建工作机制多方奔走,往返于桂林、临沧、保山人才劳动市场和招聘会现场,积极对接用人单位需求,累计帮助27名贫困群众稳定就业,为11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岗位渠道。二是因地制宜扶产业。临沧市中山村竹编文化历史悠久,是部队重点帮扶的驻地村寨,XXX深入调研后,与区镇村三级共同研究确定了立足竹资源和竹编文化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协调投入30万元建成集竹制品加工、竹工艺培训于一体的竹艺加工馆,举办2期竹编工艺品技术培训班培训竹编手艺人30人。竹艺产业的发展擦亮了竹艺文化的名片,引来了旅游公司的投资,实现了150多名村民每户月均增收近1300元。三是多措并举助创业。2013年春节前,XXX
10、把见义勇为获得的15000元奖金赠给桂林市留田村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时,发现该村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造成村里土地荒废。他和镇村干部探索形成“乡镇政府+返乡人员+贫困群众”合作创业模式,由乡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返乡人员提供劳力技术、贫困群众提供土地保障,扶持果蔬种植产业,协调桂林市五里店水果批发市场促销路,惠及60户300多名贫困群众,人均年收入提高2000多元。2019年到云南部队任职后,XXX组织保山市横山村和临沧市帮迈村2个贫困村增种重楼、扫把苗、火镰菜200余亩,套种党参150亩,多方联系加工和销售渠道,助力贫困群众家庭平均年增收1万余元,当年就实现了脱贫摘帽。扶贫脱贫事迹材料篇2陕煤集
11、团榆林合力产业扶贫公司总经理李勇等代表用生动的语言、淳朴的感情、亲身的感受,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现了脱贫攻坚过程中一幅幅真实感人的场面,也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一步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汇聚了力量。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文引学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说,“脱贫攻坚面临最终大考,决战决胜,时不我待。我们将一鼓作气、顽强拼搏,敬终如始、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坚决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扶贫脱贫事迹材料篇3*,男,壮族,生于1981年7月,本科文化,2005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县*镇扶贫办副主任。自全国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以来,一句“历史选择了我们,很
12、荣幸!应责无旁贷”。该同志立足岗位,主动作为,连续四年年终考核被评为优秀。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带着对农村的热爱和群众的感情,充分发挥精准扶贫滴灌管道疏导作用,围绕六个精准,进村组、入农户、奔走于田间地头,调查摸底、总结经验,扑下身子钻研业务、解民忧、帮民富。扎根农村摸路子精准出击初显成效2016年,他带着工作队驻村了,格当村位于*镇西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耕地稀少,属典型的石漠化山区。居住汉、苗、彝三种民族367户1547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8%,是全县46个建档立卡贫困行政村之一,也得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结对帮扶,并派驻了一名第一书记“秦书记”。他们一起进村入户,对户、村的脱贫状
13、况逐一进行分析,常常坐在村头、贫困户家里召集群众探索脱贫原因、怎么改变现状等等问题。通过问题为导向系统精准制定格当贫困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增收、集体经济建设多方向出击。实施陶家垱、街子堡、新寨、砟子门、苏麻弄5个村组村内道路硬化2780米,建设龙哩、街子堡2个村组卫生公厕,建设街子堡村小组垃圾处理池。实施未通公路村组道路建设。为及早改变未通公路村组群众出行难问题,修通了哈家口村小组至木央镇苏麻湾村小组断头路1.2公里,启动了哈家口村小组至老寨村小组道路建设,结束苏麻弄、哈家口2个村小组不通公路的历史。加大路网建设投入。将格当村委会13个村小组进村道路共16.5公里全部硬化,
14、彻底改变格当村交通状况。加大公共卫生投入。规划重建格当卫生室,提高群众求医的保障水平,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和环境,减轻群众负担。实施小曹、大湾、哈家口等村内道路硬化4300米,建设兵州、砟子门、大湾、哈家口等村组卫生公厕,建设老寨、兵州、石梯子、小曹等村组垃圾处理池。正在建设小曹小组、大湾小组通村硬化道路8公里及村内道路1万余平方米,建设13个村小组太阳能路灯73盏,不断美化净化农村环境。加大水利设施投入。实施格当水库灌溉片区机耕路及延伸灌溉沟渠配套项目建设,建设机耕路3600米,修建涵洞11个、三面光灌溉沟渠3400米。投入资金152.5万元建设电力提水工程解决陶家垱、大湾、达浪、苏麻弄、哈家口
15、5个村小组146户618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安居房改造建设工程,在最高检和州人大、州中医院及县委政府的大力帮助下,改造了58户贫困户危房,其中统建6户。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促进扶贫发展的作用。新建老寨、达浪、陶家垱等8个党员活动室及活动场所。组织电焊工、砌筑工、电工、厨师等技能培训,参加培训人员326人次,取得初劳动技能证书301人。引导致海南、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区务工。以“村委会+农户+土地资源整合入股”等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建档立卡户和非建档立卡户400多人发展增收产业。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2017年1月,他被调回镇扶贫办担任副主任,*镇被列入脱贫攻坚“先遣团”,计划2017年脱贫
16、出列。作为“先锋战士”的他,努力学习兰考、井冈山等全国优秀脱贫攻坚工作经验,认真研究*镇贫困状况,用最短的时间适应新岗位。为最真实的掌握贫困现状、存在问题,他用2个月时间走村入户,完成133个村小组、1201户的走访调查。精准识别,组织学习、培训会议30余场,并进村参与贫情分析会议,与驻村工作队一起战斗在一线。同事们都称他为“工作狂人”,他带领信息录入员,在学校微机房连续奋战20天,每天最多休息6个小时。有两次单位停电了,他抱着自己的电脑,带着信息员去“泡网吧”。完成全镇贫困户信息精准录入及修正。全镇剔除错评户586户2270人,新识别132户438人,脱贫返贫户10户41人,未脱贫266户1
17、221人,最终锁定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048户4338人。精准施策,系统精准编制*县*镇脱贫摘帽工作实施意见、力追贫困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镇危旧房改造实施方案、*镇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镇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库建设工作方案等。实施甘蔗种植、食用菌种植、沃柑、芒果种植及传统种养殖相结合为战略思路,结合扶持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收。实施3个行政村道路硬化43公里,新改建进村公路或生产道路25条52.5公里、硬化39个村小组村内道路33.29公里,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架设人畜饮水管道440公里,新建小水窑521口,全面解决群众饮水困难问题;新改造5个村小组农村用电问题,群众生产生活
18、用电得到全面改善;实施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工程项目,新安装户户通广播电视3600户,实现全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以上;拉通网络光纤线路到3个社区、9个行政村,互联网行政村全覆盖;建成一批村卫生室、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扶贫脱贫事迹材料篇4吴xx,男,汉族,1991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201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3年6月参加工作。2017年2月,任xx镇党政办主任兼扶贫办主任;2018年6月,下派为xx镇xx村驻村工作队员。自从事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吴xx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和“六个精准”要求,把思想和行动
19、统一到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凡事亲力亲为、不辞艰辛,积极奔走在各级部门、帮扶干部和贫困户之间,做帮扶部门、帮扶干部及贫困户之间的沟通桥梁和联系纽带。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干部,敢于担当、务求实效、倾情帮扶,勇当脱贫攻坚排头兵的拼搏和贡献精神,得到干部和群众的高度好评。一、不惧艰难,勇于担当2016年,面对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工作千头万绪、重担无人敢挑的窘境,吴xx同志作为单位新人,自告奋勇扛起脱贫攻坚这面大旗。2017年,面对5个插花式非贫困村脱贫和2个贫困村摘帽的沉重压力,吴xx同志主动要求镇党委将自己调整为县级重点贫困村驻村干部;2018年,面对拟摘帽贫
20、困村班子成员老龄化、工作推进吃力等问题,作为后备干部递进培养对象的他,毅然响应组织部号召下派为驻村工作队员,并又主动要求镇党委将自己调整为该贫困村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道路上,面对各种苦难,吴xx同志没有逃避和退缩,反而是越难越上,一干就是三年。期间,面对家庭与生活的双重压力,特别是新婚、小孩出生、家人病重与扶贫督查、验收冲突时,他更为了“大家”舍弃“小家”,毅然选择坚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白+黑”和“5+2”式的工作,最终不负众望,全面实现户脱贫、村摘帽的工作目标。吴xx同志用实际行动和突出业绩践行了一名扶贫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也展现了基层干部的奉献敬和敬业精神,赢得了组织和领导的认可。201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扶贫 脱贫 事迹材料 范文 通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