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5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课 形的魅力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 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教学重、难点: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教学准备收集各种材料(如:广告纸、挂历纸、彩色纸等可以用来拼贴的材料)、剪刀、胶棒等手工材料;水彩笔、勾线笔等绘画材料。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形的概念及分类。充分展开想象,采用画或剪等不同的形式,将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组合成各种画面。让学生感受各种形的组合所呈现出
2、来的魅力。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为什么?2、板书课题:形的魅力二、发展阶段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形状。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3、形的特点(外形的变化):有规则: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无规则:不规则形、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幅画。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
3、导。六、作品展示:1、小组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2、学生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七、教学延伸与拓展:用各种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教学后记:第二课 形体的组合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教学重、难点: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教学准备:各种形状的盒子、塑料瓶、易拉
4、罐等、胶、剪刀等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教学过程:一、 导入阶段:1、欣赏几何石膏形体师问:看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生答:是立体的2、导入课题:形体的组合二、发展阶段:1、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可分为“自然形体”“几何形体”。2、形体的组合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建筑、雕塑形体等。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师小结:形体是建筑、雕塑基本结构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几何形体(人工创造的
5、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自由形体(自然界存在的)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各种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教师巡回辅导。五、作品展示: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七、教学延伸与拓展:用立体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教学后记:第三课 抽象的雕塑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出抽象的雕塑。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
6、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教学重、难点:认识抽象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教学准备:各种线材、板材、块材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欣赏抽象雕塑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2、导入课题:抽象雕塑二、发展阶段:1、抽象的特点:几何形体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欣赏雕塑作品等。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学生讨论)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2、
7、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六、作品展示: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3、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七、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八、教学延伸与拓展:抽象雕塑作品可以运用在哪些地方、环境中。观察、收集我们的城市有哪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教学后记:第四课 学构图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并利用多样与统一的规律,画一组静物。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多样与统一在绘
8、画构图中的作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3、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利用视觉感受事物的不同和变化。教学重、难点: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学会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对不同静物的观察。教学准备:各种水果、文具、小器皿、写生用具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并利用多样与统一的规律,画一组静物。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多样与统一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3、培养学生的认真观
9、察事物的习惯,利用视觉感受事物的不同和变化。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欣赏一组静物的变化师问:看了这些变化,有什么想法吗?为什么?2、导入课题:多样与统一二、发展阶段:1、学习知识窗内容:三个苹果的例子2、学生活动:把自己准备的实物进行组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才比较好看3、欣赏范画实例:画家是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完成一幅静物写生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取景框,把要写生的对象观察下来。3、绘画步骤(1)摆好静物(2)用取景框观察静物(3)找出最高点、最低点、左右两侧的界线形成一个三角形(4)用笔从前至后逐个描画四、学生作业:完成一组静
10、物写生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六、作品展示: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七、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写生工具。八、教学延伸与拓展:多进行观察和静物写生,锻炼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还可以进行风景写生。教学后记:第五课 静物写生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写生的意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及重 要性。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掌握写生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的能 力。体会写生的乐趣。教学重、难点:写生的基本方法 ;学会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静物教学准备:几种静物、文具、小器皿、写生用具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阶段:1欣赏一组照片(感受照相取景)师问:哪一张好看的,为
11、什么?生答:略2板书课题:静物写生二 发展阶段:1什么是静物画 静物画是西方绘画中的一个门类。它指以日常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描 绘画对象,也就是说从概念的意义上,西方的静物画与动物画只在极小的范围内有一定的重合现象。2欣赏一组静物写生画 师问:哪一幅好看,为什么? 生答:略3、学生实践 派学生代表(小组组长)选择静物3、观察静物的组成结构 高、低、大、小 前、后、左、右等(学生讨论)三 拓展阶段:1 写生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 师小结:写生对象的真实性2、如何用线条表现静物?(学生讨论) 师小结: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等特点,来描绘写生对象 (师示范) 3制作步骤 (1)、用取
12、景框构图 (2)、在画纸上定好写生对象位置(高和宽) (3)、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描绘 (4)、仔细描绘,做到统一有序四 学生作业:1 作业要求:完成一幅静物写生2 学生练习,3 教师巡回辅导。五 作品展示: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六 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七 教学延伸与拓展:多练习线描,在静物写生的基础上,可进行风景写生。锻炼自己仔细观察生活的能力。讲一个艺术家认真观察生活的故事。教学后记: 第六课 喜怒哀乐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及表现方法。学生能够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并掌握美术语言的表达方法。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之情,提高想
13、象力、表现力、创造力。教学重、难点:掌握喜、怒、哀、乐表情的特征。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喜、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教具学具:颜色、油画棒、橡皮泥。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及表现方法。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之情,提高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激情导入,体验色彩1、创设情景。(教师以谈话的形式与同学交流上课时的心情感受。)2、体验色彩情感性。请学生在色卡中选出分别能体现出自己喜悦、愤怒、悲伤、欢乐心情的色彩。请学生把选出的色卡按类分别粘贴到黑板上。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所选择色卡的理由。出示课题
14、。(喜怒哀乐)(二)观察表情,感受特征1、 做游戏,展示不同的表情。2、请学生根据不同的表情进行成语交流。(三)引导延伸,丰富内涵提示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都有心情和表情。三、学生操作,教师辅导作业要求:可以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创作。展开丰富想象,根据作品创意表现不同的表情,并配以相应的色彩。题目自拟。四、作业展评五、课堂小结:教学后记:第七课 夸张的脸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特点,同时观察人物的变化特点。2、指导根据学生自己的想象,同时模仿运用大师的表现方法和脸谱表现的特点,设计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培养对人物的审美情趣。3.启发学生观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用泥塑
15、造型语言,夸张塑造,大胆趣味地表现人物头像,提高学生对人物特征的观察及立体造型表现力。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模仿大师作品表现方法,设计有特点的作品学生大胆想象,设计富有创意和夸张的形象。教学准备:陶泥若干,盘一个,放少量水,泥刀一把,木板一块(或报纸、布),椭圆形纸板(表面打毛)两块,阿福等作品若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特点,指导根据学生自己的想象,同时模仿运用大师的表现方法和脸谱表现的特点,设计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2、启发学生观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用泥塑造型语言,夸张塑造,大胆趣味地表现人物头像,提高学生对人物特征的观察及立体造型表现力。教学过程:一
16、、导入二、新授揭题:夸张的脸1、欣赏课本中的范例:(1)头像:非洲尼日利亚雕塑,眼睛很大,脸异常饱满,脖子上挂的圈圈淹没了下颚,很好的体现了非洲某部落的形态。(2)青铜人头像:中国商代,嘴巴扁平且非常长,眼睛耳朵都超出正常人的比例,耳朵有比现代人经常说的招风耳更夸张的形状,且有很大的耳洞,眼睛呈三角形,暴出。这件文物为揭开四川三星堆文化提供了历史证据。(3)北方多闻天王:中国明代佛教雕塑,眼睛怒目前方,眉毛异常厚实,额头处可见到常人没有的圆形突出,这些特征都为了显示天王的尊严与不可侵犯。2、欣赏一些漫画人物头像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夸张。3、请几位同学做模特,对他们的某些特征进行夸张变形练习。游
17、戏:做微笑、愤怒、哭泣等各种表情。观察五官特征。方法:观察-分小组讨论各种表情的五官特征-交流评价-欣赏图片4、提出作业要求:要求创作,画面构图安排得当;能概括表现人物表情;三、作业:绘出一幅奇特的形象。表现形式可以画,可以拼贴,可以拼贴和画相结合。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五、作业展评: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六、课后拓展:1、用铅笔或钢笔临摹一幅自己满意的漫画作品。2、对着镜子画画自己带有夸张性的表情。教学后记:第八课:神奇的肥皂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使用特殊的工具材料和小技法,可以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过程与方法1、学生尝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上肥皂粉,体验运用小技法
18、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2、 能根据制作好的彩色底版所产生效果进行取舍,设计制作一幅装饰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神奇的画面给学生以神秘和新鲜感,学生通过尝试运用小技法,体验小技法带给画面的美感,提高想象力与创造力,并自由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学重点如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肥皂粉,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教学难点能根据彩色底版所产生的画面特殊效果进行剪裁和创意想象,设计制作一幅有个性的装饰画。教学资源学生准备:学生准备颜料、调色盘等涂色工具。教师准备:教师用演示软件,示范用具、肥皂粉、盐等材料教学过程一、 设置悬念说明:悬念,是触发学生激情与热情的情境之一。悬念设置在课头,目的在于快速集中学生的注
19、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产生非知不可的感觉。在老师故弄玄虚的表演下,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到答案,成了主动的探索者。1、 教师快速用水彩颜料涂抹在纸上,然后在盒子中故作神秘地拿出一些白色粉末,撒在未干的彩色纸上。2、 向学生展示产生特殊效果的彩色底版,请学生猜猜这种白色粉末是什么?3、 学生兴奋猜测,回答:盐、苏打粉、味精、面粉、洗衣粉4、 出示课题小技法神奇的肥皂粉。二、欣赏启思说明:通过欣赏运用各种小技法创作的绘画作品,使学生了解运用小技法在画面中所产生自然美状态,自然似无修饰,变化万千,层次丰富。体验小技法运用所产生的美感,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1、 展示用盐、肥皂粉等材料制作出特殊效
20、果的水彩画作品。2、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三、制作底版说明:教师展示漂亮的彩色底版,可以先复习一些配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画面的色彩效果。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谈谈制作彩色底版的注意点,让学生自主提出运用肥皂粉制作特殊效果时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1、教师展示制作好的彩色底版,复习一些配色知识。 复习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调和色等配色方法。l2、回忆老师之前的演示步骤,说说制作彩色底版的步骤 选择你喜欢的色彩和配色方法,将水彩涂抹在纸上。l 在未干时用手指细撒肥皂粉l3、教师组织学生谈谈制作注意点,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 水分控制l 色彩浓度
21、的把握l 肥皂粉的撒法l4、学生尝试制作彩色底版四、创意制作说明:可以运用裁剪和添加的方法,请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彩色底版上发挥想象,可以根据画面进行取舍,剪裁出各种想象的形状。或添加亭子、房屋、车辆、人物等,增加画面意境和透视空间,制作成一幅装饰画。并为自己的作品添加题目。在创作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享受创造的乐趣,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1、 教师展示两幅用彩色底版制作的图案和装饰画。2、 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彩色底版的特点进行创意制作。五、交流评价说明:在学生自评与互评基础上,教师适当总评。展示评价,在评价中要善于挖掘每幅作品的闪光点,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评价作品时,可以从创意设计、肥皂粉
22、的运用、色彩搭配,画面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讲述创意。2、交流互评、自评3、教师点评教学后记:第九课写意蔬果教学目标:掌握蔬菜题材的花鸟画在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的初步知识与技能。教学重点:用写意技法表现蔬菜瓜果的练习。教学难点:造型的准确、下笔的肯定。教学过程:1、 活动一:欣赏齐白石的荔枝、白菜蜻蜓和徐家昌的葫芦,感受作品在选材、构图、用笔、用墨等方面的特点,体会画家崇尚自然、热爱生活和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补充其他欣赏作品。2、 活动二:演示和体验毛笔的用笔方法,包括中锋、侧锋、逆锋等的具体运用:“墨分五色”的方法与效果。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学生作相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新人 小学 年级 下册 美术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