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doc





《《将进酒》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进酒》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将进酒教学实录郑春茂 盐城中学一、导入新课。师:中国诗歌的历史很长,而酒的历史更长。酒在中国文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诗酒风流,从远古一直流淌到现在,成就了中国文学的博大、豪迈与精深,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真性情的文人墨客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李白。杜甫的名作饮中八仙歌是这样描写李白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好一个“酒中仙”!他的酒量奇大,诗才亦无人能比,一生留下了170多首咏酒诗,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一篇代表作将进酒。二、初读入诗。师:清朝的桐城派文学家姚鼐曾说:“大抵学古诗者,必要放声疾又缓读,久而自悟,若但能默,即终生做外行也。”学诗是要注重读的。
2、那么,先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全诗,大家说请谁读呢?推荐一下。师:好,这位同学读,同桌点评。生:学生读诗师:这位同学读得不错,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有没有不足呢?生:老师,“千金散尽还复来”中的“还”应该读“hi”吧?师:有没有不同意见?生:我认为应该读“hun”,这比较符合古人的语言习惯,在古文里,这个字大多都念hun。生:我觉得两个都行,因为意思差不多师:好的,大家都是有心人。如果你要读出古文的味,可以按照hun读;如果你想按照今人的习惯,可以读作“hi”。师:总的来说,这位同学读得很准确,但是,朗读是不是只有准确一个要求呢?生:不是,还要注意音调、音量。生:速度上要注意快慢。生:还要注意有感情
3、。师:那么刚才这位同学有没有读出感情来?生:没有。师:那么这首诗的感情是什么呢?有没有直接点出作者思想感情的字词,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边读边看课本注释,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注意把握思想感情。生:自由朗读三、悟读入情生:有“悲”。师:(在黑板上板书“悲”)继续提问,悲什么?生:“悲”的是人生短暂,青春易逝。师: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来?生: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师:那么,你来读一读,把“悲”表达出来。生:朗读师:嗯,读得不错。这里边是不是只有悲?这种“悲”和李清照声声慢里“凄凄惨惨戚戚”一句表达的悲的特点一样吗?生:不一样!师:有什么不一样?生:李清照想要表达的是凄切哀悼,而这一句还
4、有一种“壮”的味道师:有谁能补充一下生:“朝如青丝暮成雪”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很有气势,所以有“壮”的意味生:上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写黄河之水,很有气势,也为下句表现“悲”做了铺垫。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势,你来读一读。生:读“黄河之水天上来”(声音低缓)师: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从天上来的吗?(示范朗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句,高亢)。生:(鼓掌)。师:这才是从天上来啊,是吧?好,重新读。生:重新读(声音力度略有提高)。师:有没有谁再读一读(一同学举手)生:再读(声音富有气势)师:这位同学把黄河之水“天上来”到“海”的落差体现出来了,极有气势。我们朗读
5、时,要用生命去读,要把自己看成李白,李白就是你,你就是李白。师:李白之悲的抒发是以黄河从发源到入海这个上天下地无限广阔的空间作为背景的,它给我们的艺术感受首先是豪迈奔放的气势。是悲而不伤,悲中有壮。师:对于这人生之悲,作者是如何对待的?生:“人生得意须尽欢”, 李白要尽“欢”,要“为乐”,师:对,“人生得意须尽欢”。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你来读一读,把“欢乐”的情绪体现出来。生:朗读三四五行。师:你觉得朗读时要突出哪些字来表现“欢乐”生:有“须”“莫”师:还有补充的吗?生:还有“空”“必”“还”生:还有“会须”师:好,让我们齐读这三行,体会作者之“乐”。生:齐读。(教
6、师板书“乐”)师:接下来,我想问问同学们。这种“欢”是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欢乐?生:不是,师:怎么理解?生:“人生得意须尽欢”,说明有些时候是不得意的。生:“天生我材必有用”,好像是一种自我安慰,如果“我材”“有用”,就不需要说了。师:好!(鼓掌)继续!生:由“且”可以看出来,“且为乐”,是“暂且作乐,忘记不愉快的事情”,由此可见,李白还有“愁”。师:那么李白有哪些不愉快的事情呢?我们看一下诗歌创作的背景。生:李白早年就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但是一直不受重用师:“一直”?生:天宝元年,李白曾得到唐玄宗的召见,自以为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没想到只做了闲职翰林供奉,三年后,被“赐金放还”。师:对,大家
7、看课本注释,此时李白已经52岁了,被用无望了。作这首诗的这段时期,李白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应邀到嵩山元丹丘的家中做客。看来,对于此时的李白来说,“人生得意”当是几个老友相逢,互相倾诉衷肠,大发牢骚,纵酒狂歌而已。且看劝酒歌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生:醉。师:有“醉”,那么,从“醉”中,你能体会出什么情感吗?生:无人作答。师:要体会出什么情感,可以看诗人对待人事物的态度。生:“钟鼓馔玉不足贵”,说明他看不上“钟鼓馔玉”。师:“钟鼓馔玉”,代表什么呢?生:代表有权力的生活,就是做官师:嗯,做官,还有什么呢?生:还有,就是像权贵一样的。师:是权力、地位、金钱。好,你请坐。作者认为人活在世上金钱权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将进酒 进酒 教学 实录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