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草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 ,又想坐下 一首奇丽的小诗。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 草原的无限乐趣。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有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注入云际。1、请调整上面一段话的句序: 。2、在文中的“”上填上合适的词语。3、作者为了说明小丘线条柔美,把小丘比作 。4、作
2、者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 。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写一写。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 。5、“这境界”指的是什么? 6、这段文字主要通过描写 衬托了蒙古族同胞的心灵美,民族团结的精神美。白杨爸爸( )着孩子,( )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 )入深思。突然,他的嘴角又( )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 )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2、结合课文知道,这是爸爸第 次深思。他在深思( )。 A、思过去,思自己。 B、思子女,思未来。3、“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暗指 ,“几棵小树”暗指 这种写法叫 。4、“浮起一丝微笑”说明
3、爸爸 。5、“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意思是( )A、孩子们也会像爸爸那样克服困难,扎根边疆,建设边疆。B、小白杨树不怕环境恶劣,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是戈壁滩的卫士。古诗三首清平乐村居 , 。 , ? , 。 , 。1、默写。2、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一句的意思。 3、你能用两个四字词语来概括一下文中描写的小儿吗? 4、文中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冬阳童年骆驼队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我默
4、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1、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 ,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评价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前总统兴的生活。作者是 , 的著名女作家。2、指出画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3、谈谈你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4、说说选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童年的发现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
5、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爱和迫害的风险。1、联系上下文,“我”的脸为什么一下子涨得通红? 2、“幸亏她没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这句话是对 进行了夸张,说明 。3、作者自己我安慰的理由是 。他之所以这样安慰自己,是因为他发现了 ,却被老师 ,这就像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为了他们的发明、发现而付出惨重的代价一样。4、最后一句话如何理解? 5、你知道有哪些科学家因科学发现而受到迫害吗?请列举两个。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 。孔君平 ,父不在,乃 。为设果,果有杨梅。孔 曰:“此
6、是 。”儿应声答曰:“ 。”1、联系上下文填空。(1) 为 设果。(2)孔指 以示儿曰2、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君”与“夫子”都是对人的尊称。( )(2)句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 )(3)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3、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特点,起到 作用、4、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的哪里? 5、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晏子使楚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
7、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1、文中前一个带点的词“水土”是指 ,后一个“水土”是指 。2、这段话写了楚王第 次侮辱晏子。楚王嘲笑齐国人 ,想借此机会 。3、晏子的话妙在不但生动形象地点明了 ,而且回敬楚王: 。4、从这个片
8、段中我们可以看出晏子 的才能和 精神。再见了,亲人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A全村妇女,B打糕,C炮火,D硝烟,E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次阻击战。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情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
9、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1、把下列五个表示动作的词还原到文中A、B、C、D、E五处。 送到 冒着 穿过 带着 顶着2、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 3、文中已用“/”把第一自然段分为两层,两层之间属于 关系。4、带点的词“亲人”是指 ,“我们”是指 。5、文中为什么说“亲爱的土地”呢? 6、第二自然段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 的深情。桥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水,A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B上木桥。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C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
10、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五天以后,洪水D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chn)扶着,来这里祭(j)奠(din)。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1、把下列四个动词还原到文中A、B、C、D四处。 退 塌 推 爬 A: B: C: D: 2、理解文中的画“”的句子。 3、请把写洪水的句子画上“ ”线。4、文章结尾才交代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将相和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
11、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1、“蔺相如看这情形”中“这情形”是指: 。2、想一想: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这句话中的“小”字能够删掉吗? 。从这个“小”字的准确运用,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 的人。3、这段话是通过 描写来表现蔺相如
12、的特点的。4、读了这段话,你从哪里能看出蔺相如的机智?又从哪里看出蔺相如的勇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一下。 草船借箭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 )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 )说“用弓箭最好。”周瑜( )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 )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 )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 )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 )说“只要三天。”周瑜( )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五 年级 语文 下册 阅读 练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