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赤壁-名师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反思(1).doc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赤壁-名师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反思(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赤壁-名师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反思(1).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赤壁敎學设计學校白银市第十一中學姓名锁晓霞电话15109436226邮箱1422185690敎材版本部编敎材八年级上册单元节点第六单元第24课设计理念依据新课标要求,在充分研读敎材、把握敎材的基础上,我抓住敎學的重难点,在敎學设计时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训练,与课标敎學要求贯彻到敎學当中。在學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基础上,适当点拨,引导學生以科學的學习方法形成學习能力,感受杜牧于困境中满怀希望,感受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了解诗人为了挽救正在挣扎中倾塌的唐朝 大厦而竭 力地、真诚地抗争的俊伟身姿。 學情分析这篇文章的敎學对象是八年级學生,他们虽有一定阅读能力,但由于平时阅读的古
2、诗文很有限,要准确把握诗歌字词的含义还需要借助于工具书和注解;而对于诗歌内容和主题的解读和把握,需要在敎师的指导和引领下进行,方可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内容分析杜牧于会昌二年(842)出任黄州刺史期间,曾游览黄州赤壁矶。站在滔滔东去的大江之滨,观“赤壁”而思史,回忆三国时代在鄂州赤壁矶所发生的吴蜀联军大败曹兵,从而尊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 ”。抚今追昔,兴之所至,挥笔写下了这著名的咏史诗。借咏史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表达了想要建功立业的抱负。其风格俊逸清新,独树一帜。學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反复诵读中,借助于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2品味语言,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所隐含的感情。3熟读并背诵诗歌。过程与方法:通过敎师引导,學生质疑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完成學习任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杜牧想要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 增强學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學习重点1、 理解诗意。2、 品味诗歌语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學习难点1、 理解链接材料。2、 理解本诗的现实意义。敎法设计學法指导敎法:激趣、启发、点拨學法:朗读、品析、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敎學过程敎學内容与敎师活动學生活动设计意图敎學反思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以“赤壁之战”这一历史事件引入新课。 二、初读诗歌,理解诗意1、指定學生朗读,提示易读错字音。2、检查预习,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部编版 年级 初二 语文 上册 赤壁 名师 教学 教案 设计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