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磁铁》幼儿园中班教案12篇.docx
《2023年《磁铁》幼儿园中班教案1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磁铁》幼儿园中班教案12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磁铁幼儿园中班教案12篇磁铁幼儿园中班教案1目标:1初步感知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陛。2尝试利用磁铁的特性,通过控制条形磁铁让磁铁小车动起来。3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在玩磁铁小车时的发现。准备:1将两根短吸管粘贴在一块条形磁铁上,分别将两组车轮其中一边的轮胎卸下,将连接轮胎的铁丝穿过吸管后,再将卸下的轮胎重新装好,制作成磁铁小车。2条形磁铁若干,装在筐中。3白纸、彩色笔。玩法说明:幼儿不用手触碰磁铁小车,尝试用条形磁铁控制磁铁小车前行或倒退。指导要点: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兴趣:“这里有一种魔法棒(条形磁铁),不碰到小车就能让小车动起来,你们想试一试吗?”2观察幼儿的探索方法。如
2、,幼儿将条形磁铁与磁铁小车吸在一起,使小车动起来。如果幼儿长时间只停留于这种玩法,可引导幼儿再试一试其他方法,尝试不接触就驱动的“魔法”。又如,当幼儿发现条形磁铁一靠近小车就动的现象时,可鼓励幼儿改变磁铁移动速度,观察小车行驶速度的变化。再如,一名幼儿通过探索发现两辆小车前后排列时,移动其中一辆小车,另一辆小车也会跟着移动。只要是围绕磁铁特性的探索,教师不必干预,应允许幼儿有自己独特的探索方式。3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表征,帮助幼儿用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画纸上。4引导幼儿手持记录单与同伴进行经验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延伸活动:在大型纸盒内用即时贴贴出马路、停车场的标志线等,鼓励
3、幼儿用“魔法棒”控制车的行驶方向,将车停进车位。磁铁幼儿园中班教案2活动目标:1、知道磁铁是能吸住铁的东西的,并用语言表达出来。2、学习按一定标准分类的方法。(是否能吸铁的标准)3、激发对磁铁吸铁现象的探索兴趣。活动准备:1、每人一盘材料,内有磁铁和铁片、回形针、螺丝帽、钥匙、硬币、纽扣、木块、布条、玻璃球、塑料玩具等。2、在教室中增加一些铁制用具供幼儿探索。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小朋友,请你看看你面前的盘子里有些什么?”“请你玩玩盘子里的东西,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的东西会粘在一个黑块上)2、引导幼儿探索磁铁的特性。(1)“是哪一块东西能粘住别的东西?把它找出来,”“这块能吸
4、住别的东西的铁块,我们给他一个名字叫磁铁。”幼儿说出名称。“现在你们试试,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磁铁能吸起铁块、回形针.吸不起木块、纽扣.)“为什么磁铁能吸起铁块、回形针.吸不起木块、纽扣.?”(因为铁片、回形针等是铁的,木块、塑料不是铁的)“磁铁能吸起铁做的东西,而不能吸起木头、塑料等其他东西。”(2)“请你试试,把磁铁和它吸起来的东西分开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3、引导幼儿通过分类活动学习分类方法,巩固所学知识。幼儿尝试分类,教师个别指导4、小结并扩展幼儿经验。今天我们又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磁铁能吸起铁块、回形针因为他们都是铁做的,不能吸起硬币、木块、纽扣,因为他们都
5、不是铁做的,你想知道磁铁还能吸什么东西嘛?请你用磁铁去吸一吸教室里的其他东西。“请幼儿讲述,那些东西能吸起,哪些不能吸起,为什么?磁铁并不仅仅吸铁。还有能被磁化的物质,像铁、镍、钴及其合金都可以被磁铁吸引活动延伸:1、让幼儿玩玩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磁铁,发现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2、开展用磁铁做游戏,用磁铁在铁板的下面控制纸板上的小人走迷宫或跳舞、轮船航行等(小人、纸船里面都藏有回形针)。磁铁幼儿园中班教案3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磁铁相斥、相吸的特性。2、能运用磁铁相斥、相吸的特性进行游戏活动。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4、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教学反思
6、:本次科学活动,幼儿从上课伊始就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由于事先准备的操作材料比较多,所以幼儿一直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发现、比较,整节课情绪高涨。幼儿乐于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事物规律的活动形式。在总结磁铁特性这一环节,做的还不到位,有点急于求成,要先让幼儿来讲出他发现的规律,教师再进行引导,做最后的总结。在活动过程中仍有不足之处,教师在讲述表格填写规范时语言不够清晰,目标不够明确,仍然有些幼儿将猜测和验证环节混淆起来,不会填写表格。此外,应将游戏探索磁铁特性这一方式延伸到今后的玩磁铁的活动中。对磁铁相斥、相吸的现象感兴趣,体验探索的乐趣。活动准备:物质准备:磁性水果拼图、磁铁小推车、水果图卡、磁悬浮
7、应用的图片。活动过程:(一)拼图游戏,初步感知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套磁性的水果拼图,看看能拼出什么水果。2、教师操作。3、师小结:原来磁与磁铁之间,有时可以像一对好朋友一样紧紧吸在一起,有时却会互相推开。4、讨论。师:如果要让这套无法吸在一起的水果拼图也能拼成一个完整的水果,该怎么办?接下来老师要请小朋友上来试试,看看怎样让这套无法吸在一起的水果拼图拼成一个完整的水果。5、教师小结。师:原来只要把两个无法吸在一起的磁铁,改变其中一块磁铁的方向,它们就能吸在一起了。(二)游戏请你和我碰一碰,进一步感受磁铁两极的特性。1、教师手持磁铁和幼儿的磁铁碰一碰,遇上相互排斥的
8、现象时随时启发,怎样让你的磁铁和我的磁铁交朋友?(1)师:等一下请小朋友玩游戏请你和我碰一碰,用自己手中的磁铁和同伴手中的磁铁碰一碰,看看要怎样让这两个磁铁会吸在一起。2、幼儿双双合作玩磁铁。师:接下来请小朋友两个人合作玩游戏请你和我碰一碰。师:接下来请一个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让两块磁铁吸在一起的。3、师小结:小朋友都玩了游戏请你和我碰一碰,知道了让两个磁铁吸在一起的方法。有的两块磁铁会吸在一起,有的不会吸在一起,因为磁铁有正负极,只要改变其中一个磁铁的方向就能吸在一起。(三)观看图片,了解磁性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师:磁铁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很大的用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介绍磁铁在生活
9、中的运用)(四)经验迁移。师:磁铁的作用可大了,生活中有许多东西也用了磁铁,你知道哪些东西是请磁铁帮忙的吗?小朋友们回家后还可以继续探索磁铁的奥秘。磁铁幼儿园中班教案4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探索,充分感知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的特性。2、能用记录、言语的方式表述探索的结果。3、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操作探索,充分感知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的特性。难点:能用记录、言语的方式表述探索的结果。活动准备铅笔、积木、橡皮、回形针、铁钉、纸片小鱼、梳子、硬币、勺子、铁夹子、磁铁、记录单、磁铁鱼竿人手一份。活动
10、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出示盘子里的材料,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请你看一看盘子里有些什么?请你玩一玩盘子里的东西,看看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二、基本部分(一)、自由探索,激发幼儿兴趣。1、幼儿自由操作探索,教师巡回观察。2、教师与幼儿交流讨论。3、教师小结:刚才在玩的时候,小朋友发现磁铁能吸住别的东西。(二)、引导幼儿探索磁铁的特性。1、出示记录单,了解记录方法。2、幼儿第二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3、请记录完的幼儿想个办法将记录单贴到黑板上,并和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磁铁能和谁做朋友。4、教师与幼儿共同观察、讨论记录结果。5、教师小结:原来磁铁能跟铁做的东西做朋友,磁铁只能吸住铁做的东西。(三)、
11、提供问题情境,扩展幼儿经验。1、出示游戏材料,引导幼儿思考。(1)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钓鱼游戏,教师出示有磁铁的钓鱼竿、和纸做的小鱼。(2)请小朋友想一想、试一试,用个什么办法可以把小鱼钓起来,你可以请盘子里的材料来帮帮忙。2、幼儿第三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发现。3、分享交流。(1)你的小鱼钓起来了吗?你用了什么好方法?(1)请您边说边演示一下。4、教师小结。刚才大家都想出了好办法把鱼钓起来的,原来你们是用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的办法把鱼钓起来的,真会动脑筋。三、结束部分分组自由活动。四、延伸部分请把鱼放在泥工板上,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鱼游起来呢?下课以后你们再去试一试。活动评析:1、引导幼儿自由
12、探索,让幼儿有充分的操作时间,因此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而且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并不进行直接指导,而是强调让幼儿通过直接与材料的交互作用,去发现、思考、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2、引导幼儿在操作的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并有目的地记录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现象。引导过程一一转化为问题,因为问题情境对幼儿来说没有严格的约束,有利于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3、在最后一各环节中,我们并不过分关注幼儿到底掌握了哪些磁铁的原理,而是注重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自信心、独立性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关于磁铁的经验进行迁移、创造。活动反思:科学活动并不是把现成的科学结论告诉幼儿,而是使幼儿成为渴求了解世界的探索者和发现者。我
13、们的科学教育,就是要提供丰富的材料,营造宽舒的心理环境,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让幼儿在探究中惊异科学,在持久、深入地探究过程中建构科学经验。纲要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所有的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为了让幼儿认识磁铁,我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可供操作的实验材料,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不进行直接的指导,而是强调幼儿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去发现、思考、解决各种问题。当然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不足就是准备的磁铁数量不够充分。是极个别幼儿玩得不够尽兴,在今后教学中将会做得更完善。磁铁幼儿园中班教案5活动背景:这是我们教研的内容,老师们在自己理解、同伴互动的前提下,进行了教研观摩活动。这是
14、在同事第一次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有了这次的想法和设计。孩子对磁铁有一种好奇:因为它会吸住东西。在以前的日子里,孩子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磁铁的经验。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活动结果的获得是不难的,但是,孩子们在还没有探索习惯和能力的时候,这样的活动,无疑会让孩子获得许多方法和乐趣,这使我们更关注孩子的活动过程。活动应该根植于孩子的生活。科学探索活动很容易只关注科学概念而忽视了它对孩子的现实意义。所以,本活动努力将有关磁铁的每一点认识,迁移回归孩子的生活,使活动贴近孩子原本的需要。内容与要求:1、了解磁铁的名称和可以吸住铁制品的基本特征。2、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问题。3、重点和难点:探索磁铁的基本特征。活
15、动准备:1、幼儿的操作用具:磁铁、各类铁制品(大头针、曲别针、铁钉、铁丝、铁片)、非铁制品(塑料勺子、积木、雪花片、纽扣、泡沫、硬)每人一份。2、放有雪花片和曲别针的筐(每桌两筐)。3、教师演示用具:磁铁、垫板、别有曲别针的娃娃纸片。过程与指导: 一、摆弄操作老师:请你把筐里的东西分成两堆,分的时候要用到这东西指磁铁),你去试试。由于上次活动的开始,老师指导语过于的含蓄,出现了许 多与“磁铁无关的操作现象,使得孩子走了一些弯路,降低了集体 教学的效率。因此,本活动的开始,直接引入磁铁,使孩子立即对当前的学习对象进行关注,大大减少了教学上的麻烦。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在活动中,由于我的指导语的暗示
16、,大多数的孩子都用磁铁(尽管孩子都叫不出它的学名)把东西分成两堆,有1个孩子按大小分,有2个孩子按材料质地分,有1个孩子按长短分,终因材料的不规则,而无法进行,于是,抬眼看同伴,便拿起磁铁,立即被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现象吸引住,从而信心倍增,很快,也将材料分成了两堆。二、协调交流讨论:说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老师(小结):用这(磁铁)可以将筐里的东西分成两堆:能被吸住和不能被吸住的。这东西叫磁铁,它能吸住铁的东西。三、迁移验证找一找: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铁做的?你怎么知道的?上次的研究活动表明,孩子更容易记住“吸铁石,而不容 易记忆“磁铁”,所以,这里让孩子有反复使用“磁铁”这个学名的机会,如,
17、孩子说:门把手被磁铁吸住,它是铁做的。孩子在寻找过程中。,既验证了磁铁的特征,又记住了“磁铁”这个名字。在活动中,有半数的孩子似乎都知道:能吸住铁的东西,就叫“吸铁石,于是,他们很不容易记住“磁铁”这个学名。在寻找“铁做的东西的过程中,当孩子们欢呼“这是铁做的”,我就问“你怎么知道的?”孩子大多回答“因为它被磁铁吸住了”,如此反复多次,孩子就记住了这个比较陌生的名字。四、迁移运用1、游戏:找别针。老师介绍:曲别针掉到雪花片筐里去了,请大家帮老师一起找曲别针,看谁找得快、找得多。孩子在混有曲别针的雪花片筐里,挑选别针。在活动中,有的孩子一开始没有想到用磁铁,而用手拣。当看到同伴使用时,立刻仿效,
18、果然方便得很,于是兴趣大增。2、游戏:小动物跳舞。将立体人物别上回形针放在垫板上面,用磁铁在垫板下面移动,让人物跳起舞来(也可以准备更丰富的磁性玩具,如:塑料盒里小鱼游、小纸棍里红旗升等等)。这些游戏可以放在区角学习中。磁铁幼儿园中班教案6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会碰到很多需要磁铁的工具,比如:我们的文具盒、钱包、书包.等,都有磁铁的存在。只是,这些磁铁都被包裹着一层漂亮的“外衣”,让他不被暴露于他人眼前。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磁铁有了更神秘的一面。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就要让他们永远保持着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并激发他们热于探索的热情。为了帮助孩子们解开心中的疑团,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魔力磁铁翻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磁铁 2023 幼儿园 中班 教案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