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静夜思》教案模板.docx
《2023年《静夜思》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静夜思》教案模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静夜思教案模板静夜思教案模板1教学要求: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2个偏旁“亠、攵”。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教学准备:静夜思教案教学设计棒准备描绘宁静月夜的图画、音乐,也可让学生选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观察夜空。教学时间:教学本课用2课时。预习: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由复习导入新课。二、简介作者。三、初读课文,借助汉语读准字音。1、 朗读全诗,对照生字表,在诗中画出来。思考:全诗有几行,有几句话?(全诗有四行,有两句话。)2、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进行正
2、音。四、讨论交流,理解诗中词语和诗句的意思。1、 轻声自由读诗,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质疑。2、 先弄懂“静夜思”每个字的意思。静,安静;夜,指夜晚;思、思念。3、 然后让学生观看插图:说说诗人在什么时间干什么?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4、 让学生结合每个字的意思和插图内容讲讲诗题的意思,(在寂静的夜晚诗人望着明月思念自己的家乡。)5、学习古诗第一句。(1) 由朗读第一句诗,思考:读懂了什么?(2) 说说自己读懂的地方,提出不懂的地方。(3) 讨论不懂的词语,再把词语意思连起来说句意。(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光”这里指的是月光。“疑”是怀疑的意思。)(4) 提问: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
3、明亮的月光的,诗人觉得月光好像是什么?想象一下,/article/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5) 同桌互相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6) 练习朗读第一句。(7) 总结学习第一句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分组学习第二句。5、 学习古诗第二句。(1)分组学习。先读句,然后议论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最后将词语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2)全班进行交流。结合插图,理解句意。(“举头”就是抬头的意思。“思故乡”就是想念故乡。全句可以理解为:抬起头来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明月。想到自己孤身一人在外,不由得思念起自己的故乡。)(3)让同学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应该怎样朗读。老师范读,学生练读。五、有感情朗读全文,背诵全
4、文。教学生朗读古诗的方法,要读出节奏、韵脚,带着作者的情感进行朗读。六、照着板书和结合插图,说说全诗的意思。七、同学们议论学习古诗的方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集体朗读全诗。2、小组议论古诗的意思。3、出示生字卡片,练习认读生字。一、学习生字/soft/,掌握字形。1、自己自学生字,想想它们是由几笔写成,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字形。2、全班交流学习。3、口头组词。二、练习写字。三、作业设计。后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板书 6 静夜思所见所思所思所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教案模板2一、教学要求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
5、耳、头、米”4个字。认识2个偏旁“亠、攵”。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二、教材说明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二次出现古诗。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可准备描绘宁静月夜的图画、音乐,也可让学生选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观察夜空。(二)认字、写字1.认字10个生字,“静”“床”“光”“望”“乡”是后鼻音,要读准。“静、夜、望、故”笔画较多,字形复杂,让学生多读读,多认认。要结合“夜、故”的认记,认识“亠、攵”这两个偏旁。2.写字“目、耳、头、米
6、”是要求写的字,要让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是怎样摆放的。“头、米”的最后两笔是“”和“” (或“丶”),写时,要注意这两个笔画的呼应。(三)朗读要先让学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古诗的朗读,速度要稍慢,要有抑扬顿挫。五言诗,每句都有停顿,可一句句标出并示范朗读。在学生对诗意大概有所了解后,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朗诵,最后达到能够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四)词句诗中的“疑”,可联系诗句理解;“霜”,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初冬时看到的霜;“低头”、“举头”这组反义词,可用动作示意。对于诗句的意思,只要大体了解就行,不必要求
7、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解。(五)实践活动课后安排了一项“我会说”的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和说话。学完这首诗,可布置学生留心观察夜晚的天空。观察以后,可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把看到的夜空说一说。对学生的发言,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相互吸取长处,丰富说话的内容。(六)教学时间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四、教学设计举例(一)释题“思”,思念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二)初读古诗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三)细读古诗1.互相交流,读懂了哪些词句。如,说说自己见过的“霜”,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等。2.配乐朗读静夜思。(四)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五)认记生字1.用生字
8、卡片检查生字读音。2.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六)练习写字(七)布置作业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五、参考资料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秦安附近),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全家迁居四川江油,因此他一直把四川当作自己的故乡。李白的一生主要生活在唐朝的鼎盛时期,同时也经历了唐朝由极盛到衰落的转折时期。他的一生中,既亲见了历史上的太平盛世,也遭遇到惨不忍睹的战乱祸端,他的诗歌创作是与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分不开的。李白一生怀着远大志向,但是生活道路坎坷难言,在政治上也未能展翅凌云。一生中写下了上千首诗歌,其诗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
9、言流畅,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静夜思教案模板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
10、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
11、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短短四句诗,写得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静夜思 2023 教案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