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学案讲义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学案讲义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学案讲义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docx(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一节重力-1-第二节弹-12-第三节摩擦-25-第四节力的合成-37-第五节力的分解-50-第六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63-第一节重力核心素养明目标核心素养学习目标物理观念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重力概念、重力大小、方向及重 心概念,能解释有关重力的自然现象.科学思维掌握重力的大小及方向,能对简单的、重力进行分析、推理, 能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探究通过对重力的探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能解释探究的结果.科学态度与责任学会在处理重力问题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 科学的兴趣.知识点一重力1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 .重力的大小:可用公式G=m区
2、计算得出,式中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g= 9.8 N/kg.3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提醒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体验1: (1)重力的大小会随位置变化,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所以方向不变.(X)(2)同一物体在地球上和在月球上质量是样的,但重力不同.()(3)g=9.8 N/kg=918m/s2.知识点的图示1 .力的示意图:用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2 .的图示:线段按一定比例(标度)画出,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线段 的箭头指向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知识点三重心1 .重心:物体的各组成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可认为各部分所受 到的重力作用
3、集中于一点,这一点称为物体的重心.2 .决定物体重心位置的因素(1)物体的形状.(2)物体的质量分布.3 .确定物体重心的方法(1)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几何轴对称中心.(2)薄板重心可用悬挂法来确定.提醒& 1.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2.任何个物体有且只有一个重心.体验k2: (1)物体上只有重心处受到重力作用.(X)(2)球体的重心一定在球心处.(X)(3)物体的稳定程度与重心高低有关.(V)(4)物体的重心位置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所在的位置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内质量的分布考点1重力畲情境探究李华同学携带一重要实验仪器,从广州坐动车到北京,若途中
4、仪器保管妥善.请探究:(1)仪器的质量发生了变化吗?(2)仪器的重力大小、方向有变化吗?提示:(1)没有.(2)有变化,因为纬度不同,g的大小方向都不同,G=mg也不同.归纳例证1.重力及其测量(1)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在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在不同地点,某物体的重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纬度位置有关,在纬度 越高的位置,所受重力越大;其重力的大小还与物体的海拔高度有关,在同一地 点,位置越高,重力越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无关.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竖直向下不是垂直于支撑面向下,也不是指向 地心.(2)重力的测量在实验室里,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计测出.物
5、体静止时弹簧测计 的拉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用弹簧测计测量重力时,物体必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重力和质量的区别与联系项目重力质量区别性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 物体受到的物体本身的种属性变化情况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 而发生变化不随地理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测量工具弹簧测计天平矢量与标量矢量标量联系G=mg2.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流程画作用点明确力的方向明确受物体选 标 度画 线段明确 的 大小【典例1】关于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时,物体受重力B.物体对地面的压就是物体的重力c.弹簧测计和杆秤都能称量物体的重力大小D.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6、思路点拨:重力是由地球吸引而产生的,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明确物体的重力和对地面的压力的施物体和受物体.D 物体是否受重力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A错误;物体对地面的压与物 体的重力的施物体和受物体不同,故不是个,B错误;杆秤的原理是杠杆 原理,只能测质量不能测重力,C错误;在同一地点g为常数,由G=mg可知,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D正确.【典例2 如图所示,甲中在木箱的P点,用一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 的150 N的拉木箱;乙中在木块的Q点施一与竖直方向成60。角斜向上的20 N 的推力,把木块抵在墙壁上.试作出甲、乙两图中所给的图示,并作出丙中电 灯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思路点拨:根据力的图
7、示的画法,正确选取标度画出力的图示. 解析(1)此题可按以下步骤对P点的拉进行作图:选定一段长4 mm的线段表示50 N的.从作用点P沿力的作用方向画 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与力的大小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刻度(即画出 线段长度为与X4 mm= 12 mm),如图甲.在线段的尾端加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2)可按同样的步骤画出Q点推力的图示如图乙,作图时,注意Q点推力的 方向.(3)画丙图中力的示意图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选定电灯为研究对象.从作用点沿拉力方向(沿绳的方向)画出适当长度的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 出箭头表示拉力的方向,这就是绳对电灯拉力的示意图.同样沿重力方向(竖直向 下)画出适
8、当长度的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重力的方向,这就是电灯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注意表示拉力与重力的线段长度应该相等,且在一条直线上, 如图丙所示.甲乙 丙答案见解析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作图技巧(1)画力的图示,要严格按以下步骤进行.选标度:以某一长度表示一定大小的力.画线段: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长短根据标度和力的大小确 定.定刻度.画箭头.(2)的图示一定要画在受物体上,标度选取适当,所画线段的长度应是标 度的整数倍.(3)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不同,力的示意图是便于分析受力,画准力的方向, 带箭头的线段上没有标度,线段的长度只定性表示力的大小.跟进训练1 .关于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
9、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向下的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C.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所受的重力相同D.重力的大小不总等于弹簧测计下面竖直悬挂的物体受到的弹簧测计的 拉力的大小D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与支持面无关,并不总是指向地心,只有 在赤道和两极时,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A、B错误;由于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 增大而增大,故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所受的重力是不同的,C错误;重力的大小不 总等于弹簧测计下面竖直悬挂的物体受到的弹簧测计的拉力的大小,只有在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二者大小相等,D正确,2 .关于如图所示的两个力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尼A. Fi=F2,
10、因为表示两个力的线段样长B. FF2,因为表小F的标度大C. Fi.【典例2】 如图所示,有一个楔形槽BAC,槽底边AC水平,钢球置于槽 内,现给钢球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分析槽壁AB、AC对钢球的弹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方向如何.C思路点拨:根据作用效果可判断有无弹,点面处弹垂直接触面.【解析钢球在水平推力作用下,与A8和AC相互挤压,因而钢球与A8、AC 间均有弹产生.AB对钢球的弹垂直AB向下,AC对钢球的弹竖直向上.答案见解析弹有无的判断方法(1)条件法:对于发生明显形变的物体,可直接根据弹产生的条件判断.(2)对于形变不明显的物体,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假设法: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
11、撤去,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 否发生改变.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 定存在弹.替换法:可以将硬的、形变不明显的施物体用软的、易产生明显形变的 物体来替换,看能不能维持原来的力学状态.如将侧壁、斜面用海绵来替换,将 硬杆用轻弹簧(橡皮条)或细绳来替换.状态法:因为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吻合,所以可以依据物 体的运动状态由相应的规律(如平衡等)来判断物体间的弹.题多变:在上题中,若将去掉,再分析槽壁AS、4c对钢球的弹.解析去掉推力后,钢球只与AC挤压,受到AC对钢球竖直向上的弹.假 设此时把AB “拿走”,钢球仍可静止于AC上,所以AB与钢球虽接触但并未
12、产 生形变,A8与钢球间无弹力作用.答案见解析.跟进训练2.在下图中,a. b表面均光滑且静止,天花板和地面均水平.a、b间一定 有弹的是()ABC DB 图A中,间无弹产生,因为、万间无相互挤压,没有发生形变, A错误;图B中,若撤去b球,a球因重力作用要向右摆动,若撤走a球,b球因 重力作用要向左摆动,则a、方相互挤压,产生弹,B正确;图C中,假设。、 间有弹存在,。对b的弹方向向右,b将向右滚动,而题设条件为是静止的, 则。、间不存在弹,C错误;图口中,假设a、b间有弹存在,a对b的弹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则b受三个: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和垂直 于斜面向上的弹,这三个力的合力不可
13、能为零,即三个不可能平衡,与题设 条件矛盾,D错误.考点3胡克定律1.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1)实验目的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了解弹簧测计的工作原理.(2)实验器材铁架台、带挂钩的弹簧、钩码、刻度尺.(3)实验原理与设计将已知质量的钩码悬挂于弹簧挂钩上,由平衡可知,弹簧对钩码的弹 大小等于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通过改变悬挂的钩码个数来改变弹簧弹力的大小, 测出弹簧未挂钩码时的长度(弹簧原长)及挂钩码后的长度,可得出挂不同数量钩码 情况下弹簧的伸长量.由此可进步得出弹簧弹的大小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4)实验步骤按照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用刻度尺测量弹簧原长.在弹簧挂钩上依次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粤教版 高中物理 必修 一册 第三 相互作用 讲义 知识点 考点 汇总 配套 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