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草原》教案范文集合八篇(体育教案模板范文).docx
《2023年《草原》教案范文集合八篇(体育教案模板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草原》教案范文集合八篇(体育教案模板范文).doc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草原教案范文集合八篇(体育教案模板范文)草原教案 篇1设计理念:有创造性地运作“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基本思路,引导学生有创意地阅读。以“读说式”的课堂交流,培养学生“引经据典”地解读课文、阐述见解的能力。注重学生的课堂语文实践,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能力。设计特色:景、情、理一体解读,读、思、说滚动推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过程与方法目标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
2、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草原的风光、资料。教学流程:一、初读课文,结合预习印象,对课文进行整体认知。学生各自朗读课文后讨论1.草原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在阅读和影视中得到的知识漫谈。2.本篇课文作者写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况?(写了两方面的情况,一是风景很美,一是草原人民的热情。)教师引导归纳,学生发言板书:风光美、人情美。3.课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草原和草原人民的热爱,歌颂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友情。)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课文;2.请学生分析本段内部结构;3.
3、抓住两个抒情句的理解,以情感的体会带动对全段的理解;4.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有情感地朗读,使学生进一步人情人境。(教师的导读应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处理。第一段,作者意在写景抒情,教师就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情景交融”的情感体会;第二段作者是写事抒情,教师则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情节中的重要部分表达蒙族人民热情豪爽和特殊风俗的语句来体会“蒙汉情深”的中心。)三、整体认识课文第二部分的内容和层次。1.提问:从这一部分内容的整体上看,它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这一段主要写的是草原上蒙族人们的热情豪放和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2.默读这一部分课文,分析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几层意思,给每层意思概括出一个
4、小标题。(这一部分课文,作者按参观访问活动的顺序写了四个自然段,各是一层意思,它们分别是:迎客、相见、款待和联欢。)四、学习第二部分课文的各层意思。1.指导学习第一层意思(迎客)。(1)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勾画。作者的哪些描述表现了蒙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哪些描写表现了蒙族人民特有民族风情和民族性格?(2)学生进一步默读课文,继续思考上述问题,然后讨论发言,发言运用“读说式”,就是在发言中把朗读与发表个人见解结合起来,一边引读课文有关语句章节,一边评述分析。(3)最后归纳本层的中心内容,概括成小标题的形式。在这一层中,蒙族人民的热情豪爽和独特风俗,主要表现在他们迎客的方式上。学生可围绕此点
5、进行读说。作者在这里用一连串短语短句,生动地描述了蒙族朋友几十里外驰马带路的情景。(板书:几十里外,驰马带路)2.总结学习这一层课文的过程:读思勾画读说概括。3.依次学习第二部分课文的其他三层意思,运用在学习第一层时归纳的“读思勾画读说概括”的方法,让学生独立学习,然后逐段发表意见。(教师在讨论过程中p-步板书:语言不通,心意相通;敬酒唱歌,会心微笑;夕阳西照,谈兴正浓。)在“相见”一段中,需要注意的“也不知道是谁的手”和“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这些句子;在“款待”一段中,要注意“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不管喝的是什么”这些句子;在“联欢”一段中,要注意最后两句诗。对这些重点表达作者内心感
6、受的语句,教师可视学生“读说”的情况,设计辅助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最后一句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各家理解略有分歧,有些理解是:“我们在这边疆的草原上倾心交谈,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浓厚真不忍心就这样分别啊!”认为是作者一行恋恋不舍地告别了草原。我认为这句诗只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这里的“别”不是离开草原的“告别”“分别”,而是大家住宿休息的“暂别”。因为天色既已向晚,怎么可能驱车远行离开呢?因此可能是留宿一夜。但双方谈兴正浓,即使是今晚的暂时分别,明日还要相聚,双方也不忍离去,可见情谊之深。(第二大段是采用默读、思考、表达的方法,教师在这里运用了一种“读说式
7、”,让学生把读和说结合起来,既培养学生“引经据典”阐述个人见解的能力,又是一种特殊的口头表达训练。学生要把“引证地读”“引证地说”结合得很好,确实需要在组织语言上下一番功夫。下了功夫就得到了锤炼。根据教材不同,写法不同,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普遍应该遵循的规律,也是本课例教师教学设计的一个特色。在本教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朗读、默读、勾画、思维、表达等各方面的基本功训练,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五、总结课文。1.依据板书,讲清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借景、借事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板书:写景抒情,写事抒情)2.归纳课文整体内容,并指出本课第一大段,写了草原的风光美
8、,第二大段写了草原的人情美,把这两部分联系起来,作者实际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浓笔重彩、有声有色的草原风情画。(板书:草原风情画,并用箭头连接有关内容)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完整的“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不论对全篇课文的认识还是对每一个大段、段中的每层,都是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形成一定的认识,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学习,最后再从整体上进行更高层次的概括。这在各个教学步骤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草原教案 篇2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那么那”“既又”造句。3。背诵课文第一段。4。初步掌握文章中描写事
9、物与环境联系变化的关系。理解课文中情景交融即事物与环境的相互联系。录音机一架、幻灯机一台、自录配乐朗读磁带一盒、幻灯片若干。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学生自学课文,总体感知课文内容,扫除字词障碍。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你在图画里见到的草原是怎样的?草原上的牧民有什么风俗习惯?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者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情境之中,油然而生了特殊的感受,目睹了草原的蒙族人民接人待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了,让我们一起随着录音去参观访问。二、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10、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三、学生自学课文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懂的字、词查字典解决。四、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节写发生了什么事,同时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第一节: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绿毯 勾勒 骏马 奇丽 柔美渲染 回味 茫茫 一碧千里翠色流第二节: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景色。疾驰 迂回 洒脱 襟飘带舞第三节:蒙古包外的握手欢迎。第四节:蒙古包内的盛情款待。拘束 羞涩 鄂温克第五节:斜阳下的话别。天涯 斜阳五、质疑还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六、作业1。练习作业第1题。2。熟读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教学重点讲读第一、二自然段,初步了解事物与
11、环境的联系。一、讲读第一节1。默读、分层次。2。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看到的天空景色是怎样的?(板书:“那么清鲜,那么明朗”)3。“那么那么”表示什么意思?谁能够用上它说一句话?4。如果你置身于这样一种清鲜、辽阔的环境之中,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呢?作者的感受又是怎样的?(板书:“总想高歌一曲”)5。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录音,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听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想象回到作者的描写,板书)天底下 一碧千里平地 绿小丘 线条柔美翠欲流羊群 白色的大花6。出示幻灯图景。重点理解“茫茫、翠色流、渲染、勾勒”同时进行朗读训练。7。如果你置身于这番美景之中,又会产生如何的感
12、受呢?作者又是怎样的感受呢?(板书:惊叹、舒服)8。作者为什么会“惊叹”?“既又”表示什么意思?谁能用“既又”说一句话?9。最后一句话写出谁的感受?为什么这样写?(骏马、大牛衬托景色的美丽)10。小结:这节写作者初到草原看到的景象,从天空写到地面,置身于美丽的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作者产生了特有的感受,情景交融。祖国的草原是这么美丽,让我们看这图景,听着草原音乐,把课文内容回味一遍,争取背下来。(学生看图听音乐,教师随着音乐指点图景,即兴诵读)11。指名试背。二、讲读第二节1。作者欣赏了草原美景,随汽车继续往前走,初入草原和快到公社时,作者分别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产生了怎样不同的感受?默读
13、课文第二节并在练习题上填写表一,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填写。2。“马疾驰,襟飘带舞”是何意思?3。为什么说“象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4。小结:作者初入草原,看不见什么东西,听不见一点声音,处在这种环境,使人产生一种辽阔、静寂的感受,接着作者快到公社时,看到了牛羊成群,主人迎客,听到了各种声响,自然引起了一种兴旺、热闹的感受。作者的感受由静到动,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在变化的结果,这说明,环境变了,事物也在变化。三、作业:1。背诵第一节。2。练习作业第2题、第3题。第三课时教学重点讲读三、四、五自然段,领会中心,点明写作特色。一、复习检查1。听写课后词语。2。指名背诵第一小节。二、讲读第三、四、五小节
14、1。出示课后题(3)主客是怎样见面的?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我们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蒙族人民的风俗习惯?2。围绕以上问题,默读三至五小节,找出有关动词,填写在表(2)中,(指名将找到的动词填在黑板上。)3。主客见面,作者写出了热情洋溢的气氛,主客之间是怎样握手的?(引读)怎样笑的?(引读)怎样说的?(引读)。你体会到此时大家的心情怎样?(高兴、欢乐、热情)有感情地朗读。4。主客之间就是这么握着、笑着、说着,不知不觉进入了蒙古包,在蒙古包里,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蒙汉人民的深厚情意?5。饭后,在草原上又举行了联欢告别仪式,让我们一起分享这蒙汉情深的欢乐吧。(出示幻灯图景,播放草原民
15、歌及舞蹈音乐)6。香醇的奶酒、激跃的赛马、嘹亮的牧歌、狂欢的舞蹈,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呀!可是夕阳西下,主客要分别了,如果这时你也在场,心情将是如何呢?7。作者的诗句充分表达了这种心情。说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诗意。8。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一节。9。这三节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蒙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三、总结全文1。从全文看,前面两节主要是写什么的?后面三节主要是写什么的?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却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3。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略)四、作业课堂练习作业第4题。附(A)草原课堂练习题表(1)表(2)(填写有关动词)一、抄写词语:柔美( )( ) 奇丽(
16、 )( )骏马( )( ) 回味( )( )洒脱( )( ) 拘束( )( )绿毯( )( ) 斜阳( )( )一碧千里( )( ) 翠欲流( )( )二、填空: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_,空气是_,天空是_,使我总想_,表示我的_。在天底下,_,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_,小丘也是_。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_绣上了_。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就像只用_,不用_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轻轻流入云际。三、造句:1。那么那么2。既又四、根据理解填空:1。课文前两小节主要赞美_课文后三小节主要赞美_2。解释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_评:草原一文是作家
17、老舍先生访问内蒙古草原后写的一篇访问记。作者对祖国草原的美丽景色赞叹不已,同时又热情地赞颂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意。文章文句优美,语言流畅,不愧为语言大师、散文名家之大作。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懂得事物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难点是理解课文第一段对草原美景的描述。关于这篇文章谈两点教学设计。首先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情境教学。学生对草原没有什么直接的感受,因而对第一段的理解比较困难。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特点,我确定了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准备了自己录制的配乐朗诵磁带和幻灯图片。用表现草原风景的幻灯图片,学生所熟悉的草原音乐,教师的感情朗诵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这种形声效果
18、,充分进行想象,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当学生所谈内容与课文描写大体相近时,说明学生对文章已经有了较好的认识,教师则在一旁稍加指点,使学生的认识与课文内容达到统一。采用这种方法教学,从情境到认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与“事物与环境”这一阅读训练重点的理解也是一致的,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美的教育。其次,采用多种练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阅读训练。在课堂上要扎扎实实地给学生进行读、写、说的训练,实实在在地教给学生知识和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篇课文分三教时完成。第一教时着重是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9、,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质疑问难;第二教时是讲读第一、二段,体会事物与环境的联系和草原美景;第三教时讲读后面三段,进一步掌握了物与环境的联系,体会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感情。预习、讲读和作业均在课堂内完成。草原美景的理解光靠情境渲染是不够的,情境创设只能给学生增加感性认识。要真正理解草原的美景,还要从理解字词入手,同时加强读和写的练习。默读、听录音朗读、引读、齐读、诵读贯串在教学过程之中。讲读完了,用笔填写第一段中的重要词语,以巩固加深理解。在教学第二段的时候,根据阅读训练重点设计了表格让学生填写。这一练习有一定难度,学生通过认真自学、填写、可以增加对事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同时让全体学生得到了一次
20、训练。整节课应把主要时间给学生进行读、说、写的训练。草原教案 篇3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突破重难点的方法1带着想象结合生活实际
21、展开有层次的朗读,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2运用音乐的情感引导作用体会文中美景及表达的情感。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出示课题。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见闻说说草原的美丽景象,与实践阅历相结合,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今天我们将在老舍先生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美丽的草原。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找出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学生自由结成旅行伙伴,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草原 2023 教案 范文 集合 体育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