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政策.ppt
《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政策.ppt(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政策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政策 n n第一节 新要素贸易理论n n一、人力资本说n n(一)理论内容n n舒尔兹、基辛是美国经济学家。n n 该学说强调人力资本的差异可以产生国际贸易。n n人力资本包括人力投资、劳动技能、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n n劳动分为非熟练劳动和熟练劳动两大类。n n劳动的熟练程度使劳动生产率产生差异n n人力资本:指投入在劳动智力开发、技术培训及素质提高等方面的资本,可以将其看着是资本和劳动力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n n 美国出口产品是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即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n n(二)简评n n人力资本说在国际
2、分工和贸易理论中,强调一个重要的动因就是各国的劳动力资本不同,否定H-O原理的劳动同质性假设,符合实际,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修正。n n二、研究与开发要素说n n(一)理论内容n n格鲁伯、弗农、梅达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n n提出了研究与开发要素说。n n此学说强调研究与开发要素是一国产生对外分工和对外贸易的动因,进而产生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n n一国在研究与开发要素中的投入越多就能推出知识和技术密集度较高的新产品和新工艺,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n n 衡量标准:K=研发经费/销售额,K值越大研发经费投入越多,竞争力越强。反之越弱。n n(二)简评n n 研究与开发要素说否定了要素禀赋理论关于技术水
3、平无差异的假设。强调科技发展在国际n n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n n 三、信息要素理论n n信息要素理论认为,信息是可以创造价值并能进行交换的无形资源,是现代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对信息的利用程度以及信息发挥作用的程度将影响该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并将因此引起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是对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学说的修正。第二节第二节 技术差距论与产品生命周期技术差距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理论 n n一、技术差距论n n n n(一)技术差距论的基本观点n n 技术差距论被称为创新与模仿理论。n n 各国间技术差距产生国际分工和贸易。n n 技术差距论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
4、技术技术差距论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技术差距论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技术差距论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n n最先进行技术创新的国家出口的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具有比较的优势,当先进的技术转移到其他国家时,技术差距减小,贸易趋于等同化。n n产生技术差距需要雄厚的资金及人力资本和具备较高承担研发风险的能力。n n(二)比较优势持续时间的衡量n n 模仿时滞:波斯纳把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引起的国际贸易终止之间的时间间隔。n n 模仿时滞包括:反应时
5、滞和掌握时滞n n 反应时滞是指技术创新国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他国家模仿其技术开始生产新产品的时间。n n掌握时滞:是指其他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新产品进口为零的时间。n n 反应时滞的初期叫做需求时滞,是指技术创新国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开始出口新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n n需求时滞是指技术创新国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开始出口新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n n(三)技术外溢的影响n n 创新国产生技术差距的时间是有限的,因为技术要向其他国家溢出,进而比较优势会消失。n n技术外溢包括国内技术外溢和国家间的技术外溢。n n(四)简评n n技术差距论强调了国际贸易的产生是由于出现了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才使得以在各
6、国之间进行交易。保持技术优势的时间不会太长是由于技术外溢破坏了这种优势。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所有工业制成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在这个生所有工业制成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在这个生所有工业制成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在这个生所有工业制成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在这个生命周期中,产品的创新国开始出口这种新产品,命周期中,产品的创新国开始出口这种新产品,命周期中,产品的创新国开始出口这种新产品,命周期中,产品的创新国开始出口这种新产品,但随着产品的成熟和标准化生产,创新国逐渐但随着产
7、品的成熟和标准化生产,创新国逐渐但随着产品的成熟和标准化生产,创新国逐渐但随着产品的成熟和标准化生产,创新国逐渐丧失了优势,最后成为这种产品的进口国。丧失了优势,最后成为这种产品的进口国。丧失了优势,最后成为这种产品的进口国。丧失了优势,最后成为这种产品的进口国。n n(二)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n n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Vernon)于1966年首先提出的,后经威尔斯(LouiseTWells)、赫希什(Hirsch)等人不断发展、完善。该理论从产品生产的技术变化出发,分析了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循环及其对国际
8、贸易的影响。n n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由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制成品和生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先后经历五个不同的阶段,即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让与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是不同的。n n第一阶段:第一阶段:新生期新生期。新生期是指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新生期是指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试制、试销试制、试销阶段。在新生期阶段。在新生期,需要投需要投入入大量的研究开发大量的研究开发费用和大批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熟练劳动费用和大批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熟练劳动,生产技术尚生产技术尚不确定不确定,产量较少产量较少,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成本很高成本很高,消费量也很
9、少消费量也很少。因此。因此,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料和人力资本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料和人力资本的高收入的发达国家具有比较优势。这一阶段产品主要的高收入的发达国家具有比较优势。这一阶段产品主要供应生产国本国市场供应生产国本国市场,满足本国高收入阶层的特殊需求满足本国高收入阶层的特殊需求。n n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成长期成长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生产技术确定生产技术确定并趋于成熟并趋于成熟,国内消费者普遍接受创新产品国内消费者普遍接受创新产品,加之收入加之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开始模仿消费新产品水平相近的国家开始模仿消费新产品,国外需求发展国外需求发展,生产规模随之扩大生产规模随之扩大,新产品进
10、入成长期。在成长期新产品进入成长期。在成长期,由由于新技术尚未扩散到国外于新技术尚未扩散到国外,创新国仍然保持其比较优势创新国仍然保持其比较优势,不但拥有国内市场不但拥有国内市场,而且而且开始出口,开始出口,打开了国际市场。打开了国际市场。n n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成熟期成熟期。国际市场打开之后国际市场打开之后,经过一段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间的发展,生产技术已成熟生产技术已成熟,产品实现标准化,产品实现标准化,批量批量生产达到适度规模生产达到适度规模,新产品进入成熟期新产品进入成熟期,创新国的,创新国的新新产品产品产量达到最高点产量达到最高点。这时,这时,由于生产技术已扩散到由于生产技术已扩散
11、到国外国外,外国生产厂商模仿生产新产品外国生产厂商模仿生产新产品,且生产者不断且生产者不断增加增加,竞争加剧竞争加剧;由于生产技术已趋成熟由于生产技术已趋成熟,研究与开研究与开发发(R&DR&D)要素已不重要要素已不重要,产品由智能型产品由智能型(或或R&DR&D密密集型集型)变成资本密集型变成资本密集型,经营管理水平和销售技巧成经营管理水平和销售技巧成为比较优势的重要条件。这一阶段为比较优势的重要条件。这一阶段,一般的发达工业一般的发达工业国都有比较优势。国都有比较优势。n n第四阶段:衰退第四阶段:衰退期期。当国外的生产能力增强到能满足当国外的生产能力增强到能满足本国的需求本国的需求(即从
12、创新国进口新产品为零即从创新国进口新产品为零),),新产品新产品进入销售下降期。在这一时期进入销售下降期。在这一时期,产品已高度标准化产品已高度标准化,国外生产者利用规模经济大批量生产国外生产者利用规模经济大批量生产,使其产品的生使其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产成本降低,从而使创新国渐渐失去竞争优势从而使创新国渐渐失去竞争优势,出口出口量不断下降。量不断下降。n n第五阶段:让与期。当创新国完全丧失比较优势而变为净进口者时,新产品进入让与期,创新国让位给其他国家。在这个阶段,不但研究与开发要素不重要,甚至资本要素已不甚重要,低工资的非熟练劳动成为比较优势的重要条件。具备这个条件的是有一定工业化基础的发
13、展中国家。n n威尔斯以美国为创新国为例,将产品生命周期通过图示说明,如图4.1所示。图中,纵轴表示商品销售量,横轴表示时间。n n在第一阶段在第一阶段,美国研制与开发新产品美国研制与开发新产品,于于t t0 0开始投产开始投产,产量较少产量较少,产品主要在本国市场销售。在这个阶段美国产品主要在本国市场销售。在这个阶段美国处于垄断地位。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国外需求的发展处于垄断地位。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国外需求的发展,美国于美国于t tl l开始向国外出口该产品开始向国外出口该产品,该产品进入第二阶段。该产品进入第二阶段。于于t t2 2处处,国外生产者开始模仿新产品生产国外生产者开始模仿新产
14、品生产,与美国竞争与美国竞争,新产品进入第三阶段。随着国外新产品进入第三阶段。随着国外生产者增生产者增多及其生产能多及其生产能力增强力增强,美国的出口量下降美国的出口量下降,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于t t3 3处处变为变为净出口净出口者者,使该产品进入第四阶段。这时使该产品进入第四阶段。这时,产品已产品已高度标准化高度标准化,国外生产者利用国外生产者利用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大批量生产大批量生产,降降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使美国开始失去竞争优势并于使美国开始失去竞争优势并于t t4 4处处变为净变为净进进口者,口者,该产品进入第五阶段该产品进入第五阶段。及至及至t t5 5处,处,由于发
15、展中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低工资率使它们具有该产品比较优势国家的低工资率使它们具有该产品比较优势,该产品由该产品由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出口到高收入的发达国家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出口到高收入的发达国家,即产品即产品由发由发达国家完全让位给发展中国家达国家完全让位给发展中国家 n n从以从以上分析可见上分析可见,由于技术的传递和扩散由于技术的传递和扩散,不同国家在不同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变化,断变化,技术和新产品创新在美国技术和新产品创新在美国,而后传递和扩散到其他发达国家而后传递和扩散到其他发达国家,再到发再到发展中国家。展中国家。当当美国发明新产品大量向其他发达国家出口时美国发明
16、新产品大量向其他发达国家出口时,正是其他正是其他发达国家大发达国家大大量进口时期;大量进口时期;当美国出口下降时当美国出口下降时,正是其正是其他国家开始生产、进口下降时期他国家开始生产、进口下降时期;当美当美国由出口高峰国由出口高峰大大幅度下降时幅度下降时,正是其他发达国家大量出口时期正是其他发达国家大量出口时期;而其他而其他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出口出口下降时下降时,正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增加、进口正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增加、进口减少时期减少时期;其他发达国家从出口高其他发达国家从出口高峰大幅度下降时,峰大幅度下降时,正正是发展中国家大量出口时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转移和是发展中国家大量出口时期。新技术和新
17、产品的转移和扩扩散像波浪散像波浪一样一样,一浪接一浪向前传递和推进。目前一浪接一浪向前传递和推进。目前,美国正在生产和出口计算机、美国正在生产和出口计算机、宇航、生物宇航、生物和新材料等新和新材料等新型产品型产品,其他发达国家接过汽车和彩电等产品其他发达国家接过汽车和彩电等产品,而纺织而纺织品和半导体则通过前两类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落户品和半导体则通过前两类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落户。n n(三)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简评n n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结合了市场学的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理论,运用了动态的分析方法,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等各个角度对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另外,产品生
18、命周期理论发展至今,不仅对国际贸易,而且对其他国际经济领域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可以说它是二战后最具影响的国际贸易理论的之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具有一定现实意义:(1)它引导人们通过产品的生命周期,了解和掌握出口的动态变化,为正确制定对外贸易的产品战略、市场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n n(2)它揭示出比较优势是不断在转移的,每一国在进行产品创新、模仿引进或扩大生产时,都要把握时机。进行跨国经营,就可以利用不同阶段的有利条件,长久保持比较优势。n n(3)它还反映出当代国际竞争的特点,即创新能力、模仿能力是获得企业生存能力和优越地位的重要因素。第三节第三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n n传统的国际贸易
19、理论,主要是针对国与国、劳动生产率差别较大的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实践中又出现了一种和传统贸易理论的结论相悖的新现象,即国际贸易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而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又出现了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国际经济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n n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很多模型,其中以格林纳威(D.Greenaway)、格鲁贝尔(W.H.Grubel)、劳埃德(L.Loyd)、迪克西特(A.Dixit)和克鲁格曼(P.Krugman)的研究成果具有代表性。n n一、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20、和特点n n从产品内容上看,可以把国际贸易分成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国家进口和出口的产品属于不同的产业部门,比如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这种国际贸易称为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另外一种被称为产业内贸易jntra-industry trade),也就是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型的制成品,因此这种贸易通常也被称为双向贸易(two way trade)或重叠贸易(over-lap trade)。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中,将产品分为类、章、组、分组和基本项目五个层次,每个层
21、次中用数字编码来表示。我们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同产品,指的是至少前三个层次分类编码相同的产品。n n产业内贸易具有以下特点:1、它是同一产业内同类产品的交换,而不是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2、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4、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A 消费上能够互相替代;B 生产上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n n二、产业内贸易的衡量指标n n可以用一定的指标来衡量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目前,一个比较常用的指标是由格鲁贝尔(H.Grubel)和劳埃德(P.Lloyd)于1975年提出的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G-L指数):n nX和M分别表示产品的出口
22、值和进口值。B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n n三、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的主要内容n n产业内贸易理论在分析贸易产生的基础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n n1产品的同质性、异质性与产业内贸易n n产业内贸易理论中所指的产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投入要素相近,二是产品在用途上可以相互替代。符合上述条件的产品可以分为两类: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也称作相同产品或差异产品。n n(1)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同质产品或相同产品是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也就是说产品有很高的需求交叉弹性,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这类产品的贸易形式,通常都属于产业间贸易,但由于市场区位、市场时间等的不同,也会发生产业内
23、贸易。n n 两国边境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在矿石、钢铁、木材和玻璃等建筑材料等大宗交易产品当中,运输费用占据了总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当使用者处于两国边境时,有时国外的生产地比国内的生产地距离要近,如果两国之间不限制这类产品的出口,那么,使用者便会从离自己较近的国外生产地购买产品,而不从距离较远的国内生产地购买。例如,中国在东北出口水泥,而在华南又进口水泥就属于这种情况。n n 季节性贸易。有些产品的生产和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因此国家为了满足国内需求矛盾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例如,欧洲一些国家之间为了相互解决用电高峰期而进行的电力“削峰填谷”的进出口。另外,一些果蔬的季节性进出口也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战后 国际贸易 理论 政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