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第十四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第十四章.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主编 林 嘉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下编下编 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法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社会保障法概述社会保障法概述第一节 社会保障概述 第二节 社会保障法的概念、特征和法律关系分析 第三节 社会保障法的历史 第四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保障概述社会保障概述一、社会保障及其相关概念二、社会保障的特征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2、”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一、社会保障及其相关概念(一)社会保障的概念我们认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立法强制规定的、由国家和社会出面举办,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旨在保障公民个人和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并提高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制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二)与社会保障相关的概念1、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指由国家出资兴办的、旨在为社会大众谋利益的各种福利性事业以及国家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包括一般社会福利(公共福利)、职工福利和特殊社会福利(专门福利)。2
3、、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对参加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3、社会救助社会救助又称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对于遭受灾害、失去劳动能力的公民以及低收入的公民给予物质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4、社会优抚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中一种较为特殊的保障方式,它是针对社会部分人群而设立的,是国家通过立法规定对一些负有特殊社会任务和责任的人员、社会有功人员实行的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
4、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三)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概念的区别1、实施的对象不同。2、资金来源不同。3、实施的条件不同。4、实施的方式不同。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二、社会保障的特征1、保障性。2、强制性。3、社会性。4、互助性。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保障法的概念、特征和法社会保障法的概念、特征和法律关系分析律关系分析一、社会保障法的概念和特征二、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分析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一
5、、社会保障法的概念和特征社会保障法属于社会法的范畴,是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特征:1、广泛的社会性。2、严格的法定性。3、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统一性。4、特定的立法技术性。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二、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分析(一)社会保障关系的主体1、社会成员社会保障的受益主体2、用人单位社会保障的主要缴费主体3、国家或者政府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行政主体4、社会保障管理和经办机构社会保障的服务主体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二)社会保障关系的属性第一,社会保障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相结合
6、的属性。第二,社会保障关系既不是平等主体间的关系,也不是完全体现国家权力的管理和服从关系。第三,社会保障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具有非对等性。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三)社会保障关系的分类1、政府与社会保障经办机构之间的关系。2、国家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3、社会保障职能机构之间的关系。4、国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5、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第三节第三节 社会保障法的历史社会保障法的历史一、国外社会保障法的产生和发展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
7、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一、国外社会保障法的产生和发展(一)1601年英国的济贫法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二)19世纪末德国的“社会保险三法”社会保险法的产生(三)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四)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福利国家的建立(五)社会保障的调整与改革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理论探讨福利国家在英国的诞生福利国家(Welfare State)的诞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它使得整个社会意识、社会的价值理念甚至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
8、响尤为深刻。福利国家在英国的诞生,与英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福利国家在英国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和社会意识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英国自1601年实施济贫法以来各种社会福利措施不断改革和发展的结果,由此也引发了整个西方国家对社会政策的思考和价值判断。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一)新中国成立前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1、1978年至1992年:社会保障改革起步阶2、1993年至2003年:社会保障制度重构阶段3、2004年至今:社会保障全面深化阶段
9、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第四节第四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一、社会保障与市场经济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功能三、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功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一、社会保障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制度。市场配置是以市场为基础手段,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一种开放性的资源配置方式。这些由“市场失灵”引发的社会问题,借助国家干预的手段才能有效解决。通过国家参与来解决社会上大量存在的事故、失业、贫困、疾病等社会问题的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国家干预的一个重要手段,社会保障制度成为解决“市场失灵”的重要法宝。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功能(一)社会保障是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二)社会保障对资源配置有重要影响(三)社会保障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三、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功能(一)通过社会保障为社会成员在遭受各种风险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二)通过社会保障实现社会公(三)通过社会保障实现社会稳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