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_热力学基础 大学物理上 中南大学.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五章_热力学基础 大学物理上 中南大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_热力学基础 大学物理上 中南大学.ppt(9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开尔文开尔文克劳修斯克劳修斯卡诺卡诺一、内能一、内能一、内能一、内能 功和热量功和热量功和热量功和热量实际气体内能:实际气体内能:所有分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和分子间势能分子间势能的总和。的总和。理想气体内能理想气体内能内能是状态量内能是状态量,是状态参量是状态参量T的单值函数。的单值函数。5-1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内能是状态参量是状态参量T、V的单值函数。的单值函数。气体动理论是气体动理论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阐明温度和压强,阐明温度和压强的微观本质,导出理想气体的内能,并运用统计方法导出宏的微观本质,导出理想气体的内能,并运用统计方法导出宏
2、观统计规律。热力学观统计规律。热力学从能量观点出发从能量观点出发,分析研究在物态变化,分析研究在物态变化过程中有关热过程中有关热-功转换的关系和条件等问题。功转换的关系和条件等问题。系统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系统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1、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状态、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状态 摩擦升温(机械功)、电加热(电功)摩擦升温(机械功)、电加热(电功)功是过程量功是过程量2、热量传递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热量传递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 热量是过程量热量是过程量作功是系统热能与外界其它形式能量转换的量度。作功是系统热能与外界其它形式能量转换的量度。热量是系统与外界热能转换的量度。热量是系统与外界热能转换的量度。
3、使系统的状态改变,传热和作功是等效的。使系统的状态改变,传热和作功是等效的。热力学系统在外界影响下,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热力学系统在外界影响下,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变化过程,称为状态的变化过程,称为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简称,简称过程过程。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非静态过程非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 二、准静态过程二、准静态过程二、准静态过程二、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系统从一平衡态到另一平衡态,过程中:系统从一平衡态到另一平衡态,过程中所有中间态都可以近似地看作平衡态所有中间态都可以近似地看作平衡态的过程。的过程。非静态过程非静态过程:系统从一平衡态到另一平衡态,:系统从一平衡态到
4、另一平衡态,中间状中间状态出现非平衡态态出现非平衡态的过程。的过程。弛豫时间:弛豫时间:从平衡态破坏到新平衡态建立所需的时间。从平衡态破坏到新平衡态建立所需的时间。对于实际过程,若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特征时间远远对于实际过程,若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特征时间远远大于弛豫时间,则可近似看作准静态过程。大于弛豫时间,则可近似看作准静态过程。pV图上,一点代表一个图上,一点代表一个平衡态,一条连续曲线代平衡态,一条连续曲线代表一个准静态过程表一个准静态过程。过程方程过程方程:P-V 曲线的方程。曲线的方程。准静态过程是一种准静态过程是一种理想的极限理想的极限V三、准静态过程的功和热量三、准静态过程的功和热
5、量三、准静态过程的功和热量三、准静态过程的功和热量三、准静态过程的功和热量三、准静态过程的功和热量当活塞移动微小位移当活塞移动微小位移dl时时,系统对外界所作的元功为:系统对外界所作的元功为:系统体积由系统体积由V1变为变为V2,系统对外界作总功为:系统对外界作总功为:1、体积功的计算、体积功的计算外界对系统作功外界对系统作功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系统对外作正功;系统对外作正功;系统对外作负功;系统对外作负功;系统不作功。系统不作功。2、体积功的图示、体积功的图示 比较比较 a,b过程可知,功的数值不仅与初态和过程可知,功的数值不仅与初态和末态有关,而且还依赖于所经历的中间状态,末态有关,而且还
6、依赖于所经历的中间状态,功功与过程的路径有关与过程的路径有关。功是过程量功是过程量由积分意义可知,功的大小等由积分意义可知,功的大小等于于pV 图上过程曲线图上过程曲线p(V)下下的的面积面积。准静态过程中热量的计算准静态过程中热量的计算准静态过程中热量的计算准静态过程中热量的计算热容量热容量C:系统在某一无限小过程中吸收热量系统在某一无限小过程中吸收热量dQ与温度变化与温度变化 dT的比值称为系统在该过程的热容量(的比值称为系统在该过程的热容量(C)。)。不同过程物体吸收的热量不同,其值可正、可负、可为零。不同过程物体吸收的热量不同,其值可正、可负、可为零。摩尔热容摩尔热容Cm:1mol物质
7、升高(或降低)物质升高(或降低)1K所吸收(或放所吸收(或放 出)的热量。出)的热量。1、热容法、热容法2、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在某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物体在某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四、热力学第一定律四、热力学第一定律四、热力学第一定律四、热力学第一定律四、热力学第一定律四、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在某一过程中从外界吸热系统在某一过程中从外界吸热 Q,对外界做功对外界做功 A,其内能从初始态其内能从初始态 E1变为变为 E2,则由能量守恒:则由能量守恒:Q0,系统吸收热量系统吸收热量;Q0,系统对外作正功系统对外作正功;A0,系统内能系统内能增加增加,EEb-EpEc-Ep得知得知:T
8、aTbTc EaEbEc由由显然显然 ApaApbApc亦即亦即 QpaQpbQpc Ea-Ep+Apa Eb-Ep+Apb Ec-Ep+Apc=0所以所以 pa是吸热是吸热,pc是放热是放热过程过程。pVpabc例例6 如图所示,容器左边有理想气体,压强、体积如图所示,容器左边有理想气体,压强、体积、温度分别是温度分别是po,V,To,右右边为真空,容积也为边为真空,容积也为V。现抽现抽去中间的隔板,让气体作去中间的隔板,让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求平衡时的绝热自由膨胀,求平衡时的压强和温度压强和温度。po,V,ToV解解 由由绝热过程方程:绝热过程方程:错。错。这不是准静态过程,所以不能用过程
9、方程。这不是准静态过程,所以不能用过程方程。正确解法:正确解法:由于绝热自由膨胀由于绝热自由膨胀过程内能不变,有过程内能不变,有热一热一:所以所以 T=To5-3 5-3 循环过程循环过程循环过程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卡诺循环卡诺循环卡诺循环 物质系统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初始状态的物质系统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初始状态的整个过程叫整个过程叫循环过程循环过程,简称,简称循环循环。循环工作的物质称为循环工作的物质称为工作物质工作物质,简称,简称工质工质。循环过程的特点:循环过程的特点:E=0若循环的每一阶段都是准静态过若循环的每一阶段都是准静态过程,则此循环可用程,则此循环可用p-V 图上的一图上的
10、一条闭合曲线表示条闭合曲线表示。pVabcd沿顺时针方向进行的循环称为沿顺时针方向进行的循环称为正循环正循环。沿逆时针方向进行的循环称为沿逆时针方向进行的循环称为逆循环逆循环。正循环正循环工质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对外作工质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对外作的净功等于曲线所包围的面积。的净功等于曲线所包围的面积。整个循环过程整个循环过程工质从外界工质从外界吸收热量的总和为吸收热量的总和为Q1放给外界的放给外界的热量总和为热量总和为Q2正循环过程是将吸收的热量中的一部分正循环过程是将吸收的热量中的一部分Q净净 转化为转化为有用功有用功A净净,另一部分,另一部分Q2 放回给外界放回给外界pVabcd一、热机一、热机
11、一、热机一、热机 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热机热机:通过工质使热量不断转换为功的机器。通过工质使热量不断转换为功的机器。奥托循环奥托循环工工质质为为燃燃料料与与空空气气的的混混合合物物,利利用用燃燃料料的的燃燃烧烧热热产产生生巨巨大大压压力力而而作作功功。1-2,3-4为为绝绝热热过程。过程。热机效率热机效率工作物质工作物质:热机中用来吸收热量并对外做功的物质热机中用来吸收热量并对外做功的物质.二、致冷系数二、致冷系数二、致冷系数二、致冷系数致冷系数致冷系数工质对外作负功工质对外作负功整个循环过程整个循环过程工质从外界吸收热量的总和为工质从外界吸收热量的总和为Q2放给外界的热量
12、总和为放给外界的热量总和为Q1 工质把从工质把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和和外界对它所作外界对它所作的功的功以以热量热量的形式传给高温热源。的形式传给高温热源。冰箱循环示意图冰箱循环示意图三三三三、卡诺循环卡诺循环卡诺循环卡诺循环由由两两个个准准静静态态等等温温过过程程和和两两个个准准静静态态绝绝热热过过程程所所组成的循环称之为卡诺循环。组成的循环称之为卡诺循环。高温热源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低温热源T2工质工质1.1.卡诺热机卡诺热机卡诺热机卡诺热机12:与温度为与温度为T1的高温热源的高温热源接触,接触,T1不变,不变,体积由体积由V1膨膨胀到胀到V2,从热源吸收热量为从热源吸收
13、热量为:23:绝热膨胀,体积由绝热膨胀,体积由V2变到变到V3,吸热为零。吸热为零。34:与温度为与温度为T2的低温热源接触的低温热源接触,T2不变,体积由不变,体积由V3压缩到压缩到V4,从热源放热为从热源放热为:41:绝热压缩,体积由绝热压缩,体积由V4变到变到V1,吸热为零。吸热为零。对绝热线对绝热线23和和41:温馨提示温馨提示(1)完成一次卡诺循环必须有温度一定的高温完成一次卡诺循环必须有温度一定的高温 和低温热源和低温热源.(2)卡诺循环的效率只与两个热源温度有关卡诺循环的效率只与两个热源温度有关.(3)卡诺循环效率总小于卡诺循环效率总小于1.(4)在相同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的工
14、作的在相同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的工作的 一切热机中,卡诺循环的效率最高。一切热机中,卡诺循环的效率最高。逆向卡诺循环反映了制冷机的工作原理,逆向卡诺循环反映了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其能流图如图所示。其能流图如图所示。工质把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工质把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Q2和外界对和外界对它所作的功它所作的功A以热量的形式传给高温热源以热量的形式传给高温热源Q1.高温热源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低温热源T2工质工质2.2.卡诺制冷机卡诺制冷机卡诺制冷机卡诺制冷机致冷系数致冷系数例例1 1mol氧气作如图所示的循环氧气作如图所示的循环.求循环效率求循环效率.Qp pVpV000等等温温abc02VQQc
15、aabbc解解:例例2 把电冰箱视为卡诺致冷机,若室温把电冰箱视为卡诺致冷机,若室温t1=11C,冷冷冻室温度冻室温度t2=-10 C,要要从冷冻室吸走从冷冻室吸走12500J的热量,的热量,需消耗多少电能需消耗多少电能?解解 =12.5 即要从冷冻室吸走即要从冷冻室吸走12500J的热量,需消耗电能的热量,需消耗电能1000J。例例3:用用绝绝热热材材料料包包围围的的圆圆筒筒内内盛盛有有刚刚性性双双原原子子分分子子的的理理想想气气体体,并并用用可可活活动动的的、绝绝热热的的轻轻活活塞塞将将其其封封住住。图图中中K为为用用来来加加热热气气体体的的电电热热丝丝,MN是是固固定定在在圆圆筒筒上上的
16、的环环,用用来来限限制制活活塞塞向向上上运运动动。、是是圆圆筒筒体体积积等等分分刻刻度度线线,每每等等分分为为 110-3m3。开开始始时时活活塞塞在在位位置置,系系统统与与大大气气同同为为标标准准状状态态,现现将将小小砝砝码码逐逐个个加加到到活活塞塞上上,缓缓慢慢压压缩缩气气体体,当当活活塞塞到到达达活活塞塞时时停停止止加加砝砝码码;然然后后接接通通电电源源缓缓慢慢加加热热至至;断断开开电电源源,再再逐逐个个移移走走所所有有砝砝码码使使气气体体继继续续膨膨胀胀至至,当当上上升升的的活活塞塞被被MN挡挡住住后后拿拿走走周周围围绝绝热热材材料料,系统逐步恢复到原来状态,完成一个循环。系统逐步恢复
17、到原来状态,完成一个循环。(1)在)在PV图上画出相应的循环曲线;图上画出相应的循环曲线;(2)求出各分过程的始末状态温度;)求出各分过程的始末状态温度;(3)求该循环过程吸收的热量、)求该循环过程吸收的热量、放出的热量。放出的热量。解:解:从从 VV 为绝热压缩过程,为绝热压缩过程,从从VV 断电,为绝热膨胀过程。断电,为绝热膨胀过程。从从 VV 加热,加热,为等压膨胀,为等压膨胀,VVVab为为绝热过程绝热过程bc为等压过程为等压过程cd为为绝热过程绝热过程例例4 证明两条绝热线证明两条绝热线1,2不可能相交。不可能相交。12用反证法:假设两条绝热线用反证法:假设两条绝热线1与与2相交于相
18、交于a、b两点两点如图。则可以形成一个循环过程如图。则可以形成一个循环过程a1b2a是正循环,是正循环,在这个循环过程中,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但系在这个循环过程中,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但系统对外做了正功,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因此假统对外做了正功,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因此假设不成立,即两条绝热线不可能相交。设不成立,即两条绝热线不可能相交。一、自然过程的方向性一、自然过程的方向性一、自然过程的方向性一、自然过程的方向性 对于孤立系统,从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过渡对于孤立系统,从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过渡是自动进行的,这样的过程叫是自动进行的,这样的过程叫自然过程自然过程。自然过程具有确定的方向性。自然过程具
19、有确定的方向性。(1)(1)功变热是自动地进行的。功变热是自动地进行的。功热转换的过程功热转换的过程是有方向性的。是有方向性的。5-4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那么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那么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是否就一定能发生?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是否就一定能发生?二、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二、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二、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二、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1.1.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如果逆过程如果
20、逆过程能重复正过程的每一状态能重复正过程的每一状态,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而不引起其他变化.2.2.不不可可逆逆过过程程:在在不不引引起起其其他他变变化化的的条条件件下下 ,不不能能使使逆逆过过程程重重复复正正过过程程的的每每一一状状态态 ,或或者者虽虽然重复但必然会引起其他变化然重复但必然会引起其他变化.(3)气体自动地向真空膨胀。气体自动地向真空膨胀。气体自由膨胀过程气体自由膨胀过程是有方向性的。是有方向性的。(2)热量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热量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热传递过程热传递过程是有方向性的。是有方向性的。3.实例实例:功变热不可逆:功变热不可逆 热传递不可逆热传递不
21、可逆4.不可逆的原因:不可逆的原因:1)没有达到力学平衡)没有达到力学平衡系统与外界存在压强差;系统与外界存在压强差;2)没有达到热平衡)没有达到热平衡存在温度差;存在温度差;3)没有达到化学平衡)没有达到化学平衡存在浓度差;存在浓度差;4)存在耗散因素)存在耗散因素存在摩擦力、粘滞力、非弹存在摩擦力、粘滞力、非弹 性力及电阻等。性力及电阻等。注意注意:不可逆过程不是不能逆向进行,而是说当:不可逆过程不是不能逆向进行,而是说当过程逆向进行时,逆过程在外界留下的痕迹不能过程逆向进行时,逆过程在外界留下的痕迹不能将原来正过程的痕迹完全消除。将原来正过程的痕迹完全消除。5.没有耗散因素的准静态过程是
22、可逆过程。没有耗散因素的准静态过程是可逆过程。1.开尔文表述:开尔文表述:不可能制成一种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循环动作的热的热机,它只从一个从机,它只从一个从单一热源单一热源吸取热量,并使之完吸取热量,并使之完全变成有用的功而全变成有用的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不引起其他变化。另一表述:第二类永动机(从单一热源吸热另一表述:第二类永动机(从单一热源吸热并全部变为功的热机)是不可能实现的。并全部变为功的热机)是不可能实现的。?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2.克劳修斯表述:克劳修斯表述:3.3.热量不可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热
23、量不可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1.热热一一律律给给出出了了内内能能与与其其他他形形式式的的能能量量相相互互转转化化时时,总总数数量量的的守守恒恒关关系系。热热二二律律则则指指明明了了内内能能和和其其他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时,自发进行的方向。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时,自发进行的方向。2.热二律是从大量宏观事实中概括出来的,对有限热二律是从大量宏观事实中概括出来的,对有限范围内的宏观过程适用,对少量粒子的微观体系范围内的宏观过程适用,对少量粒子的微观体系不适用。不适用。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际宏观过程都
24、是不可逆的。4.热二律的各种表述是等价的。热二律的各种表述是等价的。温馨提示温馨提示高温热源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低温热源T2高温热源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低温热源T2高温热源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低温热源T2高温热源高温热源T1低温热源低温热源T2四、两种表述等价性的证明四、两种表述等价性的证明四、两种表述等价性的证明四、两种表述等价性的证明总总效效果果总总效效果果五、五、五、五、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系统由大量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组成,其中的系统由大量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组成,其中的热力学过程就是大量分子无序运动状态的变
25、化。热力学过程就是大量分子无序运动状态的变化。自然过程自然过程:大量分子从大量分子从无序程度较小无序程度较小(或(或有序有序)的运)的运动状态向动状态向无序程度大无序程度大(或(或无序无序)的运动状态转化)的运动状态转化.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本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本质: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热传递热传递 高温物体无序性高温物体无序性,低温物体无序性低温物体无序性,系统无序性系统无序性.功变热功变热 功可看作大量分子的定向运动;热对应大量分子的功可看作大量分子的定向运动;热对应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系统由有序状态向无序状态转变无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章_热力学基础 大学物理上 中南大学 第五 热力学 基础 大学物理 中南 大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