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剩余劳动力和二元经济结构.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发展经济学剩余劳动力和二元经济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剩余劳动力和二元经济结构.ppt(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5 5章章 剩余劳动力和二元经济结构剩余劳动力和二元经济结构姚 洋大纲大纲l剩余劳动力与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刘易斯对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兰尼斯和费景汉的改进l森的改进家庭决策与剩余劳动力兼业与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l剩余劳动力和中国经济增长l剩余劳动力的度量5.2 5.2 剩余劳动力与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剩余劳动力与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l刘易斯对剩余劳动力的定义l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l兰尼斯和费景汉的改进5.2.15.2.1刘易斯对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刘易斯对剩余劳动力的定义 定义:剩余劳动力指的是边际产出为零的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5.2.1 5.2.1 刘易斯对剩余劳动力
2、的定义刘易斯对剩余劳动力的定义 问题:问题:如果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最终降为零,而且农业劳动力市场是完备的,农业劳动力的工资应当是零。剩余劳动力如何存活?解决方法解决方法:引入制度工资,就是让一个劳动力得以存活的工资,因此也称为生存工资。5.2.15.2.1刘易斯对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刘易斯对剩余劳动力的定义 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隐蔽性失业隐蔽性失业5.2.1 5.2.1 刘易斯对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刘易斯对剩余劳动力的定义 理论缺陷一:理论缺陷一:制度工资可以解释为什么剩余劳动力可以存活下来,但是,它没有解决为什么农场愿意雇佣隐蔽性失业和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按照舒尔茨的观点,即使是在传统社会里,劳动力
3、市场仍然是有效的;如果工资高于劳动边际产出,工资就会降低,直至等于劳动边际产出为止,这样就不可能出现剩余劳动力。刘易斯的解释,制度工资是由传统社会的生存伦理决定的,不完全受经济因素的左右5.2.1 5.2.1 刘易斯对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刘易斯对剩余劳动力的定义 理论缺陷二理论缺陷二:没有说明,制度工资到底是如何确定的(需要收入转移)。理论缺陷三理论缺陷三:真的存在边际产出为零的劳动力吗?难道传统社会就无法找到让劳动力创造价值的机会吗?5.2.2 5.2.2 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刘易斯创立剩余劳动力这个概念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想说明,发展中国家早期存在巨大的未加利用的人力资源,对
4、这些资源的利用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他的思想的核心是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工业劳动供给曲线的形成(见图)1.反转农业生产函数2.找到边际产出等于制度工资的劳动力水平3.绘制劳动供给曲线5.2.2 5.2.2 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农业产出农业生产函数工业劳动力需求曲线剩余劳动力隐蔽性失业工业劳动力供给曲线短缺点转折点1.反转农业生产函数2.找到边际产出等于制度工资的劳动力水平3.绘制劳动供给曲线5.2.2 5.2.2 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L L1 1称为短缺点称为短缺点:在到达段缺点前,OuL1线段上的工业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完全弹性的水平线。当这部
5、分劳动力都转移到工业后,工业部门如果再从农业部门中汲取劳动力,农业总产出会下降,劳动力边际产出会上升。L L2 2称为称为转折点转折点:在达到转折点之前,农业除了劳动力减少外没有任何变化;但是达到转折点之后,农业的收入不再是制度工资,农业收入和工业收入同步增加,整个国家经济起飞,所以转折点也被称作“起飞点”。5.2.3 5.2.3 兰尼斯和费景汉的兰尼斯和费景汉的改进改进兰尼斯和费景汉拓展了刘易斯模型,明确提出了二元结构理论,并区分了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剩余劳动力阶段,对应于上图中OuL1部分此时劳动力的转移不影响到产出第二阶段粮食短缺阶段,对应于图中的L1L2部分此时每移走一个劳动力
6、,粮食产出都会下降一点儿。第三阶段资本主义阶段,对应于刘易斯模型中起飞点之后的阶段农业和工业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农业收入增长和工业扩张同步5.2.3 5.2.3 兰尼斯和费景汉的改进兰尼斯和费景汉的改进在现实中的第二阶段,如果发生粮食短缺,则粮食价格会上升,从而导致制度工资的增加,不利于工业的扩张。由此,他们提出了平衡增长模型在平衡增长模型下,工业扩张的同时,农业技术水平得到改进,农业产量提高,从而保障工业增长不发生停滞。5.2.3 5.2.3 兰尼斯和费景汉的改进兰尼斯和费景汉的改进第I象限表示的是工农业的贸易条件第II象限表示的是工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边际产出曲线)第III象限表示的是工
7、农业就业之间的转换(斜率为-1的线段)第IV象限表示的是农业生产函数总人口总人口农业产出工业工资工业扩张贸易条件IVIIIIII5.2.3 5.2.3 兰尼斯和费景汉的改进兰尼斯和费景汉的改进工业扩张工业扩张下的平衡增长:下的平衡增长:第II象限虚线表示的是新的工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边际产出曲线)第IV象限虚线代表的是,伴随工业扩张下,保证农业产出总水平不变的农业生产函数总人口总人口农业产出工业工资工业扩张贸易条件IVIIIIII5.35.3森的改进森的改进家庭决策与剩余劳动力兼业与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5.3.1 5.3.1 家庭决策与剩余劳动力家庭决策与剩余劳动力阿玛蒂亚森 1969修正了刘
8、易斯模型中剩余劳动力概念中的逻辑缺陷特别是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和工业劳动力无限供给之间的衔接问题模型核心思想:在家庭内部以劳动时间为单位考虑劳动分工5.3.1 5.3.1 家庭决策与剩余劳动力家庭决策与剩余劳动力简化版模型设定模型设定:劳动力只能在家庭内部工作而不能为别人打工家庭内部的生产函数是L定义为家庭的总劳动时间,而不是劳动力人数个家庭成员,每个家庭成员的消费是,消费所带来的效用是每个劳动力的劳动时间为,劳动带来的负效用是5.3.1 5.3.1 家庭决策与剩余劳动力家庭决策与剩余劳动力模型求解:模型求解:目标函数:决定每个劳动力的劳动投入l最大化家庭总效用对求导5.3.1 5.3.1 家庭决
9、策与剩余劳动力家庭决策与剩余劳动力模型结果解释模型结果解释:将一阶式化简:等式的左边是基于生产的角度基于生产的角度,是劳动投入时间的边际产出,代表的是农户从生产角度对时间的评价。等式的右边是基于消费的角度基于消费的角度,是劳动时间的边际负效用和消费边际正效用之比,意思是少劳动一单位时间所带来效用需要多消费多少才能得到补偿,代表的是消费者从消费角度对时间的评价。在一个开放经济中,边际产出应当等于市场上的工资市场上的工资。在当前的模型中,没有劳动力市场,因此也没有工资。但是,上式右边看作工资,也就是所谓的“影子工资”。5.3.1 5.3.1 家庭决策与剩余劳动力家庭决策与剩余劳动力森认为,影子工资
10、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是不变的,即在一定范围内,劳动时间的增减不影响影子工资。原因:1.在收入很低时,消费边际效用递减可能是不成立的。比如一个人一天吃一斤粮食,但是他没有吃饱,如果让他吃一斤半粮食,他的边际效用不会下降。2.同样的道理,在低收入情况下,劳动的边际负效用也不会增加。由于影子工资度量的是劳动时间的真实(心理)成本,这意味着农民对劳动时间投入的长短不是很敏感。图示5.3.1 5.3.1 家庭决策与剩余劳动力家庭决策与剩余劳动力如右图,如果影子工资保持不变,则当一个家庭移走一个劳动力的时候,留下的劳动力就会增加劳动时间,使家庭总的劳动时间保持不变,从而产量也不会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可以移
11、走而不会影响家庭产出的劳动力就是剩余劳动力。5.3.2 5.3.2 兼业与工业劳动力的无限兼业与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供给制度工资的逻辑问题制度工资的逻辑问题:如果收入分享是制度工资形成的机制,则制度工资就是农村人均收入的函数。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每移走一个劳动力,人均收入就会增长一点儿,从而增加农村移民的要价,那么,工业的劳动力供给从一开始就必须是向上倾斜的,这样就不存在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了。解释一解释一:假设城市存在一个远高于农村平均收入的生存工资。在这个假设下,只要农村的劳动边际产出低于城市生存工资,则工业劳动力的供给就具有无限弹性。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的缺点: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就不再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 经济学 剩余劳动力 二元 经济结构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