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384-2021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金刚石[地质矿产].pdf
《DZ∕T 0384-2021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金刚石[地质矿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Z∕T 0384-2021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金刚石[地质矿产].pdf(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73 020;73 080CCS D 58z中华人民共和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因DZ/T 03842021矿产地质勘查规范金刚石Specifications for diamond exploration2021-12-07 发布2022-03-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布DZ/T 03842021目 次前言.Ill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勘查目的及勘杳阶段.24.1 勘查H的.24.2 勘杳阶段.25勘查工作程度.25.1 勘查控制基本要求.25.2 各勘查阶段工作要求.35.3 综合勘查、综合评价.76绿色勘查耍求.86.1 士要求.86.2 勘查设计
2、.86.3 勘查施工.86.4 环境恢复治理与验收.87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87.1 勘查测量.87.2 自然重砂测量.97.3 地质填图.97.4 物探作.97.5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107.6 探矿工程.io7.7 样品的采集、加工及测试.107.8 原始地质编录、资料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128可行性评价.138.1 林要求.138.2 概略研究.138.3 预可行性研究.138.4 可行性研究.139资源储量估算.139.1 资源量估算.139.2 储量估算.149.3 资源储量类型确定.149.4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14附录A(资料性)金刚石原生矿勘查类型的确定.15附
3、录B(资料性)金刚石砂矿勘杳实例.17IDZ/T 03842021附录C(资料性)金刚石矿主要工业类型.19附录D(资料性)金刚石找矿指示矿物.20附录E(资料性)自然重砂及松散物大样采样与处理.23附录F(资料性)基岩选矿大样采样与处理.27附录G(资料性)天然金刚石品级和用途.28附录H(资料性)金刚石原生矿般工业指标.29附录1(资料性)矿体圈定方法.30参考文献.31nDZ/T 03842021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SAC/TC 9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七地质大队、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自然赘源 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山东省自然资 源资料档案馆(山东省地质博物馆)、辽宁省第六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 一三队、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O-地质大队.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丙建、王伟德、王玉峰、余西顺、朱成河、冯爱平、万会、宋明春、杜伟、周登诗、丁 正江、李兆营、刘卫东、吴召明、孙永胜、徐希强、冯超臣、孙士伟、李卉、于英红、廉波、李文正、杨献忠、申文 金、许洪斌、吕青、夏立献、王宏雷、周军、赵红
5、娟、褚志远、赵秀芳、刘巨龙、杨道荣、胡自远、高瑞卿、张云 龙、赵军、曹和才、郭长胜、袁丽伟、王燕燕、梁伟、刘传朋.nDZ/T 03842021矿产地质勘查规范金刚石1范围本文件规定,金刚石矿产地质勘查的勘查目的及勘查阶段、勘查工作程度、绿色勘查要求、勘查工作 及质量要求、可行性评价及资源储量估算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金刚石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及其成果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H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H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T 12719GB/T 13908GB
6、/T 17766GB/T 18314GB/T 18341GB/T 20256GB/T 25283GB/T 33444DZ/T 0033DZ/T 0071DZ/T 0072DZ/T 0078DZ/T 0079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国家重力控制测量规范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技术要求DZ/T 0130(所有部分)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DZ/
7、T 0141地质勘查坑探规程DZ/T 0208矿产地质勘查规范金属砂矿类DZ/T 0227地质岩心钻探规程DZ/T 0275(所有部分)岩矿鉴定技术规范DZ/T 0280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规程DZ/T 0305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规程DZ/T 0336固体矿产勘杳概略研究规范DZ/T 0338(所有部分)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规程DZ/T 0339矿床工业指标论证技术要求DZ/T 0340矿产勘查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试验研究程度要求DZ/T 0342矿坑涌水量预测计算规程DZ/T 0374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DZ/T 03842021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勘查目的
8、及勘查阶段4.1勘查目的发现和评价可供进一步勘查或开采的金刚石矿床(体),为勘查或开发决策提供相关地质信白,最终 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必需的地质资料。42勘查阶段4 2 1勘查阶段划分依据GB/T 13908,分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一般应按阶段循序渐进开展工作,合并或跨阶段提 交勘查成果时,应参照各勘查阶段要求分步实施。4 2.2各勘查阶段任务4 2.2 1普查阶段在区域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收集以往有关地质投料,通过有效的勘查手段,寻找、迫索金刚 石矿床(体),并通过稀疏取样工程控制和测试、试验研究,初步查明矿床(体)地质特征及矿石加工技术性 能,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开展概略研究
9、,估算推断资源鼠,评价是否有转入详查的价值。4.2.2.2详查阶段在普查工作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勘查手段、系统取样工程控制及测试、试验研究,基本查明金刚石矿 床(体)地质特征、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为勘探范围确定、矿区规划等提供地质依据.开展概略研究,估算推断和控制资源量,评价是否有转入勘探的价值。也可开展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 研究,估算可信储量。4.2.2 3勘探阶段在详查工作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勘查手段、加密取样工程控制及测试、试验研究,详细查明金刚石矿 床(体)地质特征、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以及矿石加工技术性能,为矿山建设设计确定生产规模、开采方式、开拓方案、矿石加工工艺、产品方窠
10、,以及矿山总体布置等提供地质资料。开展概略研究,估算推断、控制 和探明资源量;也可开展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估算可信储量、证实储量.5勘查工作程度51勘查控制基本要求5 1 1勘查类型5 111依据矿体规模、矿体形态复杂程度、构造和脉岩影响程度及金刚石分布均匀程度,金刚石原生 2DZ/T 03842021矿划分为(简单型)、n(中等型)、in(复杂型)三种勘查类型,鉴于地质因素的复杂性,允许存在过渡类 型,具体划分参见附录A.5.1.1.2普查阶段可通过类比拟定勘查类型,详查阶段应确定勘查类型,勘探阶段应对勘查类型进行 领。5.1 1.3勘查工作中应分别确定各个矿体的勘查类型,并根据主要矿
11、体确定矿床勘查类型。5 12勘查工程间距5.1,2.1勘杳工作中,应根据勘杳类型合理确定勘查工程间距。原生矿不同勘查类型的基本工程间距 参见附录A。5 1 2 2在确定勘查工程间距时,应根据矿床实际情况,在区间内合理取值,实际工作中还应采用适当 方法对勘查工程间里进行论证。5 13勘查工程部署5 1 3 1勘杳工作中应充分考虑矿床(体)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因素,遵循由表及里、由稀到密、由浅入 深、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部署勘查工程,并充分考虑与后续工程的衔接.5 13 2在合理确定勘查类型和勘查工程间距的基础上,根据矿床(体)地质特征、地形地貌条件、矿山 建设需要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选择恰当有效、对
12、生态环境影响小的勘查方法和手段,对矿床(体)进行控 制;视具体情况蠲整局部勘查工程间距,注意对犷体局部(如矿体变化较大的地段)和次要矿体的控制.5.13.3 一般地表以探槽、剥土、浅坑、浅井、小圆井及环保有效的替代勘查手段为主,浅钻为辅,配合有 效的物探手段,深部以岩芯钻探为主。当矿体呈管状或形态复杂、品位变化大,使用钻探手段难以达到勘 查目的忖,应以坑探为主配以钻探,或者采用钻探配以坑探验证。5 1 3 4普查阶段可采用有限的取样工程进行控制,详查阶段应采用系统的取样工程控制,勘探阶段应 在详查系统控制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加密控制O5 13 5勘查工作应重点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相互关
13、系。对出露地表的矿体边界应进行工程 控制;对破坏矿体、对开采有较大影响的构造、岩脉的产状和规模应有工程控制;对能随主矿体同时开采 的小矿体应适当加密控制。5 14勘查深度应根据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勘查深度,有类比条件的,可通过类比确定合适的勘查深度;不具备类 比条件的,可通过论证确定勘查深度。老矿山深部及外围的勘查深度可适当增加,深部勘查应适度加强 开采技术条件研究。5 15金刚石砂矿勘查控制程度要求金刚石砂矿的勘查类型确定、勘查工程间距选择等控制程度要求,结合附录B中砂矿勘查实例,参照 DZ/T 0208 执行。5.2各勘查阶段工作要求5 2 1普查阶段5.2.1.1成矿地质条件在全面收集、深
14、入研究区域及勘查区内以往地质、矿产、重砂、物探、化探、遥感及探矿工程等资料基 3DZ/T 03842021础上,通过比例尺为1:10 0001:2 000的地质填图(一般为简漠|)、露头检查及工程揭露,对区内重砂、物探、化探及遥感等异常进行查证,寻找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及与金刚石成矿有关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对比区域已知矿床(体)特征,总结找矿标志,初步查明勘查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控矿构造和含矿地质体特征。5 2 12矿体特征通过异常地质体检查、自然重砂测量、1:10 000或更大比例尺的物探测量、必要的取样工程,对普查 区内发现的找矿线索进行睑证、追索和评价。对发现的矿体,特别是主要矿体,地表应
15、有稀疏的取样工程 控制,深部应有工程证实。通过控制研究,初步查明主要矿体的数量、规模、形态、产状等特征及在区内的 总体分布范围.5.2.1.3矿石质?特征通过稀疏工程的取样鉴定、测试分析,初步查明含金刚石岩体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化学成分、金 刚石分布特征,以及矿石工业类型、金刚石质量、品位和伴生组分种类、属性和组合特征0金刚石矿主要 工业类型参见附录C.5.2.1,4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初步查明勘查区内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在矿石加工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对于易选矿石进行类比 研究;对于较易选矿石一般进行类比研究,必要时进行可加工性试;对于新类型矿石和难选矿石一般进 行可加工性试验,必要时进行实验
16、室流程试验。具体按DZ/T 0340执行.5 2 15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收集研究区域和勘查区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资料。对开采技术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与 同类型矿山进行对比,评价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开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应进行适当的水文地质、工 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了解勘查区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具体要求如下;a)水文地质;结合矿区(床)所处的水文地质单元,了解含(隔)水层的产状、厚度、含(隔)水性和分 布情况,岩溶、裂隙、构造破碎带发育情况和含水性,调查老窿分布及积水情况,以及地表水分 布、水位,流量、淹没范围、地下水类型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了解矿床主要充水因素;b
17、)工程地质:了解勘查区内工程地质岩组、断层、节理、裂隙、岩溶发育程度、岩石风化程度及软弱 层分布情况,以及矿体和顶、底板图岩的稳固性;c)环境地质:了解圉岩、矿石、地表水体、地下(热)水中可能影响环境质量的放射性元素、有害组分 种类及含量本底值,以及勘查区及相邻地区的地震、滑坡、塌陷、泥石流、岩溶、水体污染等情况,预测矿床开采对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的可能影响.5.2.2详查阶段5 2 2.1成矿地质条件在普查工作基础上,通过比例尺为1:10 000-1:5 000的地质填图(修测或正测)、1:2 000 1:500的矿床(体)地质填图(正测),结合T程控制和揭露,基本查明区内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
18、或其他 与金刚石成矿有关岩体的分布、规模、形态、产状、侵入(喷发)时代、期次,以及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岩 相分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基本查明岩体的金刚石含矿性及金刚石找矿指示矿物的种类、属性及组合特 征(金刚石找矿指示矿物种类参见附录D),基本查明勘查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阐明 矿床(体)的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4DZ/T 038420215.2,2.2矿体特征根据矿体特征,合理确定勘查类型和工程间距,采用有效的勘查手段和系统取样工程对矿体进行控 制,基本查明矿体数量、规模、形态、产状及品位变化情况,基本查明主要矿体的连续性、矿体闱岩和矿体 内夹石分布特征,基本查明控制、破坏、
19、影响矿体的主要构造以及岩浆岩的性质、规模、产状等特征及其对 矿体的破坏影响程度。5 2 2 3矿石质量特征基本查明矿石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品位、矿石工业类型及金刚石矿物的赋存状态、分布规律、粒 度、色泽、净度、透明度、裂隙发育程度等特征,划分金刚石品级。5 2 2.4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在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对于易加工矿石视情况进行类比或可加工性试验,必要时进行实验 室流程试验;对于校易加工矿石视情况进行可加工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对于新类型矿石和难加工 矿石一般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基本查明区内主要工业类型矿石加工 技术性能.具体按DZ/T 0340执行。5
20、.2,2.5矿床开采技术条件5.2.2 5.1水文地质在分析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气象资料基础上,基本查明区内地表水体分布及其与主要含 水层的水力联系,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产状及埋藏条件,开展水文地质测绘及地下水动 态监测,基本查明地下水的水位、水压、水质、水温、水量、动态变化规律及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含水层 的富水性,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隔水层的稳定性和隔水程度等特征;初步确定矿坑充水因索,预测矿 坑涌水量。开展钻孔抽水、注水等基本水文地质试验,初步确定主要含水层及其主要水文地质参数,预测 矿坑涌水量。基本确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调查研究可供利用的供水水源及其水质、
21、水量,初步确 定矿山T业和生活用水的水源方向.5 2 2.5.2工程地质测定矿石、夹石及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对矿体及围岩的岩体质量做出基本评价。基本查明区内岩 矿石的稳定性、构造破碎带、节理、裂隙、风化带、软弱夹层的分布特征及其对矿体顶、底板围岩稳固性和 露采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本查明老碉和采空区的分布、充填和积水情况,对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进行 评价,预测可能发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基本查明矿床工程地质类型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5.2.2.5.3 郑境地质收集区域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岩溶、塌陷等自然地质灾害方面资料,结合区内地形地貌特征,评 价未来矿山开采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5.2
22、,2.6资源量分布及比例在详查确定的勘查深度范围内,一般估算控制资源史和推断资源量。控制资源量一般应集中分布在 资源量最优、可能首先或先期开采的地段。在确定的勘查深度以下,一般不做深入工作,可对成矿远景做 出评价。详查阶段控制资源量一般应不少于总资源量的30%。5.2 3勘探阶段5.2.3.1成矿地质条件在详查工作基础上,根据需要修测勘杳区地质图、矿床地质图(均应为正测),或开展更大比例尺的地 5DZ/T 03842021质填图(正测)。根据勘探工程加密控制和揭露情况,详细查明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体)地质特征,详细 查明控矿构造的性质、规模、产状和空间分布规律,深化成矿机制和成矿规律研究。5
23、2 3 2矿体特征在详查系统工程控制的基础上,采用槽探、坑探及钻探等有效的勘查技术方法,对矿床(体)进行必要 的加僻控制,详细查明矿体的数量、规模、形态、产状、主要矿体的连续性、矿体内夹石规模和分布特征,以 及成矿期后构造和岩浆活动对矿体的破坏影响程度。详细查明金刚石品位变化和富集规律。详细查明 首采地段主要矿体的空间位置、形态、产状、规模及金刚石品位特征。对适宜露天开采的矿床,划分露天 采场境界,系统控制主要矿体四周和露天采场底部矿体的界线。对拟地下开采的矿床,详细查明主要矿 体在走向和倾向上的延伸情况,确定开拓工程位置.5 2.3 3矿石质量特征在加密取样工程基础上,通过样品鉴定、测试分析
24、,详细查明矿石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矿石品位、工业类型及金刚石矿物的赋存状态、分布规律、粒度、色泽、净度、透明度、裂隙发育程度等特征,详细查明 不同品级金刚石的分布规律和占比,特别是大颗粒、宝石级金刚石的分布规律和赋存状态.5.2.3,4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在矿石工艺矿物学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对于易加工矿石,一般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对于较易加工矿 石,一般应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必要时开展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对于难加工矿石,视情况进行实验室 流程试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必要时可进行半工业成验或工业试验.详细查明勘探区内矿石加工技 术性能,为矿山建设设计推荐合理的矿石加工工艺流程。具体按DZ/T 03
25、40执行。5 2.3 5矿床开采技术条件5.2 3.5.1水文地质将矿区和区域地卜冰、地表水和大气降水作为统一系统进行研究,通过水文地质测绘、钻孔简易水文 地质观测与编录,多孔或群孔抽水试验等手段,详细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矿床充水因素,而测矿坑涌 水量,提出矿山防治水建议,指出供水水源方向,具体要求如下:a)详细查明地表水体的分布他圉、汇水面积、水位、流呈、流速、动态变化及其与矿区主要含(隔)水 层、构造破碎带的水力联系,评价其对矿床充水的影响;b)研究地下水的水位、水压、水温、水量、动态变化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详细查明矿坑充水因 素,确定矿区水文地质边界,划分矿床水文地质类型,确定水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矿产 DZT 0384-2021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金刚石地质矿产 DZ 0384 2021 矿产 地质 勘查 规范 金刚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