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T 3898-2016 羊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规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B65∕T 3898-2016 羊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规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5∕T 3898-2016 羊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规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二二二二二二_JICS 11.220 B 41 新疆维吾尔自 I习1_-二二二二I DB65 区地方标准DB 65/T 3898一-2016羊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heep bucellosis 2016-06-10发布2016一08-01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65/T 3898-2016 目IJ昌本标准按照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本标准由乌鲁木齐市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提出。本标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2、乌鲁木齐市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星星、李爱巧、陈娟、杨启元、蔡扩军、王涛、易新萍、施远翔、李建玲、左勇、马卫平、张娟、舒峰、张启耀、李惠。I-二r-二二;二二二丁:二二二iD865/T 3898-2016 羊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羊布病的诊断、疫惰的报告、疫情的确认和疫点的处置、免疫、监测、检疫、监督管理、控制和进化标准、人员防护、公共卫生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从事饲养、经营羊及其产品,以及从事羊布病的防控活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
3、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6548-2006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T 18646-2002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SN/T 1942.2-2007迸出口动物源性食品中布鲁氏菌属检验方法第2部分PCR检验方法国务院令第45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3 术语和定义3.1 防控prevntionand control 羊布鲁氏菌病的预防、检疫净化和其他必要处理措施。3.2 动物检疫animalquarantine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疫人员按照国家标准、农业部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的
4、是否感染特定疫病或是否有传播这些疫病危险的检查以及检查定性后的处理。3.3 疫点epidemicspot 发生疫病的自然单位(圈、舍、场、村),在一定时期内成为疫源地。3.4 控制ntrol采取措施使疫病不再继续蔓延和发展。l DB65/T 3898-2016 3.5 净化eradication对某病发病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达到消灭和清除传染源的目标。4诊断4.1 流行病学特点4.1.1 常呈地方性流行。4.1.2 羊布病的潜伏期为14d-180d。4.1.3 传染源主要为潜伏期感染及临床发病羊、带菌羊、发病羊,主要通过流产物、精液和乳汁排菌,污染环境。病羊的流产胎儿、胎衣是主要传染源。4.1
5、.4 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等感染。4.2 临床症状4.2.1 羊感染布氏杆菌病表现轻微,有的几乎不显现任何症状。4.2.2 母羊主要表现为流产,常并发胎盘炎、乳房炎及关节炎、滑囊液炎引起的破行。4.2.3 公羊常发生辜丸炎、副辜丸炎、关节肿大等。4.3 病理变化成年病羊主要为生殖器官的炎性坏死,淋巴结、肝、脾、肾等器官的特异性肉芽肿、关节炎性病变等,流产胎儿主要呈败血症病变。4.4 实验室诊断4.4.1 病原学诊断4.4.1.1 细菌学诊断4.4.1.1.1 染色镜检将羊流产胎衣、绒毛膜水肿液、肝、脾、淋巴结、胎儿胃内容物等组织9或者经培养后的细菌,
6、制成抹片,柯兹罗夫斯基染色法染色,镜检观察布鲁氏菌为红色球杆状小杆菌,其他菌为蓝色。4.4.1.1.2 分离培养将新鲜的肝、脾、肺脏做膜蛋白陈琼脂面或血液琼脂斜面、肝汤琼脂斜面等培养基培养,一份在普通条件下,另一份放于含有5%-10%C02的环境中,370C培养7d-10d。取出培养基观察菌落形态特征,并对可疑菌落进行硫化氢(H2S)试验和单相特异性血清A、M和R玻片凝集试验。(布鲁氏杆菌菌落形态观察与鉴定方法见附录A)。4.4.1.2 分子生物学诊断PCR试验,具体操作方法与结果判定按照SN/T1942.2-2007的规定进行。4.4.2 血清学诊断4.4.2.1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
7、)按照GB/T18646一2002的规定进行。2 4.4.2.2 试管在是集试验(SAT):按照GB/T18646一2002进行。4.4.2.3 补体结合试验(CFT):按照GB/T18646-2002进行。4.4.3 结果判定4.4.3.1 疑似病例非免疫羊同时符合4.1、4.2、4.3且符合4.4.2.1阳性者。4.4.3.2 确诊病例4.4.3.2.1 疑似病例且符合4.4.1任何一项阳性者。-丁二二DB65/T 3898-2016 4.4.3.2.2 疑似病例,在不能获得病原学检测样本或不具备病原学检测条件的情况下,符合4.4.2.2或4.4.2.3任何一项阳性者。5 疫惰的报告按照中
8、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执行。6 疫情的确认和疫点的处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执行。7 免疫7.1 免疫对象3月龄以上的临床健康羊(不包括种羊、怀孕羊、奶山羊及28d内不屠宰上市的育肥羊。7.2 免疫范围以县(区)为单位,羊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抗体群体阳性率不小于10%或个体阳性率不小于2%,进行普遍免疫。7.3 免疫程序应免县区连续免疫3年,第一年所有应免羊全部免疫,第二年和第三年只免当年新生3月6月龄羔羊,第四年停止免疫,第五年实施免疫效果评估,决定是否实现疫苗退出。7.4 免疫时间当年的羔羊,3月龄以上即可免疫:规模羊场在母羊产后1个月或配
9、种前30d进行免疫:散养户一般在每年4月8月份配种前或转至夏牧场前进行集中免疫。7.5 免疫注意事项7.5.1 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避免人直接接触疫苗,用过的疫苗、容器及其沾染器具,应进行消毒处理。7.5.2 疫苗免疫前后3d,应避免使用抗生素、含抗菌素添加饲料或发酵饲料。8监测3 D865/T 3898-2016 8.1 监测方法临床观察、实验室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8.2 监测种类及监测结果的处理8.2.1 免疫地区免疫后18个月进行监测,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阴性者列为假定健康羊群,阳性者扑杀。8.2.2 非免疫地区散养户、规模场每年抽检1次:种羊场、奶山羊和种羊每年抽检2次,对于检测合格的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5T 3898-2016 羊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规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B65 3898 2016 布鲁氏菌 病防控 技术规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