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7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7篇).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案例(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 教案教学设计17篇)2022-12-15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案例(精选17篇)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案例篇1复习1、猜字游戏:学生读字、词,书写,同桌互相纠正。2、分段指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研读1、出示文中涉及的两幅画,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一件坏事是 怎么变成好事的?2、学生自由读课文,合作读书,画出有关句子,细致地理清故 事发生的经过。3、读书汇报。(教师结合玲玲和心情变化点拨学生,也可以抓 住人物的语言来帮学生理解课文。在理解过程中,适时地抓住重点的 词句,增强学生的感悟。)4、讨论:你从爸爸与玲玲的对话中体会到了什么?5、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
2、朗读。分角色朗读,深化对课文的理 解。(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思路,引导学生理解 课文。在尊重学生个性的理解的同时,要务必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 理解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在读书中丰富学 生的情感体验,从故事蕴含的道理中受到教育影响和启迪。)感悟1、读了课文,你想对爸爸和玲玲说些什么?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今天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 启发?3、把爸爸说的富有哲理的话积累起来。 (升华学生对文章 的理解,丰富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的积累,培养学生处理生活事件 的能力。)一句话、两句话的范围内,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个难点,因 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毕竟有限
3、。但是,在回答出预设问题的基础上, 把答案进行简单的串联,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这个教 学环节的铺设,为概括主要内容降低难度。这堂课,语文所涉及的“听”“说”“读”“写”,“听”听老师读, 同学读,然后评价,这里有部分同学也“说” 了;“读”,有自由读, 展示读;“写”,是写生字,抄爸爸说的话。似乎都有了,但“说”这 方面,从平常的教学当中,还有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这样专门的 一块口语训练,是让我感觉困难的。所以,这节课,我也很小心翼翼 地设计了一个说话训练,就是“在生活中,你遇到过通过动脑筋,由 坏事变成好事的情况”吗”,处理这个问题,我很担心,学 生会说不清事情,自己先紧张了。
4、我想,学语文,除了陶冶情操,熏 陶自己的人文素养,她的“工具性”也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借这个 机会,想请教各位同行,平时应该怎样给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另外,这学期学校的教研内容为提高课堂效率,倡导“三十分钟 课堂”,叶老的这个理念在于精简教学环节,最高程度地去实现教学 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还是很重要的,它引领着整堂课,就好 像一个方向灯,指引着各个教学环节的进行,然后逐渐趋向于达到所 设定的几个简单但具体可实践的目标。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案例篇7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 句子。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好事
5、。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 句子。2、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好事。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卡片“玲玲”,这个词谁会读。(指名读、全班读)2、同学们在读“玲玲”这个词时,都注意了后鼻音。玲玲是一 个人的名字,今天杜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也叫玲玲。她非常 喜欢画画,画了一幅很满意的画,是要参加明天评奖的,就在她满意 的端详着自己画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发生了什么呢?好,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25课玲玲的画(板书课题,并指名读)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课题读得这么好,老师相信你们的课文会读得更棒!(自由读 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听了同学
6、们读课文,相信你们昨天在家里一定预习的很好, 把你们在预习中划的生字词自由的在下面读一读。a、出示有拼音的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读。b、去掉拼首读。三、学习理解课文1、这些生字宝宝再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下面老师请三位 小朋友把课文读一读a、指名读第一至第四自然段,第五至第八自然段,第九至第十 自然段;其他小朋友也有任务:听听他们是不是读准字音,并想一想 玲玲很满意自己画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是怎么发生的?b、小朋友点评他们读得怎么样?c、请小朋友回答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是怎么发生的?师:意外的事,你是从哪知道的?(d4)这句话应该怎么读?请 小朋友自由的在下面练一练。师:指名读
7、,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生:评。“叭”表示突然,应该读快点。师:有的小朋友为什么要皱眉头读呢?生;玲玲把画弄脏了,很着急。师:课文还有哪说明了玲玲着急?生:第一自然段,因为这幅画是要参加明天评奖的,而且玲玲也 很满意这幅画。师:从哪个词看出了玲玲很满意呢?生:端详。师:我们一起来把端详的样了做一做。从你们做的样子中,老师 看出了玲玲很满意自己的画,我们一起来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2、是呀,玲玲这么满意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结果弄脏了, 明天还要参加评奖呢?这可怎么办?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后面发生了什么呢? 请小朋友自由的读d5d8a、全班读b、老师听出了小朋友读出玲玲满意的笑了,可是玲玲和爸爸的
8、对话读得还不够好,我们再来练一练。(出示小黑板)(1)指名读爸爸和玲玲的话,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2)再指名读(3)全班读3、玲玲听了爸爸的话之后,想了想,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什么?生;小花狗师;第几自然段告诉你的生:第八自然段师:指名读师:你为什么这样读?为什么玲玲笑了?生:因为玲玲很满意。师:玲玲满意什么?师:课文中哪还出现了这个词,这个满意和第一个满意有什么不 同?4、玲玲把这么满意的画交上去了,结果怎么样?(齐读diO)5、是呀,竟得了一等奖,假如你是当时的评委,你会怎么来评 这两幅画?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加了这只懒洋洋的小花狗,使这幅画增添 了情趣,有了生机,有了家的温馨。瞧,它睡在这
9、儿多舒服,多安心 啊!连它都恋上了家的一角,我想,这也许是这幅画得一等奖的原因 吧!6、这正应验了爸爸说的那句话(出示:“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 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J)a、指名读b、全班读师:在玲玲的画,这件事中“坏事”是指什么? “好事”是指什 么?师:那坏事变成好事的原因是什么?四、学写字1、学写“脑筋”,你们有什么好的意见吗?2、老师范写3、学生写五、背记1、把爸爸的话再读一读,把它记下来。2、能记下来的小朋友站起来,我们一起来背一背。3、把课后的读读抄抄写一写,在写的过程中,也是要让小朋友 深刻的记下来,指引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六、拓展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有没有
10、遇到过坏事变成好事的事情呢?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案例篇8学习目标: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 “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 句子。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 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谈话激趣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 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门 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11、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 .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3 .合作学习(1)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 教同学们认识生字。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4)全班交流。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 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3、交流:课文写了
12、一件什么事?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5、设疑: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1 .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 中进行交流。2 .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 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3 .学生练写。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第二课时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1 .游戏“大转盘”(
13、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 车读。2 .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1、提出问题: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2、解决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1)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 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2)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 笑了。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3)爸爸看了,高
14、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 (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 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学生进行评议: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 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 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
15、、充分地说)。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 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五、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 变成好事。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案例篇925.玲玲的画第二课时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1、学生开火车读生字。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1、提出问题: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2、解决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1)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 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爸爸不直接
16、告诉玲玲画什么?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2)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 笑了。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3)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 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 金嗓子?然后学生进行评议: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四、训
17、练表达,渗透思想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 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 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 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五、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 变成好事。板书:25.玲玲的画满意完成画伤心弄脏画满意巧添画 坏事+动脑筋二好事玲玲的画教学案例玲玲的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四册七 单元的的第一篇课文。围绕“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主题, 抓住
18、玲玲的“满意一不满意一满意”这一情感变化进行教学。事例虽 然很简单,但对于这种生活中坏事变成好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 例比较少,只有肯动脑筋,细心的孩子才发现得到。1、复习词语,由“满意” 一词进入课堂教学,引发学生去读课 文并画出带有“满意” 一词的两个句子,思考玲玲两次满意有什么不 同。2、指导朗读玲玲和爸爸的对话部分的内容。目的是感受人物当 时的心境,为理解爸爸的话作铺垫。顺学而教,关注学生怎么学的, 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的双方的主体合作、交流。3理解爸爸的话,使学生受到“只要肯动脑筋,好多事情可以由 坏事变好事”的教育。4、拓展延伸,让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类似的事例。教学反思:1、把握教学
19、思路,顺学而教。语文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的多边互动、融合、提升的复杂过 程,而学生主体的体验,是这一过程进入最佳状态的重要保证,因此, 它必然要求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 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 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课堂教学是预设的,又是生成的。充分抓住“满意一一不满意一 一满意”这一教学思路,根据学生的学习汇报,尽量做到灵活运用教 材驾驭课堂,在把握重点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在读中感悟, 并指导学生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以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2
20、、借词体会句意,借句理解段落,由段落深入课文。通过学习“叭” “哇”拟声词来体会玲玲当时画被弄脏时的紧张 而着急的情形;用理解“端详”“沉思”等词来帮助学生体会人物心 境理解朗读;借故事来体会爸爸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3、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是,教材挖掘得不够;教师的引导激发 的语言不够精确到位,不够自然巧妙、循序渐进;没有运用多媒体出 示图画,让学生观察体会两次满意有什么不同。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案例篇10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 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 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 弄脏
21、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第二天她的画在评 奖会上得了一等奖的事。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 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 教育意义。设计理念1、以学生随文识字,教师引导为主要形式,让学生产生识字的 兴趣。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 子。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要求写的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有关句子。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重点会认生字,写生字。教学难点明白坏事变好事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字卡教学过
22、程一、猜谜引课题1、在古时候,有一个小男孩,他动脑筋想办法,从水缸里救出 了自己的小伙伴,还记得他的名字吗?(司马光)还有一种鸟,它想 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它是什么?(乌鸦)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 一位新朋友,(出示头像),她的名字叫玲玲,我们一起喊喊她的名字。 (出示玲)这个字就读lí;ng,也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一个字, 跟老师一起读。你是怎么记住它的?还有哪些字右边带令啊?(学写 玲)。2、玲玲不仅可爱还是个聪明的小姑娘,画得一手好画呢?下面 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玲玲的画。(板书课题)来读读课题(齐读)。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案例篇2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二年级
23、下册 设计思路: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简单,语言朴实, 对话较多,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浅显的故事之中。玲玲的情感变化是 本文的主要线索,爸爸说的最后两句话揭示了课文主题,蕴涵了深刻 的道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 感悟语言,结合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教学目标:1 .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激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玲玲的画 玲玲 第二 课时 教学 案例 公开 获奖 教案 设计 1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