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教学案例(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7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案例(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次抱母亲》教学案例(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7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次抱母亲教学案例(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 教学设计17篇)2022-12-15第一次抱母亲教学案例(精选17篇)第一次抱母亲教学案例篇1【教材分析】:第一次抱母亲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 发现母亲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壮,这才感受到瘦弱的母亲承担 着全家生活的重担是多么不易。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与母亲的 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的情景,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崇敬和 爱戴。课文内容简洁,语言明快,娓娓道来,毫不雕饰,但字里行间 却饱含着一股浓浓的亲情,读来令人感动。【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感受母亲的辛劳以及我难过、愧疚的心理。3 .通过我抱母亲的场景
2、,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教学重点】:就是借助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感悟,体会母爱的无 私与伟大,唤起学生对母亲的崇敬与关爱。【教学难点工将文章中母亲与自己的母亲产生关联,从使学生 正镇走进文本,产生共鸣,唤起他们真情实感。【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读课题,强调抱的特殊。1 .歌颂母亲是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 文,一起读!(第一次抱母亲)课题中有三个词语,第一次、抱、母亲, 你想强调哪个词语呢?(第一次:是呀,作者从来没有抱过母亲,这第一次,意义非同 寻常!母亲:听得出,你对母亲怀着深深的爱意。突出这个抱呢:)生读2 .你们看,一个课题,只要用心体会,就能读出这
3、么多的感觉和2、老师提问(1)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请用两个字来概括。(“母爱”)(2)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里用投影给出归纳方法)(如:按六要素来归纳。 时:母亲生病后地:在医院里事情 的起因:“我”错以为母亲的体重不轻经过:从而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最后为报答母恩,也想抱一次 母亲睡觉结果:母亲也被感动了。)3、学生将勾划的内容拿出来交流。先在小组之间交流。(1)学生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好在哪里?(2) 学生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班上讨论。(3)学生认为问题 较好并且自己知道答案的,也可以先考全班同学,然后一齐分享。4、老师设置问题,学生讨论做答(投影)(1)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
4、疚地说:“妈,我对不住你啊!” 这里为什么说“我“对不住妈妈?(答案提示:误解了妈妈力大无穷, 最后才得知那是妈妈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能让孩子苦着累着。现在有 些孩子也总认为那些是父母应该干的事情,他们就是有那么大的本事 来承受一切的生活负担。当孩子们长大后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2) “我”为什么会突发奇想,要抱着母亲睡觉?(答案提示: 正因为“我”误解了母亲力大无穷后,强烈地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的 爱,所以想出一种回报母亲的最直接的方式。)5、既然作品中的“我”都是大人了,还想出了用抱母亲睡觉的 方式来报答母恩。那么同学们你们说说,用你们现在能做到的方式, 你会怎样“感恩”呢?(之后可以提到一
5、个为妈洗脚的公益广告)6、读写拓展你们肯定也有这样一段心中的故事,能不能够拿起笔来将你与妈 妈相处中,最让你感动或是记忆深刻的那段场景、那个画面,用一段 话描述出来。7、学生写好后同桌交流,然后选几篇较好的实物投影。让作者 自己声情并茂地朗读。8、读写拓展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我们难道不想送点礼物给妈 妈吗?好:现在我请各位小诗人来编写一首诗或者儿歌写在卡片上, 送给你妈妈。9、学生创作成果展示三、小结:(将我制作的卡片送给表现好的同学)唐代诗人孟郊曾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么我们就用 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妈妈,好不好?今天课就上到这儿,下课!第一次抱母亲教学案例篇4作者:佚名
6、转贴自:转载点击数:73听课随笔第一次抱母亲今天和雪柳、念海一起去听了梦回三国的第一次抱母亲,主 要的目的是看看教者对文本的把握,从课堂教学来看,教者比较准确 的把握了文本,但同时也引起了思考,就是如何去整合,流畅的实施 自己的教学的问题。下面是听课的时候想到的一些问题,思路不太清晰,随便写写:1,形式和文本。我们要把握文本,现在大家在上课的时候都注意到了要让学生 “读”,多种形式的朗读。朗读的形式很多,在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 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才最符合这一段的文本呢?我想,这是我们需要思 考的问题。2、你和您。那天wjh老师在执教月光启蒙的时候,强调学生要用“您” 来称呼母亲,而不要用“你”,我
7、持保留意见。是否对母亲尊重,倒 不在于用“你”还是“您”,而且,如果按照习惯的话,我想如果称 为“您”的时候,大概反而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而要强调“尊敬二 个人觉得还是在书面语的时候说“您”,口语的时候没有必要来出来 说,遵照习惯吧。3、谈谈自己的感受,你打算怎样做?这样的说话练习容易造成语录式的语言,如何让孩子表达出自己 的真实情感?如何让他们有话说?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动动脑子。4、关于课文。我想,课文的脉络似乎是这样的“愧疚”一一“感动”(心动) “行动”。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感受母爱,付出甚多,求之甚少。要 引导学生去回报母爱,不一定是金钱、房产,只要用心去做就是了, 也不一定要“常回家看
8、看。”怎么做都行,只要心里有就可以了。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第一次抱母亲教学案例篇5一、导入1 .有一个人,无论走到那里都放不下你,这个人就是你的母亲。 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请大家齐读课题。2 .通过上午的学习,我第一次抱母亲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次抱母 亲的感受是什么?(1)学生快速浏览回顾文章(2)学生说:我是突发奇想地抱母亲。(这是你的感受,还有其 他的吗?)学生说:那天母亲生病了,我抱了自己的母亲。(3)我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吗?学生说:在我的记忆
9、中,母亲(这是你的记忆中的,内心的 感受是什么?)学生说: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电脑出示:这句话,指名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我们没有想到这么轻,我对母亲的关爱不够,母亲对我 却很好。学生说:我以为母亲很重。3 .还有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我以为母亲很重?(1)学生说:左手差点仰面摔倒。学生说:母亲天天都要挑这样的担子。学生说:我以为我妈有一百多斤。学生说;没有想到她能挑一百八十多斤的担子。4 .为什么作者会认为自己的母亲很重吗?(1)学生说;手里拉着我,还要挑着一百多斤的担子(2)通过这句话,你们能看出什么?课件出示:在我的记忆中(3)师生交流(4)同学们想像一下,一个八十多斤的人,
10、挑着一百多斤的担 子,你们能感受到什么?(5)师生交流。还能体会到什么?(她有坚强的意志、十分关 爱我们。).我们长大以后呢?(1)指名读:课件出示: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 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 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2)大家读读这句话,你们体会到什么?学生说:母亲非常爱我们,心疼我们。学生继续说。同学们在这句话中,有两个担子,这两个担子的意思一样吗?(第一个担子就是指挑的担子,第二个担子指的是养育我们的担 子,保护我们,天天烧饭、洗碗)同学们这些都是母亲的担子,母亲的担子多重啊!6 .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
11、卧娘身。” “游子” 出示相关的文字和图片,教师讲解,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母亲的时 候,这样感受母亲的时候,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自己先读一读。(1)学生自读(2)指名读一一再这名读(3)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么轻,我心里为什么要这样难过呢?(4)学生说;因为从小到大,都没有关心过母亲。学生说理由。(5)母亲用80多斤的身子承受一百多斤的担子,一直在我们操 劳。(6)母亲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却没有为母亲做些什么?7 .同学们当我们和母亲要钱交学费的时候,母亲是这样劳累。(1)还有一个词语能够看出来,是哪个词语?(2) “愧疚”3)是啊,从这个词语能看出作者很难过。8 .而母亲是怎样看待她所做的一
12、切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1)学生说;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个不是这样过来的?(2)课件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 是这样过来的? ”同学们看看这位母亲的语言和表情,她是个什么样的母亲?(3)大家看看这个词语“哪个”?想想你们的母亲是不是也有 这样的行为呢?(4)师生交流学生说;我的母亲不睡觉,陪着我学习。学生说:母亲下了晚班,没有休息还帮着我们烧明天的保。学生说:每当我生病的时候,她还为我忙着,忙那。学生说:“下雨天,她把雨披披在我的身上。”学生说:有一次,下火车9 .同学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做的多少个清晨当我们还在睡 梦中的时候,母亲已经开始忙碌了,多少个中午我们的母亲急急
13、忙忙 地赶到学校接我们,多少个傍晚,妈妈工作了 一天,她还要赶到菜场 去为我们的食物忙碌着,多少个夜晚,妈妈劳累了 一天,为我们检查 作业,甚至晚上盖被子。同学们这就是爱啊,这就是母爱啊!作者也想到了这样一幕。(1)我决定抱一抱母亲,就像母亲无数次抱我一样,为了让母 亲入睡,护士不忍离去,就在边上看着。我以为母亲睡着了,我忽然 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2)母亲的泪水是母亲因为病痛而流下的吗?学生说;这是兴奋的泪水、幸福的泪水、这时高兴的泪水,这是 感动泪水。这是爱的泪水(3)教师板书:无数次抱我(4)小时母亲无数次地抱我,而我抱了一次母亲,她就如此感 动。现在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14、5)学生说;母亲为我付出的很多,我为母亲做得很少。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学习,长大报答母亲,我们不应该无理取闹了。 (6)我想说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拓展训练.吴老师此时还想说这样一段话:电脑出示最爱是你(献给我的母亲)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的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 的医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 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如果说因为忙碌和粗心,我们忽略了平时对母亲的问候和关心, 无论如何,别忘了在3月8日那天买上一束康乃馨,哪怕是一句感恩 的话语1 .同学们,你们此时愿意拿出笔来写上一句你们对妈妈感恩的话 语吗?请动笔写写吧。(烛光
15、里的妈妈).学生练笔学生说:亲爱的妈妈,我一定会在长大的时候好好报答你。学生说:妈妈对我的爱就像“万丈深渊”(这是多么“恰当” 的一个说法啊?)2 .请大家把这份心意卡,轻轻地放在她的床头,她一定会非常感 动的。请大家永远不要忘记这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愿天下所有的妈妈幸福安康。吴老师我是母亲,下面听课的老师中也还有好多母亲。让我们为 她们祝福吧。下课板书设计第一次抱母亲无数次抱过我第一次抱母亲教学案例篇6阅读第一次抱母亲片段,回答问题。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 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的摇动。护士不忍离去,静静 地站在边上看着。母亲终于闭上眼
16、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将她 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1、填上合适的词语:()地摇动 ()地看着2、在这一段中将你最感动的句子用画出来。3、母亲的两行泪水是为什么而流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再 回答。4、倘若你是站在边上的那个护士,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 想?第一次抱母亲教学案例篇7加乐中心学校王雄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 富有情感的课文一第一次抱母亲。文章记叙了由于母亲生病住院, 需要更换床单,就这样一个非常偶然的抱母亲的机会,引发了母子之 间心灵的碰撞和融通。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 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
17、恩之情。由此可见,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情 感教育,锤炼语感的好素材。由于当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不知不觉地溺爱,已使孩子 们对父爱、母爱的认识变得淡化,把握文本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针 对以上学情,结合教材的特色及新课程标准,我初步拟定了以下教学 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 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3、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语 言表达能力。目标3为本课的教学重点,目标2为教学难点。以上目标,我初步设想通过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我决定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
18、文内 容的基础上,突破重点词语的含义,初步感悟角色特点,理清文章思 路。首先,伴随着世上只有妈妈好我通过一组图片导入,引发学 生思考:“作者为什么抱母亲? ”放手让学生试读课文,初步感知课 文内容。接着,结合初读检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在 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摔”字,运 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如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力大无穷、突发奇 想”;通过查词典来理解“翻山越岭、愧疚;结合生活体验来理解“承 受、动情”等词语。而读的时候,着重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流利,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理清文章 脉络,了解文中的几个重点人物的情感
19、点,并为学生布置了这样作业, 找到文中最打动你的句子,抄写下来,想想,它为什么牵动了你的心。 为下文进一步品读课文打下基础。下面,我重点谈谈第二课时的设计:这一课时,我将以两个没想到为切入点,抓住作者的心情变化, 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深入文本。一、从作者感受入手,整体感知文本。基于学生对第一课时的了解,教学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回想作 者第一次抱母亲时的感受。学生不难说出作者发现母亲很轻。接着, 我顺势指导学生到文中找一找,画一画,把描写作者心情的句子找出 来,读一读。在学生的交流中,我出示句子:“母亲竟然这么轻,我 心里很难过二引导学生用心朗读,在评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关注 “竟然”这个词语,并
20、进行质疑,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为进 一步品读课文打下基础。二、以“两个没想到”为切入点,探寻作者抱母亲的原因。围绕着“竟然什么意思?作者没想到什么“我引导学生到课文的 1、2自然段中去探寻作者抱母亲的原因及抱母亲时的发现,画出关 键词句,轻声读一读,在小组内议一议,体会作者的心情。根据以往 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学生不难找到作者抱母亲的原因,此处可放手让 学生交流,但抱母亲后,作者的两个没想到所代表的含义学生未必能 够体会得全面,所以,我以此为切入点进行了着重指导。例如,在学 生交流第一个没想到时,我指导学生抓住“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 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
21、猛,差 点仰面摔倒。”一句中的“使劲、用力过猛、差点”等词,用心体会, 感受到作者因对母亲了解不够,估计不足而引发的出乎意料,继而让 学生通过作动作、朗读来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吃惊、诧异、疑惑等情第二个没想到则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读出护士的责怪的语 气以及作者内心的难过。而后我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这么难过? 此时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作者的记忆,去想象当时母亲那80多斤的 身体在背着妹妹、承受重担、拉扯我们翻山越岭的画面,想象她担子 中会挑多少重物,让学生抓住让自己最感动的句子,用心朗读,用心 体会,读出感动,悟出真情。这时学生会更深地体会到原来是这么多 年来是母爱这一伟大的力量支撑着母亲去承
22、受那么重的担子。这时再 来引读第三个没想到,作者的心情一览无余。三、抓住作者的心里变化,找出作者愧疚的原因。在35自然段的学习中,我引导学生找到描写作者心里变化 的词语,学生不难找到“愧疚”这个词,那么作者为什么愧疚,是理 解的一个重点,我引导学生继续采用1、2自然段的读、感、悟的方 法抓住“从小抱到大”“无数次抱我”等处的描写,母亲为儿女的付 出,对儿女无私的爱。她不求回报,她只要儿女们健康、幸福。这时 一种想回报母亲的情感已由作者身上传递到孩子们的心中,这时再来 体会作者抱母亲这一场面,就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四、抓住作者抱母亲的动作,感受作者的报恩之情。在音乐声中,我用朗读带领学生走进“
23、作者抱母亲入睡”这一情 境,让学生思考:同样是抱母亲,刚才的“抱”和现在的“抱”有什 么不同,指导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再回答。在交流时我 将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抱母亲的动作“坐、抱、轻轻地摇动”体会作者 回报母亲之意。此外,我还将重点出示这样一句话“可是,我忽然看 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眼角流下来”并启发学生针对画面、结合 课文内容感受这泪水背后的含义,通过适时的点拨,学生能够体会到 这是兴奋的泪水,幸福的泪水,高兴的泪水,感动泪水。爱的泪水” (板书:真情无限)而后我出示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那种浓浓的母子情充溢学生心中,此时,再来完整地而投入地朗读四、 五自然段,学生会倍加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次 母亲 教学 案例 公开 获奖 教案 设计 1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