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认识时间》教学实践与思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认识时间》教学实践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认识时间》教学实践与思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认识时间教学实践与思考1学情分析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认识时间单位分和认读 几口寸几分。这节课是在一年级认识钟表、认读整时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于本节 课内容,学生认读分刻度和接近整时的时刻会有较大的困难,以下是常见的错 误。请写出下面钟面表示的时间。Si之所以出现上面的错误,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表盘结构复杂。与学生熟悉的度量长度工具直尺相比,度量时间的工具钟表结构复 杂。“表盘”其实是“时、分”两套刻度系统的组合体。这两个刻度系统重 叠,使用了同一个“位置”来确定,导致许多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出现上面图 1和图2的错误。2、表针运动特殊。钟表的指针是顺时针运动的,分针转一
2、圈,时针转一大格,当分针接 近“12”的时候,时针接近下一个整时数,不了解时针分针联动的特点就容易 出现上面图3的错误。作为可以刻画时间的工具一钟表,由于表盘结构的复杂性与表针运动 的特殊性,给学生认识时间造成很大的困难,怎样破解这一困难?对于度量, 学生的经验是长度的测量,会使用的工具是直尺,我们尝试将圆形的钟面转化 为直的“时间尺”突破难点。一年级认识钟面之前先认识“时的时间尺”,再 化直为曲变成钟面,认读几时整,二年级则化曲为直再认识“分的时间尺”, 曲直结合完成对钟面和时间单位时分的认识。以下是二年级认识时间的教 学设计。2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教学目标】1
3、、借助“时间尺”,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了解钟 面刻度结构。2、根据“时间尺”时分的进率关系,推断钟面时针分针的联动关系, 并通过观察、拨钟面进行验证。3、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在具体情景中,培养珍惜时间、合理作息 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钟面的刻度系统,感受时针分针的联动关系。【教学难点】正确认读接近整时的时刻。【教学过程】一、度量单位“分”的产生。1、复习旧知:认读七时整和八时整,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2、情境引入:时针有点骄傲,说:“认读钟表全靠我,分针在与不在 都一样。”于是,分针默默地离开了钟面。分针离开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你能说出下面钟面的大致时刻吗?你能说出它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时间 人教版 教材 年级 上册 认识 时间 教学 实践 思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