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说课稿(6篇).docx
《教师说课稿(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说课稿(6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t is not easy to do a simple thing well, and it is not ordinary to do every orc教师说课稿(精选6篇)教师说课稿篇1一、说课内容说课时间规定不得超过15分钟,超时将酌情扣分。说课后, 专家组根据说课情况和测试项目内容提出面试问题,申请人进行 答辩。面试题目一般不少于2个,回答时间不超过5分钟。下 面我介绍一下说课的内容主要包括:(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2)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4)试讲中考查的重点(5)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6)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7)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 (8)教
2、学方法的选择及依据2、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 确的动作感念,以优美的动作示范,有利于学生模仿正确的动作 技术。3、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完成的练习情 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获得正确动作,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学法:1、示范教学:配合师生的互动演示,这样能够体现内容的 直观性,学生领会意图快,容易理解。2、分组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通过多次反复的练习达到 熟练程度。3、组织小组间比赛:增强其竞争性和娱乐性气氛。七、教学过程:根据认知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将本课 分成三个部分。(一)开始部分:分为两个内容,安排时间10分钟,一是 课堂常规,二是准备
3、部分,包括热身操和体育游戏。(二)基本部分:安排时间30分钟。第一个内容是学生探 究阶段,时间安排10分钟。为了自主解决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和学习,并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第二个 内容学习技术动作,时间安排20分钟,教师做完整动作示 范,并精练讲解动作要领,师生分析、互评、归纳、总结动作要 领。教师察看学生动作,并指导纠正动作。(三)结束部分:最后结束部分配用轻音乐进行放松,组织: 学生站成四列横对,教师提示放松部位按颈、肩、腰、臀等部位 依次进行放松。然后做课堂小结,最后师生道别。八、教学效果预计: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 跃,师生感情融洽。完成
4、率在85%左右能够基本掌握正确的动作 要领,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5%左右,最高心律为150160次/ 分,平均心律可达120130次/分,课堂效果较好。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教师说课稿篇4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运用和延续,它为后面 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更为简单的证明方法。本 节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动手探究角的平分线的画法;第 二课时主要探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 单应用。本节课是第二课时的内容,它不仅为学生动手操作、观 察、交流等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同时也让学生学习了怎样从 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
5、际问题。2、重、难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本节的难点是 对角平分线性质和判定的准确理解。二、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并会运 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合 作交流、演绎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 能力。(3)情感与态度:经历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 探索过程,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及严谨的 科学态度。三、教法、学法分析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设计了一系 列由浅入深的问题情景,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搭建平台;在教师的 启发引导下,
6、学生将采用动手操作、观察、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 真正体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四、过程分析教师说课稿篇5各位领导,前辈,老师们:大家下午好!作为一个年轻教师,今天能得到一次名师指路的机会,非常 荣幸。真诚的感谢所有的老师们。在国培学习了这么久,聆听了很多专家教授们的高屋建令瓦, 收获满满。在今天的说课设计中我也尝试着学以致用,下面我将 通过对学习前后的教学设计比较,来进行说课,也算是我这段时 间学习的汇报。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 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下面我将按三个步骤来进行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学法和 说教学流程。、说教材:有余数除法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是在学习平均分刚
7、好分完的 基础上而引申到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又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 基础。本节课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有余数除法的表达形式很抽象, 二年级学生的尚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能力还不强。因 此,本节课以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逐步抽象 概括出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数学模型。新课标对数学课堂的提出的“四基”目标,基本知识,基本 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确定了教学 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为: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动手实践体会平均分后有剩余情况,理解有余数除法的 意义,知道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
8、活动经 历有余数除数知识形成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理解有余数除法表示的意义。教学难点:渗透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二、说学法:在杨良春老师的课,他提到课堂是以学生为本,所以我们要 从凸显学生主体的视角出发,建立了每节课的学法。所以本节课我采用的是让学生操作感知,有余数除数的产生 的必要性。然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建立有余数的除法模型。 最后在有层次的练习中,巩固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然后 通过小组交流得到能力的提升。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当 然老师主导的作用
9、也必不可少。三、说教学流程(见)本节课我将按照以下四个环节来进行导学。一、活动导入,初步感知。如果按照一堂常态课的设计,我会先给出问题:6个面包每 3个一袋,可以装几袋?然后类比推进到7个面包每3个一袋, 可以怎么装?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对比活动来感知 有余数产生的必要性,实现表内除法到有余数除法的过渡。在学习了阎教授的新课程的解读一课,她提出课改改革的本 质之一就是课堂的开放性。于是我做了这样大胆的尝试,我把活 动的素材换成同时出现3种不同的食物,分别按种类每3个一袋, 可以装几袋?对比之前的设计,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更能体会有余数除法产 生的必然性,也增加了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学习
10、也变得更 多样化了。作为本节课第一个合作活动,我会给出明确的合作要求。活动一:将三种食物(6个面包,7个苹果,8个糖)按种 类每3个装一袋,你会怎么装?(1)动手操作:独立分一分,用简洁的方式表示。(2)说过程:同桌互相说一说平均分的结果。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分一分的过程中,自己经历平均分 后正好分完和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让余数的概念在动手操作 中初步感知,并且能通过同桌互相说,互相纠正补充,能规范有 余数除法的表达。赵雄辉教授说到,让学生自主学习后的“展示”是一个有效 的途径。因此我们可以在展示中抓住某些课堂生成的资源来突破 重难点。比如,在汇报展示中,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平均分后有
11、剩余的情况,比如“有剩余的情况,比如“一圈,摆一摆”的方法。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老师始终记得自己的主导地位。老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 追问来挖掘问题的本质,决定课堂的走向。因此我会追问:1、为什么剩下的1, 2个为什么不继续装?以此来突破余数 的含义。2、将上面平均分的情况进行分类,你会怎么分?为什么? 目的是区别有余数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情况。3、生活中你能找到像苹果,糖果这样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 况吗?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广泛性。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是通过学生的合作,汇报,质疑,补充。 老师的追问就达到了初步感知的作用,开放的数学课堂会产生未 曾预约的精彩。因为合作要求中提到用简洁的方式表示,当然也
12、有学生补充 了用除法算式的方法。此时学生会发现平均分正好分完的情况是 可以用已学知识来解决的,但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就会与己学 知识产生矛盾,所以有余数除法产生的必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我趁机赶紧追问:4、你会用算式表示苹果,糖果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吗?学生并不能马上确定用哪种算式来表达,因此我将安排第二 个合作活动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会提示学生其余两种我们选苹果 的分法情况来写一写算式。二、主题探索,建立模型。活动二:小组合作:把7个苹果,每3个装一袋,可以装2袋,还剩 1个。用算式表示。1、先独立思考,用你喜欢的算式表示。2、结合图,在组内互相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所对应的含 义。3、组长分工,准备
13、汇报。我们知道感知表象只是进行数学学习的第一步,我们要给学 生建立起数学模型,设置这样的小组合作活动是让学生从具体情 境中,通过从已知知识的类比迁移,通过小组合作,抽象出有余 数除法的模型。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算式表示,给予学生充分 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然后让学生结合图,说 出每个算式中数字的含义则是学生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真 正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接下来小组展示环节,我们就可以看到数学模型从模糊到清 晰的的建立过程,提高数学的符号意识。汇报反馈:方式 1: 733=1 (个)方式2: 74-3=2 (个)多1个方式 3: 74-3=2 (个)1 (个)从学生的
14、汇报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学生在本堂课中 的发展,有的学生进行了表内除法的顺向迁移,有些学生还是停 留在加减运算,甚至还有学生手足无措的无法完整的表示,掌握 了这样的学情,我们接下来的问题串才更有针对性。追问L你喜欢哪个算式为什么?比如:有学生会所喜欢第一种,就会有学生反驳:如果是 100个面包平均分给3个人,那这样写太麻烦,除法算式更简洁。 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美,有余数除法的模型也逐步清晰了。在学生争论第二种和第三种哪种更好的时候,我会给出数学 家是这样表示的73=2 (个)。1 (个),强化学生数学的符号意识。(9)灵活教法及促进学生发展的实效性(10)各种教学手段的合理选择及有效运
15、用(11)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诱发探究(12)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师生关系和谐互动(13)善于扣紧教学重点、有效突破教学难点(14)贴近生产生活实际、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等。二、试讲技巧与经验总结我建议大家试讲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把试讲所需教材 准备好,接着把教材整体复习一遍,然后是搜集和学习说课稿范 文,最后制作几份相关说课稿模板。建议没有说课经验的考生把 全部说课内容都写出来,做到有备无患。考试当天要按时到考场。(1)候考。一般抽到8号以后的考生要等到下午才能试讲。等到有人叫 你时,你要带上书,说课稿,身份证,准考证,到指定的考场候 着,那时你还不能抽题。(2)抽题后,上交说课稿。此时
16、有余数的除法就清楚的呈现在眼前了。74-3=2 (个)1(个)提问2:你知道这个算式各部分名称是什么?为余数起名。 揭示主题:顾名思义,这种算式叫做有余数的除法。在操作感知和已知知识的基础上,给学生大胆表达的机会, 时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会取出很多名字,“剩数”“多数”, 肯定他们的想法,数学家们给出余数这个名字。追问3:余数表示的含义是什么?你能完整的说说这个算 式的含义吗?让学生在此理解这个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含义。提问4:糖果的分法你能用有余数除法的算式表示吗?最快 最迅速的应用。提问5:有余数除法与表内除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对比观察,揭示本质。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操作,观察,对比活
17、动,有余数除法的模 型就牢固的建立起来了。接着我们就进入了第三个环节。、巩固实践,深入理解。基础练习(见)是模仿性练习,利用类比的思想,及时巩固 有余数除法的模型,素材的选择也从生活素材推广到数学图形, 丰富有余数除法的类型,比如有余数为1, 2, 3等等,体现了数 学应用的广泛性。提高练习:(见)原来设计的是举出生活中有余数除法的例 子。设计意图是让孩子们感受到有余数除法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但是后来我结合这节课的重难点反思,这节课主要在理解有余数 除法的意义,原来的设计要求太好,从时间上考量,有余数除法 的计算要花费时间,所以我决定给出既有的有余数的模型,而且 与原来的有余数除法两个单位不同
18、,这次选择的是两个单位相同 的这种模型,再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去发挥,学生举例的形式也不 至于太单一,只要想哪些情境能用这个解决即可,当然老师要引 导学生的举例的多样性,比如平均分和包含两种形式都要概括, 等等,最后来概括哪些情况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生活问题,周期问题等等)四、拓展提升,综合应用。在这堂课的末尾我设计了一道综合拓展题,力求用今天所学 的知识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摆小棒,进行观察,比较,交流得出 结论,也是为下节课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埋下伏笔,体现了数学知 识连贯性和系统性。用一堆小棒摆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为什么?(1)分析题意,提取信息。学生动手试一试,进行猜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