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教材解读(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灰吟》教材解读(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5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石灰吟教材解读(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 计15篇)2022-12-15石灰吟教材解读(精选15篇)石灰吟教材解读篇1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注释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简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 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 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 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 火焚烧若等闲二“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 三字,又使人感到
2、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 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 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 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 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 人。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二、看诗句,理解诗意。1、老师范读或录音读。2、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 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3、指名读。读出韵味和节奏。4、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 理解的词句?(讲解词语时顺便讲“锤”、“焚”的写法,指导写
3、字、描红。)5、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6、动画显示石灰的形成。7、见到此情此景,作者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讨论交流。8、再读诗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三、朗读指导,领悟诗情。1、诗中哪些词突出了石灰的高贵品质,我们朗读时应怎么读?2、再读体会,思考: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想借石灰表明什 么样的志向呢?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3、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 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应用高昂、坚定的语气读。)4、情感朗读,赛读。5、齐读。三、拓展延伸1、总结古诗。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
4、于谦呢, 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 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可见,石灰吟 就是于谦自己一生的写照啊!2、于谦为官清廉,为国为民,他的诗歌大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 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不信,我们再来看一首:咏煤炭于谦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燃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此诗借物咏志,诗中句句赞颂煤炭,实际是句句抒写自己为国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怀抱。“混沌”,天地未分之前,指自然界。“乌 金”喻煤炭如黑色的金子。“阳和”,原指和暖的阳光,这里指煤炭的 热力。”凿开混沌得
5、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两句意为:开凿出来的 煤炭,藏蓄着巨大的热力。,爵(jue)火”,小火把。“懈火燃回春浩 浩,洪炉照破夜沉沉”,意思是:煤炭燃烧像火炬,使人感到无限温 暖,如大地回春;也使深沉的夜空变得很明亮。“鼎彝”指帝王宗庙 的祭器;“铁石”,古人认为煤炭是铁石变的。“鼎彝元赖生成力,铁 石犹存死后心”这两句的寓意是:人要以国家社稷为己任,就是死了 也要为国家做贡献。最后两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愿意尽最后一滴血、一份热,为人类造福。四、总结学法1、学生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石灰吟?2、老师总结学习方法: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2)想象古诗意境,
6、体会作者感情。3)熟读吟诵,拓展延伸。五、作业1、收集有关于谦的故事。2、收集托物言志的古诗。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石灰吟教材解读篇6设计理念从诗歌的特点出发,通过梳言、造境、显象和抒情引领学生步步 深入诗的意境与诗人的情感,并让吟诵之声萦绕始终,使学生不仅感 受诗歌的语言美,而且体悟到诗歌的意境美、形象美和情感美。设计目标1.理解石灰的形象和特点,体会诗人的崇高品质。3.了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3.有气势、有节奏地诵读,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设计流程一、梳言:理解诗歌的意思1.导入解题(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墨梅,体会到了墨梅的纯洁、 高尚
7、。记得画家王冕这样赞颂道(学生接背):“不要人夸颜色好,只 留清气满乾坤。”墨梅把迷人的清香与纯洁的品质留给了人间。这节 课,我们还要去认识一位著名的诗人一一于谦,他同样吟诵出这样的 诗句(屏幕出示全诗,师范读)(2)诗的题目读作(生读诗题)“吟”在这里指的是古代诗 的一种体裁,如暮江吟、游子吟、女儿吟等。2 .读通诗句(1)通过自由读、抽读、齐读,让学生能读准每一个字的音。(2)师生相机正音,重点提示平舌音和翘舌音。3 .理解诗意(1)讨论:学生同桌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 不明白的画出来。(2)解疑:请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字词,师生解答。(重点讲解“若 等闲”的含义:“若”是“好像
8、”的意思,“等闲”是平常的,整句诗 的意思是烈火焚烧好像是很平常的事。)(3)讲述:让学生完整地说说全诗的意思,不恰切的地方师生 补充。(全诗意思:石灰经受了千锤万凿才从深山里出来,烈火焚烧 也好像是很平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全然不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 人间。)(4)吟诵:这就是石灰的一生,平平凡凡,轰轰烈烈,难怪于 谦如此敬佩地赞颂道(诵读全诗)二、造境:走进石灰的世界1 .信息共享:石灰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了人间。只要我们细心留意 周围的墙壁,到处可见洁白的石灰身影。石灰怎么会如此洁白呢?它 究竟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让学生交流有关石灰的知识)2 .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
9、和珊瑚礁、 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煨烧,就变 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 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 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 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 成了石灰水。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3 .体会诵读:听了石灰的自述,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谈自己 的体会)正是因为石灰经过了如此复杂而艰难的演变过程,所以诗人 于谦才这么动情地写道(诵读全诗)三、显象:再现物我的形象1 .历尽磨难:对比感受石灰和于谦的形象(
10、1)在诗人的眼里,石灰力尽了千辛万苦,可谓“千锤万凿出 深山”;面对磨难与危险,石灰又是那么的从容自若,真是“烈火焚 烧若等闲二读一读第一句诗,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什 么感受?(比如:石灰被铁锤击破了头,砸断了腿;被凿子挖开的心, 掏出了肚;被熊熊烈火焚烧着,折磨着;然而,顽强的石灰面对这一 切磨难,无所畏惧。真是太了不起了!)(2)这就是坚忍不拔的石灰,这就是宁死不屈的石灰。难怪诗 人如此敬佩地吟诵道 (诵读全诗)(3)读到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诗人于谦,想起他的伟大一生。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于谦资料,老师补充: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 雄,浙江钱塘人一一今杭州。中进士,任地方官十几年
11、。在任期间, 于谦严格执法,廉洁奉公,救济灾荒,关心百姓,具有很高的威望。 公元1449年,明英宗贸然率大军出征与北方的瓦剌军作战。土木堡 一战明军大败,50万人马全军覆没,明帝英宗被俘。于谦临危受命 任兵部尚书,扶英宗之弟为景帝,并亲自督战五昼夜打败了瓦剌军, 赢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英宗也得以归国。可是回朝后,于谦不仅 没有受到嘉奖,反而遭到朝中恶势力的迫害,以叛逆罪被杀害。石 灰吟是于谦十六岁时写下的一首诗,正值热血青年的于谦慷慨激昂 地吟诵道(诵读全诗)真是诗如其人啊!石灰吟就是于谦一生的 写照。2 .永留清白:对比体会石灰和于谦的品格(1)对比讨论:石灰留给了人间什么东西?于谦又把什
12、么留给 了后人?(同桌讨论)(2)交流体会:(学生交流看法,老师引导升华)石灰被用在建 筑物上,它留给人间的是洁白的墙;石灰哪怕粉身碎骨也全然不怕, 它更给了人们精神的启示一一要做一个坚强不屈、纯洁高尚的人。而 于谦就是像石灰一样的人,他的人生就是石灰的人生,他的精神就是 石灰的精神。(3)拓展联系:你还知道哪些像石灰一样、像于谦一样的英雄 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这就是于谦。在他的诗作中,我们还 发现了一首咏煤炭,同样表现出了于谦的高尚品格。(引着学生诵 读,难读的字加上拼音)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爆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
13、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四、抒情:抒发诗人的情志. 一诵少年抒怀十六岁的于谦就写下了石灰吟这样慷慨激扬的诗。想想当时 的少年于谦为什么要写下这首诗?(学生交流,如:于谦是个很有志 气的人,从小就怀有精忠报国的理想,就想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假如你就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于谦,你会怎么高声诵读这首诗? (学生诵读).二诵为官感悟为官后的于谦依然不忘自己年轻时写下的石灰吟。当他回首 自己十几年的为官生涯时,一定会感慨万千。他会有什么深刻的体会 呢?(学生交流,如:嗨,我于谦一生清清白白,为国为民,总算无 愧于自己年少时的誓言。)假如你是为官后的于谦,你会以什么样的 心情再次吟诵这首诗?(学生诵读).三
14、诵 临刑陈词本该受到重奖的于谦,却惨遭陷害。试想临刑前的于谦一定有无 数的话想向世人诉说。他最想说什么?(学生交流)千言万语道不尽 于谦的心怀,不如化作声泪俱下的吟诵(音乐起,诵读全诗).四诵一一后世评价于谦的一生如石灰一样,后人评价他:“有巍巍定难之功,有侃 侃立朝之节,有孜孜及民之惠,有徼徼律贪之洁。”今天我们学习他 的石灰吟,就是学习他的崇高精神。人已远去,精神长存,无限 的感动,化作深情的诵读。(学生深情背诵全诗)记住于谦,记住石 灰吟,用你手中的笔写下于谦的这首诗。(指导难点字“锤”、“凿”、 “烧”的书写,后抄写全诗)石灰吟教材解读篇7“我思故我在“。许多学校已经把教学反思作为提高
15、教师业务 素质的途径加以管理,不少教学杂志也大量以案例的形式发表教师成 功的教学反思。可以说,教学反思正日益走进老师的生活。但我们在 欣喜反思叙说一片繁荣之时,也不能不警惕虚空的为思而“思”、虚 假的贴金改造正在检查的应付中、发表的冲动中滋长蔓延。“教学是 遗憾的艺术”,即使是再成功的课堂也有值得商榷、改进的地方。教 学反思首先是自我的,然后才是他需的,我们应当有勇气直面课堂的 现实状态,只有正视,才有反思;有反思,才有行动改变。真,乃是 教学反思的灵魂所在!我教学石灰吟后曾写下这样的石灰吟:今天教学石灰吟,课堂前后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状态与效果, 可谓是矛盾的两种境地:一境:行云流水,诗情与我
16、相融。1、读诗,认识石灰。在把诗读正确之后,我让学生从诗句中抓 住关键词语探索石灰不平凡的一生。有学生缺少常识,说石灰是经过 “千锤万击”从深山开采出来的。我问:“那烈火焚烧、粉身碎 骨又是怎么回事? ”于是学生补充理清了石灰的生命历程:千锤万 击(石块出山)f 烈火焚烧(成为生石灰)f (水中浸泡),粉身碎 骨(成为熟石灰)一(粉刷墙面),留下清白(美名)。2、赏读,领悟正气。再读诗句,在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后,我问: 从刚才所画的关键词语里你能体会到什么?学生交流,有说“从千 锤万击、烈火焚烧体会到了石灰的韧性、坚强J有说“从 粉骨碎身、要留清白,我想到了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在学生背 诵“人生
17、自古所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过程里,我写下“铮铮铁 骨、浩然正气”,并慷慨吟诵“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 了,他还活着。”再读诗,让学生谈感受。“人活着,要顶天立地!” “清白,高尚,无所畏惧,这是大写人的标志。”二境:苦涩滋味,诗意已荡然无存。教学至此,自我感觉已至课的尾声,可想起试卷上常常出现的“这 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之类的考题,为了对学生“负责”, 于是让学生填空。课堂意想不到地沉默了。我的心里头却着火了:我 的学生,你可不能沉默啊。学生在思考收罗恰当的词语,我的大脑也 在快速搜索,可我有意会却就是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填空,于是不得 已将教参书上的“不同流合污”话语搬了
18、出来。写下这几个字,我也 感到荒唐。从学生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茫然,从学生认真笔记的动作里 我更看到了自己的丑陋:老师啊,你啥时能鄙视流俗,不同流合污呢?这是“我”的教学,呈现着“我”的焦虑与思索。如果问这段反 思有什么可贵之处,我认为“真”在其中,是“真”让这段文字熠熠 生辉: js?反映真情景。“读诗,认识石灰”,“赏诗,领悟正气”,“填空, 明确主旨”。前面教学行云流水,课堂呈现和谐动人的画面,后来的 填空则让师生同时陷入了尴尬。这样一步步写来,不含虚情,真实“录 像“,于是教学的历史存留,镜子的作用显露。反之,回避问题将继 续为问题所累,那种加工改造实际是对教育真容的“涂抹”,问题的 本质
19、在“涂抹”中难觅,所谓反思必如海市蜃景,虚幻无根。)坦露真心情。“我的心里头却着火了:我的学生,你可不能沉默 啊!”这反映着应试的心理,这种“思”是一种顾忌。“老师啊,你啥 时能鄙视流俗,不同流合污呢? ”这是指向未来的思,话语里已经包 含对历史的不满,企望超越。至于反思的两个小标题则明示自己对这 节课的评价,体现着一种“觉醒”。我们可以感觉其中“人”的存在: 鲜活,个性,正直,也庸俗。如果反思只是说些藏匿自我的公共话语, 没有性情,无关痛痒,那么它的作用显然也不再与自我相关。思考解决真问题。“公开教学作秀,关起门来死揪。”有人奉此为 生存之道。我想,如此“聪明”的教师是不会有什么真反思的,当
20、然 也不可能领会什么教育真谛。笔者愚拙,执意要在自己的家常课里“作 秀”,而且把课上僵化控制、只为考试那“揪”的教学视为丑陋。“秀” 出味道,剔除丑陋,我想这是教育人道的思考。行文至此,作一点小结:真的反思是前进的驿站,而停留纸上、 故作姿态的反思永远与成长无缘。石灰吟教材解读篇8石灰吟教学设计一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912石灰吟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学生字 释词义 明句意 理解背诵 体 会感情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意思。2、了解学习作者要赞颂的精神。3、能有感情朗读、背诵诗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2、理解咏物颂人的写作目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模式教具准备:cai课件教学过程:
21、一、释题。1、石灰吟:吟咏石灰。2、简介作者。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 诗人。诗歌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啄。3、讲诗。这是一首托物写志的诗,相传是作者17岁时所作,石灰是古代 建筑中用于涂抹和粘合的,主要原料,它由石灰石烧制而成,必须经 过山中千锤万击的开采和熊熊烈火的冶炼。诗人把这一过程用拟人化 的方式形象地描写出来,借石灰的自吟来表现诗人自己那种不畏艰险, 不怕磨练、敢于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和清白高洁的优秀品格。诗的语 言简洁、生动。全诗贯注着一种垒落刚正的英雄之气,具有很强的思 想感染力。二、学习诗歌。1、自由读诗。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
22、/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合作交流,自学理解。3、抓字眼,明诗意。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 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 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燃烧。 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 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
23、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 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 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石灰吟的大意是: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 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 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4、感情朗读。三、想意境,悟诗情。1、石灰有什么特点?找出诗句。(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身碎骨,要留清白)2、“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赞颂了什么精神?(不畏艰险磨难,敢于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和清白高洁的优秀品 质。3、这首诗借石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全
24、诗表现了诗人 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4、由这样的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刚强勇敢、勇敢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5.诗人用什么方法写出这种深情厚谊呢?(诗中运用了比喻、拟 人的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6、朗读这首诗该用什么语气?7、背诵诗歌。四、总结。这首诗是只写石灰吗?学了后你有什么感受?(诗的3、4句看似写石灰,实则在写入,写人的精神。诗人赞 颂的是石灰不怕牺牲,不怕艰险、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五、作业。背诵、默写石灰吟板书石灰吟千锤万击不怕磨练石灰吟烈火焚烧清白留世不畏艰险粉身碎骨勇于献身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石灰
25、吟教材解读篇9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 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 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 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 格的真实写照。石灰吟教材解读篇2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55石灰吟是一首用以抒发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 争到底之情”的诗。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孩子在领悟诗意的同时,学习 并感受诗人用以寄托强烈情感的方式。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个“吟” 字做足文章。一、从”吟“引出想象教学中,我提醒孩子们”吟“是一种古典诗歌的形式,但同时也 表示着一
26、定的具体意义,即为“说“。那么,石灰究竟想说些什么呢? 孩子们很快通过自己浅显易懂的语言理解并说出了诗句的意思。甚至 有些孩子将其纺组成一篇丰富形象的童话故事。二、从“吟”感受诗情作者以石灰自居,并非觉得好玩,而是想通过石灰来表达自己的 某种情感。那么如何让孩子去理解和感受这层意思呢?课堂上,我问 孩子们:”石灰说了这么多勇士般的豪言壮语,他的心里又会怎么对 自己说呢?”以期通过这样的教学思考环节来鼓励孩子们向思维的更 深处漫溯,走近诗人的内心,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三、从“吟”开始拓展“同学们,石灰说完了自己的话,于谦也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刚 才有同学们说意犹未尽。用你们来替石灰和于谦继续说吧。
27、好吗? ”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石灰吟教材解读篇3今天,在教学古诗两首这一课时,我尝试着将两首古诗 石灰吟、墨梅融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具体 的教学设计如下。一、读诗。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课前先学:1、搜集有关于谦的资料(老师也做适当的准备,可以准备一些 书面资料)2、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等。一、直接揭题1、我们今天将学习一首古诗:石灰吟(师板书课题)2、大家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简介于谦。(1)学生自己说一说。(2)老师做适当小结、概括。3、释题:(1)看题目你觉得这是一首写
28、什么的诗吗?(2)理解“吟”(是一种文体,有赞扬、称颂的意思)(3)师小结:这也就是一首赞颂(石灰)的诗。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到底赞颂了石灰的 什么?二、读准古诗1、学生自由读一读,老师行间指导。2、指名试读,老师、学生相机更正、强调。3、齐读三、理解诗意、读懂古诗、读好古诗【1、2句: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1、小组交流2、师先重点指导“千锤万击”、“烈火焚烧”(主要表现了石灰的 制造过程的艰辛、困难重重)3、指导“等闲”的意思(结合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 水千山只等闲”,或者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J)4、学生自由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5、这两句是赞
29、颂石灰的什么呢?读了这两句诗有何感受呢?(生 自由说说)6、那我们应该如何读这两句诗呢?(指导朗读)【3、4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运用刚才理解诗句的方法,小组来交流一下这两句的意思。2、学生自由说说,(相机说说这是赞扬石灰的什么?)3、我们再来读这两句诗(指导读一读)4、读好整首诗(1)自由练读(2)指名读(3)小组读齐读四、深化古诗,升华情感1、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赞扬石灰吗?(不是)那你觉得他是在 写谁呢?(自己)2、透过这首诗我们一起来推测或者是说去猜想一下作者当时的 心情或者他对人生的价值看法(据说写这首时他才7岁)(学生自由 说说)3、这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了一些人,谁
30、呢?(指名说)4、这还让我们想起了一些关于生命意义的名言(学生说说)5、师做小结五、作业布置1、搜集以下一些古诗,读一读背一背(1)在狱咏蝉骆宾王 (2)梅花王安石(3)青松陈毅(4)竹石郑板桥(5)墨梅王冕2、读读“千锤万击”“粉骨碎身”等词语,在到其它的诗句中找 一找类似的出自诗文的成语。附教学的相关资料:资料(一):有关于谦的资料:于谦,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才华过人。于谦曾被 任命为御史,他声音洪亮,语言流畅,使皇帝很用心听。顾佐任都御 使,对下属很严厉,只有对于谦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胜过自己。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他上疏奏报陕 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诏令派
31、御史逮捕他们。皇帝知道于谦可以承担 重任,当时刚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 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 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 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疏提出。一年上疏几次,稍有水旱 灾害,马上上报。正统六年,于谦上疏说:“现在河南、山西各自储存了数百万谷 物。请于每年三月,令各府州县上报缺粮的贫困户,把谷物分发给他 们。等秋收后还给官府,而年老有病和贫穷无力的,则免予偿还。州 县吏员任满应该提升时,储存预备粮达不到指标的,不准离任。并命 令监察官员经常稽查视察。”下诏令照此执行。河南靠近黄河的
32、地方, 常因水涨冲缺堤岸。于谦令加厚防护堤,计里数设置亭,亭有亭长, 负责督促修缮堤岸。又下令种树、打井,于是榆树夹道,路上没有干 渴的行人。大同单独远在边塞之外,巡按山西的人难于前往,奏请另 设御史管理。把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用以资助边防 经费。他的威望恩德遍布于各地,在太行山的盗贼都逃跑或隐藏起来。 在职九年,升任左侍郎,领二品官的棒禄。曾有一次误会于谦被免去了官职,于谦主持兵部工作时,也先的 势力正在扩张,而福建邓茂七、浙江叶宗留、广东黄萧养各自拥有部 众和自封的封号,湖广、贵州、广西、瑶、侗、苗、僚到处蜂起作乱, 前后的军队征集调遣,都是于谦独自安排。当战事匆忙急迫,瞬息
33、万 变的时候,于谦眼睛看着手指数着,随口讲述奏章,全都能按照机宜 采取正确的方针方法。同事和下属接受命令,彼此看着都感到惊骇佩 服。号令严明。虽然是勋臣老将稍有不守法度,立即请圣旨切实责备。 一张小字条送到万里外,没有不谨慎小心执行的。他才思的畅通敏捷, 考虑的周到仔细,一时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性情淳朴忠厚过人,忘身 忧国。上皇虽然回来了,一点也不说自己的功劳。东宫改易以后,景 帝命令凡是兼东宫太子宫属者支取两份俸禄。诸臣都表示推辞,只有 于谦一再推辞。自己的生活很简单俭朴,所居住的房子仅仅能够遮挡 风雨。皇帝赐给他西华门的府第,推辞说:“国家多难,臣子怎么敢 自己安居。”坚决推辞,皇帝不准。于
34、是把皇帝前所赏赐的玺书、袍 服、银锭之类,全部封好写上说明放到那里,每年去看一看罢了。皇帝很了解于谦,所议论奏请的事没有不听从的。皇帝曾经派使 者到真定、河间采择野菜,去直沽制造鱼干,于谦一说便马上停止。 任用一个人,一定悄悄访问于谦。于谦实事求是地回答,没有隐瞒, 也不躲避嫌疑怨恨。因此那些不称职的人都怨恨他,而不像他那样被 皇帝信用的,亦往往嫉妒他。当敌寇刚刚撤退时,都御史罗通立刻上 奏章弹劾于谦登记的功劳薄不实在。御史顾(日翟)说于谦太专权,干 预六部的大事奏请实行,好像他就是内阁一样。于谦根据祖制反驳他 们,户部尚书金濂亦上疏为他争辩,但指责他的人还是不断收集他的 材料。各御史多次用苛
35、刻的文词上奏弹劾他,全靠景泰帝力排众议, 加以任有,他才得以尽量实现自己的计划。于谦的性格很刚强,遇到有不痛快的事,总是拍着胸脯感叹说: “这一腔热血,不知会洒在那里!”他看不起那些懦怯无能的大臣、 勋臣、皇亲国戚,因此憎恨他的人更多。又始终不赞成讲和,虽然上 皇因此能够回来,但上皇并不满意。徐(王呈)因为提出迁都南京,受 到于谦斥责。这时把名字改为有贞,比较得到提升进用,经常咬牙切 齿地恨于谦。石亨本来因为违犯了军法被削职,是于谦请求皇帝宽恕 了他,让他总理十营兵,但因为害怕于谦不敢放肆,也不喜欢于谦。 德胜门一仗的胜利,石亨的功劳并不比于谦大,而得到世袭侯爵,内 心有愧,于是上疏推荐于谦的
36、儿子于冕。皇帝下诏让他到京师,于谦 推辞,皇帝不准。于谦说:“国家多事的时候,臣子在道义上不应该 顾及个人的恩德。而且石亨身为大将,没有听说他举荐一位隐士,提 拔一个兵卒,以补益军队国家,而只是推荐了我的儿子,这能得到公 众的认可吗?我对于军功,极力杜绝侥幸,绝对不敢用儿子来滥领功 劳。”石亨更是又愧又恨。都督张辄因为征苗时不守律令,被于谦弹 劾,和内侍曹吉祥等都一向恨于谦。景泰八年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迎接上皇恢复了帝位, 宣谕朝臣以后,立即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诬陷于谦等和黄 口制造不轨言论,要另立太子,又和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 策划迎接册立襄王的儿子。石亨等拿定这个
37、说法,唆使科道官上奏。 都御史萧维祯审判定罪,坐以谋反,判处死刑。王文忍受不了这种诬 陷,急于争辩,于谦笑着说:“这是石亨他们的意思罢了,分辩有什 么用处? ”奏疏上呈后,英宗还有些犹豫,说:“于谦实在是有功劳 的。”徐有贞进言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皇 帝的主意便拿定了。丙戊改年号为天顺,丁亥,把于谦在闹市处死并 弃尸街头,抄了他的家,家人都被充军边疆。遂溪的教谕吾豫说于谦 的罪应该灭族,于谦所推荐的各文武大臣都应该处死。刑部坚持原判 这才停止了。千户白琦又请求写上他的罪行,刻板印刷在全国公布。 一时要讨好皇帝争取宠幸的人,全都以于谦作为一个话柄。于谦自从土木之变以后,发
38、誓不和敌人共生存。经常住在值班的 地方,不回家。一向有痰症病,景帝派太监兴安、舒良轮流前往探望。 听说他的衣服、用具过于简单,下诏令宫中造了赐给他,所赐东西甚 至连醋菜都有了。又亲自到万岁山,砍竹取汁赐给他。有人说皇帝太 过宠爱于谦,兴安等说:“他日夜为国分忧,不问家产,如果他去了, 让朝廷到那里还能找到这样的人? ”到抄家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 钱财,只有正屋关锁得严严实实。打开来看,都是皇上赐给的蟒袍、 剑器。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全国的人都认为他是冤枉的。一有 个叫朵儿的指挥,本来出自曹吉祥的部下,他把酒泼在于谦死的地方, 恸哭。曹吉祥发怒,鞭打他。第二天,他还是照样泼洒在地表示祭奠。
39、 都督同知陈逢被于谦的忠义感动,收敛了他的尸体。过了一年,送回 去葬在杭州。陈逵,是六合人。曾被推举为有将领之才,是从李时勉 门下举荐的。皇太后开始时不知道于谦的死,听说以后,叹息哀悼了 几天。英宗也后悔了。于谦已死,由石亨的党羽陈汝言任兵部尚书。不到一年,所干的 坏事败露,贪赃累计巨万。皇帝召大臣进去看,变了脸色说:“于谦 在景泰帝朝受重用,死时没有多余的钱财,陈汝言为什么会有这样 多? ”石亨低着头不能回答。不久边境有警,皇帝满面愁容。恭顺侯 吴瑾在旁边侍候,进谏说:“如果于谦在,一定不会让敌人这样。”皇 帝无言以对。这一年,徐有贞被石亨中伤,充军到金齿口。又过了几 年,石亨亦被捕入狱,资
40、料(二):关于“石灰”的资料石灰,一种以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石灰是 用石灰石、白云石、白垩、贝壳等碳酸钙含量高的原料,经900iiocrc 煨烧而成。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人已用于建筑上,中国也在公元前7 世纪开始使用石灰。至今石灰仍然是用途广泛的建筑材料。原始的石灰生产工艺是将石灰石与燃料(木材)分层铺放,引火 煨烧一周即得。现代则采用机械化、半机械化立窑以及回转窑、沸腾 炉等设备进行生产。燃烧时间也相应地缩短,用回转窑生产石灰仅需 24小时,比用立窑生产可提高生产效率5倍以上。近年来,又出 现了横流式、双斜坡式及烧油环行立窑和带预热器的短回转窑等节能 效果显著的工艺和设备,燃
41、料也扩大为煤、焦炭、重油或液化气等。凡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天然岩石,如石灰岩、白垩、白云质 石灰岩等,都可用来生产石灰。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岩石,在 适当温度下般烧,排除分解出的二氧化碳后,所得的以氧化钙(cao) 为主要成分的产品即为石灰,又称生石灰。在实际生产中,为加快分解,煨烧温度常提高到10001100o 由于石灰石原料的尺寸大或煨烧时窑中温度分布不匀等原因,石灰中 常含有欠火石灰和过火石灰。欠火石灰中的碳酸钙未完全分解,使用 时缺乏粘结力。过火石灰结构密实,表面常包覆一层熔融物,熟化很 慢。由于生产原料中常含有碳酸镁(mgco3),因此生石灰中还含有次 要成分氧化镁(mgo),
42、根据氧化镁含量的多少,生石灰分为钙质石灰 (mgoW5%)和镁质石灰(mgo>; 5%)。生石灰呈白色或灰色块状,为便于使用,块状生石灰常需加工成 生石灰粉、消石灰粉或石灰膏。生石灰粉是由块状生石灰磨细而得到 的细粉,其主要成分是cao;消石灰粉是块状生石灰用适量水熟化而 得到的粉末,又称熟石灰,其主要成分是ca(oh)2;石灰膏是块状生 石灰用较多的水(约为生石灰体积的3-4倍)熟化而得到的膏状物. 也称石灰浆。其主要成分也是ca(oh)2。石灰吟教材解读篇10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 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2 .能力目标
43、: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知同学们,我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 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 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因此,我们从 小一直学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1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一一石灰吟,齐读诗题。2 .提问: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二、看诗句,理解诗意.老师范读或录音读。1 .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
44、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 的则做上记号质疑。2 .指名读。读出韵味和节奏。3 .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 理解的词句?(讲解词语时顺便讲“锤”、“焚”的写法,指导写字、描红。).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4 .动画显示石灰的形成。5 .见到此情此景,作者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讨论交流。6 .再读诗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三、朗读指导,领悟诗情.诗中哪些词突出了石灰的高贵品质,我们朗读时应怎么读?1 .再读体会,思考: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想借石灰表明什么 样的志向呢?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2 .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
45、(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 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应用高昂、坚定的语气读。).情感朗读,赛读。3 .齐读。四、拓展延伸.总结古诗。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 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 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可见,石灰吟 就是于谦自己一生的写照啊!1 .于谦为官清廉,为国为民,他的诗歌大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 感情和坚贞的情操。不信,我们再来看一首:咏煤炭于谦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燃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此诗借物咏志
46、,诗中句句赞颂煤炭,实际是句句抒写自己为国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怀抱。“混沌”,天地未分之前,指自然界。“乌 金”喻煤炭如黑色的金子。“阳和”,原指和暖的阳光,这里指煤炭的 热力。”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两句意为:开凿出来的 煤炭,藏蓄着巨大的热力。,爵(jue)火”,小火把。“燃火燃回春浩 浩,洪炉照破夜沉沉”,意思是:煤炭燃烧像火炬,使人感到无限温 暖,如大地回春;也使深沉的夜空变得很明亮。“鼎彝”指帝王宗庙 的祭器;“铁石”,古人认为煤炭是铁石变的。“鼎彝元赖生成力,铁 石犹存死后心”这两句的寓意是:人要以国家社稷为己任,就是死了 也要为国家做贡献。最后两句“但愿苍生俱饱暖,
47、不辞辛苦出山林”, 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愿意尽最后一滴血、一份热,为人类造福。五、总结学法.学生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石灰吟?1 .老师总结学习方法:2 )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3 )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4 )熟读吟诵,拓展延伸。六、作业.收集有关于谦的故事。1 .收集托物言志的古诗。石灰吟教材解读篇11石灰吟设计学习石灰吟。1、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1)指名读。(读后评读)(2)填空练习。石灰吟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做。2、教师点拨。(1)知诗人,解诗题。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钱塘(今 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传说这是于 谦12岁时的作品。(2)抓字眼,明诗意。“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 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 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煨烧。 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 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