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四川省广安二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1).docx
《2020-2021学年四川省广安二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四川省广安二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四川省广安二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1 .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 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 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 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A.与两次工业革命有密切关系B.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C.是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结果D,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有关2 . 1637年,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说道:“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人(美洲白银),亦不下 数百万,有识者日: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这种现象
2、反映的是( ) A.三角贸易 B.价格革命C.商业革命D.资本积累3 .某同学在整合历史笔记时,主要有“汽船与火车”、“共产主义”、“资产阶级革命和改 革”、“荒凉的村庄”“道德败坏”“经济自由”等内容。此笔记涉及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革命的影响B.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峙C.社会主义的诞生D.东方与西方世界之间的矛盾4 .观察下列16501990年欧洲人口变化数据表,造成欧洲人口在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 初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6501990年欧洲人口变化数据表时间(年)165017501850190019501990占世界人口百分比18.319.222.724.923.015.
3、0A.医学技术进步 B.大量移民进入 C.两次工业革命 D.两次世界大战5 . 19世纪中期以前,欧美最高的建筑只有6层。1871年,芝加哥保险公司大厦是世界上第 一幢现代钢框架高层建筑,开摩天大楼先河,共10层。19世纪末,美国出现29层118米高 的建筑。20世纪初,纽约建成了屋尔华斯大厦,已达52层241米。高层建筑首先在美国大量 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积累了大量资本 B.充分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城市化商业化带来城市地价飞涨 D.为满足工业化后人们的住房需求6 .有学者指出,“英国专利制度解决了商业机密保护下市场拓展和技术可占有性之间的矛 盾”,使企业投入资源对技
4、术进行研发。下列对专利制度解读准确的是()A.为产业革命准备了资金B.商业机密带有明显排外色彩C.科学和技术紧密相结合D.直接促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解析】A.医学进步不可能导致人口急剧的变化。B.大量移民的引入应该是促进人口发展,但1990年的人口比1950年明显是下降。C.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从1650年到1900年,欧洲人口是持续的增长,这与两次工业革命促进经 济发展密切相关,由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会造成欧洲人口比例的大 量增加。D.两次世界大战是从1900年到1950年之间,当时欧洲人口的比例并没有大量的下降,而从1950 年到1990年,人口比例却大量的下降,说明
5、战争不是导致人口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故选:Co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人口的变化,要求学生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两次工业革命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特别是要搞清楚,第一次和第二 次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会导致社会人口的增加。5.【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解答】B.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正是美国在主导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期间,美国人应用最新 的钢铁和化学工业技术,建造了很多高层钢框架建筑和摩天大楼。故B正确。ACD,符合史实,但与题干主旨无关。故选Bo.【答案】D【解析】材料认为专利制度对英国工
6、业革命发挥了关键作用,解决了市场拓展和技术可占有性之 间的矛盾,即保护了技术发明者权益,促进了技术的市场化,故D正确。材料说的是技术研发的资金,A、C与材料信息不符,错误;B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选:Do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和过程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首先搞清楚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其次搞清楚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和体现出来的特点。6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根据“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 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结合所学可知,欧
7、洲人拿走了非洲的象牙,反映了经济上的冲 突,反映欧洲人掠夺非洲的资源。欧洲人带来了基督教,并传播给了非洲人,二者有了共同的信 仰,反映了二者文化的融合。故A正确。BCD.题干反映的是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这三项表述混淆概念,故排除BCD。故选Ao.【答案】C【解析】题干提供的信息“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指的是第二次 工业革命中新能源革命即电力、石油的广泛应用,导致工业结构由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轻工业部门 变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工业部门为主导。故选:Co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更加紧密
8、,并成为重要生产力。(2)本次科技革命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范围更大,发展更迅速。(3)在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或同时进行。7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戏院、戏剧和音乐剧等都是城市的活动或者场地,这些在欧美国家的出现,说明城市化进展的 显著,故A正确。B.题干不能体现“贫富差距逐渐消除,故排除B。C.本项错在“开始”,故排除C。D.题干并未体现“工人福利”,故排除D。故选Ao.【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胡佛政府后期,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是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 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的眼光
9、看着莫斯科”及所学知识可得,这一时期苏联正在计划经济,政府 在国家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这一时期,人们“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渴望扩大政 府职能,A项正确;“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未强调通过革命的方式改变现状,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苏联没有采用自由放任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o本题主要考查了经济危机,要求学生结合经济危机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经济危机,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8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1929至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1930年是经济
10、危机期间,股票投机不存在出现热潮,故A错误。B.1930年是经济危机时期,民众的购买能力并没有提高,故B错误。C.题干中的1930年是经济危机时期,民众的生活很困苦,所以当时的文化娱乐消费能够给人们带 来精神上的愉悦,满足了大众心理要求,出现了繁荣局面,故C正确。D.美国人仰慕东方文化不是题干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C。9 .【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1933年“健全的国内经济体制是比其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兑换比值更为重 要”“拒绝削减高关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美国将自身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与世 界其他国家联合治理经济危机,故A正确;B说法与题意相反,排除;C此时罗斯福新政刚
11、刚开始,尚未摆脱经济危机,排除;D美国的高关税在之前就已经实行,排除。故选:Ao本题考查美国的对外政策,主要考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危机时期,罗斯福的对外政策。主要考查学 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10 .【答案】C【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利最终得到有效遏制”表明罗斯福行政的特点 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C项正确;依据所学,调节农业生产、举办公共工程、推行福利政策均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故ABD错误。故选:Co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罗斯福新政不是法西斯
12、主义,“新政”不仅不是法西斯主义,而且还起到了避免走向法西斯道路 的作用。罗斯福新政也不是社会主义,因为它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它是为了克服经 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政策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只能说是一次资产阶 级改革。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克服危机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对 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特点是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 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 级矛盾。11 .【答案】D【解析】由题干可知考查的是罗斯福的全国工业复兴法,企图通过国家的干预对
13、工业生产进 行控制和调节,以防止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A项中的“消灭”太绝对化,B项中的“终止” 也过为绝对,都与所学知识不符;C项错在“商业”。故ABC项排除;由“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产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为40美 分”可以分析出D项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新政,主要考查对罗斯福新政措施中的全国工业复兴法知识的掌握。对罗斯福新政要客观评价,既不能过分赞誉,也不能过分贬低。它将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 速地、大规模地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广大劳动 人民的处境,缓和了阶级斗争,挽救和加强了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因
14、此它根本上是维护资 产阶级统治。12 .【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针对美国经济危机,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缓解 经济危机;据此依据材料“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 家”等可知B正确。A说法片面,排除。加强干预并不等同于“主导作用”,故排除C。D是无关项,排除。故选:Bo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 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本题考查美国经济模式演变情况,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13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
15、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 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了 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1974年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大多数国家的通胀却加剧了。 其中许多国家的通胀率几乎翻了一倍。1974年和1975年英国的通胀率分别达到了 10.9%和 9.1%.高福利的政策难以为继,为此英国削减福利开支,维持财政平衡,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ABC项排除。故选:Do本题考查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具体考查英国20世纪8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本题考查英国20世纪8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重点考查阅读
16、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 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建立的背景、发展的过程、评 价。14 .【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国际金融危机后,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再工 业化”、“中国制造2025”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正确。A项“取代”说法片面,排除。B项“各国”说法不合史实,排除。C材料不能明确体现,排除。故选:Do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国际金融危机后,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 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难度适中。15 .【答案】B【解析
17、】材料中的饮酒与俄罗斯农民的道德水平提升无关,故A项错误;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历经了新经济政策到农业集体化政策,生产的粮食农民可以支配的非 常少,故无法手工酿酒,故B项正确;法西斯侵略苏联是在1941年6月后,故C项错误; 经济大萧条没有波及苏联,故D项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受到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欢迎,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的 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 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 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16 .【答案
18、】D【解析】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符合经济规律的政策,A错误;B.此时俄国不是市场经济,B错误;C.是斯大林模式时期经济。D. “国家政权机关力图把全部经济资源控制在自己手中,战时共产主义的政治体制大大加强” 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是从政治角度考虑,D正确;故选:Do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要求学生结合新经济政策的特征和背景来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暂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制定的背景会 的即可,难度中等。20 .【答案】C【解析】A项,材料无法体现是实行新经济政策取得成功,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对待西方采取了和平共处原则,排除;C项,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发展工业,符
19、合历史事实,把握住了西方发生经济大危机的有利时机, 正确;D项,材料无法体现经济建设依赖于西方国家援助,排除。故选:Co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具体考查苏联吸收西方技术资金进行经济建设。本题考查苏联吸收西方技术资金进行经济建设,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 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斯大林模式的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21 .【答案】D【解析】在“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了工业化的加速发展, 但是同时却忽视了改善民生,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o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影响,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
20、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 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 式。22 .【答案】D【解析】“人们对高速度工业化的追求”“社会主义观”表明此经济体制是斯大林体制,加速了 苏联工业化的实现,故D正确;斯大林体制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的长期落后,故A错误;斯大林体制忽视了轻工业的发展造成消费品的供不应求,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B错误; 斯大林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故C错误。故选:Do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1、,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 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 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主义生 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 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23 .【答案】B【解析】“苏联全国各地建造了一大批高度低、成本省、不带“装饰物”、15天即可建成的装配 式房屋”表明这一做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生,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o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解题的关键是“苏联
22、全国各地建造了一大批高度低、成本省、不带“装 饰物”、15天即可建成的装配式房屋”。本题难度中档,考查赫鲁晓夫改革,改革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24 .【答案】B【解析】新经济体制与新经济政策有本质区别,故A项错误;苏联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C项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新经济体制是在斯大林体制基础上的一种调整,虽然未能真正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但是在一 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同时在理论认识上是一个创新,丰富了对社会主义和改革的认识, 故B项正确。故选:Bo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新经济体制是在斯大林体制基础上的一种调整,虽然未能真正突
23、破斯大 林体制的束缚,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本题难度中档,考查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当政期间的改革,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 小修小补,而这种旧体制在苏联又是根深蒂固的,这就决定了这场改革必然是不彻底的。加之, 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主观主义,急躁冒进,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 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试验就急速推出,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 失败。25 .【答案】A【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有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提倡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 义,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所以造成了思想的混乱,加剧了社会的动荡,最终成为苏联解 体的
24、重要原因之一.B.加盟共和国的权力扩大不是由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所导致的,是由于苏联中央 和地方的矛盾激化所导致的.C.材料,看不出在现实中戈尔巴乔夫改革损害国家利益而遭到人民反对的表现.D.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西方国家对苏联解体的作用.故选A.本题主要考察苏联解体原因,要求学生结合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和当时苏联的社会政 治经济发展的现状来分析材料.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严重弊端.苏联解体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是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的 直接结果.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和苏联领导集团对此负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学年四川省广安二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1 2020 2021 学年 四川省 广安 中高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