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聊城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2-2023学年聊城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聊城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
2、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装置及药品和实验室制备的气体相匹配的是( )A甲装置用来制备氧气B乙装置用来尾气处理氯化氢气体C丙装置用来制取氯气D丁装置中盛有碱石灰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2、在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后振荡,静置片刻后( )A整个溶液变紫色B整个溶液变为棕黄色C上层几乎无色,下层为紫红色D下层无色,上层紫红色3、用0.1 mol/L的Na2SO3溶液30 mL,恰好将2103 mol XO4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4B3C2D14、有关2L 0.1 mol/L K2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0.
3、1 mol K2SO4B水的体积为2LC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D取出1L溶液后,浓度变为0.05 mol/L5、下列各组都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Na、OH、SO42,H、Cl、SO42,Na、K、OH,Na、K、NO3,其中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是()A B C D6、已知反应:SeO2+4KI+4HNO3=Se+2I2+4KNO3+2H2O;Se+2H2SO4(浓)=2SO2+SeO2+2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中Se是氧化产物,I2是还原产物B反应中浓H2SO4是氧化剂,SeO2是还原产物C反应中每有1.0mol I2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4NADSe
4、O2、H2SO4(浓)、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2I27、下列关于1 molL1碳酸钠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mol Na2CO3溶于1 L水中B1 L溶液中含有106 g Na2CO3C1 L溶液中含有1mol Na2CO3D106g Na2CO3溶于少量水后,再加水稀释至1000 mL8、下列两种气体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N2C等温、等体积的O2和Cl2D等压、等体积的NH3和CO2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B给液体加热C称量D过滤10、常温下,可以发生下列两个反应:Fe+Cu2+=F
5、e2+Cu2Ag+Cu=2Ag+Cu2+,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Fe Cu Ag中Fe还原性最强BCu2+ Fe2+ Ag+中Ag+氧化性最弱CFe+2Ag+=Fe2+2Ag反应不能发生D反应中Fe被还原11、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B胶体和溶液一样,其分散质可透过滤纸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12、向含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的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BCD13、下
6、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14、下列变化过程中,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AHClH2BCCO2CH2SO4(浓)SO2DHClFeCl2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H3O和OH中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B35Cl2 与37Cl2属于同一种物质C235 U和238 U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几乎相同,化学性质不同D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元素16、完成
7、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 A可用于分离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B可用于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铵晶体C可用于分离中的 D可用于除去气体中的HCl气体17、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AO2BN2CCl2DCO218、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B牛奶变酸C铁熔化成“铁水”D木材燃烧19、下列现象或新技术的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A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B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可看到枝叶间透过的一道光线D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20、下列
8、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A B C D21、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Cu2+、SO42-、OH-、K+BFe3+、NO3-、Cl-、H+CK+、CO32-、Cl-、H+DH+、Na+、Cl-、SO42-22、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NH4ClNaOHNaClNH3H2OBMg(OH)22HCl=MgCl22H2OCNaOHNaHCO3=Na2CO3H2ODNaOHHNO3=NaNO3H2O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A、B、C、D、E 都是前20号元素中的常见元素,且核电荷数递增。A原子没有中子;B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差等
9、于电子层数;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4.6gD单质与足量盐酸作用可产生2.24LH2(标准状态下);E的一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D的元素符号:A_;B_;D_。(2)C离子的电子式_;E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3)写出电解D、E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4)工业上将E的单质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粉精,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漂粉精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某种物质,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24、(12分)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Ag+、Na+、Cu2
10、+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3-、Cl-、CO32-、SO42-中的某一种。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若向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盐溶液有沉淀产生,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根据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A _、B_、C _、D_。25、(12分)将少量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完成相关问题:甲: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冷水中;乙: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NaOH溶液中;丙: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1)将丙继续加热煮沸得到红褐色透明液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丙中是否成功制备胶体
11、,请写出相关的操作、现象和结论_。(3)向经过检验后的丙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先出现和乙中相同的现象,原因为_。随后发生变化得到和甲相同的溶液,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4)向丙中加入电极通电后,Fe(OH)3胶体粒子移向_极;(填“阴极”或“阳极”)(5)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除去Fe(OH)3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来提纯Fe(OH)3胶体,实验过程中需不断更换烧杯中的蒸馏水。更换蒸馏水若干次后,取少量烧杯中的液体,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若_(填实验现象),则说明该Fe(OH)3胶体中的杂质离子已经完全除去。26、(10分)实验室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都要使用一定规格的容量瓶,现欲用
12、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g/mL的浓H2SO4溶液配制450mL浓度为0.2mol/L的稀H2SO4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需量取该浓H2SO4溶液的体积是_mL。(2)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_。(3)配制过程有下列几步操作:A将蒸馏水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B用l0mL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H2S04溶液,注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C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E向烧杯中加入约20mL蒸馏水;F将烧杯中溶液冷却后,沿玻璃棒转移到容量瓶中;G盖好瓶塞,反复颠倒摇匀,静
13、置,装瓶。以上各步骤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填字母),使用容量瓶之前需要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4)若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则造成此误差的操作可能是_。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B用量筒取浓H2S04溶液时俯视读数C使用容量瓶前未干燥D未待烧杯中溶液冷却就转入容量瓶E定容时将蒸馏水洒在容量瓶外面F未按要求洗涤烧杯和玻璃杯23次27、(12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供选试剂:Na2SO4溶液、K2CO3溶液、K2SO4溶液、盐酸。(1)试剂a是_,加入试剂b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该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填“能”或“不能”)。若不能,应如何改进
14、?_(若能,此问不用回答)。(3)若要测定原混合物中BaCl2的质量分数,除了要准确称量混合物的质量外至少还要获得的数据是_的质量。(4)用所(3)所制备的KCl固体配制0.1mol/LKCl溶液450mL,回答下列问题:(i)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_。(ii)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_gKCl固体。28、(14分)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试回答:(1)x表示_,y表示_。(2)当xy 10时,该微粒是_(选填“阳离子”或“阴离子”或“原子”) (3)当时,该微粒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则该微粒的符号为_,该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_(4)当y2的中性原子M跟y7的中性原
15、子N化合时,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29、(10分)I.现有以下物质:NaCl固体;液态CO2;液态氯化氢;汞;固体BaSO4;蔗糖;酒精;熔融的Na2CO3,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3)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4)以上物质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能导电的是_;(5)属于盐的有_;(6)写出溶于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物质:8gCH46.021023个HCl分子2molO2。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填写下列空白(填写序号):(1)摩尔质量_;(2)物质的量_;(3)分子数目_;(4)原子数目_;(5)质量_。III.(1)分离胶体
16、和溶液常用的方法叫_;(2)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原子个数比为_;(3)若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A、制备氧气一般用KMnO4受热分解或KClO3和MnO2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如果用H2O2制备O2,用MnO2作催化剂,不需要加热,故选项A错误;B、HCl极易溶于水,因此需要防止倒吸,本装置缺少防倒吸,故B错误;C、制取Cl2,用MnO2和浓盐酸加热来制备,故C正确;D、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CO2属于酸性氧化物,因此干燥CO2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D错误
17、。2、C【解析】碘易溶于CCl4,溶液呈紫红色,由于CCl4密度比水大,则下层为紫红色,上层几乎无色,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萃取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碘和四氯化碳的性质,把握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3、A【解析】该反应中Na2SO3为还原剂,SO32-中的S被氧化,变为SO42-,化合价从+4升到+6价,失去的电子数=0.1mol/L0.03L2=0.006mol,XO4-为氧化剂,其中X元素化合价降低,开始为+7价,由得失电子守恒,则X的化合价变化为=3,即从+7价降到+4价,故选A。4、C【解析】A、2L0.1molL1的K2SO4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2L0.1molL1=0.2mol,故
18、A错误;B、应是溶液的体积为2L,故B错误;C、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1,故C正确;D、取出1 L溶液后,浓度不变,浓度为0.1moLL1,故D错误;故选C。5、A【解析】酸的概念是根据物质溶于水电离成的阳离子全部为H+来确定的,则在酸的溶液中不会存在金属阳离子,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据此判断。【详解】Na+不可能是酸电离产生的,酸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应全部为H+,应该为碱或盐电离,为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电离;因阳离子全部为H+,可理解为盐酸和硫酸两种物质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Na、K不可能是酸电离产生的,因阴离
19、子只有OH-,应为两种碱;Na、K、NO3溶液中无H+,不会是酸电离产生的,因有金属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则为盐电离产生的离子;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概念的理解和判断,能够从离子的角度来认识酸、碱、盐的概念和构成,并熟悉常见的酸、碱、盐即可。6、D【解析】A、反应中S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eO2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所以Se是还原产物,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I2是氧化产物,A错误;B、反应中浓H2SO4是氧化剂,Se是还原剂被氧化,则SeO2是氧化产物,B错误;C、反应中每有1.0mol I2生成,则转移电子数目为1mol2NA=2NA,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
20、,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2I2,D正确,答案选D。7、A【解析】A项,1molNa2CO3溶于1L 水中,溶液的体积大于1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小于1 molL1,故A项错误;B项,根据n=cV可知,1L溶液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1molL11L106=106g,故B项正确;C项,根据n=cV可知,1L溶液中含有Na2CO3的量为1molL11L=1mol,故C项正确;D. 106g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液体积为1L ,根据n=cV可知,c=1mol/1L=1 molL1, 故D项正确
21、;综上所述,本题选A。8、B【解析】AM(N2)=M(C2H4)=28g/mol,等质量时,物质的量相等,但分子构成的原子数目不同,则等物质的量时原子数一定不等,故A错误;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N2的质量相等,二者摩尔质量都为28g/mol,物质的量相等,都是双原子分子,则原子数相等,故B正确;C压强不一定相等,则物质的量、原子总数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因温度未知,则不能确定物质的量以及原子数关系,故D错误;故选B。9、A【解析】A、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是:左手托住瓶底,右手食指压住玻璃塞,将容量瓶倒立,如果不漏水,再正立过来,将玻璃塞旋转180度,再倒立,如果不漏水,说明容量瓶是完好的
22、,A正确。B、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题中试管中的液体过多,B错误。C、NaOH固体腐蚀纸片和托盘,应在小烧杯中称量,C错误。D、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D错误。正确答案为A10、A【解析】Fe+Cu2+=Fe2+Cu氧化剂Cu2+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Fe2+;2Ag+Cu=2Ag+Cu2+,氧化剂Ag+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Cu2+;所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Ag+Cu2+Fe2+;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其单质还原性越弱,所以还原性:AgCuFe,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由分析可知,FeCuAg中Fe还原性最强,故A正确;B由分析可知,Cu2+Fe2+Ag+中Ag+氧化性最强,故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聊城市 重点中学 化学 第一 学期 期中 联考 模拟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