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第二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2022-202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第二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第二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B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C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有单质2、原子显电中性的原因是( )A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
2、均不带电B原子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C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D核内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48g O3所含的原子数为3NAB1mol NH3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所含原子数为3 NAD0.1mol/L NaC1溶液中所含Na数目为0.1 NA4、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新制的氯水中只含有 Cl2 分子和 H2O 分子B新制的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 Cl2D氯水防止数天后酸性减小5、某学生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五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3、如图所示。你认为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和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个数分别为( )A复分解反应、1B分解反应、1C化合反应、2D置换反应、26、在下列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Mg2+、I、MnO4B在强碱溶液中:Na+、K+、CO32、NO3C有SO42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H+D在强酸溶液中:NH4+、HCO3-、SO42、Cl7、下列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2H2OH=2H2OBFeCl3溶液和Fe反应:Fe3Fe=2Fe2C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SO42Ba2OH=H2
4、OBaSO4D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2H=Cu2H2O8、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等密度的 N2 和 CO B等温等体积的 O2 和 N2C等压等体积的 N2 和 CO2 D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 N2 和 CO9、相对分子质量为 M 的气态化合物V L(标准状况),溶于m g 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 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密度为g/mL 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密度=cw/1000M B物质的量浓度c=V/(MV+22.4m)C溶液的质量分数w=MV/22.4m D对分子质量M=22.4mw/(1w)V10、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ABCD11、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
5、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 、K+、SO42、CO32 BAl3+、K+、SO42、OH-CNa+、 K+、Cl-、 NO3- DK+、Fe3+、MnO4-、I-12、下列有关碱金属和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Li到Cs,单质的熔、沸点越来越高B从F到I,单质与H2化合生成的氢化物越来越稳定C从F到I,前一种单质都能把后一种单质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D从Li到Cs,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来越强,单质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13、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和Cl-的物质的量与50mL1mol/L的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和Cl-的物质的量都相等的是A75mL3mol/L
6、的NH4ClB150mL1mol/L的NaClC50mL1.5mol/L的CaCl2D50mL3mol/L的NaClO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质不属于电解质,就属于非电解质BSO2溶于水可导电,SO2属于电解质C能导电的物质属于电解质,NaCl属于电解质,所以NaCl晶体可导电D已知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则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15、下列关于试剂存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的装运包装箱应贴如图所示的标识B取用任何试剂时,没用完的试剂均不可以放回原试剂瓶C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D液溴易挥发,保存时需加水液封16、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mL
7、)水中的溶解性甲-9837.50.93可溶乙-48950.90可溶现有甲和乙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A蒸发B过滤C蒸馏D萃取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下列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化学式:A_,B_(2)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3)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18、某溶液的溶质可能由下列离子组成:H+、SO42-、CO32-、Cl、Na+、Ba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做如下实验来确定溶液的成分: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中的滤液里加入AgNO
8、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足量稀盐酸加入的沉淀中,沉淀部分消失,有气体产生。依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原溶液中一定有_。(2)一定没有_。(3)可能含有_。(4)如果要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该离子,应选用试剂是_。A.稀硝酸 B.Ba(NO3)2 C.AgNO3 D.Na2CO3(5)写出中沉淀消失的离子方程式_。19、I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A、E的名称_、_。(2)分离以下混合物应该主要选用上述什么仪器?(填字母符)粗盐和泥沙:_;花生油和水:_。(3)下列关于仪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_。A仪器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B仪器可以用于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9、C仪器在放出液体时应打开上边的玻璃塞,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拧开下面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在实验室应用D仪器进行实验时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E仪器中水的流向是上进下出(4)若向C装置中加入碘水和足量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会观察到什么现象_。II.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较多的Cu2+和少量的Na+。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请根据流程图填空,完成回收硫酸亚铁和铜的简单实验方案(成分A、B、C、D既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1)试剂1为_(填化学名称,下同),试剂2为_。(2)成分A为_。(3)操作1、2是同一
10、分离操作,操作名称为_,所需的玻璃仪器为_。(4)加入试剂1所涉及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0、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泡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1)在装置A和装置B中都用到玻璃棒,装置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装置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2)装置C中的名称是_,此装置中冷凝水进出方向是_。装置D中的分液漏斗在使用之前应该_,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3)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钠杂质,现设计一实验方案,既除去杂质,又配成硝酸钠溶液。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完成表格中各步实验。选择试剂Na2CO3溶液实验操作加热所加入的
11、试剂可以是_(填化学式),证明溶液中SO42-已经除尽的方法是_。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所加入的试剂可以是_(填化学式)。(4)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疾药,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已知:乙醚沸点为35。提取青蒿素的主要工艺为:若要在实验室模拟上述工艺,操作I选择的装置是_(填代号),操作的名称是_,选择的装置是_(填代号),为防止暴沸,粗品中需要加入_。操作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填字母)。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21、现有
12、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乙_。(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_;反应_;反应_。(3)将0.4 g D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图像。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因为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就是生成盐碳酸钠和水的反应,A不正确;B.复分解反应
13、一定没有单质参加,因为复分解反应中的物质都是化合物,B正确;C.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生成铜单质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就不属于置换反应,C不正确; D.如高温煅烧石灰石属于分解反应,但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氧化钙都是化合物,D不正确;答案选B。2、C【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的特点和原子内各微粒之间的关系入手来解决本题。详解: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中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答案为:C。点睛:熟练掌握原子的构成和微粒的带电情况,能灵活运用它们的有关知识。3、A【解析】A正确;B错,1mol NH3 所含有的原子数为3
14、NA;C错,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D错,无溶液体积无法计算;4、B【解析】A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O+HCl,HClO为弱酸,溶液中存在Cl2、HClO、H2O分子,故A错误;B氯水中含有HCl,具有酸性,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HClO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可使蓝色石蕊试纸褪色,故B正确;C光照氯水,在光照条件下发生:2HClO2HCl+O2,生成气体为O2,故C错误;D氯水放置数天,次氯酸不稳定,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溶液酸性增强,故D错误;故选B。点睛:知道氯水中含有的主要微粒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氯气微溶于水,氯水中存在Cl2+H2O=HClO+HCl反应,其中HClO具有强氧
15、化性、漂白性和不稳定性,在光照条件下发生2HClO2HCl+O2。5、B【解析】Fe与稀盐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稀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NaCl和水,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NaOH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也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但两个反应都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则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个数为1个,答案选B。6、B【解析】
16、A. MnO4能使溶液显紫色,不能在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存在,故错误;B. 在强碱溶液中:Na+、K+、CO32、NO3四种离子不反应,故正确;C. Ca2+和SO42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故错误;D. 在强酸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与酸反应,不能共存,故错误。故选B。7、D【解析】A、离子方程式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为最简单的整数比;B、从电荷是否守恒的角度分析;C、从二元酸、二元碱的阴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分析;D、CuO不溶于水,写成化学式。【详解】A项、NaOH溶液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化学计量数应是最简单的整数比,故A错误;B项、FeCl3和F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17、3+Fe=3Fe2+,故B错误;C项、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H+SO42+Ba2+2OH-=2H2O+BaSO4,故C错误;D项、CuO不溶于水,写成化学式,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H2O,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物质的性质以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特别是物质的化学式、电荷守恒等问题。8、D【解析】分子数相同的不同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详解】,;若气体的分子数相等,则物质的量一定相等。A. 当密度相等时,氮气和一氧化碳摩尔质量均为28g/mol,由可知,物质的量与体积相等,体积不可知,故A错误; B. 在等
18、温等体积条件下,压强和物质的量成正比,压强不可知,B错误; C. 在等压等体积条件下,物质的量与温度成反比,温度不可知,C错误; D. 在质量相等条件下,由于两种气体摩尔质量相等,由可知,气体物质的量相等,D正确。答案为D。【点睛】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1)三正比: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即V1/V2=n1/n2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 即p1/p2=n1/n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即M1/M2=1/2(2)二反比: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V1/V2=M2/M1;同温同体
19、积时,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压强与它们的摩尔质量的反比. 即p1/p2=M2/M1。(3)一连比: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也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即m1/m2=M1/M2=1/2。9、D【解析】A项,根据c=1000w/M可得,=cM/1000w,故A错误;B项,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气体质量为g,溶液质量为(+m)g,所以溶液体积为 L,因此物质的量浓度c=mol L=mol/L,故B错误;C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m)100%=,故C错误;D项,溶液质量为(+m)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所以溶质质量为:(+m)w g,因为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云南省 玉溪市 华宁县 第二 中学 高一化学 第一 学期 期中 监测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