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永春第一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永春第一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永春第一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用NaOH溶液吸收CO2,选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C分离Na2CO3溶液和苯,选D粗盐提纯,选和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溶液都是纯净物 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能电离出的化合物都是酸 能电离出的化合物都是碱 能电离出金属
2、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盐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般都是复分解反应A全部BCD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Ag、K、NO3-、Cl BK、Na、Cl、SO42-CCa2、Mg2、OH、Cl DH、Na、CO32-、SO42-4、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NO,另一个盛有N2和O2,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原子总数;质子总数;分子总数;质量。A B C D5、两份质量相同的CH4和NH3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分子个数比为1716B原子个数比为1716C氢原子个数比为1712D氢原子质量比为17126、从平时学生实验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在进行实验时,出现
3、许多不正确的操作方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实验中,克服不规范的操作。请找出下列图示中正确的实验操作( )A除去CO中的CO2B萃取时振荡混合液C稀释浓硫酸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结果如下:甲:K2SO4、BaCl2、NaCl;乙:NaCl、Ba(OH)2、K2CO3;丙:HCl、K2CO3、NaCl;丁:K2SO4、Na2CO3、KCl;其中记录结果合理的是A甲B乙C丙D丁8、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A10g H2和10g O2 B5.6L N2和0.25mol CO2C0.5 NA个H2O和0.5mol SO2
4、D32g O2和32g O3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2OH+CO2=+H2OB氧化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H2O=2OHC醋酸溶液滴入到NaOH溶液中:CH3COOH+OH=CH3COO+H2OD铁和稀盐酸反应制氢气:2Fe+6H+=2Fe3+3H210、下列组合属于同位素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B16O和18OCH216O和 H218OD16O2和18O211、科学家曾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道,他们用DNA制造出一种臂长7 nm的纳米级镊子,这种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上述镊子的臂长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5、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12、某溶液中只含有K、Fe3、NO3-,已知K、Fe3的个数分别为3a和a,则溶液中K与NO3-的个数比为A12 B14C34 D3213、用自来水养金鱼时,通常先将自来水经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 )A利用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B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长C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D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14、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B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D定容时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标线,再补几滴水到标线15、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
6、的是()A常温常压下测得1molN2的质量为28gB用量筒测得排水法收集制得的氢气体积为50.28mLC将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放入烘箱中烘干D用托盘天平称取2.50g胆矾,受热充分失水后,固体质量减轻0.90g16、将一定量的NaHCO3和Na2O2的混合物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NaHCO3和Na2O2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B容器中肯定有0.5 mol O2C反应后,容器中的固体只有Na2CO3D反应后,容器中一定没有H2O17、0.2molNaOH和0.1molC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
7、为6.72L(标准状况)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数目和通入CO2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像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ABCD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氟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B从海水中获取食盐不需要化学变化CFeCl3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D绿矾可用来生产铁系列净水剂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BaSO42H2OBCa(HCO3)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Ca2+22OH-=CaCO3+2H2OC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OH-CO2=H2OD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OH-=H2O
8、20、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都能进行:2NaW+X2=2NaX+W22NaY+W2=2NaW+Y2,2KX+Z2=2KZ+X2,由此得出正确的结论是AX、Y、Z、W 中Z的还原性最强BX2、Y2、Z2、W2中Z2的氧化性最强C还原性XYD2Z+Y2 = 2Y+Z2能进行21、某氯原子的质量为a g,12C原子的质量为b 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不正确的是A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为g/mol Bx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C1 mol该氯原子的质量是aNA g Dy g该氯原子所含的原子数为NA2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规格为 100 mL 的量筒量取 6.20 mL
9、的液体B蒸发结晶时,可将溶液直接蒸干C利用蒸馏可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沸点不同的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D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充分静置后紫红色液体在上层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某溶液的溶质可能由下列离子组成:H+、SO42-、CO32-、Cl、Na+、Ba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做如下实验来确定溶液的成分: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中的滤液里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足量稀盐酸加入的沉淀中,沉淀部分消失,有气体产生。依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原溶液中一定有_。(2)一定没有_。(3)可能含有_。(4)如果要确定原溶液中是否
10、存在该离子,应选用试剂是_。A.稀硝酸 B.Ba(NO3)2 C.AgNO3 D.Na2CO3(5)写出中沉淀消失的离子方程式_。24、(12分)目前,世界上多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生产金属钠:2NaCl(熔融) 2NaCl2。已知A、B、C、D、E有如下转化关系:(1)写出A、B生成NaCl的化学方程式:_。(2)写出化学式:C_,D_。(3)工业生产中常利用B与Ca(OH)2反应来制备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_。(写化学式)(4)若把A投入盛有D的溶液中,溶液中出现_(填沉淀颜色)沉淀,该过程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5、(12分)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
11、Cl挥发出来,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提示: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氯气易溶于CCl4等有机溶剂)(1)根据甲同学的意图,连接相应的装置,接口顺序为:b接_,_接_,_接a。(2)在连接好装置之后实验开始之前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3)U形管中所盛试剂的化学式为_;装置中CCl4的作用是_。(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有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装置,你认为装置应加在_之间(填装置序号),瓶中可以放入_。(5)若在装置完好的前提下,用浓度为1
12、0mol/L的浓盐酸600mL与过量的的MnO2反应,最终生成的氯气_1.5mo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主要原因是_,可以通过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_来证明上述结论。A锌粒 B氢氧化钠溶液 C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D碳酸钠溶液26、(10分)某学生欲配制6.0 mol/L的H2SO4480 mL,实验室有三种不同浓度的硫酸:240mL 1.0 mol/L的硫酸; 20 mL 25%的硫酸(1.18 g/mL); 足量的18 mol/L的硫酸。老师要求把两种硫酸全部用完,不足的部分由来补充。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所用25%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保留1位小数)。(2)配制该硫酸
13、溶液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_mL。(3)配制时,该同学的操作顺序如下,请将操作步骤 B、D 补充完整。A将两溶液全部在烧杯中混合均匀;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18 mol/L 的浓硫酸150mL,沿玻璃棒倒入上述混合液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C将混合均匀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所选的容量瓶中;D_;E振荡,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处;F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G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4)如果步骤C中的硫酸溶液未冷却就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如果省略步骤 D,对所配溶液浓度有
14、何影响?_。27、(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室温下(25 、101 kPa)的气体摩尔体积,请回答以下问题。该小组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配制100 mL 1.0 mol/L的盐酸溶液;用_(填仪器名称并注明规格)量取10.0 mL 1.0 mol/L的盐酸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称取a g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并系于铜丝末端,为使HCl全部参加反应,a的数值至少为_;往广口瓶中装入足量水,按上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反应结束后待体系温度恢复到室温,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1)用文字表述实验步骤中检查装置气密性
15、的方法:_(2)实验步骤中应选用_(填序号)的量筒。A100 mol B200 mL C500 mL读数时除恢复到室温外,还要注意_。(3)若忽略水蒸气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测得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Vm_,若未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则测量结果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8、(14分)海洋是资源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如氯、溴、碘等。(1)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来获得氯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2)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取漂白粉,化学方程式为_。漂白粉溶于水后,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所得的溶液可用于漂白这是利用生成的 HClO,而该溶液长时间放置又会失
16、去漂白能力,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3)向盛有 KI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 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 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完成下列填空:(a)写出并配平 CCl4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HIO3+_该反应中,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b)把 KI 换成 KBr,则 CCl4层变为_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 层的颜色没有变化。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c)加碘盐中含碘量为 20mg50mg/kg。制取加碘盐(含 KIO3 的食盐)1000k
17、g,若 KI 与 Cl2 反应之 KIO3,至少需要消耗 Cl2_mol(保留 2 位小数)。29、(10分)已知19.2gCu与过量的200mL5mol/L 稀硝酸充分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1)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_.(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标准状况下,产生 NO 气体的体积为:_;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反应后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
18、项)1、C【解析】由装置图可知分别为过滤、蒸发、分液、蒸馏、洗气。【详解】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洗气的方法吸收二氧化碳,故A正确;B碘易溶于有机溶剂,用苯提取碘水中的碘,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C苯不溶于水,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不用蒸馏,故C错误;D提纯粗盐,常用到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选和,故D正确。答案选C。2、B【解析】溶液是由溶质、溶剂组成的混合物,故错误;若含氧化合物中只有两种元素,则该化合物为氧化物,否则不属于氧化物,如属于氧化物,而中虽然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的化合物属于酸,但能电离出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酸,如属于盐,故错误;电离
19、出的阴离子只有的化合物属于碱,但能电离出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碱,如碱式盐,故错误;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正确;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故正确;综上所述,正确,选B。3、B【解析】A.Ag和Cl发生离子反应,生成AgCl沉淀,故不选A;B.K、Na、Cl、SO42-之间,不发生反应,故选B;C.Mg2和OH发生离子反应,生成Mg(OH)2沉淀,故不选C;D.H和CO32-发生离子反应,生成H2CO3(H2O、CO2),故不选D;本题答案为B。4、D【解析】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的两种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子数相等,根据气体的分子构成、原子构成作进一步判
20、断。【详解】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的两种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N=nNA知分子数相等,每个分子含有的原子个数相等,所以原子总数相等。一氧化氮分子、氮气分子或氧气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不等,所以两容器中总质子数不一定相等。两容器中气体的摩尔质量不一定相等,所以其总质量不一定相等,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题目难度不大,本题着重于原子结构的考查,注意把握分子的构成。5、B【解析】A.根据N=m/MNA计算判断;B.根据N=m/MNA结合分子构成判断;C.根据N=m/MNA结合一个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计算判断;D.根据H原子数目之比等于H原子质量之比进行计算。【详解】A.
21、根据N=m/MNA知,质量相同的两种气体中含有的分子个数之比等于摩尔之比的反比,所以两份质量相同的CH4和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7:16,故A正确;B.CH4和NH3的分子含有的原子数分别为5、4,由A知两份质量相同的CH4和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7:16,所以含有的原子数之比为175:164=85:64,故B错误;C.CH4和NH3的分子含有的H原子数分别为4、3,由A知两份质量相同的CH4和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7:16,所以含有的H原子数之比为174:163=17:12,故C正确;D.由C可知两份质量相同的CH4和NH3所以含有的H原子数之比为17:12,H原子数目之比等于H原子质量之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福建省 泉州市 永春县 永春 第一 中学化学 上期 监测 模拟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