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多悦高中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眉山多悦高中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实验操作的规范是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B点燃酒精灯C过滤D移开蒸发皿2、在某无色透明的碱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AK+ 、MnO4、Na+、Cl BK+、Na+、NO3、CO32CBa2+、H+、NO3、HCO3 DMg2+、Na+、Cl、SO423、下表中关
2、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类别组合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盐ACOCuOH2SO4NH3H2ONa2SBCO2Na2OHClNaOHNaClCSO2Na2O2CH3COOHKOHCaF2DNO2CaOHNO3Cu(OH)2CO3CaCO3AABBCCDD4、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氢原子数最少的是()A36 g H2OB51 g H2O2C34 g OHD38 g H3O5、下列属于电解质并能导电的物质是A蔗糖 BKNO3溶液 CFe D熔融的Na2O6、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ABCD7、把7.4 g由 Na2CO310H2O 和 NaH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 其中c
3、(Na+)=0.6 molL-1。若把等质量的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残留物的质量是A2.12g B3.18g C4.22g D5.28g8、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白色沉淀的是A稀硫酸 B碳酸氢钙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铵溶液9、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A碱性氧化物 氧化铁 Fe3O4 B酸性氧化物 碳酸气 COC酸 硫酸 H2SO4 D碱 纯碱 Na2CO310、对于3Br26NaOH5NaBrNaBrO33H2O的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r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被氧化的溴原子与被还原的溴原子质量比是1:5CNaBr是氧化产
4、物,NaBrO3是还原产物D转移1mol电子时,消耗NaOH 1.2mol1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B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C5.6LN2(标准状况下)和7gCO含有的原子数均为0.5NAD50mL1 molL1K2SO4溶液中含有的K+数目为0.1NA12、下列中和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能以“H+OHH2O”表示的是A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C澄清石灰水和硝酸反应D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13、近年来人们为改善空气质量,治理雾霾而启动了“蓝天工程”,根据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措施不利于“蓝
5、天工程”建设的是A把燃煤的火力发电厂的烟囱造高,减少酸雨的污染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发展新能源汽车,减少传统燃油车的尾气污染D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有效减少SO2的污染14、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对于H2SO4的分类正确的是 ( )酸 氧化物 弱酸 强酸 含氧酸难挥发性酸一元酸 二元酸ABCD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16、符合下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ANa2CO3BCu2(OH)2CO3CK2CO3DNaHCO3二、非选
6、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如图,反应为常温下的反应,A、C、D中均含有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和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之间,E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F是淡黄色固体,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G、A的化学式分别为_、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已知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将A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请写出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A可以制漂白粉,漂白粉在空气时间长了会失效,失效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8、有四种元素 A、B、C、D
7、,其中 B2离子与 C+离子核外都有二个电子层,B 原子的质子数与 C 原子的质子数之和等于 D 原子的质子数,A 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变成一个质子,试回答:(1)A、B、C、D 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2)B2的电子式为_,D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B与C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19、某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的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水和干燥剂)的总质量为ag,从实验室取出bg(不足量)钠放入水中,塞紧瓶塞,完全反应后再称量此装置的总质量为cg。试回答:(1)实验室取用一小块钠,需要用到_实验仪器。(2)此干燥管的作用是_;若此钠块有极少量被氧化,
8、则测出的相对原子质量会比实际相对原子质量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有甲同学建议在图中干燥管上再连一同样干燥管,其目的是_,计算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为_。(4)有乙同学为避免由于行动不够迅速产生偏差,又建议在集气瓶中再加入一定量煤油,其目的是_。20、实验室里需用490 mL 0.5 molL1的CuSO4溶液。(1)该同学应选择_ mL的容量瓶。(2)某操作步骤如下图方框所示,则该图表示的操作应放在下图序号所示的_和_(填序号)操作之间。(3)实验室可以提供三种试剂:CuSO4固体CuSO5H2O 10molL1CuSO4溶液,若该同学用来配制上述所需CuSO4溶液,应称
9、取试剂的质量是_;若该同学用来配制上述所需CuSO4溶液,应量取试剂的体积是_。 (4)下列溶液配制过程中能造成浓度偏低的操作有(填写序号)_。a转移完溶液后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c用CuSO固体配制溶液,称量时发现部分固体颜色变蓝 d进行(2)中图操作时有部分液体溅到烧杯外边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f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没进行其他操作21、(1)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结晶,渗析法等。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可用_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
10、悬浮的CaCO3微粒。提取碘水中的碘,用_的方法。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采用_的方法。淡化食盐水,可采用_的方法。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少量的盐酸可以采用_的方法。(2)现有m g HCl溶解到VmLH2O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HC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溶液中氢离子的数目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A、闻气体气味时用手轻轻扇动瓶口,让少量气体进入鼻孔,A正确;B、酒精灯用火柴点燃,B错误;C、过滤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D、坩埚要用坩埚前夹
11、持,D错误;答案选A。2、B【解析】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OH-,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不能发生氧化还原等来判断离子的共存,并注意离子在水中的颜色来解答。【详解】A、本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但MnO4-在水溶液中为紫色,选项A不选;B、本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且在水中均为无色,选项B选;C、本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OH-与H+结合生成水,且HCO3与OH-、H+均能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不选;D、本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OH-与Mg2+结合生成白色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选项D不选;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熟悉复分解
12、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常见离子在水中的颜色即可解答,难度不大。3、B【解析】试题分析:A、CO是不成盐氧化物,CuO是碱性氧化物,H2SO4是酸,NH3H2O是碱,Na2S是盐,故A错误;B、C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Na2O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HCl属于酸,NaOH属于碱,故B正确;C、Na2O2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还生成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D、NO2与碱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还生成NO,不是酸性氧化物;Cu(OH)2CO3是盐不是碱,故D错误;故选B。【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分类【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方法和物质组成的特征理解应用,酸碱盐、酸性氧化
13、物、碱性氧化物等概念,掌握基础是关键。碱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酸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盐指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碱性氧化物指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或能跟酸起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物质生成);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一种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物质生成)。4、C【解析】36 g H2O中,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36 g18 gmol124 mol;51 g H2O2中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51 g34 gmol123 mol;3
14、4 g OH中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34 g17 gmol112 mol;38 g H3O中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38 g19 gmol136 mol。不难看出34 g OH含有的氢原子数最少,故选C选项。本题答案为C。【点睛】比较微粒数目的多少,只要计算微粒的物质的量,然后比较多少即可。5、D【解析】电解质是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详解】A.蔗糖在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均不能导电,是非电解,; B. KNO3溶液是混合物; C. Fe是单质; D.熔融的Na2O能导电,是电解质;D符合题意,答案为D。【点睛】电解质的概念是本题考查点,注意电解质为化合物,溶液和金属单质等即使能导电,也
15、不属于电解质。6、A【解析】A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用玻璃棒引流,注意不能将玻璃棒接触容量瓶口,防止液面外流,故A正确;B冷凝水方向错误,应下进上出,故B错误;C酒精和水能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故C错误;D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错误;答案选A。7、B【解析】把7.4g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加热至恒重,Na2CO310H2O中结晶水完全失去、NaHCO3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最终残留物为碳酸钠,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n(Na2CO3)=0.5n(Na+)=0.50.6mol/L0.1L=0.03mol,最终得到残留物的质量
16、为:106g/mol0.03mol=3.18g,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混合物反应的计算,注意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明确最终生成固体残留物的组成为解答关键。8、B【解析】钠投入到溶液中立即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结合溶液中的溶质分析解答。【详解】A. 金属钠投入到稀硫酸中生成硫酸钠和氢气,没有白色沉淀,A不符合;B. 金属钠投入到碳酸氢钙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氢气,B符合;C. 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氢气和硫酸钠,C不符合;D. 金属钠投入到氯化铵溶液中生成氢气、氨气和氯化钠,不产生沉淀,D不符合。答案选B。【点睛】
17、明确金属钠的性质特点是解答的关键,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钠只要投入到水中,将立即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再结合溶液中到溶质判断即可。9、C【解析】A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故A错误;B、酸性氧化物是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不能与碱反应也也不能与酸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C、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故C正确;D、纯碱的化学式是Na2CO3,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是盐,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明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是解答物质分类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铁的氧化物有3种,因此Fe3O4为四氧化三铁,俗名为磁性氧化铁,Fe2O3为三氧化二铁
18、,简称氧化铁,俗称铁红;FeO为氧化亚铁,要注意区分。10、C【解析】A该反应中,溴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和+5价,其它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所以溴作氧化剂和还原剂,故A正确;B氧化产物是溴酸钠,还原产物是溴化钠,则被氧化的溴原子与被还原的溴原子质量比是1:5,故B正确;CNaBr是还原产物,NaBrO3是氧化产物,故C错误;D消耗6mol氢氧化钠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5-0)=5mol,则转移1mol电子时,消耗1.2mol NaOH,故D正确;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化合价变化是解本题关键,根据元素化合价来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注
19、意转移电子的计算方法。11、A【解析】A.N2和CO的摩尔质量相等,等质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相等,但不一定是NA,故A错误;B.1个Mg原子变成Mg2+要失去2个电子,2.4g金属镁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以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故B正确;C.标准状况下5.6LN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N2中含有2个原子,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7gCO的物质的量为0.25mol,CO中含有2个原子,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所含原子数目相等,均为0.5NA,故C正确;D. K2SO4中含有2个K+,所以50mL1 molL1K2SO4溶液中含有的
20、K+为1molL10.05L2=0.1mol,所含有的K+数目为0.1NA,故D正确。故选A。12、C【解析】A.醋酸为弱酸,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错误;B.氢氧化镁不溶于水,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错误;C.氢氧化钙为稀溶液,能拆成离子形式,硝酸为强酸,能拆成离子形式,故能写成H+OHH2O,故正确;D.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不能拆开,故错误。故选C。【点睛】掌握该离子方程式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掌握离子方程式书写过程中拆成离子形式的物质。13、A【解析】A.加高烟囱,只是减少本地地表附近的烟尘和废气,但并没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故A正确;
21、B. 植树造林,有利于防治粉尘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C.发展电动汽车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故C不符合题意;D.燃煤脱硫技术,可减少SO2的排放,有效防止酸雨的形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火力发电厂烟囱的高低对SO2的排放量没有减少作用。14、B【解析】H2SO4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属于酸;强酸能完全电离,1molH2SO4可电离出2mol氢离子属于二元酸;H2SO4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属于含氧酸,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详解】硫酸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从性质分类属于酸,故正确; 氧化物是指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H2SO4由氢元素、硫元素、氧元素三种元
22、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硫酸完全电离,是强酸,故错误;硫酸完全电离,是强酸,故正确;H2SO4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属于含氧酸,故正确;硫酸是难挥发性酸,故正确;1molH2SO4可电离出2mol氢离子,属于二元酸,故错误;1molH2SO4可电离出2mol氢离子,属于二元酸,故正确。答案选B。15、D【解析】A.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例如偏铝酸根离子,A错误;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是氧化剂,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氢气是还原剂,B错误;C. 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例如氯气把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碘离子被氧化,C错误;D. 金属阳离子
23、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例如铜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D正确;答案选D。16、A【解析】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还属于正盐,据此解答。【详解】A、Na2CO3属于正盐、钠盐和碳酸盐,A符合;B、Cu2(OH)2CO3属于碳酸盐的碱式盐,是一种铜盐,B不符合;C、K2CO3属于碳酸盐的正盐,是一种钾盐,C不符合;D、NaHCO3属于碳酸盐的酸式盐,是一种钠盐,D不符合。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O2 Cl2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紫色试液先变红色,
24、后又褪色 Cl2 + H2O HCl + HClO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2HClO2HCl + O2 【解析】E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应为H2O,F为淡黄色粉末,应为Na2O2,则G为O2,B为NaOH,A、C、D均含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应为Cl2和NaOH的反应,生成NaCl和NaClO,结合物质的性质作答即可。【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Cl2,G为O2,故答案为: O2、Cl2;(2)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Cl2,B为NaOH,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 + 2NaOH = NaCl + NaClO
25、 + H2O,故答案为: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反应为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O2 + 2H2O = 4NaOH + O2,故答案为:2Na2O2 + 2H2O = 4NaOH + O2;(4)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发生Cl2 + H2O HCl + HClO,盐酸具有酸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使溶液褪色,故答案为:紫色试液先变红色,后又褪色;Cl2 + H2O HCl + HClO;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漂白粉,有效成分为Ca(ClO)2,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次氯酸,次氯酸见光
26、分解,涉及反应为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2HClO2HCl + O2,故答案为: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2HClO2HCl + O2。【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目难度不大,本题的突破口在于物质的颜色和状态,注意常温下氯气与碱反应生成次氯酸盐。18、H O Na K 【解析】B2离子与C+离子核外都有二个电子层,所以B为O、C为Na,B原子的质子数与C原子的质子数之和等于D原子的质子数,推得D的原子序数为19,则D为K,A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变
27、成一个质子,则A为H。【详解】(1)A、B、C、D依次为H元素、O元素、Na元素、K元素,元素符号分别为H、O、Na、K,故答案为H、O、Na、K;(2)B2-为O2-,电子式为,D为K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 与 C 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为过氧化钠或氧化钠,电子式为或,故答案为;或。19、滤纸、小刀、镊子、玻璃片 吸收水蒸气,避免集气瓶中水蒸气逸出 偏大 避免空气中水蒸气被干燥剂吸收 b/(a+bc) 避免钠投入后,立即与水反应,来不及塞上塞子 【解析】(1)取用金属钠时,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收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黄豆大小的金属钠,投入水中,用玻璃片覆盖水槽,防止液体溅出
28、,所以所需用品至少有: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故答案为刀、镊子、滤纸、玻璃片;(2)无水氯化钙容易吸收水蒸气,装置中的干燥管是用来吸收水蒸气,避免集气瓶中水蒸气逸出;若钠块有极少量被氧化,会导致生成的氢气减少,即(a+b-c)减小,结合(3)中的表达式,测出的相对原子质量会比实际相对原子质量偏大,故答案为吸收水蒸气,避免集气瓶中水蒸气逸出;偏大;(3)空气的水蒸气容易被无水氯化钙吸收,影响了氢气质量的计算,所以应该在干燥管上再连接一同样的干燥管,目的是避免空气中水蒸气被干燥剂吸收;依题设实验数据,bg钠与足量水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a+b-c)g,设所求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根据电子守恒可得
29、:=2,解得:x=,故答案为避免空气中水蒸气被干燥剂吸收; ;(4)钠与水的反应比较剧烈,为了避免钠投入后,立即与水反应,来不及塞上塞子,影响氢气质量的测定,需要在集气瓶中再加入一定量的煤油,故答案为避免钠投入后,立即与水反应,来不及塞上塞子。【点睛】本题通过定量实验考查了钠的取用、钠的理化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测定原理:根据钠与水的反应,通过测定一定质量的钠与过量的水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来求出钠的相对原子质量。20、500 62.5 g 25 ml a c d 【解析】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过程,选择合适容量瓶、进行有关计算、分析实验误差。【详解】(1)常用容量瓶的规格有100m
30、L、250mL、500mL、1000mL。配制490 mL 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即只能配制500mL溶液。(2)方框为定容的前期操作:引流加蒸馏水,操作为洗涤液转入容量瓶后的摇匀,操作为定容的后期操作:边滴加蒸馏水、边观察液面。故方框所示操作应在、之间。(3)若以试剂配制上述CuSO4溶液时,m(CuSO45H2O)0.500L 0.5 molL1250gmol162.5g。若以配制上述CuSO4溶液时,所需的体积V0.500L 0.5 molL110molL10.025L25mL。(4)a转移完溶液后的玻璃棒和烧杯附着有少量溶液,未洗涤即损失了溶质,使浓度偏低; b配制溶液过程中需向
31、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故洗涤容量瓶后残留的少量水,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c用CuSO固体配制时,部分固体颜色变蓝使称得的CuSO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d(2)中图操作为固体溶解或浓溶液稀释,部分液体溅到烧杯外,即损失溶质,使浓度偏低;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凹液面最低处低于刻度,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f摇匀时少量液体附着于刻度上面的内壁,使液面低于刻度线。这是正常现象,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综上,造成浓度偏低的操作有a、c、d。【点睛】分析实验误差时,应从计算公式入手。如本题中c,分析各种操作对n、V的影响,进而判断对c的影响。21、过滤 萃取 蒸发 蒸馏 渗析 m/36.5 mol 100m/(
32、m+V)%或m/(m+V) 22.4m/36.5L 1000md/36.5(m+V) mol/L mNA/36.5 【解析】(1) CaCO3是不溶于水的物质,要和石灰水分离,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过滤。碘微溶于水,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且苯、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可用萃取法分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萃取。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加热时水挥发,剩余的为氯化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蒸发。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加热时水挥发,冷却后可得到纯净水;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蒸馏。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能够透过,所以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少量的
33、盐酸可以采用渗析的方法;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渗析。(2)HCl的摩尔质量为36.5g/mol,m g HCl的物质的量为m/36.5= m/36.5 mo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m/36.5 mol。HCl溶质的质量为mg,溶液质量为m+V1=(m+V)g,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m/( m+V)100%;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00m/(m+V)%或m/(m+V)。m g HCl的物质的量为m/36.5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m/36.5= 22.4m/36.5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2.4m/36.5L。根据公式:c=1000/M=1000dm/(m+V)/36.5=1000md/36.5(m+V) mol/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000md/36.5(m+V) mol/L。m g HCl的物质的量为m/36.5 mol,氯化氢溶于水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因此溶液中氢离子的数目为(m/36.5)NA= mNA/36.5;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mNA/36.5。【点睛】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取决于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的性质差异。萃取法适用于同一种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时,将混合物分离;结晶法适用于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的混合物分离;蒸馏法适用于沸点不同的两种溶质组成的混合物分离;分液法适用于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组成的混合物分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