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康德卷化学高一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重庆康德卷化学高一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离子方程式HOH=H2O可表示强酸和强碱生成可溶性盐这一类中和反应。下列物质间的反应能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稀H2SO4Ba(OH)2溶液B澄清石灰水稀HNO3C稀HNO3Cu(OH)2D醋酸和KOH溶液2、下列转化过程中必须加入氧化剂的是AFeSH2SBKClO3O2CII2DFe3+Fe
2、2+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时,下列错误操作可使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C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量筒刻度进行读数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4、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5 mol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5NAB0.1 mol H218O中所含中子总数为1.2NAC在标准状况下,2.8 g N2和2.24 L CO所含电子数均为1.4NAD常温下,5.6克铁与足量的浓硫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A5、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B大量的钠着火
3、时可以用沙子扑灭,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C将一小块钠投入装有氯化镁溶液的试管里,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D将一小块钠投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试管底部有红色物质生成6、下列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B还原剂具有还原性C得到电子的元素,其化合价升高D通常还原剂中某元素的化合价较高7、某溶液中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Fe2+、Al3+、Na+。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c(Fe3+)0.2 molL-1B溶液中至少有4种离子存在,其中Cl-一定存在,且c(Cl-)0.2
4、molL-1CSO42、NH4+、Na+、CO32一定存在,Cl-可能存在D要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其操作为: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水,无现象,再加KSCN溶液,溶液成血红色,则含有Fe2+8、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 碱、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盐酸、纯碱、氯酸钾、氧化镁、二氧化硅B硝酸、烧碱、次氯酸钠、氧化钙、二氧化硫C次氯酸、消石灰、硫酸铵、过氧化钠、二氧化碳D醋酸、过氧化钠、碱式碳酸铜、氧化铁、一氧化碳9、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失去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B作氧化剂的物质不能是还原剂C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氧化剂D失去电子的物质是
5、还原剂10、3NO2+H2O=2HNO3+NO此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是A2:1 B1:1 C1:2 D无法确定11、仪器名称为“锥形瓶”的是ABCD12、若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和,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A1:4B1:2C2:1D4:1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NaCl不存在阴阳离子,不导电BNa2O、Fe2O3、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C硫酸钡溶液几乎不导电,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D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素异形体,化学性质不同,物理性质相同14、在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0.5L 0.1mol/L的NaCl溶液 B100mL 0.2mol/L的Mg
6、Cl2溶液C1L 0.2mol/L的AlCl3溶液 D1L 0.3 mol/L盐酸溶液15、下列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NaHCO3=Na+H+CO32-NaHSO4=Na+H+SO42-H2SO4=2H+SO42-KClO3=K+Cl5+3O2-ABCD16、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 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42.0 L N2(标准状况)B有0.250 mol KNO3被氧化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 mol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875 mol二、非选择题(本题
7、包括5小题)17、A、B、C、D为四种可溶性的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3-、SO42-、Cl、CO32-中的一种。(离子在物质中不能重复出现)若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若向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盐的溶液有沉淀生成,D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根据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1)A_,C_,D_。(2)写出盐酸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3)写出C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18、在Na浓度为0.5 mol/L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阳离子K+、A
8、g+、Mg2+、Ba2+阴离子NO3-、CO32-、SiO32-、SO42-已知:(1)SiO32-和大量的H+会生成白色沉淀H2SiO3;(2)H2SiO3H2O+SiO2;(3)产生气体为在标准状况下测定,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现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实验: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0.56 L气体将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固体质量为2.4 g向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2)实验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3)通过实验、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
9、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阴离子NO3-CO32-SiO32-SO42-c/molL1_(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_。19、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沿海地区居民常食用海带,因此,甲状腺肿大等碘缺乏病发病率低。已知,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常温下I能被氯水氧化为I2;I2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明显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I2有颜色,而I无颜色。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所示:(1)写出A的化学式_。(2)步骤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3)下
10、列有机溶剂中不可作为溶剂G的有_(填下面的序号)。A酒精B四氯化碳C乙酸D汽油E.苯(4)步骤的操作名称是_、分液;溶液E的颜色比溶液F的颜色_(填“深”或“浅”)。(5)步骤中,若选用(3)中的_(填溶液名称)为溶剂G,分液时,应先把溶液_(填“E”或“F”)从分液漏斗的下部排出,之后,再把另一溶液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20、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粗食盐中常含有少量Ca2+、Mg2+、SO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氯化钠的流程如下:提供的试剂:饱和碳酸钠溶液、饱和碳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欲除去溶液中的Ca2+、Mg2+、SO离子,选出a代表的试
11、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_(只填化学式);过滤之前,怎样检验硫酸根离子已除尽:_;若先用盐酸调pH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2)用提纯的氯化钠配制250mL 0.2mol/L氯化钠溶液:配制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填仪器名称);计算后,需称出氯化钠质量为_g;下列操作对所得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在横线上填写“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_;B称量时砝码生锈:_;C移液时玻璃棒末端在容量瓶刻度线之上:_。21、已知Cl、Br、Fe2、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现向FeBr2、FeI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
12、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a线分别代表溶液中_的变化情况;(2)c线分别代表溶液中_的变化情况;(3)原溶液中Br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稀的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以此来解答。【详解】A、硫酸为强酸,Ba(OH)2为强碱,硫酸钡为难溶性盐,则二者反应不能用离子反应HOH=H2O,故A不符合;B、氢氧化钙为强碱,硝酸为强酸,硝酸钙为可溶性盐,则二者反应的离子反应为HOH=H2O,故B符合;C、氢氧化铜为难溶性碱,硝酸为强酸,则二者反应不能用离子反应HOH=H2O表示,故
13、C不符合;D、氢氧化钾为强碱,醋酸为弱酸,则二者反应不能用离子反应HOH=H2O表示,故D不符合;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酸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明确反应的实质及物质的溶解性来分析解答,熟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即可解答。2、C【解析】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则一定作为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故选D。3、A【解析】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A符合题意;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B不符合题意;C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量筒刻度进行读数,导致量取浓盐酸体积偏小,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C不符合题意;D摇匀后见液
14、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4、C【解析】A过氧化钠中含有过氧根离子,0.25 mol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25NA,故A错误;BH中不含中子,18O 中含有10个中子,0.1 mol H218O中所含中子总数为1.0NA,故B错误;C在标准状况下,2.8 g N2和2.24 L CO都是0.1mol,所含电子数均为1.4NA,故C正确;D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故D错误,本题选C。5、D【解析】A.钠和氧气在空气中不加热时生成氧化钠,在氧气中点燃,生成过氧化钠,故A说法正确;B.因钠能与水剧烈反应,钠着火不能用水来灭火,应
15、用沙子盖灭;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与煤油不反应,可保存在煤油中,故B说法正确;C.钠与盐溶液反应时,一般先与水反应,则将一小块钠投入装有氯化镁溶液的试管里,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故C说法正确; D.钠性质活泼,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最后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D说法错误;答案选D。6、B【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是由于电子的转移而引起的,氧化剂是得到电子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还原剂是失电子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详解】A项、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
16、,发生还原反应,即被还原的物质是氧化剂,故A错误;B项、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体现还原性,故B正确;C项、反应中得到电子的元素,其化合价降低,故C错误;D项、某元素的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通常还原剂中某元素的化合价较低,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其特征和本质及氧化剂、还原性的分析是关键。7、B【解析】向100ml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得到0.02mol气体,该气体为氨气,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0.02molNH4+;生成的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得到的1.6g固体为氧化铁,可计算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1.6g160g/mol0.01
17、mol,则原溶液中含有0.02mol铁元素,不确定为Fe3+或Fe2+,原溶液中一定无CO32-;滤液焰色反应为黄色,则溶液中存在钠离子,由于加入了氢氧化钠溶液,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钠离子;滤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无现象,则原溶液中一定没有Al3+;滤液加入足量BaCl2和稀盐酸,生成4.66g不溶于盐酸的固体为硫酸钡,可计算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为4.66g233g/mol0.02mol,则原溶液中含有0.02mol硫酸根离子;可根据电荷守恒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氯离子,据此解答。【详解】A、由于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则不确定原溶液中是Fe3+还是Fe2+,A错误;B、根据该流程,已确定
18、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至少为:0.02mol+20.02mol0.06mol,已确定的阴离子所带负电荷为:20.02mol0.04mol,根据电荷守恒,原溶液中一定存在氯离子且至少为0.02mol,即c(Cl-)0.2 molL-1,B正确;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Na+不一定存在,C错误;D、检验亚铁离子时,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应该先加KSCN溶液,此时溶液现象必须是无色,然后再加入适量氯水,溶液呈红色,则含有Fe2+,先加氯水不合适,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离子共存问题,注意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B项为难点、易错点,注意根据电荷守恒(溶液呈电中性)判断氯离
19、子是否存在。8、B【解析】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盐;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能与水作用成酸或与碱作用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据以上分析解答。【详解】A.盐酸、纯碱、氯酸钾、氧化镁、二氧化硅分别属于酸、盐、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硝酸、烧碱、次氯酸钠、氧化钙、二氧化硫分别属于酸、碱、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C.次氯酸、消石灰、硫酸铵、过氧化钠、二氧化碳分别属于酸、碱、盐、过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D.醋酸、过氧化钠、
20、碱式碳酸铜、氧化铁、一氧化碳分别属于酸、过氧化物、盐、碱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9、D【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一物质,也可能是不同物质。【详解】A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作氧化剂的物质也可能是还原剂,例如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中,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B错误;C得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D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故D正确;答案
21、选D。10、C【解析】反应3NO2+H2O2HNO3+NO中,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N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结合守恒法分析。【详解】反应3NO2+H2O2HNO3+NO中,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N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生成NO时作氧化剂,生成硝酸时作还原剂,由原子守恒可知,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是1:2,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此反应中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11、C【解析】A.装置为漏斗,与题意不符,A错误;B.装置为容量瓶,与题意不符,B错误;C.装置为锥形瓶,符合题意,C正确;D.装置为U型管,
22、与题意不符,D错误;答案为C。12、B【解析】利用化合价升降法将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反应方程式为3(NH4)2SO43SO2+N2+4NH3+6H2O,该反应中铵根离子和氨气分子中氮原子的化合价都是-3价,化合价不变,所以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1:2,选B。13、C【解析】A固体NaCl含有钠离子、氯离子,由于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固体NaCl不导电,故A不符合题意;BNa2O、Fe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C硫酸钡溶液几乎不导电,主要是因为硫酸钡难溶于水,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因此硫酸钡属于电解质,故C符合题意;D金刚
23、石和石墨是同素异形体,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物理性质不同,比如硬度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14、C【解析】试题分析:溶液中某一离子浓度的求法:该物质的浓度该离子个数;AC(Cl)=0.11mol/L, BC(Cl)=0.22mol/L;CC(Cl)=0.23mol/L ; DC(Cl)=0.31mol/L,综上,C最大;考点:溶液中某一离子浓度的求法15、A【解析】NaHCO3=Na+HCO3-,故错;NaHSO4=Na+H+SO42-,故正确;H2SO4=2H+SO42-,故正确;KClO3=K+ ClO3 -,故错;综上所述正确,故选A;正确答案:A。16、C【解析】在NaN3中N元素
24、的化合价是价,K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产物N2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所以NaN3是还原剂、KNO3是氧化剂,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由10NaN3+2KNO3=K2O+5Na2O+16N2可知,10molNaN3生成15mol氧化产物 N2,2molKNO3生成1mol还原产物N2,即当生成16mol N2时,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mol。A项,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当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 mol时,设生成标准状况下N2是xmol,则由 = 得,x=2mol,所以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2的体积是44.8L,故A错误;B项,根据上述化合价分析可知,在反应中KNO3作的是氧化剂
25、,而氧化剂是被还原,所以B错误;C项,根据方程式可知,当生成16molN2时,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mol,转移电子数是10mol,设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 mol时,转移电子数是ymol,则由 = 得y=1.25mol,所以C正确;D项,根据化合价分析,NaN3中的N原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当10mol NaN3作还原剂时,被氧化的N原子是30mol,此时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mol,则设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 mol时,被氧化的N原子是amol,则由 = 得a=3.75mol,所以D错误。此题答案选C。点睛:电子得失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及计算中均有很重要的应
26、用,在解题过程中首先分别找出发生氧化和发生还原的元素,然后分别标出化合价升高或降低的数目,最后列式计算。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BaCl2 CuSO4 Na2CO3 CO32-2H=H2OCO2 Cu2SO42-Ba22OH=BaSO4Cu(OH)2 【解析】若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C中含Cu2+,Cu2+与CO3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中不含CO32-;若向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盐的溶液有沉淀生成,D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则B中含Ag+,D中含CO32-;由于Ag+与SO42-、Cl-、CO3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则B
27、为AgNO3;由于CO32-与Ba2+、Ag+、Cu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则D为Na2CO3;Ba2+与SO4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离子在物质中不能重复出现,结合的推断,A为Ba(NO3)2,C为CuSO4;根据上述推断作答。【详解】若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C中含Cu2+,Cu2+与CO3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中不含CO32-;若向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盐的溶液有沉淀生成,D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则B中含Ag+,D中含CO32-;由于Ag+与SO42-、Cl-、CO3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则B为AgNO3;由于CO32-与
28、Ba2+、Ag+、Cu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则D为Na2CO3;Ba2+与SO4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离子在物质中不能重复出现,结合的推断,A为Ba(NO3)2,C为CuSO4;(1)A的化学式为Ba(NO3)2,C的化学式为CuSO4,D的化学式为Na2CO3。(2)D为Na2CO3,盐酸与Na2CO3反应生成NaCl、H2O和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2-=H2O+CO2。(3)C为CuSO4,CuSO4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OH)2=Cu(OH)2+Ba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O42-+Ba2+2OH-=Cu(OH)2+B
29、aSO4。【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推断,熟悉各离子的性质和离子间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离子的推断必须遵循的原则:肯定原则(根据实验现象确定一定存在的离子)、互斥原则(相互间能反应的离子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守恒原则(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18、Ag+ Mg2+ Ba2+2H+ + SiO32- = H2SiO3阴离子NO3-CO32-SiO32-SO42-c/molL1?0.250.400.8 mol/L【解析】(1)实验,向溶液中加入足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0.56 L气体,根据表格所提供的离子可知,该气体一定是CO2,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且c(CO32)=0
30、.25mol/L;溶液中存在CO32时,一定没有Ag+、Mg2+、Ba2+;故答案为Ag+、Mg2+、Ba2+;(2)加入盐酸,由生成白色沉淀判断溶液中一定含有SiO32,发生反应SiO32+2H+=H2SiO3。故答案为SiO32+2H+=H2SiO3;(3)实验,H2SiO3加热分解生成SiO2,m(SiO2)=2.4g,根据硅原子守恒,c(SiO32)= =0.4mol/L。实验,向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溶液中不含SO42。根据电荷守恒2c(CO32)+2c(SiO32)=20.25mol/L+20.4mol/L=1.3mol/Lc(Na+)=0.5mol/L,因此溶
31、液中一定含有K+,且其浓度至少为0.8mol/L。根据以上计算可知,不能确定NO3,c(CO32)=0.25mol/L,c(SiO32)=0.4mol/L,c(SO42)=0。故答案为阴离子NO3-CO32-SiO32-SO42-c/molL1?0.250.40(4)根据(3)问中的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K+,且其浓度至少为0.8mol/L。故答案为0.8 mol/L。点睛:离子推断题中,根据条件判断出一种离子之后,要分析是否可以排除几种与该离子不能共存的离子。比如本题中判断出CO32的存在,则溶液中一定不存在Ag+、Mg2+、Ba2+。根据电荷守恒判断K+是否存在,是本题的难点、易错点。
32、19、H2O 漏斗 烧杯 玻璃棒 AC 萃取 浅 四氯化碳 F 【解析】(1)海藻晒干灼烧会产生水蒸气;(2)从溶液中分离出残渣需要过滤,据此分析所需要的仪器;(3)根据萃取剂的条件分析,即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溶质在该溶剂中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4)根据碘易溶在有机溶剂中分析;(5)根据萃取剂的密度以及实验操作分析。【详解】(1)海藻晒干灼烧会除产生二氧化碳和灰分以外,还应该有水蒸气生成,则A的化学式为H2O;(2)步骤是将溶液和不溶性固体分离出来,其操作是过滤,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3)A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于萃取碘水中的单质碘;B单质碘易溶在四氯
33、化碳中,四氯化碳可以作萃取剂;C乙酸与水互溶,不能用于萃取碘水中的单质碘;D单质碘易溶在汽油中,汽油可以作萃取剂;E单质碘易溶在苯中,苯可以作萃取剂;答案选AC。(4)碘易溶在有机溶剂中,因此步骤的操作名称是萃取、分液;由于碘从水层进入有机层,所以溶液E的颜色比溶液F的颜色浅。(5)步骤中,若选用(3)中的四氯化碳为溶剂G,由于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则分液时,应先把溶液F从分液漏斗的下部排出,之后,再把另一溶液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如果选用(3)中的四氯化碳为溶剂G,由于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则分液时,应先把溶液F从分液漏斗的下部排出,之后,再把另一溶液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20、BaCl2、
34、NaOH 、Na2CO3(或NaOH、 BaCl2、Na2CO3或BaCl2、Na2CO3、NaOH ) 将浊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SO已除尽 在调节pH时,沉淀中的Mg(OH)2、CaCO3、BaCO3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钡等物质,从而影响氯化钠的纯度 25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2.9 g 偏低 偏高 偏低 【解析】粗盐中常含有少量Ca2+、Mg2+、SO等杂质离子,粗盐中加入水,加热溶解,要除去粗食盐中含有的少量Ca2+、Mg2+、SO等杂质离子,可以用BaCl2溶液除去SO、用NaOH除去Mg2+、用Na2CO3溶液除去Ca2+,结合
35、加入的试剂是过量的,BaCl2溶液需要在Na2CO3溶液之前加入,然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沉淀成分为BaSO4、Mg(OH)2、CaCO3以及BaCO3,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调节pH,除去过量的饱和Na2CO3溶液和氢氧化钠,得到NaCl溶液,然后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然后洗涤、干燥得到纯NaCl,结合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和误差分析的方法分析解答。【详解】(1)要先除硫酸根离子,然后再除钙离子,因此碳酸钠可以除去过量的钡离子,如果加反了,过量的钡离子就没法除去了,氢氧化钠除去镁离子顺序不受限制,因为过量的氢氧化钠加盐酸就可以调节了,过滤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因此滴
36、加顺序为: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OH、Na2CO3或BaCl2、Na2CO3、NaOH,故答案为: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OH、Na2CO3或BaCl2、Na2CO3、NaOH;检验硫酸根离子是否除尽的操作为:将浊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SO已除尽,故答案为:将浊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SO已除尽;若先用盐酸调pH再过滤,生成的Mg(OH)2、CaCO3、BaCO3都会与盐酸反应而溶解,影响氯化钠的纯度,故答案为:在调节pH时,沉淀中的Mg(OH)2、CaCO3、BaCO3
37、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钡等物质,从而影响氯化钠的纯度;(2)用提纯的NaCl配制250mL 0.2mol/LNaCl溶液,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因此除了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50mL 0.2mol/L NaCl溶液中含有NaCl的物质的量n=cV=0.2mol/L0.25L=0.05mol,氯化钠质量m=nM=0.05mol58.5g/mol=2.925g;但托盘天平只能称量到0.1g,所以需要称量氯化钠质量2.9g,故答案为:2.9;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
38、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B称量时砝码生锈,砝码质量增大,称量的氯化钠质量偏多,浓度偏高,故答案为:偏高;C移液时玻璃棒下端靠在刻度线之上,在刻度线以上会滞留一些溶液,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21、I Fe3 32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根据还原性强弱为:I-Fe2+Br-Cl-规律可知,氧化剂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离子,再氧化还原性弱的离子;通入氯气后,碘离子先被氧化,其次是亚铁离子,最后是溴离子;在通入氯气的量为0-1mol的过程中,碘离子从最大量降到0,即得到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
39、ol;通入氯气的量为1-3mol的过程中,亚铁离子从4mol降到0,三价铁的量逐渐增大,所以含有亚铁离子共4mol;在通入氯气的量为3-6mol的过程中,溴离子从6mol降到0,所以溴离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据以上分析回答。【详解】(1) Cl、Br、Fe2、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氧化剂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离子,再氧化还原性弱的离子;通入氯气后,碘离子先被氧化,其次是亚铁离子,最后是溴离子,在通入氯气的量为0-1mol的过程中,碘离子从最大量降到0,所以a线代表溶液中的I的变化情况;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I。(2)通入氯气的量为1-3mol的过程中,亚铁离子从4mol降到0,三价铁的量逐渐增大,所以c线代表溶液中的Fe3的变化情况;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Fe3。(3) 通入氯气的量为1-3mol 的过程中,亚铁离子从4mol降到0,三价铁的量逐渐增大,所以含有亚铁离子共4mol;在通入氯气的量为3-6mol的过程中,溴离子从6mol降到0,所以溴离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所以原溶液中Br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4=3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32。【点睛】对于含有几种还原性不同的离子的溶液来说,加入同一种氧化剂,该氧化剂先与还原性强的离子反应,直至该离子全部被氧化,才能接着进行下一个离子的氧化反应,也就是体现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先后”规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