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曝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假设用含醋酸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生产500 g 0.945 molL1的优级醋(密度为1.050 gmL1),生产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A100 g B
2、200 g C300 g D400 g2、我国明代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倍也”。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可用于分离ACCl4和水B酒精和水C食盐水和泥沙D硝酸钾和硫酸钠3、已知:2Fe2Br2=2Fe32Br,2BrCl2=Br22Cl , 2Fe32I=2Fe2I2。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还原性:IFe2BrB当通入2 mol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C原溶液中n(Fe2)n(I)n(Br)=21
3、3D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 mol4、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D该过程中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5、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CO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个B16g O2和O3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C任何条件下0.5mol氮气分子的分子数不一定是0.5 NAD标准状况下1molCCl4含有的氯离子数目为4NA个
4、6、下列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NO3-、Cl BCu2+、K+、NO3-CH+、HCO3-、NO3- DNa+、Ba2+、SO42-7、下列分散系属于悬浊液的是( )A牛奶B蔗糖溶液C泥浆水D氢氧化铁胶体8、电离概念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先提出的,关于电离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离是在电流作用下化合物解离成离子B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C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产生H+和Cl-,证明了氯化氢是由离子构成的D使氯化钠中的Na+和Cl-能够自由移动的过程就是氯化钠的电离过程9、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大量的Cu2+、K+、H+、Cl-、CO、OH-中的三种
5、,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Cu2+、H+、Cl-BCl-、CO、OH-CK+、CO、OH-DK+、H+、Cl-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混合液体中C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1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时,会造成实验结果偏高的是A定容后,轻轻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C有少量 NaOH 溶液残留在烧杯中D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
6、水12、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定有氧元素参加 B氧化反应一定先于还原反应发生C氧化剂本身发生氧化反应 D一定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向)13、检验溶液中的离子,实验步骤和结论均正确的是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含有Cl-离子B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含有离子C加入淀粉溶液变蓝,可能含有I2D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一定含有离子14、用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阿伏伽德罗常数是6.021023B标准状况下,11.2LCCl4所含分子数为0.5NAC1.8g的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D0.1m
7、olL-1的MgCl2溶液中,所含Cl-的数目为0.2NA15、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加热法分离泥沙中的碘单质B用蒸馏法制取蒸馏水C干冰气化D铁锅生锈16、一元硬币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有的同学认为它是由铁制成的,便找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比较 C观察 D分类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由FeCl3、CaCO3、Na2SO4、KCl、Ba(NO3)2中的几种物质组成,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假设下列过程中,能反应的物质之间的反应恰好完全):(1)步骤所用分离方法叫做_,要从步骤所得“无色溶液”中提取溶剂,所用分离方法叫做_。(2)
8、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3)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下同)_;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_。(4)将固体粉末可能的组成填入下表(可以不填满,也可以再补充)。_序号化学式(5)设计一个实验,进一步确定混合物的组成,简述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18、下图转化关系中的物质均为常见物质或它们的溶液,其中 A、C 为单质,B 为氧化物且常温下为无色液体,E 为淡黄色固体,H 为红褐色沉淀。(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 G 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沉淀 G 转化为沉淀 H
9、 的现象:_,化学方程式为_(4)写出物质 E 的一种用途_。(5)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 A 与足量的 C 充分反应,最终得到 39.0g 固体 E,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19、现有含有少量NaCl、Na2SO4、Na2CO3、泥沙(SiO2)等杂质的NaNO3固体,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NaNO3固体,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1)操作1、操作3的名称分别是_、_。(2)试剂1和试剂2分别是_、_。固体2中除了含有AgCl,还有_(答全)。(3)试剂3加入后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20、盐酸是中学化学常用的试剂,以下两个实验均和盐酸有关。I用密度为1.25 gmL-1,质量分
10、数36.5%的浓盐酸配制500 mL 0.20 molL-1盐酸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配制500 mL 0.20 molL-1盐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盐酸_mL。(3)对配制的盐酸测定,发现物质的量浓度小于0.2 molL-1,引起该误差的操作_(填序号)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B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刻度线量取浓盐酸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水至刻度处某学生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产生的氯气与熟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并探究氯、溴、碘的相关性质
11、。请回答下列问题: (4)A装置名称为_。(5)漂白粉将在C装置的U形管中产生,写出生成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6)E装置中装有KI与CCl4混合液,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后,打开D装置中活塞,将D中少量溶液滴加入E装置中,振荡,观察到下层呈紫红色,由此得出结论:Br2置换出了I2,有同学对该结论提出异议,可能的理由是_。(7)F装置的作用是_。21、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回答下列问题:(1)在发生离子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中,一定存在_(填编号)。单质 氧化物 电解质 盐 化合物(2)将两种化合物一起溶于水得到一种无色透明溶液,溶液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某些离子:K+、Mg2+、F
12、e3+、Ba2+、SO42-、OH-、CO32-和Cl-,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取少许溶液滴入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取少许溶液先滴加硝酸再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取少许原溶液滴入少量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以上现象判断,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写出实验和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_。、_。如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相等,确定溶液中_(填有或无)K+,判断依据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正确答案:D由溶质质量守恒:511 g1.15 g/mL11-3L/
13、mL1945 mol/L= (511gmg)3% m=411g2、B【解析】“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倍也”说的实验操作是蒸馏,蒸馏可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由此进行判断。【详解】A. CCl4和水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不符合题意,A错误。B. 酒精和水两者互溶,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B正确。C.泥沙不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将食盐水和泥沙进行分离,C错误。D. 硝酸钾和硫酸钠溶解度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D错误。答案为B。3、B【解析】首先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氧化剂先氧化还原性强的
14、离子,再氧化还原性弱的离子,判断离子的反应先后顺序,然后根据图象判断参加反应的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反应2Fe2Br22Fe32Br中,还原剂Fe2+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Br-,即还原性:Fe2+Br-,反应2Fe32I2Fe2I2中,还原剂I-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Fe2+,即还原性:I-Fe2+,所以还原性I-Fe2+Br-,A正确;B通入氯气后,碘离子先被氧化,其次是亚铁离子,最后是溴离子,在通入氯气的量为01mol的过程中,碘离子从最大量降到0,即得到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通入氯气的量为13mol的过程中,亚铁离子从4mol降到0,三价铁的量逐渐增大,所以含有亚
15、铁离子共4mol,在通入氯气的量为36mol的过程中溴离子从6mol降到0,所以溴离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即FeBr2的物质的量为3mol,B错误;C当通入2molCl2时,2mol的I-消耗氯气1mol,余下的1mol氯气再与2molFe2+反应,即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C正确;D由B可知,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亚铁离子是4mol,溴离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n(Fe2)n(I)n(Br)213,D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知识,综合性较强,解答本题时注意根据离子的还原性强弱结合图象判断反应的先后顺
16、序和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也是易错点,答题时注意体会。4、D【解析】A.因钠很活泼,易被氧化,则金属钠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钠,出现变暗现象,故A正确;B.氧化钠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可观察到“出汗”,故B正确;C.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的结晶水合物,最终风化变成白色粉末为碳酸钠,故C正确;D.整个过程中只有NaNa2O的过程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余均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D。5、B【解析】A. 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则11.2LCO所含的原
17、子数目小于NA个,A错误;B. O2和O3均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则16g O2和O3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原子数目为NA,B正确;C. 任何条件下0.5mol氮气分子的分子数一定是0.5NA,C错误;D. 四氯化碳是非电解质,不存在离子,D错误。答案选B。6、A【解析】A. Na+、NO3-、Cl之间不发生反应,且都是无色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B. 含有Cu2+的溶液为蓝色溶液,不满足溶液无色的要求,故B错误;C. H+、HCO3-之间发生离子反应生成H2O和CO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 Ba2+、SO42-之间反应生成难溶物硫酸钡,在溶液中不能
18、大量共存,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A。【点睛】常见在溶液中有色的离子:Cu2+、Fe3+、Fe2+、MnO4等离子。7、C【解析】A. 牛奶属于胶体,故A错误;B. 蔗糖溶液属于溶液,故B错误;C. 泥浆水属于悬浊液,故C正确;D. 氢氧化铁胶体属于胶体,故D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其中固体颗粒形成的浊液是悬浊液,液体颗粒形成的浊液是乳浊液。8、D【解析】A电离是在熔融状态或水分子用下化合物解离成离子,电离不需要通电,故A错误;B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故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南京 师大附中 2022 2023 学年 化学 第一 学期 期中 教学质量 检测 模拟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