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官渡区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官渡区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官渡区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根据反应(1)2Fe3Cu=Cu22Fe2(2)2Fe2Cl2=2Fe32Cl(3)HClOHCl=H2OCl2,可以判断出各粒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AHClOCl2Fe3Cu2BCl2HClOFe3C
2、u2CCl2Fe3HClOCu2DHClOCl2Cu2Fe3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配制5%食盐溶液时,将称量的食盐放入烧杯中,加适量的水搅拌溶解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C用10mL的量筒量取8.58mL浓盐酸D配制0.1molL1的硫酸溶液时,将量取的浓硫酸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3、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于阴凉处B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C过氧化钠应密封保存D漂白粉可以露置于空气中4、1L 1molL-1Na2SO4溶液中,下列各量正确的是Ac(Na+)=1molL-1Bn(Na+)=3molCc(SO42-)=2molL-1Dm(Na2
3、SO4)=142g5、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无色溶液中:Na+、Fe3+、Cl-、B在含大量Cu2+的溶液中:、K+、OH-C在强碱溶液中:Na+、K+、D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K+、Ca2+、Cl-、CH3COO-6、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目的操作A配制100 mL 1.0 mol/L CuSO4溶液将25 g CuSO45H2O溶于100 mL蒸馏水中B除去KNO3中少量NaCl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C在溶液中将MnO4完全转化为Mn2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紫色消失D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
4、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AABBCCDD7、除去某溶液里溶解的少量杂质,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AKNO3溶液(AgNO3):加过量KCl溶液,过滤BNaCl溶液(Na2CO3) :加足量盐酸后加热CKNO3溶液(NaCl):加热蒸发得浓溶液后,降温DNaCl溶液(BaCl2):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盐酸并加热8、在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0.5L 0.1mol/L的NaCl溶液 B100mL 0.2mol/L的MgCl2溶液C1L 0.2mol/L的AlCl3溶液 D1L 0.3 mol/L盐酸溶液9、去年5月,中国科学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
5、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向社会发布元素 115 号(Mc)的中文名称为镆。关于 288Mc 原子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数是 173B电子数是 288C质量数是 115D质子数是 28810、若30g密度为d的溶液中含有不考虑与水反应,则Cl的浓度为ABCD11、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不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前后是否有变化B溶液与胶体:不同的本质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C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化合物本身是否能导电D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物质12、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不需要的仪器是:A坩埚 B蒸发皿 C玻璃棒 D漏斗13、下列有关钠、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HClO
6、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BNaHCO3和Na2CO3均可用于制作膨松剂C用KI-淀粉溶液可检验Cl2中是否混有HClD将Na 和Na2O2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均会有蓝色沉淀生成并有无色气体放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是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B化学研究只能认识分子,不能制造分子C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D化学研究只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15、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碘化银用于人工降雨B氢氧化钠用于制食盐C碘酒用来消毒D盐酸用于除铁锈16、对于Fe+2HClFeCl2+ H2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7、 ) AFe是还原剂,被氧化 BHCl是氧化剂,发生了还原反应 C-1价氯在反应中价态未变,所以HCl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D此反应既是置换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17、判断下列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A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B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能否发生丁达尔现象C酸的本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是否全是HD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18、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30L0.2mol/LKCl溶液B20L0.1mol/LCaCl2溶液C10L0.1mol/LAlCl3溶液D100L0.25mol/LNaCl溶液19、三位科学家因在“分子机器的设计
8、与合成” 领域做出贡献而荣获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利用原子、 分子的组合, 制作了最小的分子马达和分子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 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B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一门自然科学C化学注重理论分析、推理,而不需要做化学实验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20、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75.77%+36.96624.23% =35.453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75.77%表示35Cl的质量分数B24.23%表示37Cl的丰度C35. 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3
9、6.966表示37Cl的相对原子质量21、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ABCD22、等体积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分别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2:3B3:2:1C6:3:2D1:1:1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今有甲、乙两种固体和A、B、C、D四种物质的溶液。已知甲、乙中有一种为氧化铜,A、B、C、D分别是盐酸、氯化钠、氯化铜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这六种物质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乙BA水;AC乙D;甲BA水。(1)写出下列四种物质的化学式:甲_, 乙_, A_
10、, D_。(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上述三个变化:_,_,_。24、(12分)某溶液可能含OH-、SO42-、HCO3-、Cl-、Ba2+和Na+。探究小组为了确定该溶液中离子的组成,取该溶液100mL进行以下实验:(1)填写下表空格实验操作与现象实验结论判断理由步骤一加入过量HCl溶液,有气泡产生;肯定有_、肯定无_。HCO3-与OH-不共存步骤二步骤一中得到标况下的气体22.4L;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C元素守恒步骤三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NO3)2溶液,经过滤得到46.6g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肯定有_、_;肯定无_。溶液显电中性;SO42-与Ba2+不共存会产生白色沉淀。(
11、2)步骤三过滤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_、_。(3)步骤一产生气泡的离子方程式为_,步骤三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25、(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备氯气:请回答:(1)实验装置连接完成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_。(2)写出A装置中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3)若要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需在A、B之间添加净化装置D、E,其中导管连接的顺序是_(填写数字编号)。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Fe3+、Cu2+、Ag+三种金属离子,实验室设计了方案对废液进行以下三步处理,并回收金属。请回答:(1)步骤中得到的沉淀含有的金属单质有_。(2)步骤是将Fe2+转化为Fe3+,还可以选用的试
12、剂是_(填字母)。AFe粉 BNaOH溶液 C新制氯水 D稀硫酸(3)步骤中加入氨水生成红褐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26、(10分)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A、分液 B、过滤 C、萃取 D、蒸馏 E、结晶 F、加热分解,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方法的哪一种?(填字母序号)(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_; (2)分离植物油和水_;(3)除去NaCl中所含的少量KNO3_; (4)除去CaO中少量CaCO3_;(5)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份_;(6)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_27、(12分)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夹持及加热仪器已略)制
13、备氯气并进行相关实验。(1)实验室常用A装置制取氯气,写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依次放入_;a干燥的有色布条碱石灰湿润的有色布条b干燥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湿润的有色布条c湿润的有色布条浓硫酸干燥的有色布条d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4)装置D的作用是尾气处理,写出烧杯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5)实验室常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氯气,写出氯气与K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8、(14分)(1)向AlCl3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现象是_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是_
14、。(2)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产生1mol H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mol。(3)经常有人因误食亚硝酸钠(NaNO2)而中毒。原因是NaNO2像食盐一样既有咸味,又有很强毒性。已知亚硝酸钠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被氧化的是_元素。若此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为0.5mol,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_。29、(10分)已知在实验室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氯化锰和Cl2等,某同学用此法制得标准状况下Cl2体积为22.4mL,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配平_(2)请计算
15、共消耗MnO2多少克?_(3)上述实验所用浓盐酸,其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19g/mL,为了使用方便,请计算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A【解析】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以推断.【详解】由反应(1)2Fe3Cu=Cu22Fe2可知,Fe3+是氧化剂、Cu2+是氧化产物,故Fe3+Cu2+;由反应(2)2Fe2Cl2=2Fe32Cl可知,Cl2是氧化剂、Fe3+是氧化产物,故Cl2Fe3+;由反应(3)HClOHCl=H2OCl2可知,HClO是氧化剂、Cl2是氧化产物,故HClOCl2。综上
16、所述,各粒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是HClOCl2Fe3Cu2,故选A。2、A【解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时,只需将计算称量好的溶质溶于一定量的溶剂中即可;氢氧化钠易潮解,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容器中称取;量筒的精度是0.1mL;容量瓶不能用来稀释溶液。【详解】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时,只需将计算称量好的溶质溶于一定量的溶剂中即可,故A正确;氢氧化钠易潮解,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容器中称取,故B错误;量筒的精度是0.1mL,可以用10mL的量筒量取8.6mL浓盐酸,故C错误;配制0.1molL1的硫酸溶液时,将浓硫酸加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稀释,冷却后移入容量瓶,故D错误。3、D【解析】A新制氯水中
17、含有的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而导致Cl2水变质,所以新制氯水应于棕色试剂瓶避光保存,并放置于阴凉处,A正确;B金属钠易与水和氧气反应,所以要隔绝空气保存,应用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和煤油不反应的性质,所以可用煤油保存,B正确;C过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导致变质,因此应密封保存,C正确; D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碳酸钙,导致变质,因此要密封保存,且不可以露置于空气中,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4、D【解析】A、c(Na)=2 molL-1,A错误;B、n(Na+)=2mol,B错误;C、c(SO42-)=1molL-1,C错误;D、m(Na2SO4)=1
18、mol142g/mol=142g,D正确;答案选D。5、C【解析】A含Fe3+的溶液显黄色,与无色溶液不相符,A不符题意;BCu2+离子会和OH-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题意;C在强碱溶液中:Na+、K+、之间不反应且不与OH-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D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H+,CH3COO-能与H+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题意;答案选C。6、A【解析】A、将25gCuSO45H2O溶于100 mL蒸馏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0.1L,所以不能实现目的,A错误;B、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相差
19、大,因此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即可除去KNO3中少量NaCl,B正确;C、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把双氧水氧化为氧气,而高锰酸钾被还原为锰离子,导致溶液紫色消失,所以能实现目的,C正确;D、NaCl和CaCl2不反应,Na2CO3和C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可以检验是否含有Na2CO3,则可以实现目的,D正确;答案选A。【点晴】该题的易错点是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具体如下:分离提纯物是固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溶解,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重结晶),例如选项B;分离提纯物是液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昆明市 官渡区官渡区 第一 中学 2022 年高 化学 学期 期中 监测 模拟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