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重点中学2022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济宁市重点中学2022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宁市重点中学2022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Fe、H2、Ba(OH)2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等六种物质,在常温下两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最多有A4个 B5个 C6个 D7个2、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
2、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B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Ag+C向某溶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D向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则原溶液一定有Ba2+3、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是O3+2KI+H2O2KOH+I2+O2 2C+SiO2Si+2COSiO2+3CSiC+2CO 4HCl(浓)MnO2=MnCl2Cl22H2OA仅有B仅有CD仅有4、标准状况下将44.8LHCl气体
3、溶于1L水中,所得盐酸溶液的密度为1.1g/cm3,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2mol/L B2.1mol/L C2.2mol/L D2.3mol/L5、根据气象台报道,近年来每到春季,沿海一些城市经常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6、硝酸钾是一种无氯氮钾复合肥,宜在种植水果、蔬菜、花卉时使用。关于KN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从其阳离子看,属于钾盐B从其阴离子看,属于硝酸盐C它属于纯净物中的无机化合物D因为含有氧元素,故它属于氧化物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中,一定都含有非金属元素B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中
4、,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C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跟氯只能形成离子键D两个非金属原子间可能形成离子键8、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错误的是( )A摩尔质量g/molB气体摩尔体积L/molC溶解度g/100gD密度g/cm39、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所标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错误的是( )ABCD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mol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2NAB常温常压下,22.4LN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C44gN2O含有的N原子数目为NAD标况下,22.4LH2O中含有NA个分子11、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
5、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A胶体的丁达尔效应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D胶体的聚沉12、NA代表阿伏加德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22.4LH2O的物质的量是1molB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C在常温常压下,11.2 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D17g NH3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13、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BCD14、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F2可发生如下反应:,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A+4价B+5价C+6价D+7价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
6、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体积都不可能为22.4LBH2和O2的混合气体1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C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物质中都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D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16、需在容量瓶上标出的是下列中的:浓度 温度 容量 压强 刻度线( )ABC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某溶液的溶质离子可能含有Mg2、Ba2、CO32、Cl、SO42、NO3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取适量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向实验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7、_。(2)写出和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为了验证溶液中是否存在Cl、NO3,某同学提出下列假设:只存在Cl;Cl、NO3同时存在;_。已知实验提供的试剂只有稀盐酸、AgNO3溶液、稀硝酸、NaOH溶液和蒸馏水。验证溶液中是否存在Cl的实验方法:_。18、某强酸性溶液X中仅含有Ba2、Al3、NH4、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的离子分别是_。(2)若中所用氢氧化钠浓度为2 mol/L,当加入10 mL时开始产生沉淀,55 mL时
8、沉淀的量达到最大值0.03 mol,继续滴加沉淀的量保持不变,随后再滴加沉淀部分溶解,到60 mL时沉淀的量降为0.025 mol且保持不变,则原溶液中:c(Fe2+)为_mol/L、c(Fe3+)为_mol/L、c(Cl-)为_mol/L。(若有些离子不存在,请填0 mol/L)19、为了减少“84”消毒液对物品的腐蚀,天津一中高三师生给教室消毒使用的是二氧化氯泡腾片: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一59C,沸点为11.0C ;易溶于水。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保鲜剂,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与Cl2相比,ClO2不但具
9、有更显著的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1)我国最近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lO2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浓度过高时易发生分解,为了运输和贮存便利常将其制成NaClO2固体,模拟工业上用过氧化氢法制备NaClO2固体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 H2O2 沸点150CA中的化学方程式: 2NaClO3 + H2O2 + H2SO4 = 2ClO2+O2+Na2SO4+ 2H2O(2) NaClO3放入仪器A中,仪器B中的药品是_(写化学式)。如果仪器B改成分液漏斗,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实验现象_。(3)向A装置中通
10、入空气,其作用是赶出ClO2,然后通过C再到D中反应。通空气不能过快,空气流速过快时ClO2不能被充分吸收;通空气也不能过慢,其原因是_。(4)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a.降低NaClO2的溶解度 b. 减少H2O2的分解c.使ClO2变为液态 d.加快反应速率“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是淡黄色透明液体,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等领域的杀菌消毒。ClO2稳定性较差,“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是以碳酸钠为稳定剂,有效成分为NaClO2。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拟证实其中的有效成分并测定二氧化氯的含量(用样品和酸反应产生二氧化氯的质量与样品质量的比值来衡量)。请回答下列问题:(5)为证实“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中含有钠
11、离子,方法是:_。(6)为测定“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中二氧化氯的含量,现进行以下操作:取mg(2g左右)试样,置于烧瓶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10mL盐酸溶液:在锥形瓶中加入4g碘化钾,用100mL水溶解后,再加3mL硫酸溶液;在玻璃液封管中加入水;将分液漏斗中的盐酸溶液放入烧瓶中,关闭旋塞。缓慢加热烧瓶,使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全部通过导管在锥形瓶中被吸收;将玻璃液封管中的水封液倒入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c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I2+2S2O=2I -+S4O),共用去VmL硫代硫酸钠溶液。NaClO2与盐酸反应生成ClO2(还原产物为Cl-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_。ClO2通入锥形瓶与酸性碘化钾溶液反应,二氧化氯被还原为氯离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为:_。20、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晶体,但现在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已知:NH4HCO3NH3H2OCO2。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加热的目的是_。(2)写出步骤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3)步骤,判断SO42-已除尽的方法是_。(4)步骤的目的是_,操作1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5)操作2的名称是_,应在_(填仪器名称)中进行。21、某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K+、Cu2+、Ca2+、SO42-、CO3-、Cl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1)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13、将沉淀滤出。(2)向上述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3)向滤液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试判断:该溶液中肯定有_,肯定没有_,可能有_(填离子符号)。写出步骤(2)的离子方程式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常温下铁只能与稀硫酸反应,氢气与其他物质均不反应,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钾和稀硫酸反应,碳酸钾能与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钠只能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在常温下两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最多有5个。答案选B。2、C【解析】A.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原溶液中可能有CO
14、32-、HCO3-、SO32-、HSO3-,A错误;B.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可能有Ag+或SO42-等,B错误;C.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没有明显现象,则溶液中无Ag+,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且不溶于酸,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C正确;D. 向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则原溶液可能有Ba2+或Ca2+等,D错误;答案为C。【点睛】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CO2、SO2。3、C【解析】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再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来分析氧化剂与还原剂
15、的物质的量之比。【详解】O3+2KI+H2O2KOH+I2+O2反应中O3中的氧元素化合价降低,碘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O3为氧化剂,KI为还原剂,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2C+SiO2Si+2CO中硅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SiO2为氧化剂,C为还原剂,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SiO2+3CSiC+2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碳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且1个碳原子化合价降低,2个碳原子的化合价升高,即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4HCl(浓)MnO2=MnCl2Cl22H2O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MnO2为氧化剂,HCl为还原剂,由反应可
16、以知道,HCl有一半作还原剂,即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显然均符合题意,故C正确;故答案选C。4、B【解析】44.8LHCl气体物质的量44.8/22.4=2mol,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36.5/(236.5+1000)100%=6.8%;根据公式:c=1000/M=10001.16.8%/36.5=2.1mol/L;综上所述,本题选B。5、D【解析】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液滴构成的,小液滴的直径在1100nm之间,所以雾属于胶体,故选D。6、D【解析】A.硝酸钾含有的阳离子为钾离子,则硝酸钾属于钾盐,故A正确;B.硝酸钾含有的阴离子为硝酸根离子,则硝酸钾属于硝酸盐,故B正确;
17、C.硝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是纯净的无机化合物,故C正确;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纯净物,硝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D。7、A【解析】A. 非金属元素通过共价键形成共价化合物,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中,一定都含有非金属元素,故A正确;B. 共价化合物中一般不含金属元素,也会含有金属元素,比如氯化铝,离子化合物中,一般含有金属元素,也会只含非金属元素,比如铵盐,故B错误;C. 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可能为H,与氯原子形成共价键,故C错误;D. 两个非金属原子间一般形成共价键,不会形成离子键,故D
18、错误;答案选A。8、C【解析】AM=,质量的单位为g,物质的量的单位为mol,则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故A正确;BVm=,体积单位为L,物质的量单位为mol,则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为L/mol,故B正确;C溶解度的单位为g,故C错误;D=,质量单位为g,体积单位为cm3,则密度的单位为g/cm3,故D正确;故答案为C。9、C【解析】A铁元素由0价升高到+2价,失去2个电子,氢元素由+1价降低到0价,得到两个电子,A选项正确。B氯元素由0价升高到Ca(ClO)2中氯元素的+1价,失去两个电子,同时氯元素由0价降低至氯化钙中的-1价得到两个电子,B选项正确。CKClO3中Cl元素由+5价降低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济宁市 重点中学 2022 化学 第一 学期 期中 预测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