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市太京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甘肃天水市太京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天水市太京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在蒸馏烧瓶中预先加入沸石,并使温度计水银球浸没在所蒸馏的液体混合物中。C分液操作过程中,应关闭分液漏斗上端的塞子,防止有机试剂挥发,造成环境
2、污染。D萃取操作时,振荡分液漏斗的过程中应及时放气。2、下列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2NaOH+Cl2=NaCl+NaClO+H2O;Cl2+2OH- =Cl-+ClO-+H2OBCaCO3+2HCl=CaCl2+CO2+H2O;CO32-+2H+ = CO2+H2OC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Al3+3OH-=Al(OH)3DBa(OH)2+H2SO4=BaSO4+2H2O;2H+2OH- =2H2O3、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
3、解度大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4、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Na2SiO32HCl=2NaClH2SiO3BFe+CuSO4=Cu+FeSO4C4NH35O2 4NO6H2OD2Mg+O2+2H2O = 2Mg (OH)25、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ACO32-CO2BCl-Cl2CCr2O72-Cr3+DNONH36、下列微粒无法确定是原子还是离子的是AABBCCDD7、下列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一组原子是( )AH、He、Li BLi、Na、K CNa、Si、Ar DO、S、Cl8、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
4、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气体具有相同的( )A氧原子数 B原子数 C质量 D体积9、将下列各组物质区别开来的实验方案不妥的是A铁和银:加盐酸观察其是否有气泡产生B(NH4)2SO4与NH4Cl:加碱加热闻其气味CNaCl与KCl:灼烧观察焰色的颜色DK2CO3与KNO3:加稀硫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10、下列对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7个横行代表7个周期,18个纵行代表18个族B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C除第一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D碱金属元素是指A族的所有元素11、有些离子方程式能表示一类反应,有些离子方程式却只能表示一个反应。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AO
5、HHCO3=CO32H2OBCl2+H2OH+Cl+HClOCCO322H=CO2H2ODAg+Cl=AgCl12、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2Fe2Br2=2Fe32Br2BrCl2=Br22Cl 2Fe32I=2Fe2I2;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Br2Fe3I2B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BrClC中当有1 mol Cl2被还原时,可生成1mol氧化产物DBr2与I不能反应13、久置的氯水和新制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颜色相同B都能使有色布条褪色CpH相同D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14、某同学购买了一瓶“84消毒液”,包装说明如下,下列
6、分析不正确的是A“84消毒液”保存时不能敞口放置,需要密封保存B该“84消毒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4mol/LC取100mL该“84消毒液”稀释100倍,稀释后NaClO的质量分数为0.25%D欲用NaClO固体配制含25%NaClO的消毒液480mL,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为149g1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蒸馏水B盐酸CNaCl 溶液DFe (OH)3 胶体16、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N2O5是非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它们属于电解质BKNO3是钾盐、硝酸盐,也是正盐CH2CO3是含氧酸、二元酸DNaOH是可溶性碱
7、,也是强碱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五瓶损坏标签的试剂,分别盛有AgNO3溶液、稀硝酸、盐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钾溶液,为了确定各瓶中是什么试剂,将它们任意编号为A、B、C、D、E,用小试管各盛少量,多次进行两两混合反应,反应现象为:A与B、A与E产生沉淀,B与D、B与E产生沉淀,C与E、D与E产生气体,而C与D无反应现象。由此,可判定各试剂瓶中所盛试剂为:A_,B_,C_,D_,E_。另外,请写出下面要求的离子方程式。(1)A与E:_。(2)B与E:_。(3)C与E:_。18、.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KCl、BaCl2、Cu(NO3)2、K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
8、实验: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溶液呈无色:向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取少量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另取中过滤后的溶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试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_。(2)写出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_。(3)写出变化的离子方程式:_。. 实验室需要240 mL0.5 molL-1的NaOH溶液,现用固体烧碱进行配制。(1)需称量_ g 烧碱,应放在_中称量、溶解。(2)完成此配制实验,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常见的玻璃仪器有_。(3)
9、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有_。A烧碱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B容量瓶未干燥就用来配制溶液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D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E.未洗涤溶解烧碱的烧杯19、(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 , 。(2)仪器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是 (填序号)。(3)若利用装置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 ,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 ;的进水口是 (填“f”或“g”)。20、某学生需要用烧碱固体配制1 molL1的NaOH溶液450 mL。请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需要称取NaOH固体_g。(2)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烧杯、玻
10、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_、_。(填仪器名称)(3)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先用于_、后用于_。(4)若出现如下情况,其中将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_(填字母)。A容量瓶实验前用蒸馏水洗干净,但未烘干 B天平砝码生锈C配制过程中遗漏了洗涤步骤 D未冷却到室温就注入容量瓶E.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F.定容观察液面时俯视21、下图为五个椭圆交叉构成的图案,椭圆内分别写了C2H5OH、CO2、Fe2O3、FeCl3和NaOH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为一类,相交的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标准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1)两种物质混合能发生反应且都是电解质的是_(填分类标准代号,
11、下同),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的是_。(2)分类标准代号A表示_(多项选择)a两物质都是非电解质 b两物质都是有机物c两物质都是含碳化合物 d两物质都是氧化物(3)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能与某种强酸反应生成上述物质中的另一种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用洁净的烧杯取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得红褐色胶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A.蒸发时,当混合物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水分蒸干,故A错误;B.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则应使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
12、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错误;C.分液时,把分液漏斗上端的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能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压强相等,保证漏斗里的液体能够流出,C错误;D.分液漏斗倒转振荡时,因萃取剂多为有机溶剂,蒸气压较大,如不放气,内外气压不平衡,有时塞子会被冲出,因此要及时放气,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2、A【解析】A项,在反应方程式中钠离子不参与水、气体或者沉淀等的生成,因此将钠离子从反应中去掉,故A项正确;B项,该反应中由于碳酸钙是固体,不能将其拆分,故B项错误;C项,NH3H2O属于弱碱,应用分子式表示,不能将其拆分,故C项错误;D项,该反应中硫酸钡是沉淀,因此参与反应的硫酸根、钡
13、离子等都不能消去,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点睛】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能够拆成离子的物质有:强酸、强碱、可溶性的盐,而单质、气体、弱酸、弱碱、水、氧化物等均写成化学式形式。3、D【解析】A、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导致四氯化碳和水能分层,分液漏斗能控制溶液的流量,所以萃取实验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故A正确;B、碘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的溶剂,所以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故B正确;C、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且碘溶于四氯化碳后溶液呈紫色,故C正确;D、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所以四氯化碳和水混合后会分层,且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
14、密度,所以四氯化碳在下层水在上层,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上口放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倒出,故D错误。答案选D。4、A【解析】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详解】A、该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选;B、Fe、Cu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N、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Mg、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考查,解题关键: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易错点,审题时注意选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5、
15、B【解析】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说明本身应该是还原剂;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详解】A.元素化合价不变,无需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故A错误;B.氯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需要加入氧化剂实现,故B正确;C.铬元素的化合价从+6价降到+3价,加入还原剂可实现,故C错误;D.氮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降到-3价,故D错误;正确答案:B。【点睛】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降得还;还原剂:升失氧。6、C【解析】A选项,电子层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3,只能是B原子,故是原子;B选项,电子层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5,只能是N原子,故是原子;C选项,电子层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为8,可能是Ar
16、原子,也可能是氯离子、硫离子等,故不能确定是原子还是离子;D选项,电子层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为3,只能是Al原子,故是原子;综上所述,答案为C。7、C【解析】Na、Si、Ar均为三层电子。8、D【解析】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NO和NO2具有相同的体积,每个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数目、原子数目不等,则含有氧原子总数、原子总数不相等,二者摩尔质量不相等,则二者质量不相等,据此判断。【详解】A等物质的量的NO和NO2含有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2,含有氧原子数目不相等,故A错误;B等物质的量的NO和NO2含有原子数目之比为2:3,含有原子数目不相等,故B错误;C二者摩尔质量不相等,根据m=nM可知,二者质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 天水市 中学 2022 2023 学年 高一化学 第一 学期 期中 联考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